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11 月 24 日,07:32

P 隨筆

林全有半年時間調整他的記憶力問題

十月,一位政務委員又在喊缺電,講些自失立場,像是國民黨政府擁核官員才會講的話。有人問我要不要寫點什麼,我說:我沒時間理會個別官員的不知所云,等看看我們行政院長的立場是什麼再說吧。

這段時間還真發生了不少事情。有前朝國民黨官員跟著唱和要重啟核四的;有台電推動時間電價新制目標達成率只有百分之五,也不見責成改善的;還有核二廠一號機燃料棒破損,原能會和台電一直遮掩,結果被爆料的,等等。但我都想再看看,看看林全這位有行政院長高度的人是否另有盤算,有什麼他在布署的改革。

上個星期看林全接受了媒體訪問。他整篇訪問談的重點就是:明年夏天缺電的話,會重啟核一核二廠已停止運轉的機組。這倒把我觀察了一個多月的事情做了個總結。

這個總結有至少兩種以上的可能,後來我選擇相信了比較溫和的可能,那就是林全的記憶力不好。至少在對核電的這件事情上。

我寫了他記憶力不好的兩個理由,一個是他忘了缺電的根本原因,一個是他忘了怎麼督導屬下改善,也講了我的根據,發表在今天的《蘋果日報》上。

民進黨政府執政這半年搞得遍地烽火,是他們的選擇。但是核電這件事情,照他們再如此輕忽大意、空中樓閣下去,等問題真爆發,那不是他們能負得起的責任。

現在到明年夏天還有大約半年時間,或者說,只剩半年的時間,希望林院長能把記憶力不好的問題及時調整過來。

郝明義/開放台電聯絡及協調人…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2016 年 11 月 23 日,21:02

P 隨筆

媒體要有格—-川普告訴我們的事

連續兩天,川普分別見了美國電視媒體和文字媒體的代表人物。看他和這些人的互動,文字媒體不論在把握自己的立場,還是受到的待遇上,都明顯勝出電視媒體。

21日,川普先在自己的大樓裡接見了數十位知名電視新聞主播和電視台主管。在激烈的選戰期間,媒體不免因為報導內容和當事人的期待有差距而有衝突,通常在選後雙方會找機會示好和解。所以這次這些媒體也以為如此,就應邀而去。但沒想到川普先生見了他們,毫不客氣地當面痛罵一場,指名道姓地說他們是騙子,批評他們報導不實、丟臉。

最慘的,是這些媒體主管去之前,都同意不能洩露會面過程和內容,所以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只能遮遮掩掩地透過第三方透露一些被羞侮的情形。

相較之下,第二天川普見紐約時報就太不相同了。

川普本來也要求會面經過不能透露,但紐約時報不肯;見面的地點,也不是川普大樓,而是紐時的大樓。紐時從發行人到記者到重要的評論作家,二十來人和他談了一個多小時,並且全程用推特直播會談內容。

雖然見面前兩天川普還說紐約時報是個衰敗的媒體,批評對他報導不實等等,但是見了面可完全不同。他稱贊紐約時報不只是美國的珠寶,也是全世界的珠寶。還說希望和紐時相處得好一些,這會有助於他順利施政。

川普不但把恭維話都講足了,接受訪問透露的訊息也都很重要。除了在迴避家族利益這件事情上他覺得自己沒錯,堅持不退讓之外,對氣候變遷,他說願意再聽聽科學家的意見;對敵軍施用水刑,他講聽說那可能不是個有效的辦法;對調查希拉蕊一家,他說沒那個打算,不想傷害他們。墨西哥築牆的事,他完全不提了。對極右翼和白人種族主義者,他劃清界限。

所以與會的Thomas Friedman後來寫一篇文章,說川普給了批評者一線希望。

我看到最有趣的一篇文章則是Frank Bruni ,紐時論壇版的專欄作家寫的。他除了歸納了他們談話的內容之外,活龍活現地寫出了川普這個人,以及身為紐時作家的氣派。

