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8 月 31 日,16:41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服貿,有亡國之險,國民黨強推,已經付出代價。
前瞻,有敗國之危,民進黨強推,也會付出代價。

說前瞻有敗國之危,不只講計畫本身的種種漏洞與浪費的可能,更因為強推的過程完全不顧應有的程序,讓原本崩壞的政府機制更破敗。

如此問題重重的計畫能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下如此通過,形同告訴全國公務員:

破壞行政體制是沒有問題的,
草率、浪費是沒有問題的,
完全不理會民意是沒有問題的。
政府首長在以身作則做這種示範,是自己破壞執政僅剩的基石。

上次國會選舉,雖然有聲音說要設法制衡總統選舉已經勝券在握的民進黨,但是民進黨呼籲大家讓他們完全執政,大家也給了他們機會。
前瞻證明:讓民進黨過半的國會,不過是當了給行政院圍事的小弟。

今天蔡政府很多人會舉杯慶祝,互道恭喜、感謝辛苦。
但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在飲鴆止渴。
以台灣民意的成熟,他們會付出代價的,不會很久。

至於國民黨,在前瞻條例的委員會和二讀,兩次;前瞻計畫的委員會和二讀,再兩次,曾經有四次機會可以多少阻擋民進黨的蠻橫。
但他們四次機會都沒有能力阻擋任何一步,還一路形同護航,
這絕不只是失去了在野黨監督的立場和能力。
國民黨已經不值得再多寫什麼了。

接下來,他們各自的代價會怎麼付,就等時間給我們揭開答案吧。

相關閱讀:

【從台電到前瞻所顯示的問題(上)】
http://bit.ly/2wCBywr

【從台電到前瞻所顯示的問題(下)】
http://bit.ly/2vWRglt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8 月 30 日,12:19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又一個賞罰不明的例子】

我本來一直不明白林院長為什麼對台電如此賞罰不明,今天看公孫策的這一篇文章,他賞罰不明的例子又多了一個。難道賞罰不明是他慣常的管理風格?

摘該文結語如下:

『毒雞蛋事件還沒處理完畢,林全卻急著說「政府作得迅速且進步」,這不但是粉飾太平的心態,更無助於事件處理:衛福部將繼續混日子,農委會將以現狀為以足(請參考前述舉重選手例子)。作為一個行政院長,如此「無賞無罰」的作風是不行的。』

毒雞蛋風暴已經席捲西部13縣市(僅新竹市尚未淪陷),波及面包括蛋…
STORM.MG

2017 年 8 月 29 日,16:37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目的與方法斷裂的林全院長】

看了林全院長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電力之後,昨天我向自由時報做了些回應,並舉了三個應追究的事情為例來佐證。今天他們刊出了我說的結論,但可惜要追究的事只刊出一件。如果能多有一些例子,大家應該可以把問題看得更清楚。

我跟自由時報說的結論是:林院長的目的和方法之間有很大的斷裂,甚至背道而行。他一再坐視台電犯下的重大錯誤而不全盤檢討台電在經營管理上的禍根,會離蔡政府的「非核家園」越來越遠。

底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

對於行政院長林全接受本報專訪,談及如何化解電力結構性危機等內容,公民團體「開放台電」聯絡人與協調人郝明義昨質疑,林揆的目的和方法之間有很大的斷裂,甚至背道而行。林揆的目的是要實踐「非核家園」,並減輕過程中的麻煩與痛苦,但他的方法卻是坐視麻煩與痛苦一再重複發生,結果可能危及「非核家園」的實現。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回應表示,已經聽到郝先生的發言內容,發言是民眾的權利,這部分予以尊重。

郝明義表示,現在台電所呈現的電力問題有很多,但根源只有一個:「台電的營運管理有很大的問題」。要改善營運管理的可能有很多,但是根本只有一個「賞罰分明」;賞罰不明,是所有管理的大忌,也是任憑問題存在並蔓延的禍源。

郝明義舉例,林揆在專訪中雖然承認台電幾個重大的機組更新啟用都延後的問題,但是卻避重就輕。例如今年花了六十六億元買來要應急用的大潭電廠七號機組,竟然再次拖延啟用,這件事最該立即追究卻隻字不提,請問接下來如何警惕台電不要再明知故犯?

郝明義強調,林揆如果不從根本追究台電這些營運管理上的禍根,那就是捨本逐末。而要追究這些營運管理上的禍根,首要之務就是賞罰分明,務必讓該負責任的人受到應有的懲處。否則,一年後我們還是會在原地打轉不說,離「非核家園」也只會更遠。

2017 年 8 月 27 日,20:15

P 隨筆

【會賺錢的拳王精心策劃的表演】

主辦方早就明言:Mayweather vs. McGregor 的「世紀大戰」,是一場「Money Fight」,雙方擺明要撈錢的。所以最早我並沒有興趣看。

真正勾起我興趣的,是賽前最後一場記者會。

29歲,在混合博擊有21-3 紀錄的McGregor 先講。他當然還是一如之前的狂言不斷,說要在四回合裡解決 Mayweather,會後又說要在兩回合。

40歲,橫跨多個量級保有49-0 無敵紀錄,又退休了兩年的Mayweather,講話完全不同。他主要致詞內容都在感謝。感謝促成比賽的人,感謝比賽場地的MGM飯店,感謝他打了二十一年拳賽的很多人。然後對 McGregor 和顏悅色地致意,提醒這場比賽不好打,但他們一定要不負拳擊迷的期待,打一場精彩的比賽等等。還說自己生在擂台上,死也在擂台上,完全不介意有什麼不祥。

