Category: C 出版

2021 年 5 月 3 日,22:15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5月,因為有母親節,所以很容易聯想到是個女性的月份。
只不過,今天女人的面貌已不同以往:
一方面,「成為母親」已不再是女人的必經之路;
另一方面,「身為母親」也可以不再是過去所習慣認知的女性。
當然,這其中變化的發生,閱讀的作用肯定佔個特別的位置。
閱讀帶來的本來就是思考的滾動,和行動的參考;身分的覺醒,和實踐的勇氣。
對女人來說,當然又格外不同。
所以,在今年5月,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就定了「女人無懼」的主題,並特就12個和女人相關的子題,挑選了12本圖像語言的書(以及延伸書目),請大家參考。
我也在5月8日,星期六下午3點,在這個空間為大家做導覽。
「女人無懼」的12個子題是:
#世代無懼《台女》|生猛、婉約、勇敢、熱情的台北女子群像 / 攝影師登曼波、林建文+時尚雜誌編輯李昭融紀錄20名女子。
#傷㾗無懼《失能旅社》|台灣圖像創作新秀Gami首部圖像小說★ 當暴風雨來臨,你有面對的勇氣嗎?
#身體無懼《黑色斑點》|怎麼洗刷都退不了的斑點,挖掘那些難以言喻的深刻感受
#成長無懼《織毛線的女孩》|以編織毛線與世界連結,敞開心胸面對他人
#城市無懼《暫時先這樣》|平淡而深刻的日日時時,屬於她們的都市絮語
#空間無懼《房間》|不論多少次,為了活下去在各個「盒子」裡移動
#同志無懼《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在成長過程中面對真實的自我,勇敢愛自己所愛
#社會無懼《任正華漫畫集》|犀利無比的剖析人性之作
#文化無懼《我的日本夢》|法國╳日本在彼岸畫下的鄉愁,寫給童年的情書
#愛情無懼《白花之愛》|關於擁有與失去,感受愛情綻放與結束
#親情無懼《我要和你在一起》|愛與情感的複雜性,是人的一生中永遠的難題
#冒險無懼《愛麗絲幻遊奇境》|探討幻象和現實的邊界,關於夢中之夢的「書中之書」
此外,我也會介紹
☞ 幾米與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得主 傑瑞・史賓納利合作 ★ 充滿希望與夢想的歡樂之書|《我會做任何事》可愛好玩硬頁紙板書
☞ 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以設計思考重新打造工作生活藍圖|《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 名醫杜李威第一本書 ★ 改變中醫不科學印象,體現中醫全人醫療精神|《中醫到底行不行》
☞ 莎娣‧史密斯 Zadie Smith最新中文譯作 ★ 夾在夢想家與天賦者之間的我們,如何突破陪襯的角色?|《搖擺時代》
祝福所有女人在五月,及不只五月的其他時間都身心安好,一無所懼~
歡迎光臨。
時 間|2021年5月8日(六)15:00
地 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報名聯結在下方留言區
特刊封面照片出自《台女》|登曼波、林建文攝影、李昭融文

