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9 月 17 日,21:00

P 隨筆

【兩個計程車司機不同角度的故事】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試片時邀我去看,因為忙而錯過。上個星期五下班後,我去看了晚場。去之前,看過的同事都說會哭,我倒沒有。但是看的過程心情不免激動。

1980年光州事件發生的時候,我早離開韓國,在台灣進入社會工作。但是記得當時台灣的新聞也是以韓國政府的說法為主:光州發生暴亂,軍隊去敉平。之後,回韓國的時候,逐漸聽朋友說起死了多少人的傳聞,再後來,也才跟著光州事件得以平反而多了解一些。所以看著電影裡那些軍人射殺人民的場面,當時電視及新聞的扭曲報導,對照著一些回憶,感觸很大。

今天我查看一些資料,才發現十年前還有一部也是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電影《華麗的假期》。Youtube上有個沒字幕的版本,就看了。

《華麗的假期》片名,是當年全斗煥批准軍方行動的代號,也是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為主角。《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主角是從首爾下來的司機,《華麗的假期》則是光州當地的司機。所以前者是以一個外來的旁觀者來看的光州事件,並且只有其中一段;《華麗的假期》則是當地人來敘述光州事件始末,軍民對抗之下,軍方的思路如何一步步激起民變。

我們看著一個高中生被軍人打死後,更多學生和人民走上街頭;更多學生和人民走上街頭,導致軍方不再用棍棒而是開槍;軍方開槍殺人之後,憤怒的人民就襲擊彈藥庫,搶到武器反擊;人民有武器反擊後,軍方暫時撤退,於是人民佔據光州市的全羅道廳;然後人民組成「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以為可以跟政府談判,然後等來了軍隊坦克……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點也不陌生的情節。

這部電影最震撼的場面,是軍隊第一次開槍的時刻。人民在全羅道廳和軍隊對峙,高唱起國歌的時候,軍人卻開始掃射。

電影快結束,人民守在全羅道廳的最後一夜,一位神父也來加入。別人問他怎麼也來了,神父微笑回答:我到了要去見天父的時候。不知怎麼,看到這裡我就止不住眼淚了。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很值得看。但我也鄭重推薦十年前這一部《華麗的假期》。對比起來,《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最後的結尾是喜劇,畢竟善有善報。《華麗的假期》則是悲劇,雖然後來的歷史還了光州事件正義,但當時那些人畢竟那樣死去,與自己所愛的人那樣永別。

這兩部電影可以對照著看。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戶外和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大家站著

2017 年 9 月 16 日,13:00

P 隨筆

星期六睡到中午起來,聽 Vladimir Horowitz 的鋼琴,清洗一周的疲勞,也把急躁的心情沉靜下來。

本來在早上斷續的夢裡還記掛著一些起床就要處理的事情,一聽他的音樂,就都擱到一邊,也覺得都不值一顧。

今天也找到一首這位鋼琴奇雄(不知怎麼形容就先這麼說)在家練琴的影片,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摘自紀錄片 The Last Romantic 的片斷)

Horowitz Schubert Liszt Ständchen Piano Steinway
YOUTUBE.COM

2017 年 9 月 15 日,23:01

P 隨筆

吃了碗剉冰,看了場「我是一個計程車司機」,再來吃清粥小菜,很有周五夜Fu.

祝大家周五夜快樂!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2017 年 9 月 15 日,16:46

P 隨筆

星期五下午四點半…..從早上十點開始的會沒有停過……
等待快要到來的休息中…..
打開《流浪的小孩》………..

恭喜水晶孔,這次金漫新人獎……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

 

2017 年 9 月 14 日,20:17

P 隨筆

【法庭教堂寺廟劇場】

李明哲在中國開庭後,相關評論文章很多,其中王健壯這一篇寫得從標題到內文,一氣呵成。

開頭很生動:
「一間公司,叫梅花公司。一次聚會,叫武漢會議。一個網路社群,叫圍觀中國。一個中國人,叫彭宇華,另一個台灣人,叫李明哲。
「這間公司,那次會議,這個社群,以及那兩個人,合在一起,卻被人寫成了一篇充滿陰謀的叛亂故事。」

結語很深刻:
「感慨之外,台灣更該警覺的是:這是中國政府首次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台灣人民,意在宣示主權而非治權。而且,4、5年前的舊案,當時不辦,卻遲至今年才大張旗鼓偵審,又意所何指?這兩個案外訊息,台灣不可等閒視之。」

中間值得細讀。:)

 

一間公司,叫梅花公司。一次聚會,叫武漢會議。一個網路社群,叫圍觀中國。一個中國人,叫彭宇華,另一個台……
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