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5年8月13日19:03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 孩子暑假都在當低頭族❓手機成癮的殘酷真相與解方❗
正值暑假!相信有許多家長煩惱著……
孩子們一直滑手機、刷社群,甚至陷入沉迷的無限循環,出現焦慮、憂鬱、注意力渙散等嚴重問題,而這背後的關鍵元兇,其實有更多你所不知道的深層的原因。

2025年8月12日21:26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明天晚上7點,和趙逸帆的對談直播
—————————–
📱🤦‍♀️ ⋯《失控的焦慮世代》線上對談 ⋯ 🤦‍♂️📱
❝ 孩子暑假都在當低頭族❓手機成癮的殘酷真相與解方❗
正值暑假!相信有許多家長煩惱著……
孩子們一直滑手機、刷社群,甚至陷入沉迷的無限循環,出現焦慮、憂鬱、注意力渙散等嚴重問題。
而這背後的關鍵元兇,其實有更多你所不知道的深層的原因。
📚本次《#失控的焦慮世代》線上對談,將邀請到親職教育講師 #趙逸帆 與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一起聚焦書中所揭露的數據與真相,同時討論從書中延伸出來的網路性剝削、網路陷阱與應對議題。
面對孩子「低頭」的日常😵‍💫
本場活動,相信能提供父母真正可行的觀察視角與解方。
這是一項難題,我們齊心努力。
﹏﹏﹏﹏﹏﹏﹏﹏﹏
✸⋯#活動資訊 ⋯✸
﹋﹋﹋﹋﹋﹋﹋﹋﹋
▧ 時間|8/13(三)19:00-21:00
▧ 講者|趙逸帆(親職教育講師)、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 直播平台|大塊文化、趙逸帆臉書粉專

2025年8月9日22:04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大約40年前,我在一家雜誌集團裡工作。當時集團裡創刊了一本雜誌《軍事家》,後來改名《全球防衛》。我雖然不是主編,當時目睹了創刊過程,後來在管理上提供了一些協助。
溫約瑟今天在《 請支援搜尋!你也可以用公開資訊破解共軍行動!》新書發表會上說,他和軍事的結緣,來自於初中時期有天同學拿了本《全球防衛》雜誌給他看。他說記得很清楚,是239期。
今天他的同學馮艾立(現在是《爸媽叫我不要談政治》主持人)到場。《全球防衛》雜誌現任採訪主任陳國銘也在。
 
 
 
 
2.
我致詞的時候,先是忍不住一直在笑。
因為自從《軍事家》那段時間之後,從沒見過這麼多軍事迷、軍事專家同聚一堂。
在我印象裡,軍事迷、軍事專家聚在一起時,有種特別的氛圍,知識、權威、遊戲、Otaku、Fancy等種種元素混合在一起,會出現一種化學變化,讓空氣裡有一種特別的氣味。
今天就是如此。除了有許多約瑟的同齡朋友、年輕讀者之外,還有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資深記者李志德、政治觀察家吳崑玉、前駐美陸軍武官備役少將郭力升、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印太戰略顧問黃澎孝、軍事觀察家諸葛風雲。
我又聞到那奇特的氛味,不由得開心。
今天約瑟也向因為出國而沒能到場的汪浩致謝。他當年收集的共軍基地,因為上了三國演議的節目而為公眾所知。我也是因此知道了約瑟,後來約他寫書。
 
 
 
 
3.
各位致詞的人都給溫約瑟掌聲和鼓勵。
確實,一位大學讀音樂系的學生,畢業後能自己憑公開資料就破解共軍這麼多迷霧,全球首開紀錄把共軍新成立的信息部隊徹底剖析,非同響。
我說,今天也想起四十多年前報社有個單位叫「大陸研究中心」,只有那個單位才能接觸到對岸的新聞資料。對比之下,今天真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所以今年26 歲的約瑟舒緩了我心頭對年輕世代掛心的兩件事。一個是他們對中共是否有警惕,約瑟證明他的預警做得可比什麼人都好;一個是經常聽到有人說今天年輕人不讀書,約瑟證明年輕世代善用網路、GoogleMap、圖像、地形、光影的閱讀,是之前世代的人所沒法想像的。
黃澎孝顧問說的好:溫約瑟證明了困而學之不如樂而學之。有他享受逛GoogleMap的快樂,才有一切的發生。
 
