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3 月 3 日,20:46

P 隨筆

【只有電影說得好的故事】

下午看了《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廻腸盪氣,説的就是這個吧。

本來還準備接著看另一部電影,但需要回味一下,就不看了。

去查查不同版本的電影海報。最喜歡單色這一張。

還沒看嗎?快看吧。這是只有電影才說得好的故事。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https://zh-yue.m.wikipedia.org/wiki/File:The_shape_of_water.jpg#mw-jump-to-license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http://www.impawards.com/2017/shape_of_water.html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游泳和文字

 

2018 年 3 月 3 日,12:35

P 隨筆

【想走進耶路撒冷嗎?】

1.
說起耶路撒冷,我先聯想到的不是聖經,而是大約二十年前陳原先生給我留下的印象。

陳原是語言學家,也是北京商務印書館的大老,聊起天來縱橫萬里。

有次他講起去耶路撒冷的經過,不知怎麼我就別的都不記得,只記住他一直稱讚以色列的安檢做得有多徹底。

這樣,加上多年來我進出世界各地機場,用來檢測輪椅化學反應的裝置又都是以色列的產品,所以說起耶路撒冷,一種戰地和安檢森嚴的情境就閃入心中。

和中東常發生的新聞合在一起,這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2.
讀《軟禁》,我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突然感受到耶路撒冷是一個城市。不是聖經裡的城市,也不是時刻瀰漫著危險氣息的城市,而就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男男女女生活在其中的城市。

《軟禁》的主角,是一位失業、剛與妻子分居的失意教授巴瑞克.佛格爾。巴瑞克的母親,則是社會名流,身有多重角色,是歷史學教授,是高雅的藝術品收藏家,好幾個慈善協會的活躍會員,也是一個和平中心的副總裁。

故事,就從這位社會名流的母親被懷疑盜用高達三百四十萬謝克爾(將近三千萬台幣)的公款,而被宣判居家監禁開始。

而巴瑞克,則「在深信母親清白的房地產經紀人姊姊和持懷疑態度的精神科醫師弟弟之間;在才剛和他分居、仍出現於家族活動中的妻子;在無情媒體前上演的昔日錯誤與新的侮辱之間」,試著要在諸多混亂的現實關係中摸索出自己人生的方向。

於是,我們隨著這些人穿梭在耶路撒冷獨有的一棟棟歷史悠久的建築物裡,也看著他們掙扎在凡社會皆有的不同階層的隔閡,以及電視、媒體和名嘴在生活中的滲透和影響,以及凡人皆有的親子之間的感情與金錢衝突、徬徨與迷惘。

耶路撒冷不再是在神話中,也不再遙遠而冷峻,可又在清晰了的畫面中顯露出只有在那個城市才有的風情。

3.
今年台北書展,《軟禁》的作者諾亞.葉德林來台。因為今年以色列是主題國,而這本書是以色列文壇最高榮譽薩皮爾文學獎2013年得獎作品 ,所以葉德林是今年書展的焦點人物之一。

她個子很高,總是帶著笑容,很親切。來我們展位看到她的書的時候,一再說很喜歡台灣版的封面設計。

有趣的是,這次我見到以色列來的作家、畫家等,都呈現了一種共同的特色:他們除了自己原來的身分之外,都很自覺地也熱情地扮演著代表自己國家的文化大使。

以葉德林來說,她從下了飛機後就一直忙到她要離開台灣不說,還不只是在台北書展忙著座談、演講、接受採訪,更到中南部幾個城市去參加活動。

我和她有比較長一點的談話時間,反而是在書展結束後的那天早上。

我請她,以及這次以色列主題國館節目策劃總監 謝佩霓 (Peini Beatrice Hsieh)去吃了豆漿油條。

我謝謝葉德林的書帶我走進了耶路撒冷,所以也請她體會一下台北人的日常生活。

我們討論了《軟禁》,也跟她說了我喜歡她一面講一個那麼世俗,充滿權力、價值、金錢的故事,行文卻能伴隨著影像和韻味都讓人難忘的文句。譬如,巴瑞克想到自己約會的對象聽說他母親會跟他收房租而訝異的時候,他會生氣,同時也對自己生氣感到慚愧,「他心裡的怒氣開始增長的時候,羞愧感快速靈活如蛇,驟然竄起,將尖牙插入怒氣將之毒斃,至少撐到下一回。」

