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 月 24 日,21:42
P 隨筆
要參加安古蘭漫畫節,來到了法國。
上次來是六年前。當時還沒使用scooter, 活動範圍不大。這次有了交通工具,趁漫畫節明天才開始,我先自己探索一下周邊。
首要目標是找到古堡市政廳,及對面的咖啡店,撿拾一下回憶。
要參加安古蘭漫畫節,來到了法國。
上次來是六年前。當時還沒使用scooter, 活動範圍不大。這次有了交通工具,趁漫畫節明天才開始,我先自己探索一下周邊。
首要目標是找到古堡市政廳,及對面的咖啡店,撿拾一下回憶。
【當我們都很笨的時候】
1.
昨晚尾牙。我介紹到場的朋友和作者,最後壓軸一位是徐玫怡。
玫怡專程從台南上來。她說:這麼多年,陰錯陽差總是沒吃上我們的尾牙,今年是頭一次。
玫怡也帶來了一位小貴賓:小福。
她說小福本來從不和她出席這類大人的活動,但是這次問他的時候卻一口同意了。因為她跟小福解釋:沒有大塊出版《交換日記》的話就沒有他。小福問她:那是像爸爸的關係嗎?玫怡說:不是,像是家的關係。
她說的是當年《交換日記3》的源由。
2.
1999年,《交換日記》2 出版了之後,有一天,韓秀玫問我可不可以請張妙如和徐玫怡出國寫一本書。
我說好啊,去南極,不然冰島也好。會想到這兩個地方,是因為當時已經太多東京、紐約這些地方的旅遊寫作,我覺得要去南極、冰島這樣的地方才比較清新。
南極和冰島,畢竟因為狂想的濃度太高,最後決定的地點,比較折中一點,選了法國南部以生產蘋果白蘭地著名的亞瑪邑(Amagnac)。
並且,儘管她們兩位當時沒去過法國,完全不懂法文,英文也不靈光,要去就去住兩個月。
並且,我們的企圖很先進。我們準備在她們抵達亞瑪邑之後辦一個網上記者會,也要她們每天把除了睡衣秀之外的日記、照片、聲音都傳回來,和讀者在網上進行立即互動。
快二十年前的當時,網路頻寬還都不夠(還得用電話線上網),所以只差沒把每天直播放進去。
3.
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她們動身出發前的一個星期六下午,我認真地整理心思,把潛意識裡這個計劃的目的及構想寫成了文字,做了一個備忘錄。寫了兩個重點:
一。為什麼要做這個計劃?
未來,勢必是個多元文化的未來。
我們可以更方便地探索其他文化,也更方便地回頭思考自己的文化。
旅遊,是這種探索的一部份。然而,今天的旅遊,以及旅遊的探索,許多只停留在Shopping 探索的層次,或是走馬看花的層次。離多元文化的比較,以及探索,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就一個出版者來說,應該提供另一種閱讀及思考的選擇:如果不是Shopping,如果不是走馬看花,甚至也不是胸懷壯志的話,今天的我們,還可以如何透過旅遊來探索其他的文化?
二。我們期望什麼樣的創作?
創作的精神:
沒有外語的能力,但不怕語言的隔閡,兩個台灣的漫畫家,會以什麼樣的角度來探索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
創作的重點:
Net 時代的快速及便利vs. 古老小鎮的緩慢與悠然
圖像記錄的活潑 vs. 文字隨筆的深度
東方文化vs. 西方文化
旅遊 vs. 生活
兩個台灣的漫畫家,會以什麼樣的角度來表現出以上這些互補又互相衝突的重要元素?
4.
這兩位作者看了我的memo之後的反應,以及我的感想是這樣的:
「我清楚地記得她們兩位看完我寫的備忘之後的表情。
「兩位小姐都點點頭之後,一向話比較多的玫怡說:『現在我明白郝先生為什麼要我們去這裡住兩個月的原因了。』
「我也記得當時我的心情:佩服。
「佩服我自己一直到作者要動身出發前幾天的時間,才把構想整理清楚,告訴了作者。
「當然,更佩服她們兩位小姐,沒去過法國,不懂法文,不知道這個出版公司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也就答應了這兩個月的冒險。
「雙方都非常符合adventure 的精神。」
5.
這個計劃開始得很不順利。
先是我們發現以當時法國南部鄉下的網路環境,要在抵達後辦網上記者會根本不可能,每天傳照片和聲音回來也可能不實際。
之後,我聽說她們平安抵達,但上網極不方便,只能偶爾聯絡。
之後,聽說她們住的地方有老鼠,住得很不快樂。
之後,聽說她們想離開亞瑪邑了。
之後,聽說她們離開了,去了另一個小鎮。
之後,我們時斷時續地聴說她們種種「悲壯」的遭遇…….
之後,那年法蘭克福書展後,我、立文、韓、郁馨四個人決定去「勞軍」,和她們在巴黎會面,鼓舞打氣一下。
當時沒有自拍。但是她們把我們會合的場面畫了圖。(見附圖)
6.