但在這同時,儘管Mayweather年紀大了一大截,又退休了兩年,但媒體及專家們都一面倒地看好他。賽前有個(好像是照護拳擊手的)團體出面呼籲主辦方停止比賽,因為他們認為McGregor根本就不熟悉合正式的拳擊比賽規則,一定會受傷,所以讓比賽進行不負責任。前重量級拳王泰森更說 Mayweather 會把McGregor 打死在擂台上。

紐約時報有一篇專欄文章,作者是哲學教授,也是拳擊迷,則指出有這種比賽是讓拳擊蒙羞,他這次絕不去看。並且他認為:Mayweather 讓 McGregor 打到第二回合都不該,應該第一回合就解決。

所以我也看好 Mayweather,但好奇的是,以美國人那種外顯的個性,Mayweather 那種不慍不火,有如老僧入定的本領是怎麼來的?我不相信 McGregor能在兩回合、四回合裡解決Mayweather,但是Mayweather 可以在前兩回合就解決掉 McGregor 嗎?

昨天他們兩個人進行賽前體重稱磅。Mayweather 的表現更有意思。

賽場的門票黃牛價跑到一張一萬美元,但因為一方面來的很多人是 McGrego 的粉絲,大老遠從愛爾蘭趕來支持他們的英雄;二方面(照紐約時報所說)美國人來看也以想看 Mayweather 輸掉的人居多,因為他太愛炫富又有對女人使用暴力的紀錄,所以輪到他出場的時候噓聲居多。

量過體重後,因為Mayweather 比對方輕了三磅多,主持人問他有什麼想法,他說:我是靠拳擊贏,不是靠體重。
主持人又問他這麼多人噓他對他有什麼影響,他說:粉絲來得再多,最後還是兩個人在擂台上打。
仍然一路不慍不火,不快不慢。

要說他有什麼霸氣的話,只有一句:「It won’t go the distance, mark my words. 」(記住我的話:不會打滿。」

所以我想看看這位拳王到底會怎麼打,今早就買了看網路直播的票。可惜台灣這家公司搞烏龍,沒看成。

等我游完泳又吃過午飯回來再看新聞。已經結束,看了YouTube上的錄影,以及紐約時報的評論,情況很清楚了。

拳賽打了十局。前五局,Mayweather一直是守勢(他本來也以防守著名),所以包括轉播的人都說 McGregor 的表現出乎意料。第六局開始,Mayweather轉守為攻,越來越凌厲。到第十局,連續打得 McGregor 抬不起頭,被裁判中止比賽,判定 Mayweather 技術擊倒勝 (TKO)。

賽後他們團隊接受訪問時,說就是要讓對方前幾局多出拳,消耗體力。因為 McGregor 打的混合博擊是 五局各打五分鐘,習慣撐25分鐘,而這次的拳擊是十二局各三分鐘,要撐36分鐘。結果McGregor最後體力放盡,被中止比賽的時候,是打到第28分鐘,被他們算得準準的。

總之,對照這一陣子的觀察,最後的結論是:

1. 的確Mayweather 薑是老的辣。

2. 他真是沉得住氣的人,不被McGregor 激怒倒罷了,也能完全不受支持及肯定自己的人的激將。

3. Mayweather 有個外號是 「Money」,很會投資很會賺錢,此役果真再次證明。McGregor 打這場拳賽可以拿一億美元,Mayweather可拿二億美元之外,加上轉播提成等收入,至少在六億美元以上。(六億美元是他兩年前和菲律賓拳王 Pacquiao 對戰的所得。)

4. 他也真的是會吃菓子拜樹頭的人,除了賽後記者會又感謝了包括 MGM飯店在內的許多人之外,他也再次說他很高興能讓拳擊迷看得開心,還了兩年前和Pacquiao 打的那場債。那場比賽打得悶,Mayweather 也沒佔什麼上風,最後是以點數取勝。

所以,這場比賽不但是在 Mayweather 充分控制下完成的撈錢大賽,並且他還能控制讓對方猛攻,自己再到第十局TKO取勝結束,製造了足夠的戲劇性,滿足了全球視聽大眾的需求。

因此,在賽前那些巡迴記者會上,Mayweather任憑McGregor挑釁、吃豆腐,甚至有一次還摸他的光頭,他完全不為所動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McGregor 真是他找來的打工仔,一切都在他全盤控制的進程之中。賽前體重稱磅時他講的「不會打滿」不是講假的。

所以我不覺得這是雙方出老千,套招糊弄觀眾,而是Mayweather精心策劃的一場「感恩之旅表演賽」。因為他從頭就知道怎麼擺平對方,所以樂意讓拳擊界支持過他的人都有機會再賺一筆錢,讓拳擊迷滿足一下兩年前沒看過癮的遺憾—–當然,也為自己再賺滿坑滿谷的至少六億美元。

我的好奇被滿足了。

相關閱讀:

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 http://nyti.ms/2vsiduC

最後一場記者會 http://bit.ly/2wSdVjY

賽前體重稱磅 http://bit.ly/2ixDyRo

拳賽錄影 http://bit.ly/2xnlflf

賽後記者會 http://bit.ly/2ggZ9g4

紐約時報賽後分析
http://nyti.ms/2wfqNhL

Mayweather wore down McGregor, a mixed-martial arts star making his…
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