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5年9月13日08:41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早安!周末,看繪本,學臺語吧!
「日治時代臺灣人物」臺語繪本系列第三彈來了。
繼賴和、黃土水之後,第三本是《異鄉的三少爺-林獻堂》。
林獻堂的一生波瀾起伏,精彩感人,用文字寫起來多少字都不嫌多,黃郁欽以圖像語言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呈現了這個人物,他那個時代的背景,和他的心路歷程。
 
⋯⋯⋯⋯
『林獻堂自頭到尾堅持「無講日本話,無穿日本衫」。佇皇民化的時陣,就算受著愛改日本名的壓力,伊猶是一點仔攏無落軟。』
⋯⋯⋯⋯
 
『毋過落尾予伊澈底的失望。
一九四七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林茂生、陳炘佮陳澄波遮的臺灣上優秀的人才攏枉死矣。』
⋯⋯⋯⋯
 
『對故鄉的思念,予林獻堂幾若擺想欲轉來臺灣。
毋過紲落來的白色恐怖,有閣較濟的朋友予人關、予人銃殺。
伊只好繼續留佇日本這个伊用一世人去反抗的國家。』
⋯⋯⋯⋯
在黃郁欽的筆下,圖像詮釋了文字,也讓讀者看到文字以外的層次。
前幾天讀這本書,想下次見到黃郁欽要跟他說謝謝這三年來一年畫一本臺灣人物的堅持。很高興昨天就有機會見到他,還有他最佳搭檔陶樂蒂,就當面致意。
周末起有他的活動,歡迎參加。報名處在下方。
 
時 間|9/13(六)19:00-20:30
地 點|現流冊店(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70巷15號1樓)
對 談|陶樂蒂(繪本作家)
 
 
時 間|9/28(日)14:30-16:00
地 點|嶼伴書間(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335號2F)
對 談|陶樂蒂(繪本作家)
 
 
時 間|10/04(六)15:30-17:30
地 點|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高雄市苓雅區林南街16號)
對 談|潘家欣(繪本作家)
報 名|敬請期待
 
 
時 間|10/18(六)14:00-15:30
地 點|日榮本屋(苗栗縣苗栗市中山路129號)
對 談|陶樂蒂(繪本作家)
 
 
時 間|11/1(六)14:30-16:00
地 點|中央書局(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235號)
對 談|廖振富(前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
 
 
 
購書:
 
 
 

2025年9月12日10:30

P 隨筆

今天早上的運動。在戶外,和室內練車完全不同的feel. 希望越來越多。

 

2025年9月10日22:15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今天請大家參觀我辦公室裡的龍隻、熊隻、猴隻,以及白沙屯媽祖,也請讓我為大家用影片介紹一下倒數五天要截止預購的幾米2026頭碰頭年曆!(目前僅剩最後100組)
快進入一年第四季了,也就是又要快進入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幾米用他的圖,還有文字,為大家準備了天天燦爛的祝福。
我們也配合幾米的祝福,為大家準備了幾米版的「清明上河圖」,還有三個特別的禮物。在這個很多人說是混亂,令人不安的時代,我們可以彼此祝福。
感謝大家🙏🙏🙏

2025年9月07日22:44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1.
馬太福音21:12-13有一段話:
「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1990年代初,美國有一本大暢銷書《賊窩》(Den of Thieves),就用了這段話當卷首語,書名典故也出於此。
《賊窩》這本書談的是:1980年代,華爾街一群投資公司,怎麼透過垃圾債券、高槓桿併購,以及內線消息等,製造了美國金融史上前所未見的一場財富欺騙與剥削,給金融秩序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書的開頭有一個人物表,其中列出了這些公司的名字,以及各家公司的主角人物。
從作者列出這一籮筐人物來看,就更能體會書名《賊窩》的意思。
當年我曾一再想把這本書引進臺灣,但都住手。因為一來太厚,二來擔心說的是美國故事,垃圾債券、高槓桿併購也和臺灣讀者距離較遠,就沒進行。
今天很高興的是,在三十多年後,我終於有機會出版了《財富掠奪者》(These Are the Plunderers)。
這本書談的是另一批比當年賊窩還更肆無忌憚的盜匪窩。他們欺騙、掠奪的財富,以及給金融秩序造成的破壞,還有其影響範圍,都比三十多年前的賊窩不知嚴重了多少倍。
 