如果你需要一份藏寶圖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如果你需要一份藏寶圖】
1.
小學一年級左右,看了一部電影,對結尾印象深刻。
英勇的主角戰死,但仍然要人把他屍體固定在馬上率眾出征…..
在韓國,電影片名直接音譯,聽起來像是「 艾西德」。
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那部電影講的是《熙德之歌》(El Cid)的故事,台灣電影譯名為《萬世英雄》。
但直到我讀《溫德斯談藝術》,才注意到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安東尼.曼(Anthony Mann )。
溫德斯說他最早的人生志向是當一名畫家或作家,後來卻成為一名電影導演,而影響他走上電影之路的,正是因為有一年夏天,他在法國電影圖書館連續看了安東尼.曼一部又一部電影。
『安東尼.曼是「導演的導演」。
(我的意思是,
很多人從他那學到了東西。
有些人將他視為典範,
卻沒有人真正地認識他……』
安東尼.曼影響溫德斯成為導演最關鍵的一部電影是《西部人》(Man of the West)。
我跟著溫德斯的推薦去找了這部電影。
雖然是1958年的電影,但真是歷久彌新,今天看來也讓人目不轉睛,並且跟著溫德斯可以偷學到好多東西:
『每個景框都是如此深刻入石,
而每個畫面都是如此簡潔,
且言簡意賅。 ….
『一個畫面接著一個畫面,
安東尼.曼自信地運用了同樣的空間…..
與人物的角色層次,
一如經典的荷蘭繪畫,
還有驚人的景深呈現。』
2.
溫德斯在書裡還寫了另一個人:彼得・林德柏格(Peter Lindbergh) 。
在溫德斯筆下,他給這位在1990年代開啟「超模時代」的攝影師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在彼得・林德柏格的照片中,
那些絕美的女性散發出優雅與耀眼的光芒,
卻「毫不遮掩」,
沒有那道常用以示人的表面「高牆」。
他就像是從牆的一旁繞了過去,
但這難道就不是種褻瀆嗎?
儘管呈現的是率真的一面,
魅力卻「絲毫不減」。
那些女性毫不裸露,
更不袒胸露背,
甚至完全相反。
這就是神奇之處,
亦即我在開頭所說的,
彼得・林德柏格科幻電影般的傑作,
以及他的烏托邦。』
我之前對彼得・林德柏格所知不多,跟著溫德斯說的去查,
看到彼得・林德柏格在2019年去世時,所有的超模給他真誠流露的留言,才體會到這個人的能量有多大。
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這男人是如何做到的? >
3.
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如果叫《這些人是如何做到的?》,副標「溫德斯談藝術」可能會更好。
溫德斯選了包括英格瑪.柏格曼、愛德華.霍普、碧娜.鮑許、小津安二郎 、詹姆斯.納赫特韋、山本耀司、塞尚等共十五個人。
而貫穿整本書的主軸是,從畫家到電影導演到舞蹈家到攝影師到時尚設計師等等,「解讀各個不領域的創作者從什麼角度創作,為什麼,以及如何與眾不同的秘密。」
因為溫德斯自己的創作地位,由他來寫這本書,具備了至少三個特色。
一是他自己就是傑出的創作者。觀察、分析的角度犀利又深刻。
二是因為他的創作者身分,所以和許多人發展出特別的情誼,寫起來現場感特別強。
三是因為溫德斯自己本來就想以寫作為志業,文字的書寫當然是很有韻味的。
這樣綜合起來的特色,看他怎麼寫愛德華・霍普這位畫家就知道了:
『對於畫中的靜物,霍普更像是敘述者,而非畫家。他不只捕捉了美國的表面形象, 更深掘了美國夢、探索了裡頭表面與實際之間極端差距的美國困境。可能一部關於美國的電影巨作便 包含了這些所有的問題,而每個問題都包含了不同的故事…..
『從霍普的畫作可以明顯看出,他相當為電影院與白色銀幕著迷,像是他在工作室中經常面對的白色畫布, 即是他的好友同盟。他為所有事物都描繪了具體的形象,並賦予了具體的位置,透過將事物捕捉到白色平面上來克服空虛、焦慮和恐懼:這便是他的作品與 電影院的共通之處。這讓霍普成為他畫架銀幕上的偉大說故事者,與電影銀幕上的偉大畫家並肩齊驅。』
4.
我該懺悔一件事。
其實四月初我剛看了書裡兩個人就想趕快推薦給大家看這本書,但是又想等全部看完再寫。
但後來發現實在不能等全部看完再說。
溫德斯描述的人和創作,讓我一個一個地挖下去,牽聯下去。
光是讀安東尼.曼、彼得・林德柏格、愛德華・霍普、詹姆斯.納赫特韋四個人就花了我一個月。(詹姆斯.納赫特韋是一位戰地攝影記者,我從他身上又去認識了Josef Koudelka) 。
總之,溫德斯介紹了十五位很特別的人,每個很特別的人又牽連出其他特別的人事物,很像是畫了一幅巨大的藏寶圖,所以當真是流連忘返,真不能等到全部看完才說。
(就像我剛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再整理一下彼得・林德柏格的資料,發現他竟然也是Tony Scott在1983年的電影Hunger電影海報的攝影。Hunger 由大衛.鮑伊、凱撒琳.丹尼芙、蘇珊.莎蘭登合演,是我看過只能說最「驚心動魄」的一部吸血鬼電影。三十多年前看過一遍之後,至今不敢再看,或者說不忍心再看。)
如果你想探索許多不同藝術創作領域的秘密,又想找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來幫你選題、分析,請不要錯過《溫德斯談藝術》這幅藏寶圖。
1990年,彼得.林德柏格為Vogue雜誌拍的這張照片,開啟了「超模時代」。 由左至右是 Naomi Campbell, Linda Evangelista, Tatiana Patitz, Christy Turlington, Cindy Crawford。 『在彼得.林德柏格的照片中, 那些絕美的女性散發出優雅與耀眼的光芒, 卻「毫不遮掩」, 沒有那道常用以示人的表面「高牆」。 他就像是從牆的一旁繞了過去, 但這難道就不是種褻瀆嗎?   儘管呈現的是率真的一面, 魅力卻「絲毫不減」。 那些女性毫不裸露, 更不袒胸露背, 甚至完全相反。 這就是神奇之處, 亦即我在開頭所說的, 彼得.林德柏格科幻電影般的傑作, 以及他的烏托邦。』 https://bit.ly/3gSsMle

