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她只是吿訴你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她只是吿訴你】
在2021年元旦的第一則貼文,來講一個和一位畫家奇妙相遇的故事。
———–
有些事情,就是會那樣發生。
2020年10月,一個星期天。早上醒來,雖然那天睡得比較久些,還是揮不去整個星期忙碌留下來的疲倦。
我打開電腦,看到一封陌生人的來訊。
很簡短,不到兩百字。
開頭寫著:「我是一個植物畫繪者⋯⋯」
接著,是兩百張畫。
一張張畫,雖然是在電腦螢幕上,並且看得出只是手機拍的,卻仍然能讓人充分感受到花葉、草枝、蟲蛾在伸展、委婉、佇留中的生命和容顏。
那些植物的樣貌,奇異地既平面又立體,既收聚又開展,既簡約又豐富。
我先是想起諸如十八世紀英國植物學家也是畫家William Curtis的風格,但是眼前這些植物畫裡固然透著相似的古典風,卻又洋溢著難以言說但就是顯然有所不同的現代氣息。
我的心思,從擺盪在睏倦的邊緣快速淸醒過來。
一方面因為這些花木草葉,一方面也因為那兩百個字的簡介。
這些植物圖畫的創作者,生長、居住在這個海島的東部。
她高中畢業後,開始教人鋼琴,學了插花又開始教人插花。然後,五十三歲開始畫植物,畫蟲蛾。現在,畫了五年。在聯絡我的前一天,她去花蓮的誠品書店,無意間看到我們出版的繪本,因而來訊問我是否有興趣出版。
我的想像與好奇不斷浸染開來,馬上回了這個叫黃湘玲的人一訊。
———-
大約三個星期之後,我去了花蓮一趟。很裡面的玉里。
在那之前,我已經約了黃湘玲見過一次面。她帶了原畫來台北,我們也談了好幾個小時。
那次見面,我對她所知道的,比那兩百字所說的多了一些。
她一直是單身生活的人。
五十三歲之前,從來沒畫過畫。
然後有一天,她在等學鋼琴的學生來上課的時候,閒著沒事,看到桌上的花,就拿了一支色鉛筆畫起來。她自己覺得不錯,就畫了兩年。
然後,她想用水彩畫,就去上課。上了四堂課,她覺得不會畫了,熱情也消失了,就接受一位朋友的建議,乾脆不上了,就自己畫起來。一畫畫到現在。
我問她那技巧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黃湘玲說,也沒發展什麼技巧。她第一幅畫,畫得也就跟現在沒有什麼差別了。
這實在很神奇。
她自己也說是:「畫花,是我上輩子的記憶吧。或者,我是被植物的力量附身了。」
這麼說來有太多聯想,但又太過簡化。
我問她有什麼受到特別啓發的時刻或印象,她都跟她寫那兩百字的語調一致,簡單的一句「沒有」。
實在要說什麼,可能是她從三十歲開始學插花、教插花,二十年下來累積的「手感」吧。
不管怎麼說,重要的是她從此就不停地畫。學鋼琴和插花之後,她自己也都成為教人家的老師。但是會畫之後,她只要自己畫,不教別人畫。因為她自己畫的時間都不夠,不想浪費時間。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什麼會有這種際遇?
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我親自來花蓮,想感受一下在她總是簡單的回答的背後,有沒有其他線索。
但是,當然,並沒有。
我想去看她的畫室。
但她沒有畫室,連畫桌也沒有。
黃湘玲畫畫的地方,就是她家一樓長方形的客廳。
光亮的磨石子地板,三張連排並且也是擦得淨亮的木桌,四張椅子,角落一架鋼琴,再更角落有一個書架,再一大一小的木櫃。
比較大的櫃子裡,有一個筆筒,收著她七、八支水彩畫筆。
有一個兩格的木盒,收著她三、四十支水彩。
而筆筒和木盒都是她要畫的時候就從櫃子裡拿出來,放到客廳的木桌上來畫,畫完就收回木櫃裡。
「我喜歡整齊。我喜歡簡單。不需要的東西全都不要。」黃湘玲說,「所以我家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連瓦斯爐也沒有。」她只留一個電鍋,蒸煮一些簡單的素食。
「我是斷捨離的實踐者。」
她說。
———-
我對她執著地畫那些植物、蟲蛾的熱情的來源,有了推估。
對她說不淸為什麼那天下午就那樣開始走上繪畫之路的根由,也有了想像。
一個人對世間種種愛戀如此實踐斷捨離之後,淸淨中自然會得到一些回應,或回報吧。
黃湘玲的父母是中部人,移居到臺東池上之後,她在那裡出生,國中時候家裡搬到玉里。也就從國中起,她就愛種花,家裡園子的花都是她種的。
