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 文化相關

沒有第四道閱讀需求的後遺症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10.17中國時報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把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和「多元行為之美好」這兩種閱讀需求放到一起。

這和重視法治之後,才會重視人權是類似的道理。一個社會裡,有越來越多不是以政治、社會、法律、經濟、倫理等主題為研究專業的人,卻對政治、法律、經濟、倫理、文化等作用感起興趣,樂於思考並討論(或辯論)這些制度、體系、機制的運作,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欣賞,最起碼可以尊重,與自己主張、理念、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行為。

反之亦然。一個社會裡越來越只剩下非藍即綠,非獨即統,非愛台即賣台這種截然兩分的思考習慣時,大家就越來越沒有意願,沒有機會,更沒有力量去討論(或辯論)自己社會裡所可以改善的政治、法律、經濟、倫理、文化等制度、體系與機制。

一個社會在閱讀文化的七道階梯上,站不上或站不穩這第四道階梯的話,很難再更上層樓。不是說這個社會裡後三道階梯的需求就完全不存在,甚至也不是說我們必須要有多少多少這樣的人(因為金字塔越往上層的基數本來就越少)。而是說,以七道階梯組成的閱讀文化的金字塔而言,第四道階梯破損或者不存在的話,這個金字塔是不成形的,後三道階梯和前三道階梯是分斷的,彼此構不成互動的刺激與養分。

如何養生,如何美容,如何理財,如何從一些成功人士身上掌握他們的秘訣,如何讓人生受到一些啟發,如何吃喝玩樂等等──這些屬於基本的閱讀需求,當然永遠存在,也永遠有供應需求的出版物可以造成暢銷現象。同樣的,一個社會裡,也總會有人在追求多元知識的相互激盪,或是對知識的創造有所貢獻,或是知識的終極之美。但是沒有一道銜接的第四道階梯,這兩類閱讀需求就各自分斷,難以相生相長。

人數本來就多的前三道基本閱讀需求和創作中,沒有環境和氛圍可以讓一些人拾階而上的話,人數本來就少的後三道閱讀需求和創作,終究難免萎縮。後三道閱讀需求和創作萎縮的話,前三道基本閱讀需求和創作也就難免原地打轉,原地消耗。

網路帶動的數位革命,對傳統閱讀需求造成衝擊,固然是一個全球性課題,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為之苦惱,但是隨國家和地區之別,苦惱也各自有別的原因,正在這裡。

網路與數位閱聽,衝擊最大的,是閱讀的前三道需求。養生、美容、理財、成功秘訣、人生啟發、吃喝玩樂,甚至一些藝術之美的入門,網上大量免費的內容、新奇的表現方式、方便討論的社群,大幅削減了過去只能從紙本書籍中獲得滿足的需求。這是全球性苦惱的原因。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網路與數位閱聽而有的苦惱,往往又各自有別的原因,則在於他們社會所擁有的閱讀需求的七道階梯,以及這七道階梯所形成的閱讀文化的金字塔,結構和內容都有所不同。

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整體人口不多,以人數而論的市場不大,但是他們社會裡面閱讀需求的七道階梯,卻完整存在。這樣的社會,雖然基層的傳統閱讀需求也受到網路及數位閱聽的衝擊,但是因為七道階梯的金字塔結構完整,所以會產生兩個效果:第一,七道閱讀需求和創作自成循環,循環裡的相生相長不受影響;第二,這個自成循環的七道閱讀需求,也就比較有力量也有機會,把網路和數位閱聽所帶來的衝擊力,轉化為對自身的鍛練力。也就是說,化外力為內力。這種社會的例子,我願意舉荷蘭。

另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以人數而論的市場很大,或者說相當可觀,但是社會裡面閱讀需求的七道階梯,卻分斷、破損。這樣的社會,就算基層的傳統閱讀需求很大,也非常容易在網路及數位閱聽的衝擊下遭到侵蝕。結果也產生兩個情形:第一,七道閱讀需求分散零落,無從自我循環,無從把網路和數位閱聽的衝擊力化為鍛練力;第二,社會裡呼籲、推動基礎閱讀的人所在多有,但是努力往往形同沙上築塔,在網路及數位閱聽浪潮的沖刷下,辛苦與作用難成比例。

過去二十年,台灣社會一直流失穩固第四道閱讀需求的機會,今天碰上網路與數位閱聽席捲而來的風暴,看來是載浮載沉,實際狀況可能更為棘手的原因,正在於此。

站不上第四道閱讀階梯的原因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10.03 中國時報

如上回所言,如果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分為七道階梯,其中第四道階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閱讀文化的七道階梯,也可以看成是形成一座金字塔的七個層次。

