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7 月 15 日,15:57

P 隨筆

【意志與清醒之比】

十幾年前,高信疆還在的時候,我和他一起擔任一個獎項的評審。會後聽眾提了一個問題:和戒嚴時代相比,今天是個什麼樣的環境?

輪到我回答的時候,我大致這麼說的:

戒嚴時代,種種言論禁忌,我們像是關在一個空氣稀薄不足的牢獄裡,大家為了呼吸充分的空氣,要打破銅牆鐵壁,所以要保持高度的意志或鬥志。

但是現在台灣不只言論自由,各種自由都已經充分,銅牆鐵壁都已經消失,完全沒有空氣不足的問題。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空氣裡散佈著許多無色無臭的毒素,有的是麻醉劑,有的是污染源,所以我們要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覺。

十幾年過去,在解嚴滿三十年的今天來看,我當年說的這段話沒有過時。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7 月 14 日,22:13

P 隨筆

【大野狼來到森林𥚃】

今天晚上在高雄的「南方故事」第八集,主題是「洋溢著芬多精的森林繪本們」,主講者是黃郁欽和陶樂蒂。

黃郁欽原來學電影,陶樂蒂原來讀法律,但兩個人後來都栽進繪本的世界裡,不但成為讀者,也成為作者;不但成為作者,也成為推廣者。

「大野狼繪本誌」系列,就是他們熱心推廣,參與編輯的作品。這次大塊出版《森林繪本》,是這個系列的第二集。為了這本書,他們已經在全國各地講了十場了。

《森林繪本》中有核心的七個部份:森林、森林中的經典童話、森林之詩、森林生態、森林中的動物、森林中的人們,再加上環繞著的Interview、創作集、特刊等,的確是像他們所言,必須買回家仔細閱讀、檢索的一本書。

我也收穫很多,尤其,有一個與繪本沒有直接關聯的聯想。可能要花個幾年時間來思索怎麼嘗試的聯想。

非常感謝他們兩位—-賢伉儷。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坐著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螢幕和室內

 

2017 年 7 月 14 日,07:45

P 隨筆

【木星之臉】

今早看紐約時報的科學版介紹木星的照片,發現了一些奇麗的影像。

NASA 美國航太總署在2011年發射了環繞木星的Juno 朱諾號太空探測器 ,2016年7月進入了木星的極軌道。
朱諾號上的太空攝影機 JunoCam拍回來的照片,不但供科學家用,也有人用來進行藝術創作。

這張是經過美國民間一位科學家 Jason Major 處理過的。他把方向一百八十度翻轉,南北方向對調了之後,木星的兩團白色風暴就成了一對眼睛,露出了木星之臉。他取名 “Jovey McJupiterface.”

這張照片原來是今年5月19日傳回來的。

朱諾號 可供一般民眾使用的影像在這裡:
www.missionjuno.swri.edu/junocam

朱諾號更多資訊在這裡:
https://www.nasa.gov/juno and http://missionjuno.swri.edu

Credits: NASA/JPL-Caltech/SwRI/MSSS/Jason Major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7 年 7 月 13 日,22:01

P 隨筆

【一個殉難者的出現會改變一個民族的靈魂】

劉曉波寫於2000年的信。

「歷史沒有必然,一個殉難者的出現就會徹底改變一個民族的靈魂,提升人的精神品質。…….人的提升就是靠這些偶然誕生的個人完成的。不能指望大眾的集體良知,只能依靠偉大的個人良知凝聚起懦弱的大眾。」

再見,劉曉波。

劉曉波好友、中國詩人和異議作家廖亦武日前在Facebook上公開這封寫於20…
THEINIT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