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3日
E 人生回顧
十年後回頭看2007年6月13日,會說就在那一天。
《越讀者》裡,我在<中學的「我考故我在」>這篇文章中這麼寫了一段話:
教科書與參考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教科書,是近代有了學校體制後,對學生心智成長所提供的濃縮維他命;考試參考書,是刺激考場上腎上腺素分泌的興奮劑。至於補習班?那不過是提供大量興奮劑的轟趴。
興奮劑當然有助於你衝刺考試,但,改變不了那是興奮劑的事實與本質。
沒有父母會要自己的子女在發育成長階段的六年時間裡,只以各種維他命過活,並且以整天要他們參加提供興奮劑的轟趴為樂為榮。但是在對待自己子女心智的成長上,卻很容易如此。
看到一些網友對《工作DNA》裡「微笑的彼得」那篇文章的回應,大家對他的書這麼感興趣,所以我就把十幾年前那篇文章裡談到的那本鑲著鏡子的書從書架上拿下來,拍了幾張照片,和大家共享。
圖1. 披著書衣的全書封面。
The Secret of Imaginative Publishing
「郝Style」的出版私房經驗
數位時代第153期(2007.5.1~15)P.138~143
整理=李欣岳,人物攝影=李美玲
《風格的技術》對談專欄
郝明義(右)1956年出生於韓國,台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畢業後進入出版業工作。1988年擔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職並創立大塊文化,1997年到1999年擔任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譯著有《如何閱讀一本書》、《二○○一太空漫遊》。
詹偉雄(左)現為《數位時代雙週》總編輯、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作者。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