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11 月 17 日,12:09

P 隨筆

『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研究論文,涉入違背學術倫理的造假醜聞,科技部長楊弘敦昨天竟說,這種事「古今中外、先進國家都會發生」』

看了這則新聞,恭喜科技部長楊弘敦。本來在內閣裡那麼模糊的一個名字和面孔,現在比較清晰了。

犯了錯誤別說謊,因為人不可能有這麼好的記憶,記得每一句謊言;犯了錯誤也別硬拗,因為硬拗會害你情急之下說出違背常識的話,成為社會的笑柄。台大校…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2016 年 11 月 16 日,21:55

P 隨筆

欺民

連續看民進黨政府要解禁日本核災地區的食品進口風波,一直在想怎麼用最簡單的方法來歸納問題的核心。昨天看劉黎兒的文章,今天看黃嘉琳的文章,從他們的陳述中,可以找出這個政府又掀出問題的關鍵兩個字:「欺民」。以下是兩文的摘錄。

『要解禁核災地區食品耳語風聲不曾斷過,早在進行談判和規劃的主管單位卻不肯正面回應,一律隱匿遲滯消息,跟國民黨時期所說的「民眾食安為依歸、絕無黑箱更沒時間表」官腔如出一轍,但至今連我國自己做的研究成果都拿不出來,僅讓8月裡幾個單位悄悄組團去日本,事前事後罔顧公民參與原則就算了,不用是食安專家也知道,台灣民眾要的是輻污地區進口到國內各種食用品的評估資訊。 』

〈日本輻污食品開放 為何大家都痛苦〉黃嘉琳
http://www.appledaily.com.tw/…/a…/headline/20161116/37452996

『台灣絕對不是國際上對日本最嚴格的,而是相對寬鬆的;輻射食品問題事關國人健康,雖說福島核災發生5年半了,各地輻射劑量因半衰而減半等,但也有許多地區依然有高劑量污染,不僅福島縣,周邊諸多縣市本身至今依然為了污染問題而煩惱,許多鄉鎮自設輻射檢測所;台灣不像韓國禁9縣市,而且一一要求輻射劑量證明,台灣只禁關東5縣市都還很客氣的,而且只要求產地證明,沒要求輻射劑量證明,至今也沒有太多國家解禁,只有我國跟中國禁運,或甚至還說「世界上只有我國禁運」是欺民的說法。』

〈輻射食品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不能拿來政治惡鬥工具〉劉黎兒
http://www.peoplenews.tw/…/350ba16c-ebaf-442b-aca1-286d835d…

日本本身不檢測,台灣又沒檢測能力;輻射最傷害年輕人、兒童,老人別再呼籲讓輻射食品進口了;世界還有很多國家在禁輻射食品,政府不能欺民…
PEOPLENEWS.TW

2016 年 11 月 16 日,07:29

P 隨筆

這些發展有得看了

這幾天看新聞,才知道美國總統有一個和所有其他公務員不同的特權:美國公務員都得嚴格規避個人的利益衝突,但總統不必。美國法律不禁止總統在任期間同時涉入私人的商業活動。記得看到的一個理由是:給總統充分的授權。

但是過去的總統碰上有這種情況時,都會在就任後把財產交付給第三者來「信託經營」(blind trust)。川普競選期間也說要這麼做,但是當選後說他的子女會參與信託經營,已經引起爭議。幫他講話的人(如朱利安尼)說:他的子女參與不了經營,那形同叫他們失業,並且川普競選總統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利;反對的人當然不這麼想,說有家族成員參與經營,那就根本不是「信託經營」了。

爭議當然絕不只這一端。美國總統要受法律制約的是(the Emoluments Clause),不能接受任何外國政府的饋贈,也不能涉及與外國政府有財務關係的企業分配利潤。而川普在國際上許多投資,都和當地政府或國有企業有關,所以有專家說這是明顯違法的。