 

『從霍普的畫作可以明顯看出,他相當為電影院與白色銀幕著迷,像是他在工作室中經常面對的白色畫布, 即是他的好友同盟。他為所有事物都描繪了具體的形象,並賦予了具體的位置,透過將事物捕捉到白色平面上來克服空虛、焦慮和恐懼:這便是他的作品與電影院的共通之處。這讓霍普成為他畫架銀幕上的偉大說故事者,與電影銀幕上的偉大畫家並肩齊驅。』 <紐約電影> 1939,Edward Hopper   https://bit.ly/3gSsMle

 

安東尼.曼的《西部人》。1958年的電影,今天看來仍然精彩動人。 https://bit.ly/3gSsMle

 

當年《西部人》在臺灣上映的廣告。  https://bit.ly/3gSsMle

 

貫穿整本書的主軸是,從畫家到電影導演到舞蹈家到攝影師到時尚設計師等等,「解讀各個不領域的創作者從什麼角度創作,為什麼,以及如何與眾不同的秘密。」 博客來:http://bit.ly/38WwV2S  誠 品:http://bit.ly/3r4d08e  金石堂:http://bit.ly/2OM9fr3  讀 冊:http://bit.ly/3bZZhes  MOMO:https://bit.ly/2OFx7g9  大 塊:http://bit.ly/30Y4hKk  https://bit.ly/3gSsMle

 

 