文章開頭,他說川普進了房間和大家寒喧的時候,跟他握了手之後,又碰碰他的胳臂,看看他說:「我一定要讓你寫些講我好話的文章。」

文章中間,他描述了川普哪些時候保持一向的目中無人及吹噓,以及哪些時候在紐時這批人前面又怎麼調整、彎腰。

文章的結束,他聽川普說他有辦法促成以巴和平,就說,「那可以。到時候我們只會寫一些講他很多很多好話的文章。」

這次大選之後,美國主流媒體紛紛自我檢討。

有一些主流電視覺得,當初挖掘川普問題的時候,動作都太晚,也不夠。因為川普帶來的收視以及選戰的廣告收入太好,所以很多人不想殺了這隻金雞母。最有名的,就是CBS總裁Leslie Moonves的名言,他說:「對美國來說,這可能不好,但是對我們CBS來說,這真是他媽的太好了。」(It may not be good for America, but it’s damn good for CBS.)

今天,川普羞侮這些電視台主管,也算是現世報了。

所以,說紐約時報代表文字媒體勝出電視媒體,應該不過份。

而從川普對紐約時報不同於一般的態度,顯然他也告訴我們一件事:「媒體,要有格。」

相關閱讀:

His meeting with The Times was a marvel of boasting and bending.
NYTIMES.COM|由 FRANK BRUNI 上傳

2016 年 11 月 22 日,21:50

P 隨筆

六年前預言的大師今天會怎麼說

這次美國大選後,英國《獨立報》找出了六年前美國一家網路媒體Truthdig 對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訪問。

喬姆斯基集語言學、認知學、哲學等多種領域的專研於一身,不但在專業學術上著作等身,有里程碑的貢獻,還樂於以他犀利的觀察分析各種政治與社會現象(比他專業著作多了一倍以上)。因此,喬姆斯基是眾所推崇的美國代表性的知識份子,一代大師。很多人尤其感嘆他花那麼大量時間分析政治、社會現象寫作給一般社會大眾的書,那些時間如果都集中用在他的學術研究上,不知更是何種成就。因此當年911發生後,我第一時間想到出版分析這個事件的書,正是喬姆斯基的著作。

2010年,Truthdig 訪問喬姆斯基,談美國的兩黨政治、國會運作、社會與媒體現象等。喬姆斯基對沒有規範的資本主義、全球化以及帝國主義一向都有最尖銳的觀察,所以當時他就觀察到美國的民主制度處在一種很脆弱的狀態,並警告美國這種民主制度的運作持續不了多久(we have little time left to save our anemic democracy)。

喬姆斯基說:美國社會的情況,和德國威瑪共和的晚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對議會民主的運作有巨大的失落感。最後不論保守還是自由派的政黨都被唾棄,給了納粹崛起的空間。

喬姆斯基說他愛聽收音機節目,所以會聽一個右翼電台,聽那些Call in進來的人說什麼。他說那些人就像自駕飛機撞山的駕駛員一樣,他們都吐露的心聲都是:「我怎麼這麼倒楣?我什麼壞事也沒做啊!我是個敬畏上帝的基督徒。我努力為家庭工作。我有槍。我相信這個國家的價值觀,可是我的生命在垮掉!」

不過,六年前的喬姆斯基說:「美國萬幸的是,還沒有出現一個直言無忌、具有領袖魅力的人(The United States is extremely lucky that no honest, charismatic figure has arisen)。

他認為,在美國社會充斥著挫折感、幻滅感、自以為是的憤怒、缺乏有效溝通的情況下,如果出現這樣一個人,那就麻煩大了。

喬姆斯基說:如果這個人喊出來這樣一句話呢:「我有答案了!我知道我們的敵人是誰了!」接著他說:過去在德國,那個敵人就是猶太人。今天在美國,那就是非法移民和黑人。

「他會告訴我們,白人男人是被歧視的少數族群。他會告訴我們,我們要捍衛自己和國家的榮譽。」而結果,對外會訴諸軍力,對內會訴諸棒子(Military force will be exalted. People will be beaten up. )

喬姆斯基說,真走到這一步,那美國要比當年的德國更危險。再接著,這位先生說了這一段話:「我不認為那是多久以後的事。如果民調沒錯的話,下次選舉得勝的將不是共和黨人,而是右翼的共和黨人,發瘋的共和黨人。」

喬姆斯基還很感嘆地拿六年前的美國和1930年代大蕭條時代做了個比較。他說那時的情況其實更險惡,但是大家還抱著希望。而今天不是。大家對現有各種組織的憤怒、沮喪和憎恨,已經累積到必將發洩成自我毀滅的奇幻劇(It is going off into self-destructive fantasies.)

