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7 月 18 日,08:16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潑水是放水,巴掌是護航之後的國民黨路線圖】

實在不想談國民黨立委,但是旁觀這一陣子,覺得看出了他們接下來的路線圖,所以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做任何事,大家都知道應該「抓大放小」,可是國民黨不但做不到「抓小放大」,根本是「抓零放大」。

「前瞻條例」在立法院委員會的時候,國民黨立委唱作俱佳,說是抵制,說是武場,結果樂得讓民進黨順水推舟、行政官員輕鬆無事,最後讓「前瞻條例」在委員會沒經一個字討論,就進了黨團協商階段。
黨團協商之後,進了二讀階段,配合民進黨演出「古有朝三暮四,今有八八四四」的戲碼,被人當𤠣子耍,柯建銘順利達成三天完成立法的目標。這是「抓零放大」的一個例子。

現在行政院花了兩天就把「前瞻計畫」送進立法院,國民黨立委說是IN起來了,又是潑水,又是巴掌,這次武場鬧得更大,林全上不了台,振奮了支持者的心,說是這樣就對了。
可是民進黨直接把「前瞻計畫」送進委員會之後,上星期五才說蘇嘉全違法、立法院永無寧日、永遠關閉與柯建銘協商大門的國民黨立委,本來讓人以為要武場到底,昨天星期一在委員會卻要文場起來了,要和民進黨爭召委審預算了,結果民進黨又把議事推進到詢答階段,並且再度定出四天出委員會的目標。

他們如果在這個周末決定了要改走文場,爭召委也是一步棋,那怎麼會昨天羅明才整天都不在場,爭召委這件事根本就是提供子彈給對方打?

如果要改走文場,好好質詢官員,那上個星期幹嘛要抵制林全上台,結果放走他這一條最該接受質詢的大魚?現在又要來質詢部長級的小魚?林全真得感謝國民黨立委「表現」得最IN的那一巴掌,讓他輕鬆地全身而退。前一個版本「前瞻計畫」草率準備還有三個月,這個版本竟然兩天就出爐一個半成品也能送立院,拜國民黨立委之賜,林全連這個最基本的質詢都不必接受,臉不紅氣不喘地飄然離去。

國民黨要武場要文場,是他們自己的事。但是要武就要武,要文就要文,不該顛倒夢想。他們真要堅持武場,那是變種;他們真要堅持文場,那是進化。而現在證明他們變種不能,進化也不會。他們最好的情況,是精神錯亂。也有比精神錯亂更糟的可能。

那接下來國民黨立委的路線圖是什麼呢?

7月16日星期天的一則新聞,已經洩了他們的底:http://bit.ly/2u309c8

在這一則標題是「不滿前瞻拿來蓋大樓、買機車 藍委:食安項目全刪」的新聞裡,國民黨立委已經說了接下來他們要在委員會裡刪什麼了:

「林為洲表示,除了委員會抗爭,國民黨團也會另闢戰場,「一日一記者會」凸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案內容荒謬之處,例如食安問題是源頭管理與稽查人力不足,但卻把經費拿來蓋食安大樓、買機車,這些應該通通刪掉重編,國民黨認為,食安預算的編列有問題,將提案刪除,並透過附帶決議方式,建議衛生福利部重新編列相關預算到立法院來審查。」

國民黨立委完全沒提「前瞻計畫」裡爭議最大的,他們之前嚷嚷著說要刪的「軌道建設」。

這樣看,「前瞻計畫」出委員會的時候,應該就是最多刪掉這些「拿來蓋食安大樓、買機車」的錢,其他就放行了。他們就可以跟支持者交待:他們已經盡了全力爭取到這些,比起「前瞻條例」他們只能抓零放大,這次「前瞻計畫」他們抓小放大了。

所以國民黨立委在「前瞻計畫」根本就在重演「前瞻條例」的戲碼。潑水根本是放水,巴掌根本是護航。

剩下值得我們再觀察的是:這些放水和護航,到底是國民黨立委精神錯亂之下的產物,還是裝瘋賣儍,配合民進黨演出的產物。

從他們到現在連「前瞻條例」少了落日條款一口氣都沒吭來看,我是越來越來相信後者的可能更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7 月 17 日,10:38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可以防患於未然而不做的歷史責任】

上個月核二廠一號機重啟併聯發電後,就說核二廠二號機也要重啟。

今天新聞報導:「原能會近期才要針對造成跳機的發電機避雷器故障開說明會,為該機組重啟『暖身』,沒想到該機組日前測試緊急柴油發電機出現高溫警報,停測查修後預計今重新測試。」http://bit.ly/2tZshLD

核二廠二號機去年就有避雷器爆炸原因不明的重大爭議,現在停機超過420天之後還想重啟;重啟前出現高溫警報停測,不知收斂,還要繼續重新測試,這真是膽大妄為了。

我說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做不好,嚴重性比一例一休的錯誤還嚴重百倍,那麼如果讓現在這些核電廠一再出問題的機組還要繼續強行運作,出了問題的嚴重性又比前瞻計畫做不好的問題要嚴重千倍。

因為一例一休是修法的問題,修了法問題可以調整回來,但軌道建設做下去發現有問題卻很難收回來,核電廠真出了問題更是無從彌補的刧難。

我在去年開放台電結案之後,雖然繼續寫過幾篇文章提醒政府要注意的事,但還有很多話沒講。

上個星期,在〈關鍵時刻,請您共同站出來發聲〉一文裡,我提到了一些還沒講的原因:

「去年我參與『開放台電』研究工作結束之後,曾經數次對林院長與蔡總統提出如何改善我們所發現的「缺電十匹狼」的建議,並曾面談。當時他們都提出實行上難以劍及履及的難處。基於對新政府剛上台的體諒與期待,我雖然都指出其中的問題,但都願意再觀察一段時間,對外也從未提及有這些談話,遑論內容。」http://bit.ly/2v5EqOL

