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突圍戰」的打法
G 政府與政治
兩岸開放交流,台灣走出碉堡戰的思維而改打突圍戰,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設定長程的戰略目標,也就是突圍的目的地。
以ECFA為例。ECFA可比喻為一種交通工具,以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而為動力的長途巴士。有些人面對這種交通工具, 寧可自己孤獨地行走在乾涸的沙漠之中,也堅決不搭,這是碉堡戰的思維;不過,政府如果光是勇於跳上這台巴士,也還談不上是真正的突圍戰。
對於ECFA,論者早已指出,政府不應只以增加台灣產品 銷往大陸而自得。甚至,連輔助台灣企業在大陸的發展,也都稱不上積極。我們真正該把握這個機會的是,善用大陸市場的 規模和動力,成為台灣產業開展全球佈局的基礎和助力。
可是看看目前政府所強調我們簽署ECFA的正面作用,幾 乎類同於只是在宣揚搭上這台長途巴士之後可以吹到多麼舒適的冷氣,車上可以提供什麼樣豐富的餐點服務、娛樂節目等等。對於我們到底應該以哪裡為目的地,如何利用這台巴士的走向,甚或如何影響其駕駛方向,則十分空洞。
很多人會問:以雙方體量對比如此懸殊的現實,我們一旦搭上這台交通工具,有什麼條件可以跟對方討論或爭取其行駛方向?主張碉堡戰的人,尤其免不了這種憂慮。
答案是有的,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一些事情:
相信我們今天雖然也是在打突圍戰,但畢竟銀彈戰爭與砲 彈戰爭不同,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
相信台灣在過去幾十年發展、累積的一些特長,是中國大陸今天或短期之內還沒有的,或是再大的經濟實力也替代不了的,而這卻偏偏是大陸走向世界所需要的。
因而相信兩岸確實有可以互補之處(絕不只是口號),在 兩岸以外的全球舞台上雙贏,創造出不但雙方樂於彼此分享的 成果,甚至連全世界都因而受益的新未來。
只有當我們有自信,也有實力設定這樣的突圍戰略時, 我 們才能思考出如何和對岸交流,而不被對方淹沒;借重對岸的長處,卻又可以免於過度倚存於對方的風險。台灣的突圍戰思維,這樣才能完整地與碉堡戰思維切割,不但有長程的方向指引,短期的戰術及作戰方法也跟著自動成形。
突圍戰裡,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自保。
自保和自信是一體兩面。比較兩岸的現實,如果我們真能 看得出自己有哪些強項,那也該看得出自己有哪些相對的弱點與不足。我們有信心可以用自己的特長補強對方,那也該明白如何善用對方的特長來補強我們,並且設定一些方法與底線, 不要讓對方的強項來衝擊我們的弱點。
不過,政府在兩岸開放交流之後的許多措施,卻大有令人不安之處。我們看到有的產業原來就因為內需市場過小而陷入 飽和困境,政府卻還在開大門讓對岸的企業進來,加入廝殺;有的產業需要向對岸「引資引智引國際關係」來幫助升級,現 行法令卻嚴重畫地自限。
台灣到底應該如何設定自保之道,大可以向對岸取經。過去二十年大陸如何既引入境外的資本、技術、人才,又不動搖 自己的自主權,同時能讓境外的參與者分享到好處,又把自己 快速茁壯成全球第二天經濟體,是一套極有參考價值的武功秘笈。台灣沒有理由看不懂這套武功秘笈,並在兩岸交流中為自己爭取到足以自保的條件。
總之,二十一世紀初的此刻,是一個奇特的歴史時空。全世界、整個地球都處於一個大轉型的過程。中國大陸一方面正在這個全球大轉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也在大轉型的過程。台灣不該妄自菲薄。台灣應該認清歴史正賦與我們一個樞紐的位置與作用。台灣應該實踐自己的獨特價值:全世界,只有我們最了解中國大陸的機會,也知道其風險;因此我們最有可能想出一些策略和方法,做出一些可以同時為我們自己好,為中國大陸好,也為全世界好的事情。
這些方法,應該攤開來打,透明著打,讓中國大陸願意和我們一起打。政府該這麼做,民間也該這麼做。 (作者現任國策顧問)
(本系列第三篇。發表於2月25日《中國時報》)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