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10 月 30 日,20:57

P 隨筆Uncategorized

【可見故事多麼重要】

六天前,南極發生了有史以來第一件兇殺案。

在俄羅斯的工作站,一名55歲的科學家突然一刀刺進他52 歲同事的心臟。今天殺人動機出來了。

原來兩個人在那冰天雪地渡過長期時間,都是依賴閱讀。(先一起渡過幾個月的考察期,未來還要一起工作四年。)

而事發這一天,被殺的人一直要把結局破梗告訴對方,最後終於引發殺機。

我看了新聞去查國外網站,想知道是哪本書這麼好看,到目前還沒查到書名。

在一個沒有什麼娛樂,只有閱讀為樂的世界,你硬要破梗搶先告訴人家結局,也真是……

在得知金庸過世的晚上,同時看到這一則新聞,感慨很多。所以,可知故事對人有多麼重要了。

順報:挨了一刀的人現在在智利加護病房裡,捅人的被送回俄羅斯了。捅人的那位說他其實沒有想殺人的意思……

相關新聞:
http://bit.ly/2OZKQwX

http://bit.ly/2CQJf5t

TW.APPLEDAILY.COM
南極罕見謀殺案!在南極洲偏遠基地工作的科學家謝爾蓋(Sergey Savitsky),日前用菜刀攻擊同事奧列格(Oleg Beloguzov…

2018 年 10 月 29 日,20:58

P 隨筆

【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及《天堂裡的五個人》作者,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的最新作品《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出版了。

十五年前,《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風靡全球,書中主角艾迪是年邁的越戰老兵,在主題樂園裡當維修技工,為了拯救小女孩安妮而犧牲了自己。他死後的天堂之旅,讓他明白原來每一條生命都有其必要性。

《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接續這個故事展開。

作者米奇‧艾爾邦 自己這麼說:

「寫作這麼多年來,《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這部作品有最多的讀者問我,書中人物(艾迪跟安妮)後來怎麼了。

「我從未寫過續作,但我認為艾迪既然在天堂遇到了五個人,那麼讓他成為另外一個人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之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發展。

「況且探討一個女孩與死亡擦身而過、重拾生命後是如何度過人生,對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題材。於是,我決定把故事寫下去,但最後有這樣的轉折,全然出乎我的意料。」

讀過 《天堂裡的五個人》的人,請不要錯過。

 

 

當一個公務員選擇從體制外監督政府的時候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1.
大約三年前這個時候,我因為出版《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而南北有多場演講。有一天去高雄參加一個活動之後,有個女孩子跟我說,她想介紹一位朋友給我。那位朋友是個在高雄市政府裡工作的年輕人,正在寫一本書,想談一些和公務部門改革有關事情。

我說當然好。

這樣,又過了一陣,大約年底的時候,我在屏東一個活動結束後,有個年輕人來找我。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林于凱。

于凱自我介紹後,陪我去高雄搭車,路上第一次聽他介紹自己要寫的書。

Keep reading

2018 年 10 月 27 日,21:2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老師和牧師參與性平遊行的發言】

今天看性平遊行的新聞,兩個特別注目。

一個是老師的參與和發言:

『這是第一次台北同志遊行中,第一次聚集教師來談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指出,許多第一線的教師在教性平教育時,卻被民代或部分團體向學校施壓攻擊,教師因而需要負擔額外的公文回覆以及解釋教學理念。性平教育大平台認為,這些老師想堅持教學價值以及守護學生,卻因為這些攻擊讓性平教育倒退。現場有百名現任、前任、實習中或未來的老師聚集,分享性平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時遇到的情況。這些老師也在現場私下互相交換教學經驗。』

http://bit.ly/2RldENm

一個是來自美國、韓國、印度、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地三十多位基督教牧師的參與和發言:

『「基督福音的核心是愛、正義和包容」。牧師群中,馬來西亞華人、亞洲首名擁有神學博士學位的出櫃牧師歐陽文風表示,有些人有多元的性取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和性別特徵,但每個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創造的,在神的眼裡都是寶貴的,「LGBTIQ」不是心理障礙,不是心理疾病,不道德,不是邪惡,不是罪惡也不是墮落。』

http://bit.ly/2z5tLqN

UPMEDIA.MG
來自師大附中的英文教師黃宗嫻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到現場,旁邊站著的是她過去的課堂學生,這名目前已就讀碩班……

2018 年 10 月 26 日,20:30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這是一道什麼樣的面紗】

『我們一般俗稱的台鐵,其實在行政組織上是分成「台灣鐵路管理局(俗稱台鐵局)」及「台灣鐵路改建工程局(俗稱鐵改局)」,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單位,當我們說「台鐵又出事了」,所指責的對象大抵是台鐵局,但是國家所編列的大筆預算及經費其實有很大部分卻是流向由所謂交通幫所掌控的鐵改局,而不是前者台鐵局。……

『當台鐵發生了問題,國家編列了大筆的預算及經費,但是這些預算及經費很有可能是流向鐵改局,而不是流向亟需經費挹注的台鐵局,這一點或許也可以請大家仔細審閱前瞻計畫所編列的經費,政府在軌道建設經費上共編列了約4200億元,這約為全部前瞻計畫的一半經費,但是,這些經費究竟有多少是走向台鐵局?又有多少是走向鐵改局?我以為大多數都是走向後者,而不是前者。

『總之,在前述的政經結構底下,台鐵的問題是不能被解決的,而且要持續的出包,因為這樣一來,國家的預算與經費才會不斷持續地流入前述的地方成長聯盟,讓地方政府、政治人物、財團派系及建商獲利。因此,當我們在指責台鐵時,建議應當要審慎小心,因為國家的大筆預算與經費可能都是流向鐵改局,而不是台鐵局。』

謝謝徐世榮又幫我們揭開了一道面紗。
但這是一道什麼樣的面紗啊。

TW.APPLEDAILY.COM
「台鐵又出事了」,這是以往新聞媒體時常使用的標題,這讓台鐵員工長期承受龐大的責備與壓力,此次普悠瑪重大傷亡事件,可能又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