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1 月 8 日,09:49

P 隨筆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電子書上線了,歡迎大家自由免費下載。
所以除了看我們的FB及網站之外,有epub版本的電子書可以把所有二十七位候選人的訪問,一次看清楚。

感謝這幾年一直在台灣像是佈道士一樣推廣電子書的Bobby協助。

Gumroad(主推,有Kindle版):
https://gum.co/youngp/free

Google Play Books: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Ao1UCwAAQBAJ

讓期待改革的人和進行改革的人相會——「年輕的力量進國會」緣起. 2016大選的意義,不僅在於執政的政黨可能輪替,而更在於立法院所代表的國會可能如何改革。.…
GUMROAD.COM

2016 年 1 月 7 日,22:07

P 隨筆

感謝今天出席我們活動的所有朋友。
其實,想了很久該怎麼稱呼今天的活動。是記者會還是發表會比較恰當?
後來想:應該叫「感謝會」比較好。

最早想做這個系列的訪問,是因為看到許多年輕人參政,普遍遭遇資源不足、人力不足、媒體曝光度不足等的問題,而想盡一點微薄的心力來協助他們。但是一系列訪問了二十七個準民意代表之後,真是讓我收穫滿滿。

我花兩年多時間思索、訪問、整理,寫了《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覺得像是把台灣的恐懼和希望拚出了一個圖。而這一系列訪問下來,讓我把圖拚得更大,更清楚,又進一步擴展了我的眼界。

因此今天的程序是:開場我先把我從二十七人那裡學到的心得,逐人簡要地匯報了一遍。再邀請時代力量和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兩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每人說三分鐘的話。

時代力量那邊因為四位候選人另有排不開的行程,所以請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柯一正代表出席。我還是先代為簡約陳述一遍洪慈庸告訴我年輕世代的問題、林昶佐兼顧感性與理性、邱顯智為弱勢者燃燒、黃國昌兼顧犀利的戰略設計和衝鋒陷陣,再請柯導致詞。柯導對支持年輕人的熱情始終一貫,今天講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台灣的改變,尤其動人。

之後是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的區域立委候選人。發言的人裡,也是每位都很精彩。曾柏瑜年輕的純真與決心、苗博雅演說家級的時代論述、呂欣潔一貫的溫和與幽默、陳尚志內勁蘊集的理念、李晏榕聰明地突顯新世代參政者的特色、范雲始終企圖兼顧理論與實踐,都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比我訪問時明顯不同的是在宜蘭參選的吳紹文,和在台南參選的楊智達。他們兩位今天口才便給,揮灑自如。吳紹文講他不當等死的農夫,決心要把過去做社運時動員街頭人頭的能力,轉化為動員選票的能力。楊智達講台南的選區裡國民黨無戀戰之心躺著選,民進黨勝券在握也躺著選,只剩他一個人是站著選。

綠社盟在桃園競選的呂東杰和王寶萱因為有公辦政見會沒有出席。隱俠出江湖的呂東杰如果來,會說什麼很好奇。王寶萱,則是我本來希望今天可以當面向她致謝的。我曾經也對做這個系列的訪問到底有什麼作用而懷疑、動搖過,但是11月27日夜裡訪問她,聽她說只要給她五分鐘,她就可以讓人支持她的時候,才真正讓我定下心來把這個訪問系列整理完整並發表。

林濁水致詞,也是熱情洋溢。他是嬰兒潮的前半,我是嬰兒潮的後半。他講我們,以及比我們更老的世代對台灣發生的利與弊的作用,完全同意。

最後要結束時,有另一個代表弱勢者競選的團體希望他們也能在這好不容易的機會裡說說話,就把原來應該留給記者的QA時間用掉了。我跟他們說,選後我會找時間去認識他們。

再次感謝所有撥冗出席的朋友。

詳細情況還是請看直播錄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qPwdB-CDSI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網站:http://twunbound.github.io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電子書下載:
Gumroad(主推,有Kindle版):https://gum.co/youngp/free

Google Play Books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Ao1UCwAAQBAJ

2016 年 1 月 7 日,12:13

P 隨筆

今天,1月7日下午兩點半的發表會,網路直播由公民攝影守護民主陣線擔綱。感謝他們支持、協助。

我請他們說幾句話,他們說了很熱血的這段話:「 這社會上有一群人很傻,只想要將『主流媒體不報』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只要台灣還需要我們,這群人就會一直走下去。」

沒法到現場的朋友,歡迎收看網路直播。2點半開始!