她寫的這個對比,就是我看了一遍之後就記下的。所以她聽了我的複誦之後,開心地說:「我相信這本書的翻譯一定做得很好了。」

吃著早餐,我也問了她一個問題:「你在書裡為什麼很少提到那些人在吃喝什麼?」

葉德林想了一想,說:「讀者會問很多問題。這次來台北也是。但你這個問題是第一次有人問我。」

我說:「也許我可以替你回答,以色列人認為比起飲食,更重要的是思考。」

我們在大笑中結束對話。

7.
如果你也想走進今天的耶路撒冷,可以讀這本《軟禁》。

========

@博客來 https://goo.gl/MV6kVP
@誠品 https://goo.gl/PXLVk5
@金石堂 https://goo.gl/8bgqSg
@讀冊 https://goo.gl/UatmmR
@大塊 http://smarturl.it/1111TT101

相關閱讀:

以色列文壇最高殊榮得主葉德林 揭露現代家庭「軟禁」關係
http://www.storm.mg/article/397863

嗜血媒體滿足大眾八卦需求 以色列小說家葉德林作品反映媒體醜陋面
http://www.storm.mg/article/398199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坐下、食物和室內

書展結束後,我請葉德林和謝佩霓去早餐。
葉德林以前在北京學過中文,用筷子不成問題。她沒法喝豆漿,所以喝米槳。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和葉德林與謝佩霓一起。葉德林看到台灣版,一直說太喜歡了。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因為《軟禁》的故事主軸是親子關係,尤其聲名顯隆的上一輩和子女的關係,因此書展期間有一場座談邀請了平路和葉德林對談。左邊是主持人謝佩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軟禁》(House Arrest)的希伯來文書名意思為「女主人」(Ba’alat Ha-Bayit,בעלת הבית)。

我也很喜歡我們這個版本的設計。

@博客來 https://goo.gl/MV6kVP
@誠品 https://goo.gl/PXLVk5
@金石堂 https://goo.gl/8bgqSg
@讀冊 https://goo.gl/UatmmR
@大塊 http://smarturl.it/1111TT101

 

2018 年 3 月 2 日,10:46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聽聽朱棣文怎麼談核電】

那些把核電當神主牌的人,可以聽聽朱棣文怎麼說的了。

『對於核電在替代能源所扮演角色,朱棣文在中研院的演講上則有所保留,朱表示,目前核能發電即使在反核聲浪較小的美國,核電廠興建與維運過程,經費嚴重超支的現象,目前也引起美國學界重視,核電廠運轉一段期間,反應爐的內壁會產生裂縫,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安排歲修,部分美國媒體甚至形容,核電廠興建是財務上的災難。』

他說的還只是財務上的災難而已。

全球空污問題,讓歐美國家紛紛投入電動車科技發展,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台…
STORM.MG

2018 年 3 月 1 日,22:41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高雄+關心掩埋場的朋友請注意】

林于凱 來訊提醒我看 朱淑娟 的這篇報導,說這是他最擔心的事。

朱淑娟的文章開頭說:「2011年4月,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居民在抗爭十年後,台南市政府終於撤銷永揚掩埋場的不實環評結論,業者也因偽造環說書被台南高等法院判決有罪。自此我以為台灣不會再有選址不當的垃圾掩埋場、也不會再有人敢亂寫環說書、社會更不會再出現反掩埋場的抗爭。但事實並非如此,同樣的事正持續上演中。」

接著她一路舉例說明後來持續發生的問題,一直到本周五要舉行的高雄馬頭山掩埋場環評大會。

朱淑娟說:「馬頭山掩埋場預定地因生態豐富,也引發多位生態學者聲援反對,一旦棲地破壞,這些動物就會被趕走…….不但鄰近26,000位居民反對設置,也跟永揚、龍崎兩座掩埋場一樣取得政治承諾,包括民進黨的陳其邁、趙天麟、林岱樺、管碧玲、國民黨的陳宜民等五位高雄市長有意角逐者,都已簽署未來當選市長後絕不設置馬頭山掩埋場。」因此她認為即使環評通過,未來能不能蓋成還很難講。

但林于凱憂心,主張還是應該把有問題的環評先擋下來。他的質疑是:「可寧衛集團此次參與技術合作的富駿公司,所提出的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在去年12月底第一次環評大會時,遭到水利專家質疑地下水的調查方法,認為其調查涵蓋範圍不足以及生態調查資料闕如,兩個月過後,環保局認定富駿補件完成可再審,實在很令人質疑,這樣的闕漏在兩個月內能夠完善?」

林于凱的臉書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yukai2/posts/10212098267920127

【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第二次環評大會】
時間:107/3/2 (五) 下午 2:00
地點: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A棟八樓大禮堂(高雄市鳥松區澄清路834號)
報名旁聽:https://eiadoc.epa.gov.tw/EIAWEB/Default.aspx