那天相遇,聽她們兩人嘰哩呱啦地講了一大堆發生的事。情況之多當然都超出我們的想像。也因此,她們很擔心寫書的構想和我們原來的設定不同,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我跟她們說就不必在意這些問題,也不必管市場是否會接受,只管照她們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妙如在10月18日那天的日記裡,記她們的感受:
「我能說什麼呢?世界上還有比我們還幸福的人嗎?人生還有比夢和感情更美的東西嗎?我想大家都有點儍了,儍得這樣不顧一切,這樣地可愛,天下第一大笨蛋啊!但是,但是,為什麼笨得這麼美好呢!I love you! 沒有華麗的文筆寫這一段,沒有詞能讓我的感情靈活於紙上,我們是笨得很幸福的作者,你們是儍得很美好的出版者!」
7.
後來,她們把這兩個月的故事寫成了《交換日記3: 請問法國在哪裡?》
後來,她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化學變化。
後來,妙如去了美國。
後來,玫怡則和法國結了不解之緣。
8.
這幾年玫怡回台南居住,我一直只聽她提到小福,只在她畫的圖裡看到小福。
昨晚第一次見到他。
已經上國中的小福,個頭比他媽媽略高,但真的完全是一個模子出來,又有自己的英俊。
非常榮幸大塊和小福有這一段淵源。
可惜昨天忘了說:Enchanté
9.
昨天玫怡也代表妙如向我們致意。
妙如這幾年越來越走向靈性的隱修之路。
玫怡則積極入世。不但持續她的寫作,也在台南開了「日記商號」。
她說那只是個小小的雜貨舖,我說她至少可以做成全法國人都知道的一個台南的小雜貨舖。
我們還是可以做我們又笨又儍的夢。
Miao, Meiyi, I love you!!!!
=========
徐玫怡 (Meiyi Hsu) http://bit.ly/2FZyixM
日記商號 http://bit.ly/2DycjPV
交換日記 3 http://bit.ly/2mStIsn
【三名前首相堅決反核的背後】
上星期看到日本小泉純一郎與細川護熙兩名前首相共同舉行記者會,推動日本走向零核電、2050年全面轉換為綠能的新聞後,這兩天劉黎兒又寫了一篇詳細的報導。
我看台灣還有些人一直在強調日本重啟核電,卻對這些推動「零核電」的趨勢視而不見,今早就補問劉黎兒日本現況到底如何。
劉黎兒回答說:311之前,日本有54個反應爐,加上高速衍生爐2爐,共56爐。311之後,陸續停轉,全部停下來。有一年多日本是全面停轉的零核電狀態。而2012年7月大飯核電廠3號機第一個重啟,目前所謂重啟,也不過只有4個爐在運轉。
至於311之後原來已經56個爐全面停轉為什麼又重啟了4個,很多人揣測是安倍因為對發展核武不死心的關係。
然而,當過家的人最明白狀況。現在曾經當過首相的小泉一郎、細川護熙如此大力呼籲要全面廢核,這種聲音的力道是可想而知的。其實,如果再加上菅直人,日本已經共有三名前首相站到枱面上來如此徹底地反核。
真是如果這還不值得重視,什麼才值得重視。
請某些人不要再誤導大家對日本核電的印象了。也請大家參閲黎兒這篇文章。
【信心+霸氣+希望+傲慢+溫暖+挑釁+激昂+慵懶】
這陣子太忙,根本沒注意到《最黑暗的時刻》這部電影。今天看到吳乃德寫的一篇文章之後,發現傍晚有個空檔,就趕快去看了。
真的很好看。可以看好幾遍。
電影講的是二戰初期,英國舉國和戰不定,邱吉爾剛接首相位置,面臨的是三十萬英軍被圍敦寇克的關鍵時刻。如果想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好看,當時的英國氛圍、邱吉爾面臨種種掣肘與抵制的背景,以及對今天台灣讀者的意義,請讀吳乃德所寫的文章:<「黑暗時刻」的台灣故事> http://bit.ly/2DEIqLn
我趕去電影院,根本沒來得及看任何電影製作團隊的介紹,看電影的過程,覺得演邱吉爾的演員太厲害了。邱吉爾說他等當首相等了一輩子,這演員看來為了等演邱吉爾也等了一輩子。直到電影結束,才發現原來是蓋瑞.歐曼。
蓋瑞.歐曼演得出神入化。但再怎麼出神入化,電影最後那一場在國會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的演說,還是沒法和邱吉爾本人的相比。
之前在 YouTube上聽這場演說,就深受震撼。今晚看完電影回來再找出來聽,更覺不可思議。聽邱吉爾的這場演說,會好奇他怎麼能把信心+霸氣+希望+傲慢+溫暖+挑釁+激昂+慵懶,各種不同的元素自然揉合在一起,渾然天成。尤其那句「We Shall Never Surrender」甚至帶點江湖氣。
請大家不要錯過《最黑暗的時刻》這部電影。http://bit.ly/2DctROg
更不要錯過邱吉爾當年這場演講。http://bit.ly/2DoSiv2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