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1 月 29 日,10:33

P 隨筆

【以圖像語言呼喚世界】

我構思一個新品牌的計畫有兩年多的時間,但一直有些關卡打不通。

直到2017年參加波隆那書展,有一天早上坐在台灣繪本美術館的展位上,有一位也是坐輪椅,從荷蘭來的女士過來找我,談一個和視障者相關的閱讀計畫,幫我開啟了一連串新的思索。

聽著那位女士努力解說如何用觸摸來閱讀圖像的可能,我的思緒卻另有飄浮,突然想到「圖像是一種語言」這句話,又因接下來的一些機緣連續跨越先前躑躅不前的幾個門檻,最後發展出 image3 這個圖像閱讀的新品牌。

取名 image3 ,是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圖像語言來感受(Feel) 、理解(Understand) 、創造(創造)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圖像語言打開與世界溝通的另一扇門戶。

2月,image3 的首波六本書即將出版,我們也會在台北國際書展期間辦一個發表會。

相關的源起,我寫了一篇文章,貼在image3 臉書的「品牌故事」上,請參閱:http://bit.ly/2EfxSCK

@圖取自《白花之愛》

image3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image3creative/
image3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age3creative/
image3 官網:https://www.image3creative.com

2018 年 1 月 27 日,16:19

P 隨筆

清晨搭歐鐵去戴高樂機場。一早餓著肚子,特別想念昨天吃的鱈魚。

這次來安古蘭最大的遺憾是:之前海鮮大餐豐富的一家 Taverne 餐廳易手,改了名字也改賣肉類餐。昨天下午忙完出去覓食,吃到鱈魚加生蠔略補遺憾。生蠔還好,鱈魚則是當真口齒留香。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大家坐著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圖像裡可能有大家坐著、表格、食物和室內

2018 年 1 月 26 日,23:41

P 隨筆

【七年耕耘之後】(補充並新增照片版)

從2012年安古蘭漫畫節開始有台灣館之後,今年是第七年了。
耕耘了七年後,今年可以看到一些顯著的成績。

除了劉倩帆得了數位漫畫的銀獎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古蘭漫畫節本身及安古蘭整個地區注意到台灣館的持續參與,給與高度重視。因此今年台灣館開幕,前所未有的有多位重要人物來出席,一一由我們駐法大使張銘忠引介致詞。

安古蘭漫畫節主席 Franck Bondoux、安古蘭漫畫節視覺傳達總監Céline Bagot、安古蘭市長 Xavier Bonnefont, 大安古蘭區區長 Jean-François Dauré, 夏宏省省長 François Bonneau,全員出席。

安古蘭漫畫節主席 Franck Bondoux說,台灣自由、民主的社會,加上創意的環境,再加上科技的基礎,這些因素合起來是他看好台灣接下來在漫畫創作上最有利的土壤。

我問他安古蘭漫畫節除了吸引全球的漫畫迷前來,也發展了觀光事業之外,最重要的收穫還有什麼。他說是讓安古蘭成為別人與創意聯想的地方,許多公司願意前來駐紮、進而又培育當地人才。

大安古蘭區區長 Jean-François Dauré 則說:他認為安古蘭和台灣一定有更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所以他已經在安排時間去巴黎和張銘忠大使一會,討論雙方接下來的合作。

這次看到他們從不同層次的政治人物和漫畫節的策展人員如此密切配合,也讓我體會到安古蘭把文化、創意、商業、政治密切結合又渾然一體的力量。

從這一點看,台灣館在安古蘭也可以說是文化和政府力量結合得比較成功的例子。過去呂慶龍大使就很重視安古蘭漫畫節,現任張銘忠大使接任後持續關注,親自前來參展,這次穿針引線,為台灣和安古蘭的合作又打下進一步更深的基礎。

台灣的漫畫家今年共有asta Wu、Sally、HOM、Elainee 、劉倩帆、覃偉、次叔、黃駿、 曾耀慶、阮光民等人參展。台灣文化中心的連俐俐主任為了給漫畫家打氣,還提前一天過來,並跟大家聚餐。

一所高中圖書館的老師來台灣館,希望能採購《80年代台灣事件簿》。我好奇地問她為什麼。她說:法國孩子對多元文化日益關切,尤其是亞洲文化;而80年代又是對法國極為關鍵的年代,所以她們很希望了解那個時候台灣到底在發生什麼事,這樣對照起來,應該更有助於彼此的了解。

就亞洲國家來說,日本一直是安古蘭的熱點。今年安古蘭有手塚治蟲等三代漫畫家的展覽。韓國也希望能在安古蘭嶄露頭角,記得七年前我們第一次設館時,韓國館就來勢洶洶,氣勢很大。但今年安古蘭沒有韓國館。我問一位韓國同業,他說是因為平昌冬奧,韓國政府的資源都投入到巴黎的一個展覽上。

這樣相對之下,台灣館持續經營七年之後,今年在許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令人感到開心也鼓舞。

大家加油!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圖像裡可能有6 個人、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7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大家坐著、客廳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1 人、鞋子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坐著、表格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帽子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

 

2018 年 1 月 26 日,19:30

P 隨筆

【安古蘭的獎項+台灣的一個里程碑】

昨天安古蘭公布包括數位漫畫、新秀獎等多個獎項。

安古蘭是從3年前開始推出「數位漫畫競賽」,今年世界各地入圍者共十名,而四個人來自台灣:吳雅怡、劉倩帆、次叔、林倩羽。結果劉倩帆拿下了這個競賽的銀獎,可以說是台灣參加安古蘭漫畫奬以來的重要里程碑。

有關劉倩帆得獎,自由時報這次隨團的記者吳柏軒有一篇報導寫得很仔細,請參閱:http://bit.ly/2EchB1p

我們抵達安古蘭的第一天晚上聚餐,我正好坐在劉倩帆旁邊,聽她講自己的故事很有意思。之前她來法國讀藝術,認識了她先生之後就在法國結婚,後來她先生去蘇格蘭工作,她也一起移居過去。

知道安古蘭有這個獎項之後,她用了兩個星期做出了作品,連Flash都是現學的。當晚她給我看作品,不只是數位,而是很有網路閱讀的特色。可以看這裡:http://bit.ly/2FinQjy

蘇格蘭很冷,所以倩帆說她到安古蘭來簡直太溫暖了。現在她拿到這個獎,想必心情會更開朗。

昨晚去看頒獎,有些地方很值得我們參考。

譬如,有最適合小學、中學、高中等不同年齡讀的漫畫獎,這些獎項的評審團就分別都是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組成的。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生項目獎的得主。他上台致詞說:「終於我可以告訴我父母:我有個正當工作了。」這麼看來,漫畫家的諸多辛酸,還真不只是台灣一地的。

另外,有個獎項是給身障創作的。許多入圍作品都是幾人合作。主持人介紹的時候,特別提到有一個作品是一些重度障礙者創作出來的。很溫暖。

新秀獎台灣也有覃偉和Arwen HUANG兩人入圍。最後得獎的是一個法國女孩子。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微笑的人、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客廳、夜晚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夜晚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夜晚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夜晚、音樂會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夜晚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舞台上和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