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5 月 1 日,13:5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曾聖光的母親⋯在返抵國門當天的記者會上強調:「他(曾聖光)無法忍受,做不到袖手旁觀。這就是他的執著,讓我感覺有一種人,寧願為信念犧牲,也不願活在不公不義的世界」。
⋯⋯⋯⋯
烏克蘭台灣論壇把曾聖光稱為「永垂不朽的台灣英雄」。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轉推寫道:「榮耀歸於英雄!我們絕不會忘記曾為捍衛烏克蘭、台灣和全世界自由與民主而犧牲性命的台灣英雄(曾聖光)。」
烏克蘭勇氣勳章表彰處於生命危險之際,拯救人們和有價值物品的勇氣及英雄主義行為。該勳章由1996年時任總統庫契馬(Leonid Kuchma)設置,不分國籍皆可獲頒此勳章。

2023 年 4 月 30 日,22:30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寫故事的形式有很多種。寫成短篇小說,寫成長篇小說;寫成電影劇本,寫成電視劇本,寫成舞台劇…..
大衛.卡利 (Davide Cali)專長寫繪本故事,為繪本編劇。他寫了超過百本繪本、童書,創作豐富又多元,翻譯成三十多國語言,也在國際書壇獲獎連連。
繪本要表現得精彩,除了故事,重要的當然是畫家。畫家用圖像不只把故事具像化,更要延伸或擴大原來的文字故事,使得言外之意在新的維度展現;又或者,讓圖像和文字結合之後,產生化學作用而蛻變為一種新的故事。
所以寫繪本故事的人怎麼找到有默契的畫家合作,或畫家怎麼找到有默契的寫故事的人,很關鍵。
2.
讀大衛.卡利和莫尼卡.巴倫可 (Monica Barengo)合作的繪本,就能充分感受到他們彼此之間溝通的自在與流暢。
之前我們出版過他們合作的《白花之愛》和《毫無來由的那日》。
《白花之愛》將白花比喻為愛情,敘說愛情的到來及逝去。女孩在照顧花的過程中,體會愛的存在和對於愛有新的思考和領悟。
《毫無來由的那日》裡的主角則長了一雙翅膀,讓他很困擾且沮喪,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翅膀獨特的美麗,並遇上了一個女孩。
這個月我們出版了他們新創作的《作家和他的狗》,這部作品入選2022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繪本。
故事以一隻窩在懶人沙發的法國鬥牛犬作為開頭,牠悠悠哉哉地翻滾身軀和聆聽著在周遭的聲響。牠知道主人每天一早就會坐在桌前,甚至連衣服都不會替換,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忙碌得打著字。
作家總在埋首寫作,狗兒陪伴在他身邊看出這個主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很令人擔心。所以狗兒開始想要給作家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變化,只是沒想到給牠自己也帶了莫大的變化。
這是一部不論是否有養狗的人都會看得微笑起來,心裡也溫暖起來的書。
而這次的故事,是由莫尼卡.巴倫可起頭的。她說是因為她養了一隻狗,看這隻狗總是坐在她的書桌旁,等了又等,等她站起來,而插畫家的生活又常常需要久坐,所以她想畫一本狗的故事。
而大衛.卡利 (Davide Cali)很輕靈地就從一隻狗的視角,又講出了一個愛情故事——讓人看得會開心起來的愛情故事。
看過《白花之愛》和《毫無來由的那日》的讀者,請再看看這一本《作家和他的狗》。
五月,祝有情人都能相守。