2021 年 4 月 30 日,22:17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今年年初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覺得有點坐不起來,一坐直,胸腰之間隱隱作痛,好像切成兩半,躺下就又沒事。
我心想壞了,難道是我脊椎彎曲之處出了問題?
那前幾天陰冷不堪,當天冬陽很晴朗,我卻差點冷汗都要流下來了。
好不容易撐著身子,去泡了好一陣熱水澡。
出來後,好一點,又休息了幾個小時,到中午左右好多了。
以前我都是去一個推拿的地方,但那天是星期天他們不開,所以就等星期一再說。
第二天早上,又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輕微一些,但還是有點發毛。
這時突然想到那天我們的編輯要去採訪一位中醫師,和他整理一本書的書稿,
就想那我去插一下隊請教看看。
我去了之後講了情況,問他是否需要幫我把把脈。
他說不用,先問我幾個問題。
他問我昨天是否到了中午之後就比較好,我說對。
他問我今天是否比昨天情況比較好一些,我說對。
他跟我說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是那兩天高氣壓來台灣,天氣晴朗,大地的陽氣上升,但是我因為小兒痲痺,下半身血夜循環不良,所以陽氣上不來,正好到橫隔膜的地方擋住,因此胸腰之間像是被切成兩半。
而到了中午,陽氣更盛,就整個打通,所以我會覺得舒服多了。
因為第一天已經通了,所以第二天再有這種情況,也就比較輕微。
「不用緊張,沒事。」他說。「高氣壓的影響。」
2.
說話的人,是杜李威醫師。
我認識他很晚,去年九月才初見。
他清潔、明亮的診所放著古典音樂,寬敞的診間,乾淨沒有任何雜物的書桌,若不是空氣中飄著些中藥香氣,實在怎麼都和通常中醫診所的印象連不到一起。
所以我想,請這位醫師寫一本醫病的書,必定有特色。
也因此,雖然聽說杜醫師從不接受採訪,也不接受任何寫書的邀請,那天見後我還是寫信給他。結果,很開心他破例接受了。
不但接受,他還親自動筆,每個星期都準時地交出一篇篇文章,要我形容的話,簡直像沉寂多年的火山爆發。
他求學的背景、師承的啟發、豐富的醫病故事、獨到的處方,以及對社會的觀察,對中醫的期許,都載著滿滿的熱情爆發。
因為熱情,他一篇篇文章取的篇名也很生動。
<錯將民俗當中醫>,這是在講台灣社會對中醫許多迷思之一。
<今昔學醫大不同>,這是在講他對中醫價值的肯定卻又對許多中醫界的現象不以為然。
<醫家風範>,講他從海派中醫得到的傳承。
<重新定位中醫>,講他的眼界。
<臨床病案理法方藥>,講他毫不藏私地要把金針度與人。
但也因為如此,有陣子我們最傷腦筋的事,反而是書名。
他寫的面向很多,到底該如何總括呢?
我們建議了一些,顯然他不喜歡。
他又擬了一些,我們又覺得沒法呈現他整體的面貌。
直到我看了他的一篇文章後,覺得一切都清楚了。
3.
那篇是在寫一個習慣性流產的病例。
那個女的三十二歲,之前生過一個小孩,但接著連續流產三次,所以來看杜醫師的診。
而她在三年時間裡,屢屢來看診,中間卻又流產了兩次。這兩次流產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有遵從醫囑,中斷吃藥;而每次流產之後,她又還是要來找杜醫師。
其中有一次兩人對話是這樣的:
杜醫師:「這樣已經第五次流產了!我不是跟妳說了嗎?驗到有孕,請妳趕快回來。為什麼妳不肯接受我的建議?」
女人:「我婆婆就很反對我吃中藥,怕吃中藥會生出畸形兒。」
杜醫師:「我記得妳婆婆去年有讓我看過。當時她腰椎長骨刺,我兩個月就把她看好了不是嗎?」
女人:「對啊。但是因為你的藥太有效了,我婆婆認為你一定有偷摻西藥,所以叫我不要給你看。」
這樣,這個女人反反覆覆地來看了杜醫師十四診。直到她最後她下定決心要聽杜醫師的話,乖乖接受治療之後,才在看了第十五診之後終於懷孕生下了寶寶。
我看完這一篇之後發訊給杜醫師,建議書名就叫《中醫到底行不行》。
因為這本書在寫的,就是台灣社會上對中醫到底行不行的種種反來覆去、左右矛盾的觀念和現象;以及杜醫師自己回答中醫到底什麼行,什麼不行的專業觀點和剖析。
並且,以這個醫案為例,他慷慨地把前後十五診的癥狀和他的處方,都完全公布。
4.
所以《中醫到底行不行》適合的讀者有兩種人。
一種是一般對中醫有些相信,又其實不信;有些好奇,又不知怎麼好奇的讀者。
杜醫師以生動的文筆和豐富的案例,來為我們打開一扇一篇門。
另外,則是學習中醫的人。
杜醫師不只整理出許多個案並且把珍貴的處方都公諸於世,也把學醫之道,及開業之道都講得非常深刻又生動。
他寫自己要開業之前,去拜別恩師朱士宗的時候,朱師母把他叫過去講的一段話,非常有意思:「因為學醫這條路很艱辛漫長,學出來以後,你還要熬過很長一段沒有病患 的日子。沒有病患的時候,你可以寫字作畫自娛,但一定要坐得住,不能到處亂跑。否則,等了一整天都沒有病患上門,你一跑出去閒逛,病患來了又撲空。……..出道第一年,以一天看一個病患作為目標。第二年一天看兩個、第三年一天三個、第五年一天五個。如果你可以堅持十年,你一定會聲名大噪,生活也就能安定下來。」
這段話裡的智慧,不只是給要開業的醫師看的,也是給所有人看的。
5.
我自己看這本書,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
身為佛教徒,我每天早上都要誦念「普賢十願」。
普賢十願裡,第九願是「隨順眾生」。
而多年來,我對這一句話始終沒法完全掌握。
到底要如何隨順?隨順到什麼程度?
在讀杜醫師治療那個前後來看診十五次的女人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
我一面看著書稿感嘆,一面心裡在想:「咦,杜醫師怎麼會還一直幫她看診呢?」
如果我是他,應該早就不接受這個女人的掛號了。
一來會覺得不耐煩,你不相信我,又要來看我,這不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二來會擔心這個病人如此反覆來反覆去,看了十四診,中間又流產兩次,再看下去,萬一出個狀況豈不是搞不好連自己也要背黑鍋?
顯然和我同樣想法的人不只一個。杜醫師在書裡說他有個跟診的小學妹這麼問過他:「學長。剛剛那個病患講成那樣,為什麼你都不會生氣?」
而杜醫師的回答是:「當妳心裡知道,妳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僅剩的極少數,或許有機會可以救她的人,為她擔憂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生氣。」
一個人如果當真有見識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有能力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想幫助別人又一再被拒絕,他絕不會因而感到不耐煩,甚至憤世嫉俗。
他不會勉強別人相信他,但他持續關懷別人,並且永遠等候別人無路可走來找他的時候提供解方。即使反覆了十五次。
我曾經擔心「隨順眾生」會淪於隨波逐流,也曾經擔心「隨順眾生」會淪於被動,直到我讀完那篇文章,才體會到「隨順眾生」的面貌可以是慈悲和積極的完整展現。
很榮幸能出版《中醫到底行不行》。