 
 
2.
《賊窩》的主角之一,名叫麥可.米肯(Michael Milken)。麥可.米肯雖然不是「垃圾債」的發明人,但「垃圾債」是在他手上玩出前所未有的高峰,後來造成美國金融史上的災難。
什麼是「垃圾債」(Junk Bonds)?
企業為了取得資金的時候,可以發行公司債。如果這些企業信譽評級好,違約風險低,那就是相當於投資的「投資等級債」(Investment Grade Bonds)。
相反的,如果是新創企業,或者信譽評級不好,這些企業違約風險高,那就是「垃圾債」(Junk Bonds)。
以麥可.米肯為代表的人,在1980年代鼓吹「垃圾債」裡有黃金,使得許多原先保守,只買「投資等級債」的人或基金也大買特買「垃圾債」,等到發行垃圾債的許多公司倒閉,就造成金融風暴。
《財富掠奪者》最先登場的主角,名叫萊昂.布萊克(Leon Black)。布萊克雖然不是「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公司的發明人,但「私募股權」公司是在他手上玩出前所未有的高峰,造成今天美國金融更大規模的危難。
「私募股權公司」跟「一般投資公司」有什麼不同?
一般投資公司主要是在公開市場上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債券等,扮演的角色是股票投資人。
私募股權公司主要是直接投資或收購未上市公司,或者透過槓桿收購(LBO)把上市公司買下來私有化,經過重整再重新上市。扮演的角色像是企業主。
在《財富掠奪者》裡,布萊克登場的時刻,正是《賊窩》裡麥可.米肯入獄的時刻。
他們兩人本來分屬同一家「德崇證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的東西岸公司。
麥可.米肯的角色是在西岸的公司主要幫企業發行債券(尤其垃圾債券)融資;布萊克則在東岸的公司主要進行槓桿收購。
布萊克的層級比麥可.米肯低,沒有那麼顯眼,所以當麥可.米肯主導的金融醜聞爆發,他們公司也倒閉之後,布萊克僥倖逃過法律制裁。
但是由於布萊克對所有垃圾債券都清楚其來龍其脈,反而在接下來成為他成立「阿波羅全球資產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本錢,從此為私募股權公司打開前所未有的篇章。
 
 
 
 
3.
《財富掠奪者》,從布萊克怎麼崛起說起。
布萊克把握了兩個機遇。一個是法國「里昂信貸銀行( Credit Lyonnais )」想要進軍美國進行併購的時候,布萊克遊說了他們改投資自己成立的私募股權公司「阿波羅」。一個是趁著一個名叫約翰.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的人當上加州保險監理官,借口改革前任監理官留下的問題的時機,賤價拿下了極具價值的經理人壽保險公司(Executive Life)。
經理人壽保險公司的財務健全評等本來是A+,這是保險公司可獲得的最高評等。但是在「德崇證券」的操作下,因為購買了太多垃圾債券而出了問題,落得被加州保險監理官接管。
而布萊克能拿下經理人壽保險,本來是不可能的。因為加州法律不准外國公司收購美國保險公司,美國社會當時的氛圍也無法容忍布萊克這個當初一手造成經理人壽保險財務問題的人回頭主導收購這家公司,但是布萊克在新任加州保險監理官的視而不見中,使用了欺瞞手法,隱藏了里昂銀行的投資身分,也把自己在收購團隊中角色改為顧問,終於以五折左右的價格拿下經理人壽的資產。
因為這筆交易涉嫌使得經理人壽三十萬名保戶損失至少超過三十億美元,後來受到聯邦檢察官的審查,加州檢察長也提起詐欺訴訟,布萊克被列為被告。不過該案因細則遭到駁回,布萊克終究脫身,從此開啟了阿波羅的黃金時期,以及私募股權公司全面襲來的浪潮。
 
