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9 月 5 日,15:55

P 隨筆

【山海流轉,幻思不歇】

這次出國,我帶了新出版的《山海經圖鑑》在路上讀。

《山海經》這本奇書,一路流傳下來,不但顯示先人異想天外的想像力,也經由歷代不同畫家的詮釋增加各種奇異的面貌。我們新出版的這一本,特別之處是清代的彩繪本,由國家圖書館珍藏,之前從未公開。非常榮幸,這次有機會出版。

《山海經圖鑑》這個版本的構圖寫意自然,色彩古雅靈動,把古書裡千奇百怪的山川神祇、飛禽異獸,和遠方異國各種奇形怪狀的人躍然紙上。每一幅圖都有原典及圖錄說明,方便閱讀。

《山海經圖鑑》由李豐楙教授審訂,並且他和小說家何敬堯另外撰寫導讀。「這二位作家致力於山海經和臺灣妖怪的研究,以非常世界的觀看視角,引領現代讀者穿越時空,泛覽這部神奇荒誕、充滿神話意象的古今第一奇書。」

李豐楙的導讀是這樣開場的:『進入網路電玩遊戲的時代後,重新觀看《山海經》的文字敘述和圖像,就會發現山海圖其實是良好的媒介,將先民和現代人聯繫在一起,同樣都置身於想像的世界,一個充滿創意的文化空間。以前陶淵明喜愛「泛覽山海圖」,後人的註解雖然各有不同的看法,唯從新世代所迷的電玩遊戲來看,就可獲得一個有趣的答案:就是非常世界特別炫奇。』

何敬堯的導讀則是這樣結尾的:『故事的流轉,倚仗於人們的口說傳述,只要人們仍舊對於幻想的世界充滿渴望,相信《山海經》的奇文異圖,仍舊會在後世持續流傳,幻思不歇。』

這次我們和《山海經圖鑑》一起還出版了相關的筆記書《幻獸樂園》,也有獨特的視覺風格。

向大家推薦。

另外在9月10日(星期天)14:30-16:30 有一場新書發表會

主講人:李豐楙(政治大學文學院名譽講座教授)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文教區3樓)
本場免費活動須上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報名
http://activity.ncl.edu.tw/p_Event.aspx?event_id=1145

《山海經圖鑑》+ 《幻獸樂園》套書
@誠品專賣 http://smarturl.it/1001129722619353

《山海經圖鑑》
@大塊:http://smarturl.it/6111CCA003
@博客來:http://smarturl.it/0010762676
@金石堂:http://smarturl.it/2018560524216
@誠品:http://smarturl.it/1001129722619352

《幻獸樂園》(筆記書)
@大塊:http://smarturl.it/6111CCA004
@博客來:http://smarturl.it/0010762750
@金石堂:http://smarturl.it/2018551786494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9 月 10 日,21:24

P 隨筆

【黃心健抱金獅】

Hsin-Chien Huang 心健太酷了。恭喜恭喜大恭喜。等你和筱玥回來後,我找 Akibo Lee 來和你們一起慶功。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和美國前衛音樂教母Laurie Anderson共同創作的VR作品《沙中的房間》和來自全球的21件作品一同入圍,角逐首座新媒金獅,不負眾望成功摘下第一屆VR虛擬實境競賽片單元 Best VR Experience最佳體驗大獎,黃心健今天將抱著第一隻VR金獅回台灣。」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第74屆威尼斯影展歷經了10天的競賽與評審後,…
ENT.LTN.COM.TW

2017 年 9 月 3 日,10:26

P 隨筆

【十年之間的變化+9月9日的活動】

《越讀者》出版後的十年間,我自己對閱讀的認知有兩個主要的變化。

首先,比起十年前,網路上的閱讀不但有更快速也成熟的推展,更因為社群與協作的出現,產生了新的生命。

第二,我長時間思索紙本書存在於網路時代的意義,終於找到答案,也可以重新解釋閱讀紙本書的價值。

這次《越讀者》的增修版,架構和章節的調整,就是為了體現這兩點變化,但更以後者為主軸。

此外,原來的初版《越讀者》,我寫作的對象涵蓋了各種年齡層和身分的讀者。但現在因為我已經專門針對中學階段的少年另外寫了一本《尋找那本神奇的書》,所以我在增訂《越讀者》的時候,就把大學以上及出了社會的人當作主要的讀者。