林于凱分享了 1 條連結

2011年4月,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居民在抗爭十年後,台南市政府終於撤…
STORM.MG

2018 年 2 月 28 日,15:10

P 隨筆

1.
早安!
清早起來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按讚。
但不是臉書的,而是伸直自己的胳臂,用自己的大姆指。

2.
中國的經典固然多,但是我自己覺得要說對全人類都有獨特意義,沒有其他類比的,一是《易經》,一是《內經》。

近二十年來,雖然始終在門外打轉,但是起碼我還一直在叩《易經》的門,東張西望的。
對《內經》,則真是只能敬而遠之。

可偏偏在接觸《易經》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感受都是相信《易經》的大宇宙和《內經》的小宇宙,兩者相呼應,也相互體現。

那到底怎麼可以對《內經》有點起步的接觸?

3.
我想的還是經絡。
「經」本來就是「徑」。經絡的經就更不必說。

如果能對經絡有些了解,應該就可以略知《內經》的門徑。
但是寫經絡的人不知凡幾,能不講得越來越複雜都不容易,要說淺顯易懂還真不好找。

所以我認識了沈邑穎醫師之後,就跟她打聽起來,請她幫我推薦一本入門的書。

4.
沈醫師 Harmony EShen 是我們出版的《中醫護好心》的作者。
之前耳聞的都是她在東部行醫,聽來很飄逸也同時很勞累的事迹。
所以想像中是個清幽中經常垂眉低目的人。

但見面之後,發現除了她的髮色比我想的更白之外,其他的都完全不同。

簡單地說,即使你不認識她,走在台北東區某條街上和她擦肩而過,也會因為她走路的步伐比別人更快一些、說話聲音和笑聲更高一些,眼神也更亮一些,而讓你很難不注意。

她講起醫療和健康,像在講故事,完全不掉書袋,談起中醫,不弄玄虛。

《中醫護好心》把每個人如何護理、照顧自己的心講得很透徹。其中也有個段落介紹了《內經》和經絡,所以我想請她推介入門的書準沒錯。

5.
很高興兩年前的請教,成了激發沈醫師寫《經絡解密》這套書的源起。

她這麼回顧我提了那個問題之後發生的事。

「被他突然一問,我竟一時答不出來,因為最早學經絡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之後的印證與研究則是在臨床經驗上慢慢累積與體悟出來的。但我心想過去或許還沒有合適的書籍,但現在應該會有吧!我答應郝先生回去找找再回覆他。

「回到醫院工作,我詢問坐在後面跟診的一群年輕醫師們,『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經絡,有沒有可以參考的入門書?』

「年輕醫師們異口同聲的答案竟然是:『沒有!』

「我聽了感到很驚訝,後來自己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確實沒有找到合適的入門書。回想自己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尤其是經絡系統,多數是從古書典籍裡去搜尋及思考,而現代的一些經絡書籍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仍較為深澀古奧,難得其門而入。因此我當下就起心動念,乾脆自己來寫一本趣味的經絡入門書吧!」

6.
當然,她不是沒有掙扎。因為本來她在《中醫護好心》之後準備動筆的是一些中醫的專業書。

她也不是沒有碰到挑戰。

「剛開始寫經絡時還真的很輕鬆,因為這些年我也開過許多經絡課程,臨床上更是以經絡概念來做診治,因此要切換到與隱形的讀者們聊一些經絡與生活中的趣事,自己也寫得很開心!同時我也常在診間和臉書上,與病人、跟診醫師和好友們分享寫書心得,逗得大家笑呵呵。

「然而大家聽完之後,開始提問了⋯⋯病人希望增加養生保健;醫師希望增加臨床診治;親朋好友建議增加深度與廣度⋯⋯不同的期盼都是善意,使得我原本輕鬆的心念也跟著動搖,試著將一些比較專業的概念寫進書中,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面對挑戰最好的解方就是以戰止戰。

沈醫師最後的方案是:把原先想的一本經絡入門書發展成一套八本書的《經絡解密》。

二月,我們出版了第一本《經絡啟航+肺經》。

7.
今年從一月下旬開始,就很忙。

我出國的時候這本書還沒入庫,回國後就忙台北書展,一直想仔細拜讀這本書不得空。最後一直到前幾天才看完。

實在很精彩。實在很入門。許多精彩之處我用書上的截圖來舉例,請大家看一下附圖。這裡我只講一點。

專業的東西,很怕用專業術語和角度來解釋。以專說專,就越鑽越專,讓看不懂的人更摸不著頭緒。

我一直相信,談複雜的問題,最好用淺白的比喻。但是淺白的比喻不好找。不好找的原因,一是必須對問題的本質有很清楚的了解,二是要看出其他一個不相干的事物有什麼和這問題同樣的本質。然後把兩者相聯,成了一個比喻。