在她喜愛的事情上,黃湘玲一直有堅持的熱情。
高中畢業之後,她沒有再升學。為了學鋼琴,曾經每個星期從玉里來一次臺北。每次搭早上七點半的車來,五點車回去。來回常都站著,持續八年。
開始畫水彩畫,從第一張起,她就開始買世界上最頂級的水彩,最好的畫紙。
並且有她的執著。
「我絕不畫照片裡的植物。植物有生命,是立體的。照片裡的植物是死的。」
所以她為了畫自己周近沒有的植物,就會長途跋涉去山上。她不肯透露那些地方在哪裡,怕太多人去,反而對植物造成破壞。
而她最執著的,還是她付出的時間。
「花是會凋謝的,所以我一定要把握時間,趕快畫。」她說,「我不教人畫畫,一來是不想浪費時間,更不想因為教畫而破壞自己畫畫的熱情。」
繪畫時,是音樂陪同也灌溉她的熱情,特別是憂傷的音樂。「憂傷是我的養分。」她說。
黃湘玲並不是善於言辭的人,但說話時有金句。她又接了一句:「繪畫讓自己愈來愈孤獨,但孤獨讓人滿足。 」
不過,孤獨的人,還是會有遇上朋友的機會。
黃湘玲說她很幸運,三年前認識了當時大樹總編輯張蕙芬。
「張蕙芬是我第一個伯樂。」她說。張蕙芬看到她的創作,去了玉里,成了朋友,也為她準備了出版計劃,構畫了創作之路的未來。
「但是進入2019年中之後,她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然後很快就走了。」她說,「美好的未來一下子消失了。」
張蕙芬不在了之後,給黃湘玲很大的打擊,但她逐漸也吿訴自己:蕙芬一定會繼續幫助她的。
「就像天上的星星,有時候會亮,有時候會暗,但是在那裡。」
所以,等到去年10月,她走進花蓮誠品書店,要離開前轉身看到我們出版的繪本,突然覺得就好像張蕙芬在鼓勵她:為什麼不找這個人問問看呢?
這樣她在臉書上聯絡了我。
———-
黃湘玲一直戴著口罩。
不是因為這次疫情,而是她從2003年的SARS期間戴上了口罩就再沒拿下來過。
她覺得這樣比較自在。不需要在人前流露表情。
我們問她想怎麼出版自己的書。
她說:「越快出版越好。蕙芬的事讓我體認到生命無常,人生就和花一樣,能在最美的時刻綻放才好,不要等到凋謝。」
也因為她說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對讀者,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所以希望我為這本書寫一篇介紹。
對我來說,這眞是個挑戰。
因為我從來就是對植物無感的人。
我對植物的體會,來自這兩個月和她的交談可能最多,聽她說一個又一個的金句。
基本上,她說話偏向短促,較快,不那麼多肯定句。說肯定句的時候,往往令人莞爾。譬如,她會說:「植物越老越美,貓越胖越可愛,但人要剛剛好。」
又譬如:「人老了,就像巫婆,像妖怪。」
但是說到植物,就不一樣。
她會說得慢一些,也沒有任何游移。
譬如,她會這麼說:「畫花,就是要有第三隻眼、第六隻眼。」又譬如:「人總是失去了,才覺得可惜。花總是謝了,才覺得還沒看淸。」由這句話引發了我們想到《植物情人》這個書名。
只是,那天,在她家,當她說起花是大自然送我們無時不在的禮物,又接著說了一句話:
「花是人類最視而不見的禮物。」
湘玲說這句話的時候,儘管戴著口罩,眼神和語氣都很不一樣。
那不是強調。
不是叮嚀。
也不是感嘆。
我沒看過花開的瞬間,但她說那句話的樣子,讓我聯想到那個情景。
不論你是否視而不見,都於她無礙。
她只是吿訴你。
———
《植物情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2021/01/16 (六) 15:00-16:30
地點:臺中歌劇院5F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者:黃湘玲、郝明義
參加:免費報名 http://bit.ly/3mVDEyi
手機、電腦桌布下載:http://bit.ly/2WqMSYt
其他圖:
植物情人 博客來 http://bit.ly/2KFwf8w 誠 品 https://bit.ly/3mK7Tbk 金石堂 https://bit.ly/3h23krI 讀 冊 https://bit.ly/2KNbmZi MOMO https://bit.ly/37JL5Eh 大 塊 http://bit.ly/2IYTzOb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3943716398995869