2016年1月7日 下午兩點半(台北時間)開始
YOUTUBE.COM

2016 年 1 月 7 日,09:56

P 隨筆

林依瑩:在高齡化社會創造蓬勃生機

「如果我們能讓年輕人看到長照工作值得做,並且還有發展機會,那我們就創造了一個不受國際情勢變化影響的內需市場。並且打造台灣的軟實力。」

‪#‎時代力量‬ ‪#‎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郝明義看到的這個人

林依瑩說話,像是在一面講一面思考,但又像是都想好了只是井然有序地講出來而已。

最重要的,她給人一種很溫和的感覺。不冷不熱,但是有一種很穩定的力量。

林依瑩二十年來都在做長照有關的工作。她對相關法令、政府作業方法、政治人物思維的盲點,也都很清楚。但是她在一一指出問題之後,難得的有兩點。

第一,她不只也在摸索自己的對應之道,還實踐出成果,也建立模式。

第二,她有了成果和模式之後,並沒有急於要求別人馬上接受。

「我想等我做成功了,再來說服人家,而不是我覺得對,就來說服人家。」林依瑩這麼說。

那天我聽來覺得最振奮的,就是在她建立的服務方法之下,年輕人如果做長照工作,可以擁有「25歲黃金經歷」,而且可以進而推動他們創業,30歳前就可以當老闆了。

「台灣進入高年齡化社會,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林依瑩說,「這個市場需要至少四十萬工作人員。如果我們能讓年輕人看到長照工作值得做,並且還有發展機會,那我們就創造了一個不受國際情勢變化影響的內需市場。並且打造台灣的軟實力。」

最後,她說,長照服務,有16%是幫助失能的老人,有84%是幫助健康和亞健康的老人不要倒下來。

所以林依瑩在推動一個叫「不老騎士」的運動,拍過一部紀錄片。

我寫稿子寫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想到,我也六十歲了。我也是個身體行動不便者,自己也騎scooter。看來,我應該更瞭解林依瑩在做的事,當一個「不老騎士」。

林依瑩讓我看見,高齡化社會, 是可以生機蓬勃的。

@林依瑩自己說的話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們社福界是個很封閉的世界。這是 open mind 開放心靈的工作,竟是如此封閉。

我父親是警察,後來轉去做公所的里幹事,我很小的時候,就帶著我去掃街當志工什麼的。使我對社會工作很有興趣。

但我大學念逢甲合作經濟系,忙社團比功課還好,想繼續念有關社會工作的研究所,差點找不到學校,因為幾乎所有的研究所都限定相關科系才能考。

還好中正社福所比較開放,吊車尾進去了,我們那一屆考進來的第一名是清華電機系,中文系、幼保系,各種科系都有。

社工目前有國家證照,一開始推動這個證照時,我們中正,還有台大,不能考,因為我們念的是社會福利,系名沒有「社會工作」四個字就不行。

現在當然經過爭取,已經放寬,但你說有多封閉排外?

這種情況荒謬到了極點。有位老人照護系的同學,在學校已完成可以考社工師學分,想到兒童福利機構實習,分部機構同意了,往總部上報,竟然被駁回了,實習都不准。

這個社工證照,我一次也沒去考。

我工作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有423位正式員工,服務4000位老人,有九成的員工沒有證照,而且有一半沒有社工背景,有念工業工程的。
我們5位一級主管,也只有2位是社福相關科系畢業,有2位是商業科系,有1位來自體育大學,還是飛盤國手,但也沒有影響我們的服務品質。

大家不去考證照,因為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從現實面來講,也不影響薪水。

這個證照制度很不健全。

專業發展不好,根本就成了專業霸權。

沒證照進不了門,把人分割了,把服務也分割了,這是最糟糕的一點。
有個例子。我們居家服務有位阿嬤,她的問題不在她身上,她最苦惱的是她的孫女。中輟生,經常帶著逃家同伴回來喝酒吵鬧。鄰居受不了,強制他們搬家。

我們如果不解決她孫女的問題,怎麼能幫助她呢?結果,我們只能照顧阿嬤,她孫必須得由青少年那一塊的人來處理,大家都弄一半,也都弄不好。

我們的社福實在太窄化。

我們做老人服務,就要做全家服務。因為老人和家人是連在一起的。不說家人,光說寵物好了。

獨居老人,寵物是他最大的依靠。但寵物生病了,我們不能送去醫院,你說怎麼辦?讓老人繼續傷心嗎?