2023 年 4 月 29 日,22:01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疫情三年,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
自己在家下廚,親手調理飲食的人多起來,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人親近植物。
不只在窗台增添花葉綠意的人多,在自己陽台、院落栽出茂密林木的人也多。
在疫病隔離出的孤寂中,植物成了心靈療癒的最好寄託。更別提還有越來越多人更務實地對待植物,讓自種自用的食材也成為身體營養最安心的來源。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和古碧玲討論後,決定把5月6日的對談主題定為「在樹與花之間的力量—-植物的生命力講座」。
2.
我們對談的第一個方向,會是如何從真實生活裡體會由植物衍生的美感、美學,接納植物開放給每個人的啟示。
古碧玲認為植物在提醒我們三個「去中心化」。
第一個,是去「人類的中心化」—不以人類為萬能,而重新認識看似柔弱的植物的力量。
第二個,是去「植物的中心化」—不限制自己欣賞植物的眼界。
第三個,是去「掌控的中心化」—體會植物與後代的關係,父母以新的視野看待子女的養育。
3.
我們對談的第二個方向,會是如何從繪本閱讀中體會許多創作者為什麼喜歡透過植物來敘事的用心,感受植物圖像故事的美感與啟發。
為什麼人類對自由的追求,以《藍色大樹》這樣的故事來表現的時候特別有力;為什麼人類對於愛情的憧憬,以《白花之愛》這樣的故事來表現的時候特別動人。
4.
最後,我們會回到森林中的秘密,從《尋找母樹》的科學新發現,探討為什麼植物在地底下互相連接、滋養,以及最後為什麼其實萬物都相互聯接,以及每個人可以從自己窗台上、陽台上做一件事開始,就可能給自己的命運打開了新的門戶。
5.
5月6日的這場講座地點,在101大樓5樓的双融域多功能廳。這個廳有一面長達9公尺的寬銀幕牆。可以表現超長寬幅的壯觀畫面,也可以表現多格相聯的說明畫面。
今天中午我特別去現場測試一下如何使用,接下來幾天要好好思考在我們進行對談的過程中,如何善用這個特殊空間設備,從圖像及影像上把植物的力量呈現出其他演講地點表達不出的效果。(這個周末要做的事可真的是太多了。^^)
6.
這場講座的講者之一古碧玲,是《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所以,用比較嚴肅的角度介紹她,就是「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常用文字傳遞想法、溝通理念,偶寫藝評,更想用植物、畫畫與世界對話。長期關心生態環境。」也是《不知道的都叫樹》的作者。
用她自己比較自在的角度介紹,則是:「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生活重心為食物、讀物、植物與藝術,既怕吵又過動,好美好奇好勝怕無聊,喜新戀舊。」
沒聽過她談植物之美與力量的人,請不要過這一場。
即使沒聽過她談植物之美與力量的人,也請不要錯過這一場。我和她在三十多年前結識,前年疫情期間也承蒙她指點,多少也開始了一段我在陽台上和植物一起的生活。這樣我和她對談起來,應該會有些不同的火花。
尤其在九公尺長的寬銀幕展現圖像和影像的加持下,希望能給大家留下一些特別的印象。
歡迎大家下個星期六,5月6日來聽這一場「在樹與花之間的力量—-植物的生命力講座」。
相關報名資訊在下方。
▌講座日期:2023/5/6(六)15:00~17:00
▌主題:「在樹與花之間的力量—-認識植物的生命力」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票價:350元。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
▌購票:1. 網路購票連結請見留言區。2. 可現場購票。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101大樓5樓的双融域多功能廳。這個廳有一面長達9公尺的寬銀幕牆。可以表現超長寬幅的壯觀畫面,也可以表現多格相聯的說明畫面。

 

今天中午我特別去現場測試一下如何使用,接下來幾天要好好思考在我們進行對談的過程中,如何善用這個特殊空間設備,從圖像及影像上把植物的力量呈現出其他演講地點表達不出的效果。 這張圖取自伊朗畫家Amin Hassanzadeh Sharif的作品《藍色大樹》。

 

古碧玲認為植物在提醒我們三個「去中心化」。 其中之一,是去「掌控的中心化」。

 

最後,我們會回到森林中的秘密,從《尋找母樹》的科學新發現,探討為什麼植物在地底下互相連接、滋養,以及最後為什麼其實萬物都相互聯接。

 

古碧玲,是《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所以,用比較嚴肅的角度介紹她,就是「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常用文字傳遞想法、溝通理念,偶寫藝評,更想用植物、畫畫與世界對話。長期關心生態環境。」 用她自己比較自在的角度介紹,則是:「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生活重心為食物、讀物、植物與藝術,既怕吵又過動,好美好奇好勝怕無聊,喜新戀舊。」

 

世界無從掌握的事太多。幸好,每個人可以從自己窗台上、陽台上做一件事開始,就可能給自己的命運打開新的門戶。 前年我在黃湘玲和古碧玲的指點下,也開始了和植物接觸的生活,也有了插花的嘗試。

 

▌講座日期:2023/5/6(六)15:00~17:00 ▌主題:「在樹與花之間的力量—-認識植物的生命力」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票價:350元。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 ▌購票:1. 網路購票連結請見留言區。2. 可現場購票。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疫情三年,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 自己在家下廚,親手調理飲食的人多起來,是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人親近植物。 不只在窗台增添花葉綠意的人多,在自己陽台、院落栽出茂密林木的人也多。 在疫病隔離出的孤寂中,植物成了心靈療癒的最好寄託。 更別提還有越來越多人更務實地對待植物,讓自種自用的食材也成為身體營養最安心的來源。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和古碧玲討論後,決定把5月6日的對談主題定為「在樹與花之間的力量—-植物的生命力講座」。 (古碧玲的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