為什麼要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回顧並告別1980年代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為什麼要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回顧並告別1980年代】
幾個月前,有一天倪重華找我,說想要策劃一本回顧1980年代的書,在2020年年底的最後一天一本書。
我問為什麼。
他說:因為1980年代對台灣有種承先啟後的影響,各行各業,直到今天。所以他認為台灣如果真的想要走向未來,那就該先明白來時路。然後才能真正開創接下來的新時代。
很高興在2020年最後一天,這本名為《捌零 ・潮臺北》的書終於出版了,趕上了倪桑定的時間。
這本書共分「時尚造型」、「飲食風格」、「百貨消費」、「視聽娛樂」、「夜貓出沒」五個區塊,希望讓今天的讀者明白:「80年代臺灣,可不只有政治解嚴。在這個股市首次衝破萬點的繁華社會,自由而興奮的臺北,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場景……..不只創造流行娛樂史上燦爛且革命性的一頁,至今仍深深影響你我的生活。」
每個區塊裡,都有主題文章、焦點事物、當年重量級特別來賓和潮人,以及今天待續2021的新世代人物。全書由「故事StoryStudio」擔任採訪編輯。
整本書的核心意念,總策劃倪重華有下面這一篇前言說明得很完整。我們就一起來回顧吧!
================(分隔線)
一九八〇年代,對我個人而言,是一段非常特別的時期。
八〇到八四之間,我到日本大阪視覺藝術專門學校,學習數位影像製作,昭和最後十年的日本,經濟泡沫吹得正盛,文化環境大好,我在正處顛峰期的日本吸收了不少養分。回來臺灣後,我先拍了一陣子電影,後來意外地加入綜藝教母葛福鴻的製作公司,參與了「週末派」的製作;後來受到滾石唱片公司「三毛老闆」段鍾潭的支持,在八七年成立了真言社,進入了唱片圈和表演產業,直到現在。
過了三、四十年,我回頭看這段歷程,發現八〇年代確實也是臺灣一段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經濟繁華,政治鬆綁,社會開放,讓我們有機會做出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憑良心講,那些作品素質有多高我不敢保證,但起碼,都是臺灣沒有見過的。其實不只是我,很多那時候剛回到家鄉的臺灣青年,都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城市和國家,提昇到國際水準。
當時臺北就是臺灣的中心,政治、經濟和社會的首都。現在因為交通發展和政策等原因,臺灣城市甚至國際城市之間的面貌都很接近,但曾有一度,臺北作為一線城市,它的建設、消費、文化、甚至思想的風貌,都和其它城市的差異極大。我從日本回到臺灣的那一天,從機場一路回到東區,一路上,從車窗見到臺北的繁榮與熱鬧,覺得整座城市氣氛好像在燃燒。
現在談八〇年代的書或作品,大部分都著重於政治面的改革。確實,八〇年代是一個「最美好的年代」,臺灣開放黨禁報禁髮禁舞禁,逐步邁向自由化、民主化;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如果社會上沒有像火山爆發前那樣的能量累積,絕不可能撞開政治解嚴大門。八〇年代的臺北城市,臺北的生活,臺北的潮流,它的刺激、開放、衝擊,絲毫不遜色於政治改革的風起雲湧。在這本書中,我們看見八〇年代經濟起飛和現代化風潮,躍躍欲試的整體社會氛圍,讓臺北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城市風景,從時尚、飲食、消費、視聽娛樂到夜生活,不只寫下臺灣流行史上燦爛且革命性的一頁,也散播了野種,培育出今日枝繁葉茂的文化能量。
本書中訪談的五位八〇年代潮流人物,要不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就是堅持自我原則的職人,他們今日都已是臺灣社會的要角,但許多人都是數十年來低調努力著,直到現在才接受公開採訪;能夠有這個難得的機會,把這些人的生命經歷和風格書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啟發。同時,我們也訪問了個別領域中傑出的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不僅走出自己的路、樹立自己的獨特風格,也耕耘著屬於他們對未來的想像,這個精神和八〇年代是直通呼應的,也是這本書核心想要傳達的。
四十年過去,在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洗刷下,臺北的輪廓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整個城市的獨特風貌幾乎全消失了;追求利潤數字的連鎖店,也壓縮了街區小店的生存空間。當然,商業連鎖和個人特色之間,孰是孰非,沒人能論定,但我總喜歡那些有靈魂、有情感的街區店家,畢竟,所謂「在地」特色,說穿了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日常,食衣住行,如此而已。所以,在這個年代,保有自己的個性特質,比什麼都重要,就像我們介紹的這些人物,他們了解自己,知道做什麼會讓自己開心,找到自己所相信的並一路堅持下來,往往就會「成」──雖然在這個名聲就是一切、眾聲喧嘩的社群時代,找到信仰是不容易的,也不一定是成功保證,但再怎麼樣,我想都比隨波逐流,船過水無痕來得好吧。
沒有錯,一個時代過去就過去了,八〇黃金年代不會再重來,但即使如此,新的未來下一章仍然在等待我們。而此時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點,讓我們來想想未來這件事情──過去這一年,全球被 Covid-19 疫情按下暫停鍵,日常一切停擺,許多海外臺灣人也都紛紛回到臺灣。雖然疫情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或許也正好是一個轉機,讓我們終於有機會放慢腳步、沈澱心情,回顧這三、四十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且認真思考,關於這座城市,關於下一個世代,接下來可以展開什麼新的計畫呢?
讓 iR餐廳在記憶中復活是很愉快的事。

