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7 月 27 日,07:31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為什麼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連歐美音樂界的巨星都視為「傳奇」?
一本初衷是要寫一本如何創造偉大藝術的書,卻怎麼成為一本探索、開發自己,關於如何「活著」的書?登上紐約時報和亞馬遜的暢銷排行榜首?
2.
去年法蘭克福書展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些。
有一天結束要離開的時候,大門口一個抽菸的人叫我,說:「Rex!你一定要讀這本書!」跑過來塞了一本書。
說話的人是Jamie Byng,Canongate老闆。
他塞過來的書是《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當時還沒有出版,打樣階段。
書的作者,是里克.魯賓(Rick Rubin)。
我在飛機回台北的路上讀了書,當天就決定要買這本書出版。

Keep reading

2023 年 7 月 26 日,23:39

F 文化相關G 政府與政治I 反服貿運動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P 隨筆
1.
傍晚回到家就睡著了,可又惦記著一件事。
剛才醒來,趕快處理這篇貼文。
今天7月26日。十年前的今天,是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出版及閱讀生態影響調查採訪與公聽會綜合報告
發表的日子。
2.
10年前的6 月 21 日 ,兩岸雙方代表在上海簽署《兩岸服貿協議》後,協議中所涵蓋的產業類別第一次公布。
出版業上下游也第一次發現除了印刷業之外,尚有書刊發行(書籍、文具批發業)、書刊零售(書 籍、文具零售業)也被納入。 許多產業發出抗議聲。立院不分朝野立委,均表達對政府事先沒有溝通的不滿。 政府及一些支持這個協議的產業,則以「利大於弊」為辯護。
6 月 21 日之後 爭議繼續發酵。6 月 26 日出版業上下游及相關的十四家公、協、學會,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發表共同聲明。其後並決定組成「《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出版及閱讀 生態影響調查採訪與公聽會工作小組」,進行比較大面積的調查採訪, 並且在7月14 日舉辦四場公聽會,然後在7月26日完成並發表調查採訪及公聽會的綜合報告。
事實上,那是簽了服貿協議之後,出版業是台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自行完成全面產業影響評估。

Keep reading

2023 年 7 月 25 日,22:44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身為演員且熱愛劇場傳統的我們,非常驚訝於坊間沒有一本給希望在劇場裡(或是已經在劇場裡)闖蕩的人使用的工具書。人們期待專業舞台演員知曉為數眾多的詞彙、傳統、約定成俗的規矩。但是這些知識是怎麼傳遞下來的呢? 」
起初,我們會出版《劇場演員大補帖》,是因為有一天聽臺中國家歌劇院總監邱瑗的引介,說臺灣需要這一本書。而上述摘錄的書裡這段開場白,更加強補充了理由:如果連美國都說缺了這麼一本書,臺灣應該更缺。
而喜愛劇場表演的人看來越來越多,我一位家庭主婦朋友去年才在一齣戲裡初次粉墨客串,今年已經要演第三齣了。
所以出版這樣一本書,應該可以滿足許多以表演為職業或興趣的人的需求。
2.
但是拿到書閱讀之後,發現不只如此。
不是劇場專業或業餘工作的人,光是閱讀,也可以津津有味。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