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5 月 8 日,20:51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近日來臺北市議會部分議員意圖透過修法放寬「山限區」建築高度管制,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等 12 個專業團體、14 個大學專業學系以及三位都市發展、防災和地質專家,因感於事態重大,恐導致市民居住安全受到威脅與自然生態景觀受到破壞,遂發起連署反對放寬「山限區」 建築高度管制,希望臺北市政府與市議會信任專業,以更全面角度思考山坡地 安全,以免釀成重大災害,造成無法挽回之悲劇!』
曾成德教授的原貼:https://bit.ly/3LHf3LV

2023 年 5 月 7 日,22:59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有些書必須看紙本。
有些書必須看大開本。
有些書必須好幾本一口氣看完。
常勝的新版《Baby.》就是了。
2.
「初心想要畫《Baby.》這部作品,算是我離開做了十五年廣告業的理由,也是成為漫畫家這個夢想的一個開始。…..
「這部作品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應該是我所有作品中耗費時間最久的一部作品。在那個時期,我並非如編輯口中所說是一個不遲交的漫畫家,相反的,有幾次雜誌連載必須因為拖稿而休刊,如此走走停停,甚至在連載後為了度過家中經濟困難的時期,我到友人的廣告公司擔任顧問,以及全職上班近半年時間,僅能以早上較早起的時間與下班後的時間繼續完成這部作品。 」
3.
《Baby.》不只是好看的漫畫。
常勝把女性角色畫得真是撩人。
也因此,我覺得他在第二集結尾談伊蕾莎的人物設定,以及在滅亡日之後的裝扮,應該有他沒有說出來的「暗坎」。:)
4.
常勝說他本來排斥出新版,但是「現在我很慶幸決定讓《 BABY. 》重新出版,甚至瘋狂的覺得或許可以想想《BABY. 》第二部。
「在實際上與故事裡同樣經過十五年後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如《瘋子麥斯》(Mad Max )加上《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的世界。」
期待。
5.
在那之前,看過《Baby.》的人,請收藏大辣這個新版本吧。肯定值得的。(即使現在搶購不到簽名版。)
沒看過看過《Baby.》的人,請看吧。肯定值得的。
(對了,這也是有關「母親」的故事。如果自己的老媽愛看漫畫,可以送給她當母親節禮物。^^)

2023 年 5 月 6 日,22:21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天在101双融域辦「在樹與花之間——植物的生命力講座」,第一次使用9公尺寬銀幕,非常開心效果一如當初第一眼看到這個場地時候的設想。可以使語言和圖像要傳達的訊息相互加乘!許多聽眾會後都告訴我:這是全新的聆聽演講經驗!
感謝古碧玲事先和我一再討論內容,使得內容豐富飽滿又節奏快速。我們會儘快剪一些短片出來。在那之前,請先看今天現場的一些照片,可以大略體會一下。
今天沒來得及參加的人,請不要錯過下個星期天5月14日母親節那天下午三點場的講座:「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
曾獲蔡英文總統收藏並推薦的《女子山海》一書兩位作者張卉君、劉崇鳳,回應地球給每個人的召喚,每個人重新認識、尊重大地之母的探索;女性為自己的生命,也是為下一代的未來,必須重新認識自我位置和力量的探索。這場講座也會邀請聽眾一起進行喚醒內在心力量的舞動練習。
因為是母親節,這一天凡是女性都免費入場,同時免費觀賞「花艷.花宴」沉浸式動畫體驗!那天和母親一起用過午餐之後,請不要忘了下午3點來「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大家一起體會新的演講經驗,也一起釋放女性的生命力!
————
「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認識女性的生命力」
▌講座日期:2023/5/14(日)15:00~17:00
▌票價:350元。母親節當日凡女性可免費入場。其他人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亦可現場購票。網路購票資訊請見留言區。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疫情三年,許多人開始親近植物,陽台上多了植物,甚至自己栽種食用植物。 我也是其中之一。 古碧玲也因而體會出植物對人類提醒的三個去中心化。