 
 
 
4.
約瑟今天也向到場的一位高中老師致謝。
當年老師教他彈鋼琴,也讓他記住了一句話:「你能彈得有多慢,才能彈得有多快。」
約瑟說他現在已經不彈琴了,但是當年他孤身一人在教室裡彈鋼琴的感覺,和今天他孤身一人坐在電腦前搜㝷共軍基地的感覺,是相通的。
 
 
 
 
5.
除了一直邀請也等待約瑟寫這本書之外,我對這本書主要的貢獻是取了書名:「請支援搜尋」。
請大家都來支援約瑟搜尋,彼此互相支援搜尋,一起護衛自己的國家,也一起樂而學之。
也歡迎參加下一場分享會。
 
 
 
▧ 時間|8/17(日)14:30-16:00(14:00入場)
▧ 報名|請見留言區。
▧ 地點|光點台北藝文廳(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2樓)
▧ 主講|溫約瑟(本書作者、「解放軍基地及設施互動地圖」創建人)
 
 
 
 
 
 
 

2025年8月8日13:03

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今天8月8日,在台灣是爸爸節。
在國際上,是國際貓咪日。(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在2002年發起的。)
所有的爸爸快樂!貓咪快樂!
以《白花之愛》出道而膾炙人口的國際知名繪本作家莫尼卡.巴倫可(Monica Barengo),即將在10 月推出一本她和和大衛.卡利再度合作的書,有關貓咪的書。
9月底,莫尼卡.巴倫可也將應高市圖國際繪本中心邀請,越圖力國際學會和大塊文化協力,首度來台,並在9月27日下午2:30,9月28日上午10:30在高市圖國際繪本中心有兩場活動。
早鳥票已開放。報名辦法請看活動細節

2025年7月23日23:16

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今晚我也包場請同事和朋友看《造山者》。
結束後大家鼓掌,都說很感動
我說:蕭菊貞為了保持這部電影的中立性,沒有接受任何政黨補助,有科技公司要贊助,也都平均分散。所以要包場支持。
 
 
 
2.
今天看第二遍,更深刻感受用影像來記這段臺灣半導體發展過程,不同於文字的魅力。
至少兩位參與當年計劃的人接受採訪時候哽咽落淚的場景,讓人直感當年他們的壓力、決心,也是只有影像媒體才能傳達的感受。
菊貞的文字功力深厚,但是她一直拍紀錄片,甚至最近的七、八年間還同時拍兩部(另一部是《南方,寂寞鐵道》),也是這個理由吧。
 
 
 
3.
蕭菊貞臉書上寫她知道張忠謀自行去電影院看《造山者》的時候,有興奮也有失落的複雜心情。
電影訪問了諸多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和重要人物,但是她努力了一兩年想要訪問張忠謀,卻終究沒能成功。
還好她趁著張忠謀去李國鼎獎頒獎典禮現場,拍下他的身影和說話,剪輯進紀錄片。
不能不說蕭菊貞剪輯得非常好,都剛好在點上,尤其電影快結尾的那一段。
 
 
 
4.
首映場結束後,有一位參與者講了這麼一段話。
他說當年(1976)他們出發去美國RCA取經的時候,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那壓力來自於我們退出聯合國後,臺灣像是國際上沒有人要的棄兒。
而今天臺灣又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壓力的來源正好相反,是來自於國際上各方勢力都想要爭搶臺灣。
他說得沒錯。也因為如此,我們就接受一個現實吧:不論如何,臺灣都得承擔巨大的壓力。我們就冷靜地前行吧。
 
 
 
5.
《造山者》很好看,謝謝菊貞。
包場已經超過400場,請大家繼續包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