第一道,閱讀為了使自己如何更美好,更富有,更上進,像是金字塔的最底層。在社會裡的基數最大,需求的人最多。

第二道,閱讀為了家庭,以及擴己及人,與人溝通的美好,是金字塔基數次大的一層。

第三道,閱讀以欣賞藝術等抽象的美好;第四道,閱讀為了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第五道,懂得欣賞多元知識相互激盪之美好;第六道,體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創作之美好;第七道,體會知識的終極之美,則像是金字塔一層層上去,愈是上層,需求的人數愈少,但是這樣的一層層拾級而上,卻造就了穩固又壯麗的金字塔。

之所以說第四道極為關鍵,在於任何一個社會裡,前兩道閱讀需求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或者說,人都很清楚自己有這種需求。第三道,溫飽問題解決的社會,也不難形成。金字塔之是否能有其形狀,要看第四道是否能確立,然後從這個基礎上再成長出第五、六、七道。

因此,第四道閱讀文化的階梯,「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是真正決定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是否穩固,是否有向上成長的空間,是否有一個完整光譜的關鍵。而台灣社會目前的閱讀文化的問題,正是在這第四道階梯上產生了問題。

回顧一下台灣從解嚴,到大約一九九○年代中半之前的社會情況吧。當時政治與社會的禁忌被打破,經濟起飛的力道還在,整個社會的閱讀文化,也站上了第四道階梯,有過很多元發展的一段時間。

我們迎接《資本論》,也迎接許許多多新馬的作品;《荒人手記》問世,《鱷魚手記》也受到注目;德希達、羅蘭巴特、傅柯的思想成為熱門話題,來自大陸的蘇曉康、來自香港的張五常,也都可以成為大家的焦點。美國保羅.甘乃迪的《強權的興衰》熱暢,本土政治人物許信良寫一部《新興民族》,照樣催動大家的神經。至於輕鬆一點的讀物,從《腦筋急轉彎》到《酸甜苦辣留言板》的受歡迎,更可以反映出大家就是不以固定與傳統為尚,想要讓各種不同的思路找到出口。

對照今天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在二○○八年的現在,台灣的暢銷書,絲毫不缺如何讓你健康的,美麗的,懂得理財的,掌握成功祕密的。但,主要也就是這些了。今天哪有什麼探討哲學、政治制度、經濟體系的書籍可以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至於政治人物,或是在政治上支持了什麼人的作家,或是在大陸與台灣話題上表達了什麼立場的作家,就更要經常以犧牲台灣另一半讀者當代價了。

這個現象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我們曾經有過的一種閱讀文化與氛圍,都消失了?我不認為用簡單一句「時代不同」,或者把責任推給網路出現,「分眾時代來臨」就足以解釋。要由我來解釋,我就說,是一九九○年代之後燃燒得愈來愈熱的政治熱,把我們好不容易站上的閱讀的第四道階梯,又給破壞了。

在一個任由「政治熱」燃燒的社會裡,政治人物不去思考「解嚴」之後應該給社會建立新的制度與體系,而只想以種種政治與意識主張來激起社會的對立,掩護自己的行為之後,產生了許多連鎖反應。

一旦我們任由政治人物長期歇斯底里地呼喊他的口號,電視媒體上的名嘴借由這些口號又日以繼夜地展開口水戰之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容易陷入「黨同伐異」的習慣。而一旦「黨同伐異」的習慣影響到很多人連穿衣出門都要思考藍綠顏色的時候,這個社會怎麼可能建立「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與多元行為之美好」的閱讀需求?

甚至,我們對羶色腥新聞的追求與需求會愈來愈刺激,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只有愈是直接刺激感官的新聞,才愈容易成為彼此對立,價值觀又水火不容的社會裡的共同話題,以及興趣。

從柏拉圖來看台灣閱讀文化的進程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10.03 中國時報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之後,社會的閱讀環境與氛圍,有一段時間的發展十分蓬勃。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解嚴」之後,伴隨「補課」而來的閱讀需求,補過去因為有種種禁忌而沒能接觸的作家與作品等。第二,經濟有所成長,不論是出版產業還是讀者個人,口袋都有實力支持一些新的嘗試。第三,連鎖書店興起,形成新的通路平台,使社會上急漲的閱讀「供給」與「需求」曲線,有了交會之處,相互激盪之地。時間過去了二十年。來到二○○八,今天在台灣談到「出版」、「閱讀」,很可能最常聽到的,都是和「低迷」相關的形容詞。為什麼會如此?這裡面涉及的問題,有一個是全球性的,另一個則是非常在地的。全球性的問題,是閱讀內容的創作、編輯、生產、發行、零售,每個環節都爆發變革,紙本書籍閱讀需求面臨的壓縮與轉換。感嘆閱讀今昔之不同,讀者需求之發生變化,是全世界各地都在發出的聲音。