 

樹木。是人類各種創作中最常用來代表生命力、茁壯、希望的象徵。 伊朗畫家 Amin Hassanzadeh Sharif 的《藍色大樹》正是一個代表。

 

花朵。人類最常和愛情聯想,也用來象徵愛情的故事。 義大利大衛.卡利 Davide Calì及莫妮卡.巴倫可 Monica Barengo創作的《白花之愛》正是一個代表。

 

古碧玲談植物提醒人類的三個去中心化,首先是去「人類的中心化」。

 

植物提醒人類的第二個去中心化,是去「植物的中心化」,也就是不要只知道熱門的植物,只種大家耳熟能詳的植物。多認識植物,會有無用之用。 古碧玲講了她喜歡的六種「邊緣」植物。 其中一種叫作「小花十萬錯」。 真是邊緣的花名。

 

會場一角。

 

老友台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也來出席。感謝。

 

家鐘在會場問一個和「尋找母樹」相關的問題。

 

我和古碧玲相識三十多年,有許多共同的興趣,但植物原本根本不在內。 我是城市土包子,出了城凡看到綠的東西都以為是「草」。(包括稻子)古碧玲說她也遇見很多人凡看到不認識的植物都叫樹。

 

古碧玲說的第三個去中心化,是去「掌控的中心化」,父母應該體會植物與後代的關係,以新的視野看待子女的養育。�子女不是盆栽,而是自有生命的樹木。 我想到皮諾丘是用植物來講一個兒子的故事的代表。也因此用《皮諾丘前傳》來講那個打破傳統木偶兒子的路數,而用孩子充滿生命活力來講的故事。 義大利 《皮諾丘前傳》是義大利亞歷山卓・桑納Alessandro Sanna的作品。我放了一部我做的短片。

 

《尋找母樹》透露的植物世界的奇妙,遠非人類智力所能想像。

 