《尋找那本神奇的書》,是和中學階段掙扎於考試波濤中的讀者一起面對閱讀這件事情,及早思考如何保持清醒,並找出自救之道。現在增訂版的《越讀者》,則是更聚焦於已經離開前一階段,並且持續感興趣於閱讀的人,和他們一起回顧來時路,找出先前留下的後遺症加以解決,並且善用上岸後的環境和條件,跨越種種和閱讀相關的障礙和界限。

這樣,《越讀者》全書重新調整為七個部份:

Part 1 跨越學校的記憶
整體檢視因為中學階段考試教育的影響,連帶對大學階段及出了社會之後還擺脫不了的後遺症,以及應有的心理準備。

Part 2 跨越四種閱讀飲食
閱讀是給心智的飲食。經由這種比喻,重新認識閱讀的四種分類與可能,恢復對閱讀的胃口。

Part 3 跨越網路
網路閱讀對我們的意義和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今天一方面可以不需要文字和書,另一方面如果配合得起來的話,為什麼可以有如插翼的跑車。

Part 4 跨越紙本書
相對應於網路閱讀所代表的各種動態與白晝的特質,紙本書以及其主要承載的文字內容,代表一種靜態與黑夜的特質。並採討如何透過詩、哲學、小說、歷史等不同門類的閱讀,來體會這種特質。

Part 5 跨越方法與工具
閱讀,首先要有時間。以如何創造閱讀的時間,如何體會閱讀的「五加一力」為閱讀方法的主要核心,再把初版裡散布的各種方法和工具集中到這裡。

Part 6 跨越七道階梯
跨越閱讀的七道階梯,應該是閱讀的人都應該走過的路。這一個部份保持初版的章節架構,但一些文章的內容隨全書架構的調整而有部份改寫。

Part 7 跨越夢想
初版《越讀者》裡,有關閱讀與夢想的關係,雖然有提但不明顯。在增修版裡,特別列出這個部份,寫閱讀與夢想的兩種關係,閱讀與提升人生層次的關係。

在架構的調整下,有些文章是新寫的。譬如,<當紙本書是一個黑夜>。

有些文章刪掉。譬如,<為什麼不必是網路>,只保留了部份內容放到另一篇新寫的<思索了十三年的問題>裡當附文。

有些文章是原有的,但位置有調整。譬如,<最好有一個心儀的對象>改放到「跨越夢想」的那個部份。

有些文章改寫部份內容後,搭配前後文換了一個新標題。譬如,<影像的力量>改寫為<當白晝與黑夜的力量匯合時>。

有些文章的標題沒改,但內容大幅改寫。譬如,<結語:第三類文盲及Leonard Cohen的歌>這一篇。

總之,閱讀是和個人成長、社會環境、時代氛圍互動發展的事情,也因此,會受到種種自覺或不自覺、有意或無意的限制。我希望增訂版的《越讀者》能從多個面向更清楚地呈現這些限制的所在,並探討可以如何超越。

《越讀者》出版十年以來,眾多讀者的回應,給了我很多啟發。這次的增訂版,除了希望能表達這十年來我對閱讀的新感受之外,也期待讀者繼續指教。

感謝大家。

————————————-

【郝明義X謝哲青】跨越夢想的起點——《越讀者》十週年增訂版新書分享會

時間:9/9 Sat. 19:30-21: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F講堂(100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博客來 http://bit.ly/2ez9MdG
@誠 品 http://bit.ly/2vV2tjh
@金石堂 http://bit.ly/2x1iYzf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大自然和文字

2017 年 9 月 2 日,10:31

P 隨筆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15號】

昨天晚上,在首爾藝術殿堂聽了白建宇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20, 1, 19, 15 和 8號。
我最愛第 15號。尤其他彈的第2樂章真是令人著迷。

貝多芬是在寫第14號奏鳴曲時失聰,結果能還寫出 15 號,以及其後到32號的這麼多作品,有樂聖之稱實在不能不服氣。

今早起來找了些其他人的演奏來聽,感覺都差很多。雖然跟聽現場演奏有關係,但白建宇本身的詮釋還是應該是主因。

昨晚結束後見到白建宇,我跟他提到15號彈得動人。他的眼睛亮了一下:「貝多芬這一首寫得太美了,不是嗎?」

謝謝焦元溥告訴我有這場演奏。

圖像裡可能有夜晚和文字

 

2017 年 9 月 1 日,17:30

P 隨筆

今天一早出門,來首爾。忙到現在歇口氣。九月份,正是北方出桃子的時候,所以就在街上買了幾個,三口兩口已經吃了一個。真是好吃。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