2021 年 4 月 18 日,11:09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奈良美智轉發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裡他的大書。星期天有空的人,去看一下。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253442721356567&id=27226485280

2021 年 4 月 9 日,23:42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痛苦的人之所以不說話,並不是因為無話可說。
他們只是努力找尋不是謊話的語詞而已。」
這麼充滿睿智的話,會是誰說的呢?當然是夜巡貓。
一個被霸凌要自殺的女孩子被攔住,「從那天晚上起, 我開始寫遺書。 很不可思議地, 心情竟然逐漸平靜下來了。 因為沒寫完, 第二天就繼續寫。 隔天也是,再隔天也是……………終於寫完的時候, 我已經長大成人了。 而且, 成了作家。」
會是誰讓這麼神奇的事發生呢?當然是夜巡貓。
夜巡貓第六集裡特別的,不只有一向的八格漫畫,還有一篇長達21頁的《夜巡貓咖啡館》,讓人看到溫暖和陽光,也同時有一點細微的雨絲。
還特別的,有深谷薰2019年來台灣參加台北國際書展的實錄(把我們同事都畫得很傳神),說了她為什麼要謝謝台灣的理由。
周五夜裡,真是看《夜巡貓》的好時候啊。
第一次出現的21頁中篇漫畫《夜巡貓咖啡館》裡,出現了一位美形女郎噢。

 

深谷薰記她2019年來台北國際書展的經過,以及她為什麼要向台灣致謝。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227612017272971&id=27226485280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