再有一個例子。獨居老人生病住院了,我們的居家服務就要停止。我們服務員不能去醫院,醫院有醫院的來做,但醫院的看護能在醫院家裡兩頭跑嗎?老人的家裡熟嗎?換洗衣服怎麼辦?兩邊銜接不上。結果老人照顧不好,我們的服務員收入減少,成了雙輸的局面。

我們的專業價值觀把服務一再切割,零碎化。這是為什麼我們外勞有22萬人,因為我們的服務不到位。民眾管你專業不專業,只管服務到不到位。

這有沒有解套辦法?有啊。只要不分割長照。

長照不能分年齡,得開放去做。

首先,長照主要照顧的人有三大類:健康的老人、亞健康的老人、失能的老人。這其中,失能者佔16%,其他兩類佔84%。換句話說,長照對老人的服務,84%是不要讓他們倒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推「不老騎士」的原因。

但是意外和職災的受害人,以及術後照顧,也需要長照。

八仙塵爆,我們也有6位同仁參與居家服務。陽光基金會負責這此次的燒燙傷後續的照顧,由於人力不足,就找我們的照秘來做。其中洗澡護理非常重要,大面積燒燙傷,很難處理,得非常專業,我們做得很好。但這些人是傷友,他們沒有殘障手冊,也不是老人,所以不是政府居服的服務對象。

這都是不合理的規定。事實上,我們曾經服務過年齡最小的對象,只有九個月大。是一種罕見疾病。

所以如果我們把專業分類的框架打破,服務就會長出來了。

我們全台灣有168家長照機構,只有8000照顧服務員。他們只能領時薪,每小時150 到170元。正常一個月可做168小時,有人拚200小時。
薪資浮動,只有中高齡找不到工作的才肯來做。他們領時薪,還不包括交通時間,而且有些為了拼現金,超量超時工作,職業傷害也非常嚴重。照顧對象只要生病、死亡,都會影響他們的收入。

我們弘道把照顧服務員時薪改成月薪,和社工員一樣領29000,並且把抬頭改成照顧秘書,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年輕人就願意來工作了。

但是,目前政府補助的給付,還是按時計酬。我主張按人計酬,人是指服務對象,不是照顧服務員。有人反對,說是按人計酬很難算,到底服務了幾小時也不知道。這一點也不難,我們ipad定位就行了。

我這次代表時代力量參選不分區。其實在之前林佳龍也代表民進黨來找過,之後國民黨也有來找過,一樣是不分區。

我認真想很久。這不在我的生涯規劃。我有423位同事,1500位志工,我都得考慮。我個人,對實務非常有興趣,而且目前也做得非常順手,各項實驗都在進行中,我不能放棄。

我當然詢問過師長,他們很鼓勵我走進立法院。他們的理由是,世代仇恨逐漸升高,318、反課綱,社運停止了,但世代並沒有和解。

我們得把老人照顧好,年輕人才有發展的機會。我選擇了時代力量,時代力量小黨,小黨比較單純,也比較不會給人壓力。

我很願意協助政府把長照這一塊做好。

我願意走進立法院,最主要的原因在長照二法。長照服務法剛通過了,國民黨推動通過的;長照保險法,得到下一個會期,這個保險法蔡英文反對。

我在長照這一塊工作了二十年,非常了解這一塊的實際情況。

我的看法,長照服務法是不好的,國民黨通過了;長照保險法是好的,民進黨不要。這會讓長照這條路越來越走,服務長不出來。

法律是個源頭。我們外勞多,就是因為我們政府的居家/社福政策,時數式的補助方式,讓長照服務長不出來,耗成現在這種狀況。

長照服務法,不重開發服務,反而管制服務,一個法案有1/3是罰則。好不好笑?這個法律的設計是管制監控,而不是協助成長。

其他還有很多問題。在這個法律中,醫院可以跨領域,並且他們是社團法人,可以分配盈餘。而像我們長期在做社會福利的,既不能跨領域,還變成了「其他類社團法人」,還不能分配盈餘。這樣我擔心是給財團開方便之門。

另一方面,長照保險法,蔡英文擔心財源而反對。她只想把長照10年計畫延長,也就是我們所謂的2.0版。

長照10年計畫1.0版是2007年民進黨執政的時候推出來的,設計理念以社區/居家服務為主,是正確的方向,但歷經民進黨、國民黨執行力都很差,將服務發展發展的零零落落,不夠好用,所以兩黨都脫不了責任。

如今2.0版完全沒有指出政府政策執行力不佳的核心問題,只是概念式的提擴大版本,只是用一個普世價值含糊帶過,台灣現在不缺普世價值,但很缺執行力,令人對未來的長照完全沒有期待感。

我講另外一個例子,政府不是推出以屋養老嗎?每年有9000萬預算,但是申請通過的案子?零。

因為有很多限制。最好笑的是,限定財產在500萬以下。有幢房子就超過500萬了,而且如果有子孫,還擔心下一代吵分產,不能過。那這個政策,豈不是要絕子絕孫的老人,才能得到照顧?