沈醫師在這本書裡比喻不斷。讓任何不懂中醫的人都能借由她的比喻而了解經絡是怎麼回事,以及第一本書談的主角「肺經」是怎麼回事。

談到「經絡」,會涉及「經脈」、「經別」、「絡脈」、「經筋」四個系統。

沈醫師是用手機的傳輸充電線來比喻的。她這麼說:

「經脈 — 負責傳輸人體氣血。類似電線內部的銅線,傳輸資料及充電。

「經別–加強經脈與相表裡臟腑在體內的連結。類似傳輸線與手機的連接頭,屬於近端連接。

「絡脈–加強經脈與相表裡經脈在四肢的連結。類似傳輸線與插座或其他電子產品的連接頭,屬於遠端連結。

「經筋–包覆在經脈和臟腑的外部以提供保護。類似包覆在銅線外部的橡膠絕緣體,屬於電線的外層組織以保護銅線。」

很好懂吧?

8.
我覺得沈醫師寫這本書之所以淺顯明白、生動有趣,主要立足於她的誠懇。

她不只是誠懇地揭開中醫師不傳之秘,更難得的是不扮高深,連自己過去學習過程中曾經犯過的錯誤,也明白說出來,希望提醒讀者注意。

譬如,她用「經絡圖」來介紹了經絡四個系統之後,又特別再介紹「經穴圖」。並特別強調:「因為個人曾將這兩個圖混淆,希望讀者不要重蹈覆轍。」

我相信也是因為這種誠懇,使她不斷地思考如何借用每個人生活中的事物,來比喻說明《內經》這麼深奧的內容。

當然,她用了這麼多比喻,尤其有許多和音樂、歌曲相關之後,讓我相信她也一定很愛唱歌。

等下次見面的時候,我要找她去唱一次卡拉OK。

9.
最後,讓我們回到開頭吧。
為什麼早上起來要豎起大姆指按讚?

因為「肺經從肺系出來之後,經過腋下,沿著手臂陰面的前側,經過手肘,進入腕關節再進入手掌內側,經大拇指根部肌肉豐厚隆起的地方,最後直接抵達大拇指末梢。」

所以肺經的經穴路線很簡單,「就是手臂伸直,掌心朝上,從肩膀到大拇指的連線。」

也因此,沈醫師說:「肺經這條從腋下到大拇指的連線,依據所經部位跟動態特色,體現出生命中寬闊與接納的態度,所以才稱為『肺腑之言,開懷讚美專線』。」

總之,從今天起,就經常伸直手臂,用力豎起大姆指,開懷讚美別人,讚美這個宇宙吧!

並且越是早上做這個動作越好,最好五點起來做。因為那正是肺經開始活動的時候。^_____^

@博客來 http://bit.ly/2CMO8ZA
@誠 品 http://bit.ly/2HQ3z79
@金石堂 http://bit.ly/2ovadri
@讀 冊 http://bit.ly/2owYecR
@大 塊 http://bit.ly/2BUXOo6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一月,出書前夕,有一天晚上與沈邑穎醫師(左),及
蕭菊貞 聚餐。菊貞負責這本書的統籌及總校稿。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肺經經絡系統包含:

人形圖右邊有三路線,
黑色線條為經脈系統,
藍色線條 為經別系統,
手掌附近的綠 色線條為絡脈系統。

人形圖左邊的藍色色塊為 經筋系統。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沈醫師特別叮嚀:

「介紹經絡四大系統,大家對於經絡圖已經有所了解之後,特 別再介紹經穴圖。因為個人曾將這兩個圖混淆,希望讀者不要重蹈覆轍。

「我們再以肺經為例。請注意下面兩張圖。左側為經絡圖,右 側為經穴圖。」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經過大量的圖解之後,沈醫師再逐句解釋《內經》原文。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經絡解密》共八本。今年二月先出版第一本《經絡啟航+肺經》,端地是「開啟人體經絡奧秘的第一道金鑰」。

如果要在網上購買這本書:
@博客來 http://bit.ly/2CMO8ZA
@誠 品 http://bit.ly/2HQ3z79
@金石堂 http://bit.ly/2ovadri
@讀 冊 http://bit.ly/2owYecR
@大 塊 http://bit.ly/2BUXO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