 
 
4.
《財富掠奪者》寫的就是過去三十年以阿波羅、黑石、KKR為代表的私募股權公司,如何在一小群貪婪成性的所謂金融專家的領軍之下,榨取美國中產階級、貧窮勞工、退休人士的財富。他們以各種金融工程與剝削,導致自己的財富節節高升,其他人落魄潦倒。
《賊窩》裡那些人掠奪的是幾億、幾十億美元;《財富掠奪者》已經上升到幾百億、幾千億美元。
《賊窩》裡那些人影響的範圍主要是美國;《財富掠奪者》那些人的規模所影響的已經是全球範圍。
書的開頭有一封寫給讀者的信:
「在海盜橫行於海上的時代,他們的木板船載著的是短彎刀、毛瑟槍,以及他們想要帶的武器。現在名為私募股權業的掠奪者,劫掠時不會使用實體暴力,改用試算表、債務融資以及高價的律師強取企業。…..
「有些人會說,資本主義目前的狀態(或其中的大部分)也是這樣:貪婪的執行長與他們經營的企業,同樣對員工、退休金請領人以及股東造成同樣重大的浩劫。……
「而我們挑出來講的這些強盜,他們在做交易時更是強取豪奪。上市公司某種程度上還要 受制於股東,至少要假裝有考慮到股東的利益,而投資人、記者、學者以及決策者也可以研究他們公開揭露的內容。……
「私募股權公司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擁有的公司屬於私人資金,監理機關就算有要求揭露,規定也是少之又少。…..
「這些掠奪者幾乎誰都不顧。數十億美元的身價替他們帶來阿諛奉承的媒體曝光,也幫他們避開批評,並讓他們得以花大錢進行遊說與操作其他戰術,好操弄結果和輿論。…..
「雖然幾年前高報酬率可能確有其事,但近期的數據顯示,私募股權的報酬率不比成本更低且費用透明,專門投資上市公司的標普指數基金。
「收購公司、堆疊負債、削減成本以償債、一路上順便榨取現金,然後五年內把公司賣掉,是一種吃了類固醇的資本主義,把短期主義發揮到極致。……
「這也是一種以保密為名包裹起來的商業模式,就連監理機構也難以參透私募股權公司錯 縱的企業架構、複雜的資本堆疊與共同利益。」
 
 
 
5.
讀《財富掠奪者》有多重收穫。
可以對當今私募股權公司為什麼如此大行其道有所了解;可以看到許多不為一般人所知的內幕;也可以體會美國社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反菁英,尤其是華爾街的菁英。
《財富掠奪者》的主要作者葛雷琴•摩根森(
Gretchen Morgenson ) 是普立茲獎得主。正好也和《賊窩》的作者相互輝映。
 
 
 

2025年9月06日20:06

L 人物
1979年,我第一個工作是在長橋出版社。當時有兩位攝影家常來社裡,一位是梁正居,另一位是徐仁修。這麼說,我第一次見徐仁修,已經是四十五年前的事了。
當時徐仁修就已經以走向野外,走向生態攝影的路而知名,其後時間又過去了這麼久,他在做的事還在一直持續,這其中真是有佈道者的決心。
現在沈可尚拍了徐仁修的故事,電影題目是《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徐仁修的笑容和身態一如當年。這真不一般。相信只有初心如一的人才能做到這點。
而今天看到這篇報導說:
「徐仁修老師的故事固然精彩,看他把人生活成一首生態文學長詩確實過癮,我卻更喜歡沈可尚導演在電影中所留下人性非關善惡或謙傲的蛛絲馬跡…….留有這類不細膩的時空縫隙,才是傳記類電影 / 紀錄片該給凡人看見人非聖賢的血肉痕跡,也是助觀眾別輕易將被攝者神聖化的反省時刻。」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