今天沒來得及參加的人,請不要錯過下個星期天5月14日母親節那天下午三點場的講座:「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 曾獲蔡英文總統收藏並推薦的《女子山海》一書兩位作者張卉君、劉崇鳳,回應地球給每個人的召喚,每個人重新認識、尊重大地之母的探索;女性為自己的生命,也是為下一代的未來,必須重新認識自我位置和力量的探索。這場講座也會邀請聽眾一起進行喚醒內在心力量的舞動練習。 因為是母親節,這一天凡是女性都免費入場,同時免費觀賞「花艷.花宴」沉浸式動畫體驗!那天和母親一起用過午餐之後,請不要忘了下午3點來「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大家一起體會新的演講經驗,也一起釋放女性的生命力! ———— 「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認識女性的生命力」 ▌講座日期:2023/5/14(日)15:00~17:00 ▌票價:350元。母親節當日凡女性可免費入場。其他人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亦可現場購票。網路購票資訊請見留言區。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2023 年 5 月 3 日,22:49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埋設在南洋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那裡有椰子樹繁茂的島嶼
蜿蜒的海濱,以及
海上,土人操櫓的獨木舟⋯⋯
我瞞過土人的懷疑
穿過並列的椰子樹
深入蒼鬱的密林
終於把我底死隱藏在密林的一隅
於是
在第二次激烈的世界大戰中
我悠然地活著
雖然我任過重機鎗手
從這個島嶼轉戰到那個島嶼
沐浴過敵機十五糎的散彈
擔當過敵軍射擊的目標
聽過強敵動態的聲勢
但我仍未曾死去
因我底死早先隱藏在密林的一隅
一直到不義的軍閥投降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
我想總有一天,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獵女犯》<輸送船>的「信鴿(序詩)」)
2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台籍青年陳武雄終於在基隆上岸,自南洋活著回來。二十一年後,作為詩人的他,以仍帶有一些日本味的異質中文,慢慢寫下第一篇小說〈輸送船〉。在書桌前,隨著波浪的搖晃,與引擎的爆音,再次回到戰火中的南洋。這一段記憶,彷若一個遲遲無法結束的夢境。十七年間,他陸續寫下十多篇角色、精神相通的戰爭系列小說。集結成冊時,他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為什麼非得透過小說,回到南洋不可呢?他在〈輸送船〉的序詩〈信鴿〉寫道,他把死埋設在南洋。但直到戰爭結束、回到故鄉,他才想起,忘記把自己的死帶回來。……..
『一九六七年,在出版兩冊中文詩集之後,他開始著手撰寫短篇小說。他虛構了一個角色林逸平兵長,與之共用一份兵歷表。大概所有的讀者都知道,林兵長的原型就是陳武雄,但為何他不以自傳或回憶錄的方式撰寫?在充滿禁忌的戒嚴時期,透過小說的虛構,也許能稍稍迴避自身經歷的直接指涉。但我想,這一段經歷對他而言,並非什麼值得拿來說嘴的事,而是創傷。每一次想起,也許就會讓他感到混亂,焦慮,喘不過氣。所以他將半個自己忘在南洋,不願輕易提起。小說中穿著軍裝的林兵長,並非英雄般的存在,而是帶著生而為「人」的軟弱,恐懼,良善,悲傷,醜惡,慾望,殘虐,認同的混亂與矛盾,無奈,愛,柔軟,苦痛,輾轉於島與島之間,潛伏在南洋的密林裡。他寫下林兵長這個角色時,也許也反覆地想著:我也是這樣的人嗎?我有沒有比他更正直,更良善?所以他需要漫長的時間,以及更多迴旋的餘裕,稍稍離開自己,也更加客觀地面對自己,從個人的傷口、台灣人集體精神的裂縫,重新探視這段艱難的過去。在各種層面上,他都必須很勉強自己。無論在語言上,或是在精神上。
『因為唯有重新接回被忘卻在南洋的自己,他才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回到自己的故鄉,用餘生完整地活著,再完整地死去。 』(陳允元)
3.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陳千武是台灣最被低估的小說家之一。部分的原因,或許是他以詩人桓夫知名,在新詩方面的成就太過耀眼,蓋過了他的小說創作;也或許是因為他的小說數量較少,總共只有《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和《情虜》兩本。而後者卻又體例不一,真正完整的作品恐怕只能算上《獵女犯》。
『然而,就算只考慮《獵女犯》,陳千武也足以在台灣小說史上留名。正如同「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的副題,這本書是以一名日治時期的志願兵林逸平為主軸,所撰寫的一系列短篇小說。
…….
『在我的印象裡,台灣文學很少有如《獵女犯》一般,同時匯集了這麼多不同族群的作品。日本軍官、沖繩新兵、台籍志願兵、來自日本朝鮮菲律賓的慰安婦、印尼當地的原住民與娘惹、前殖民者荷蘭人、移民到東南亞的中國人⋯⋯ 甚至還有士兵之間的同性性行為(但不是性愛)。戰爭使得人們離開了安居樂業之地,無論是侵入者還是被侵入者,都在此一殘暴的背景下,有了一重扭曲的「跨文化交流」。而恰恰是在諸族群交會衝擊的地帶,《獵女犯》把一個看似老掉牙的題目寫出了新境界:台灣人是什麼?「我」的內涵與邊界何在? ……..
『您手上的這個版本,將是目前為止,最完整收集陳千武所有戰爭小說的集子。本書自附錄〈卡滅校長〉以下的五篇文章,都是原版《獵女犯》所無,幸賴編輯的費心搜羅,才將這些應該屬於同一脈絡的篇章集於一書,讓讀者能完整品味。也期盼新版《獵女犯》的出版,能成為文學界重新評價陳千武小說成就的契機,看見他那略微生硬的文辭底下,也無法埋沒的小說靈思。』 (朱宥勳)
4.
今天本來該忙別的事情,但拿起《獵女犯》,就完全無法放下。
「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向大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