但是台灣也有只屬於自己的在地問題。那就是我們社會的閱讀文化,有一個自己的進程問題。怎麼描述這個進程,我從柏拉圖那兒找到一些參考。

柏拉圖在《會飲篇》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說明了愛情可以如何由兒女之情一路提升為對宇宙真理之美的認知。「柏拉圖式的愛情」,正是說他的這種昇華理論:「先從人世間個別的美的事物開始,逐漸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進」,而這個進程,是這樣的:「從一個美形體到兩個美形體,從兩個美形體到全體的美形體;再從美形體到美的行為制度,從美的行為制度到美的學問知識,最後再從各種美的學問知識一直到只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體。

從柏拉圖的說法,讓我聯想到,一個人的閱讀需求,也有個進程,也可以分為七道階梯。 

第一道   關心、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一個人更美好。因此,會熱中於閱讀如何使自己健康、美麗,如何充實自己求學、考試、工作、理財的Knowhow,以及有關個人勵志的主題。第二道   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與所愛的人,共同更美好。因此,會尋找有關愛情、婚姻、親子教育、溝通、心理、居家這些主題來閱讀。

第三道   開始欣賞抽象的美好。因此,尋找藝術、繪畫、攝影、設計、建築、音樂等主題來閱讀。 第四道   開始懂得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因此,(在自己專業之外)開始對政治、社會、法律、經濟、倫理這些題目感起興趣。也開始願意欣賞與自己主張、理念、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行為之美。

第五道   開始懂得欣賞多元知識相互激盪之美好。在自己始終擅長、專研的知識領域之外,至少能再深入專研另一個知識領域,並且體會到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相互激盪、相互滋生的美好。 第六道   開始體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創作之美好。自己可以對知識的創造有所貢獻。第七道  體會到知識的終極之美。

一個人的閱讀需求的進程如此,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的形成,也可以分這麼七道階梯的進程來看。(系列三之一)

讓我們開始來練習對待政見

F 文化相關G 政府與政治H 我們的希望地圖

本文同時刊載於08.09.26《中國時報》


 馬英九總統承諾在新政府就任後,對「我們的希望地圖」的回應,有了進一步發展。九月十五日,行政院來函,從我們的<綜合分析報告>中,選擇了四十一個希望正式回應。 
政府在當前要面對、處理的事務如此之多、之急的情況下,仍然撥冗注意這件事情,把一項政府與公民的對話行動,又往前推動一步,非常感謝。也想就接下來的情況,做些說明。  在這個行動一開始,選前和兩位總統候選人溝通之前,我們就說明了初衷:「如何監督政治人物(不只國家領導人),使他們不要亂開空頭支票,並實踐自己做過的承諾,是民主社會一個很大的課題。傳統的大眾媒體不是不能做這件事情,但是畢竟有其局限,一來主動權在媒體身上,二來媒體可能因為突發的其他新聞等因素而轉移焦點。」何況,除了突發事件的新聞版面排擠威力之外,政治人物自己也懂得如何「生產」新聞來轉移大家的注意焦點。事過境遷,大家很容易就忘在腦後。

幸好我們置身於網路時代,可以利用新的工具,嚐試做些過去的公民所沒法做的事情。掛在網路上的東西,不必擔心新聞排擠的問題,不必擔心大家一時的忽略就難以重拾記憶。因此,我們的設想是:如果「我們的希望地圖」上的某些希望是新總統承諾實現的,那可以掛上網站,然後讓網友每年回來一次,和新總統進行溝通,了解這些希望被實踐的情況,這樣,追蹤、監督政治人物的政見與承諾這件事情,就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意義與作用了。 
此外,在什麼時候把這些希望送給總統候選人,也是個重點。我們不想在選前就把希望整理出來送給他們,以免爭搶選票、奔波趕場的政治人物只是飢不擇食地,或是心不在焉地全盤答應,事後又七折八扣。所以,我們的「遊戲規則」是,即使候選人答應參加這個行動,我們還是會在他當選之後,才把整理出來的希望送給他過目,給他一段思考時間,然後請他選擇出可以回應的希望,再把這些希望掛上網站,當作未來追蹤、檢驗的標的。 這就是選後我們把希望地圖的<綜合分析報告>送給馬英九總統當選人,然後在新政府就任後近四個月,由他的內閣充分考慮、選擇之後,做了針對四十一個希望回應的由來。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事情是:一,即日起,把行政院的這些回應放在網站上(http://hopemap.net/forum),以供網友進行滿意度的評分,投票期間至10月20日止。111日再彙整投票結果,在網路上公布。二,「此後,每年520那一天,網友將回來看新政府提出的這些政策的進度與表現,進行滿意度的評分。新總統對於這些評分如果覺得需要答辯,可以在網上提出解釋。然後,希望地圖的網友根據他的答辯,再來提出一次滿意度的評分。」而這樣做的目的是,「如此一年,兩年,三年,四年的累積,希望地圖的參與者就可以根據這些希望的政策實踐程度,當作給這一任總統打個考績的基礎了。」 因此,應該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希望地圖」固然重視許多希望的被重視,但更重視的應該是一個如何促使政府和公民雙方,都練習對待政見,以及政治人物承諾的一個機制。 這種一年一次的對話,對政府固然有壓力,也有意義。首先,政府每年定期就自己的施政承諾做一次檢驗,可以持續有機會進行自我管理的提醒。第二,政府可以就政見的實現情況,養成和公民定期對話的習慣,有助於民主政治往更理性的境地提升。不必總是要到競選期間,才比賽聲嘶力竭,然後在聲嘶力竭中開出一些下次任期難以兌現的支票。 最後,這種練習對我們公民也有意義。過去,我們就聽過「政見是可以不必兌現」的說法,所以,「政見」到底應該如何對待,顯然對我們公民來說都還是個課題。而一年一度和政府理性的溝通,溫和但是堅定而持續的監督和檢驗,應該有助於許多人從「選民」過渡而成為「公民」。 