現在政府要一再走行險徼幸,我先祈禱這些核電廠不要出事,給台灣造成巨大的災難。

也提醒蔡總統和林院長,請懸崖勒馬。否則,如果真出事,你們兩位主政者,處在決定性的時刻,在完全執政之下可以防患於未然而不做,將有不可逃避的歷史責任。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7 月 16 日,20:38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接受謝金河訪問談前瞻四個面向的問題】

這是上個星期天,7月9日謝金河主持的數字台灣所播出的「前瞻正解」。

節目是7月6日錄影的。前一天前瞻條例三讀通過,所以那天早上我寫了「古有朝三暮四,今有八八四四」,講國民黨配合民進黨當猴耍。但是錄完影出了攝影棚,才看到經民連公布劉靜怡所發現的少了落日條款,所以節目裡沒來得及談沒有落日條款的問題。

現在時間雖然才過去了一個星期,但發生的情節還真多。雖然情節又多了不少,但是我整理的前瞻條例和前瞻計畫呈現的四個面向的根本問題,越來越清楚。

因為時間的關係,最後談到我認為要解決政府行政崩潰的問題必須修憲的時候,沒能說得比較完整。

對現在為什麼修憲感興趣的人,可以看我接受「政經看民視」的專訪http://bit.ly/2t4C9Cs ,從 1小時 13 分處開始的地方,我談這個議題談得比得多。

2017 年 7 月 16 日,11:25

P 隨筆

【一個講得優雅又廣濶的故事】

「至今被科學家發現並明文記錄的生物物種,還未達兩百萬種;然而,生物學家卻指出,世界上存在著一千萬種左右的多細胞有機體。最使人驚奇的探索之旅,還在海底靜靜地等候我們。」

是的,《四百歲的睡鯊及深藍色的節奏》,講的是兩個挪威人決心去捕獵一頭負載著數億年演化史的怪獸,格陵蘭鯊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講得如此優雅又廣濶,帶著百科知識又帶著詩歌,從魚的雙鰭到人的雙臂,從希臘人探索到北極之謎到玻利維亞人失去海岸線之遺憾,從塞倫女妖的歌聲到羅塞塔太空探測船,從蘇格蘭牛到全世界最寂寞的鯨魚。

跟隨著作者,我們讀到法國詩人亞瑟.蘭波(Arthur Rimbaud)在十六歲,自己還沒看過大海的時候就寫下的〈醉舟〉:

「從此,我沈浸於詩之
海洋,如注入了星星和乳汁,
吞噬著蔚藍色的詩句;
那裡偶爾有沉醉的浮屍;
漂過,如船之殘骸,帶著蒼白的愉悅。」

我們看到這樣的景像:

「大海對我們呈現出灰藍色、異常冷漠的表情。海面光滑而蒼白,近乎軟弱無力;秋天的空氣清爽、乾淨。挪威西岸峽灣兩側的山頂上,已經覆蓋著白雪。羅浮敦島山壁的輪廓,彷彿是被尖銳的刀刃所割出的,不過其山坡的線條倒是相當柔和,沒有陰影或顯著的對比。西南方的天空,雲朵之間的稜線清楚而分明,讓人想起了大理石。再也沒有比海洋更寬廣,更有耐心的事物了。」

我們聽到作者的心跳:

「現在,那聲音更加清楚了,我非常確信那聲音不是小孩,就是個女人的。我比較相信是女人的聲音,因為那聲音現在聽來彷彿在挑逗。那憂鬱的哼吟聲,彷彿被從海上抬入,又幾乎要被風聲所淹沒。…….

「我並不害怕,因為有個聲音告訴我,躺在那裡面不管是什麼東西,都傷害不了我。輪廓很不清楚,我小步接近,努力想搞懂在我前方的到底是何方神聖。我看見金色長髮,裸裎的上半身,還有雙乳……但是下半身是一條魚尾,那該不會是…….

「 然後,我驚醒過來,冷汗如雨下,全身濕透,彷彿剛從海底被撈上來。」

至於言簡意賅的句子,更隨處皆是。譬如,因為地表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是海洋,所以不該叫「地球」,應該叫「海球」。

當然,讀到挪威人也對大海施以種種「虐待」,有些峽灣裡的養殖業者被允許盡可能地排放毒素、拖網漁船把海底造成不毛荒漠,對照著我們把自己的周遭搞成無魚之海,別有感觸。

這是一本可以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的書,這也是一本可以隨手翻開任何一頁就讀起來的書;這是一本海洋的書,動物的書,人類的書,也是宇宙的書;這是一本散文,一本冒險遊記,一本百科知識,也是一本小說。

在星期天的早上,讀著書,不知不覺把一盒冰鎮的葡萄吃完。

感謝作者摩頓.史托克奈斯 (Morten A. Strøksnes)這麼奇妙的一本書。也感謝郭騰堅生動的譯筆。

這是一本不宜錯過的書。

博客來網站:http://bit.ly/2tXtbZa
大塊文化網站:http://bit.ly/2ur9T0B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7 月 15 日,22:03

P 隨筆

【最好的創作能激發的事情】

忙了好一陣子之後,周六晚上重看一遍「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說是享受真不足以表達。

最好的創作,就是能讓人大開眼界之餘,興起那我也來試試看的衝動。「狂沙十萬里」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導演 Sergio Leone 在鏢客三部曲之後,到這一部真是來到巔峰。儘管看過多遍,每次重看都還是要瞪大眼睛,好像第一次看的興奮。

能透過分鏡把說故事的節奏控制到這種地步,嘆為觀止。

有充電的感覺。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站著、大家在走路、帽子、天空和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