我們的政策太依賴學者專家。

學者專家到國外看一看,這個好,回來講一講就要實施,完全沒融入台灣的社會生態,不合現況。再加上行政機構注重防弊,等於有了重重限制。再好的政策,也荒腔走板,沒法好好實施。

就長照來講,目前靠外勞支撑,很不重人權,給外國人罵死。

有一位日本的會長,就跟我說台灣人怎麼讓外勞睡陽台,沒想想人家也是人嗎?我都沒話講。

外勞多,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服務沒長出來。依估計,外勞22萬,台灣照顧服務員至少得40萬才夠,而我們本土照顧服務員才8000。

長照政策管理也不是不對,但不是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得先讓服務長出來。也就是說,照顧服務員得大量增加,量多了,才能講管理。

我非常努在各縣市推動 All in One、走動式服務。過去二年半,在台中、彰化、高雄、屏東、新北實驗,台北、嘉義也將加入,台中馬上要實驗按人計酬,我很看好。

我有沒有當立委,工作都不能停。我想等我做成功了,再來說服人家,而不是我覺得對,就來說服人家。

我也在推動「25歲黃金經歷」,讓大學生在念書時就能進入這個領域,從照顧助理做起,進而照顧秘書,出國進修,在25歲前就能回國服務。進而推動他們創業,30歳前就可以當老闆了。

有一位照顧秘書現在日本進修,專攻失智症,是成功的例子。預計今年5月回台,今年她也才24歲而已,而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加入。

這樣不但能幫助很多年輕人創業,也可以為國內創造大量內需就業機會,滿足我們對四十萬長照人才的需求。並且還可以打造台灣的軟實力。

我們展示這些成果,那些學者專家看得目瞪口呆,說我們是「台灣長照寧靜革命」,也有說「長照桃花源離我們不遠」。

我會把這些在各縣市的成果,地方包圍中央,請新的中央政府考慮。

我參選,給弘道帶來不好麻煩,捐款都變少了,我被貼了政治標籤。
但弘道支持我。

最感人的是,我們服務的長輩,聽說我參選,碰到我就和我聊政治,全力為我們拉票。

我進立法院之後,很願意當立法院的小妹,和各位大委員協商,我很認真的寫法案,讓大家滿意,又能執行。

我會找出一些適當的字眼,解除小事可能造成的大問題。譬如:「長照人員登錄」改為「長照人才培育」。

總之,我進入立法院就是要為大家推動最好可行的長照政策。

@陳季芳的側記

林依瑩個子很小,四十二歲三個小孩的媽,看起來卻十分年輕;郝明義馬屁,說她不到三十,我比較誠懇,說她剛過三十。雖然如此,但她有一股自信,而且相信「做出來才算數」。

她念博士班,沒念完。她知道她不是做研究的料,也不想教書;她的興趣在實務,規畫目標,執行徹底。

也因此,她對去當立委,有點退縮,她怕虛耗,講半天打一架沒結果,還耽誤了實務;參選也得跑攤,也耗時間。時代力量說,妳只管做妳的。她才勉予同意。

她是專業的人,對專業傲慢、專業霸權,十分厭惡。她說,專業不是空想,專業要能執行。專業不能執行,算什麼專業?

她自己已經走到了象牙塔的最上層了,卻跳了出來,決心走進立法院,當小妹也沒關係,你們講理想,我來寫法案,就是要把法案弄得執行有成果才行。

她講話也很溫和很慢,卻是一個字一個字彈出來,你想打馬虎眼也不行。

http://twunbound.github.io/view/100001400274218

林依瑩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2016 年 1 月 7 日,00:22

P 隨筆

1月6日早上6點下了飛機後,就開始工作,到公司開了一天的會,再補充寫稿,到晚上回家,本來應該聽蝦蝦的安排,貼一篇kktix 的邀請文,但是說休息一下,就現在半夜才起來。

今天1月7日早上,最後一篇訪問稿公布後,下午兩點半,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我們會公布完整的《年輕的力量進國會》網站,以及特別製作,可以自由免費下載的電子書。

現場除了會有「年輕的力量進國會」所介紹的立委候選人出席,在最後關頭說明自己的理念之外,長久以來關心台灣社會發展,支持第三勢力年輕改革力量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以及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也會出席。

這是個協力工作,除了由他和資深記者陳季芳進行訪問撰稿外,唐鳳顧問,Akibo 做Logo設計,網路上著名的TonyQ 做網站製作,蝦蝦做活動推廣,董福興製作電子書,安卓做贊助媒介,經達緯公司贊助活動飲料。大家都是用個人身分來一起在這個關鍵時刻盡一點心力。

歡迎大家去kktix 報名現場保留的出席名額:
http://twunbound.kktix.cc/events/1050107

沒法出席的朋友,歡迎收看發表會現場網路直播。直播工作則由公民攝影守護民主陣線擔綱。

直播網址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qPwdB-CDSI

最後並感謝這段時間邀請我演講的許多單位。我借花獻佛,就用演講的酬勞來用在場地等相關費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