現在,政府的回應來了。接下來的,就看我們公民如何回應了。歡迎大家到「我們的希望地圖」網站來回應。

換一個擁抱的姿勢

E 人生回顧F 文化相關G 政府與政治

本文同時刊載於08.09.19《中國時報》。這裡的文字略有調整。

我十八歲從韓國來台北。那天晚上,飛機到了台北,出了松山機場,外面天黑黑的,下著雨。有一個朋友的姐夫來接他,問我有沒有人接,我說沒有,他們就邀我去他家住一晚,第二天再送我去學校宿舍。
我的台灣記憶就是這樣開始的。那個一切都未知,未知裡有黑暗,黑暗中卻充滿著各種可能的印象,是永不會消失的。

一九八七年,我在松山機場附近上班。冬天的台北,早晨上班等在紅綠燈口的時候,抬頭看到的天空雖然是灰濛濛的,但卻可以感受到臉頰為之微微發麻的震動。解嚴前後,台灣的空氣之中,充滿著可以實質感受到的震動。

一九九○年,我去中國大陸出差。回來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出國之前鬧得不可開交的國民黨主流與非主流之爭,有什麼最新發展。偏偏一路就是沒有台灣報紙可看,勉強拿起香港報紙來翻翻,看不到什麼相關新聞,但是等飛機一落桃園機場,就知道從報紙到電視,從大街小巷到計程車,沒有人不在繼續為政治熱加溫。

我那是第一次體會到,台灣幾十年的政治禁忌打開之後,像是開閘的洩洪,不可能在幾年之內停止。而大眾媒體基於為「大眾」的興趣服務,難以不為政治熱加溫。但,那也是window 3.0風光登場,微軟才剛要開始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所以想到身為書籍的出版者,可以,也應該避開一些大眾話題,以政治熱之外,政治熱之後的議題,為讀者做點事情。於是我出版了一個Next系列。

我的心底,一直在好奇,台灣的政治熱到底會燃燒多久。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會邁出這個政治熱,而進入下一個階段?五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四周絲毫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政治熱仍然在到處都燃燒得很歡。即使是今年的總統大選也仍然如此。

所以前一陣子,有天中午和朋友吃午飯的時候,倒突然有個感受。
談論著最近不論大家是屬於哪一個陣營,都為政治人物的種種而感到失望、疲累、無力,我頭一次覺得等待了快二十年的答案,終於浮出來了。任何事情,都不會發生得沒有另一面的意義。大家為政治人物的種種而感到失望、疲累、無力的時候,也是政治熱可以開始降溫的時候了。

在我自己的心裡,倒把今年,二○○八年,和一九八七年那個感覺到空氣中有震動的台北連繫到一起了。我跟朋友說,「今年才是我們的解嚴元年吧。過去二十年,不過是『後戒嚴』的二十年。」過去二十年說是「後戒嚴」,因為太多人為之燃燒的熱情、借用的工具、偽裝的外衣,都仍然是取之於「戒嚴」。而只有當這些延續自「戒嚴」的熱情、工具、外衣都耗用到難以繼續使用的現在,我們才可能真正開始準備進入「解嚴」的時代。

就算從一九五○年算起台灣也「戒嚴」了四十年。如果我們才只花二十年就能渡過「後戒嚴」的階段,那是很快的一段時間。

朋友看我說得開心,就問我自己準備怎麼開始面對這個新的階段。

我把十八歲來台北的那個晚上的感覺說了一遍。我還是覺得我看到的是一個天黑黑,下著雨的晚上。但是未知裡有黑暗,黑暗中又充滿著各種可能。
我回答他:「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麼擁抱這種可能,但是我知道一定要改變我的擁抱姿勢就是了。」
也因此,把這段對話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