 

中興百貨,是 FOCUS的代表。

 

這是主題文章的代表。

 

對各領域當時引領風騷的人物訪問。

 

每個區塊也都有今天待續2021的新世代潮人介紹,前後呼應。

 

捌零.潮臺北 博客來 http://bit.ly/37tgVVv 誠 品 http://bit.ly/2WEexW5 金石堂 http://bit.ly/37rkKdX 讀 冊 https://bit.ly/38ehd1Z MOMO https://bit.ly/3nvpzZp 大 塊 http://bit.ly/3mv2THp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3941816389185870

2020 年 12 月 30 日,21:48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馬努葉爾・馬爾索 Manuel Marsol ,繼《巨人的時間》、《山中》等之後最新作品《博物館》來了。
一張畫?還是一本書?
MVSEVM,博物館,一場圖像的神祕冒險,現實與藝術在畫框之中交換了角色。
本書主角是一位漫遊者,人物設定受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啟發,有一天他無意間進入一幢奇怪的建築物,在建築物裡頭,似乎所有的意義都同時發生。
書中的圖像藏有比利時畫家馬格里特(Magritte)的超現實主義,以及英國暨美國電影導演希區考克(Hitchcock)的恐怖懸疑氣氛,藉此向美國繪畫致敬,這些神祕的元素都令人想起阿根廷作家波赫
士(Borges)的短篇小說集《迷宮》(Labyrinths)。
本書構想來自於西班牙國家獎得主並且創作繪本《大師》(maestro)系列的作者哈維爾・塞茲・卡斯坦(Javier Sáez Castán)的才智,加上馬努葉爾・馬爾索再度令人驚艷的繪畫表現(畫在木頭上),本書榮獲2020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年度主題——電影類首獎。
波隆那書展評審評語:
「本書透過圖像講述卓越的故事,運用電影和藝術的語言,生活的冒險如夢似幻般的持續進行著。我們被迷住了,沉浸在歡慶電影、藝術和文學的神奇力量所帶來的全新維度之中。」
博物館 博客來 https://bit.ly/34qybcb 誠 品 http://bit.ly/2KAxOVN 金石堂 http://bit.ly/3mvquaW 讀 冊 http://bit.ly/2KzKkVA MOMO https://bit.ly/3aDvDLT 大 塊 http://bit.ly/3raZnW3

 

2020 年 12 月 29 日,22:26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 風起臺灣,風たちぬ、台湾。
『身為日本人的我,帶著敬意與誠意的心情,記錄並讚頌這片大地,風起,臺灣。』————攝影師 ‧ 旅行作家 小林賢伍 KENGO KOBAYASHI
▍ 我遇到了許多景色與故事。
就像是被風從背後推著,我跑遍了整座島嶼。
日本旅台攝影師作家小林賢伍,2018年拍攝了「宜蘭聖母峰」引起許多共鳴,在他命名下,這座山成為人人皆知的「抹茶山」,也締結小林與臺灣人的深厚情誼。有感於臺灣人在311大地震時對日本的支持,小林來臺旅居,這段期間,他愛上這裡的人,這片土地,並希望藉由自己的才華——攝影與寫作——向世界傳達臺灣之美。
『在臺灣生活的2,190個日子裡,就像是有一陣風從背後推著,推動著他持續探索這座島嶼的美景,臺灣總能帶給他出乎意料的驚喜。呼應年少時「我想從老鷹的背上俯瞰全世界」的夢想,《風起臺灣》是他首度以空拍視角拍攝臺灣,全書共收錄北中南東離島60祕境,搭配小林走訪各地的旅行札記與心情,美麗且獨特的照片和文字,讀來格外觸動人心。』
本書是小林賢伍送給臺灣人的禮物,亦是他向空拍大師齊柏林先生的致敬之作,「身為日本人的我,帶著敬意與誠意,記錄並讚頌這片大地。您出生的國家,如今依然很美。」他說,深刻心情都記錄書中。
石門水庫。

 

柚子湖。

 

鼻頭角步道。

 

蘭嶼氣象站。

 

風起臺灣Be Sky Taiwan 博客來 http://bit.ly/3nHZjec 誠 品 http://bit.ly/2KyUu8H 金石堂 http://bit.ly/3msZSan 讀 冊 https://bit.ly/3nBMLp2 MOMO https://bit.ly/3nILqgd 大 塊 https://bit.ly/37uxkcA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393714371298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