六年前,當喬姆斯基還慶幸美國好在沒有出現一個直言無忌、具有領袖魅力的人的時候,他都看到未來的情勢會如此險惡,不知六年後的今天他又會對接下來的情勢說些什麼。

安靜期待這位大師的發言。

(補充)剛才一位網友提醒我他已經又接受Truthdig的訪問,在這裡: http://www.truth-out.org/…/38360-trump-in-the-white-house-a…

相關閱讀:
獨立報的報導
http://www.independent.co.uk/…/donald-trump-president-wins-…

America’s greatest intellectual says, “The mood of the country is frightening. The level of anger, frustration and hatred of institutions is not organized in a constructive way. It is going off…
TRUTHDIG.COM

2016 年 11 月 21 日,21:45

P 隨筆

五年前的預言

2011年,芝加哥大學一位教授LUIGI ZINGALES 寫了一篇文章,說川普可能當上總統。

他之所以有先見之明,是因為他來自義大利,看出川普和前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有驚人的相同點。兩人都是富豪,都做房地產起家,都主張治理國家應該和經營企業一樣,都對自己的儀表、(稀疏的)頭髮自戀、誇耀對女人的本事等等。兩人都是口無遮攔,卻受人歡迎。

從貝魯斯柯尼當選的例子,五年前這位教授就指出川普可能當選的原因在於:美國的經濟停滯,95%的人收入不足。大家都覺得不再有白手起家的可能,所以只能沉迷於「美國偶像」和「學徒」這種節目當駝鳥。所以誇耀自己賺錢本領的川普,很可能真的讓人覺得是救星。

五年前沒有人理他。五年後現在他又寫了一篇文章,仍然用貝魯斯柯尼的例子來分析怎麼樣才可能真的抵制得了川普。

他以義大利的經驗來看,從希拉蕊的選前策略,到選後美國很多人針對川普個人的抗議示威,都是走錯了路。因為川普本來就是搞人民運動起家,凝聚死忠的鐵粉,越打他個人越助長他聲勢。他以貝魯斯柯尼的例子來分析,這可能不但打不下川普,還可能造成他長期執政—-貝魯斯柯尼就當了八年總理。

這位教授分析貝魯斯柯尼從政過程中唯二兩次吃敗仗的經驗,對手都是把他當「正常對手」(ordinary opponent)來看待。所以他認為對付川普也是,要忘記一切他言行上激怒你的地方,一切就事論事,就他的施政政策論政策,該合作的地方就合作,該反對的地方就反對。只有這樣才能讓他自曝其短。也只有讓他錯誤的政策現形的時候,才是抗議示威的時候。

相關閱讀:
2011年的那篇文章:
http://www.city-journal.org/…/dodging-trump-bullet-10850.ht…

The Berlusconi years in Italy provide a blueprint to thwart a Trump dynasty.
NYTIMES.COM|由 LUIGI ZINGALES 上傳

2016 年 11 月 20 日,21:05

P 隨筆

下周婚姻平權修法的公聽會要開始了。上周一些努力的立法委員,該給他們鼓鼓掌。
尤美女直接在最前線承擔各方尖銳的壓力,在堅持中做了些讓步,需要。
黃國昌溫和地表示尊重反同的意見,但清楚地不改變他自己立場,需要。
許毓仁是國民黨的孤鳥,獨自支持自己相信的事情,敢對他同黨的發言人說Nonsense,需要。

尤美女立委 的臉書,看這一則:
https://www.facebook.com/yumeinu/posts/1514925011856712

立法委員 黃國昌的臉書,看這一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942632182630625&set=a.1398580653702450.1073741828.100006515863399&type=3&theater

許毓仁 的臉書,看這一則:
https://www.facebook.com/congress.jason/posts/180073468347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