至於川普要任命財政部長,而他又欠銀行數以億計美元的債;他要任命國稅局局長,而國稅局又在查核他的繳稅紀錄,這些地方可能引起的爭議就更不在話下。

所以這兩天美國已經有人預測,川普不是做不完任期辭職,就是會被彈劾下台。理由有一些。其中之一,就是因為他在這些財務上肯定會有被逮到有問題的地方。到時候共和黨掌控的國會對逼他下台不會手軟,因為川普下,副總統派斯上,更符合傳統共和黨的利益。

不過,就算情勢真的可能演變到這一步,以川普的個性不可能就範。他連還沒當上總統的時候都會聲稱可能不接受選舉結果,坐上總統大位之後,更可想而知。何況他也有恃無恐。他凝聚了一千五百萬鐵粉的推特帳戶,在競選期間就是他打敗主流媒體的利器。他當選後也說要保留,雖然會很收歛著使用,但是如果媒體有什麼爛報導或不正確的報導,川普說他就要用來當作「反擊的武器」(method of fighting back)。

總之,這些發展有得看了。

延伸閱讀:

https://newrepublic.com/…/david-brooks-thinks-donald-trump-…

http://www.nytimes.com/…/donald-trump-holdings-conflict-o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rumps-conflicts-of-inter…/

http://www.newsmax.com/…/donald-trump…/2016/11/13/id/758634/

The conflicts are in many ways as complex as his business empire, adding a heightened degree of difficulty for Mr. Trump to separate his official…
NYTIMES.COM|由 ERIC LIPTON AND SUSANNE CRAIG 上傳

2016 年 11 月 15 日,21:03

P 隨筆

運動太少,要改進卻一直沒辦法。前一陣子聽一位朋友說:唯一的路就是每天要把它當成最重要的事情,不先運動,就不開始一天的工作。

本來我每天早上起來總要先看東西寫東西,覺得不善用頭腦清醒的這個時間太可惜。前幾天決定接受建議,進行改變,醒來第一件事情先做運動。今天才第三天就碰到關卡,花了很長時間在思考:對嗎?可不可以先工作,另外再找時間做運動?

掙扎了良久之後,終於決定先做運動。算是過了一個關卡。希望接下來也能持之以恒。

2016 年 11 月 14 日,22:23

P 隨筆

今晚看了紀錄片《夢想續航》在本屆金馬影展的首映。結束後應佳映電影公司的訪問說幾句話,我說:這是一部令人感到溫暖的電影。

十年前有部《夢想續航》,紀錄台大機械系鄭榮和教授帶領他的一群學生做一部太陽能車,去澳洲參加為期一個月,長達三千公里的國際馬拉松賽,拿到第五名的故事。《夢想續航》,則是在十年之後,探訪當年參與計劃的各個學生,如何各自在國內外不同的專業領域嶄露頭角,追蹤他們成長足跡和當年那個實踐夢想的關係。

我說溫暖,是因為看到年輕的夢想的溫暖,團隊合作一個計劃的溫暖,師生情誼的溫暖,成長過程的溫暖,各人對專業認知的溫暖。尤其,在網路上各種新增知識與資訊這麼豐富,因而讓學校傳授的知識有時反而可能有所不足的今天,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如果老師在學校階段對學生有些特別而嚴格的要求,將對他們產生多麼深刻而持久影響的溫暖。

其中,有一位後來創業的同學講的話特別動人。他說了一段大意如下的話:「我以我粗糙的雙手為榮。因為粗糙的手是我思考與行動的結合。沒有思考,手只是在做代工;沒有動手,思考沒法實踐。」印象太深刻了,我就在受訪時複誦了一遍。

我講完之後,很榮幸和鄭榮和教授合拍了一張照片之後,在找洗水間的當兒,有人來找我拍照,說是我的讀者。我說:「啊,你就是片子裡說『我以我粗糙的雙手』那句話的人!」
很榮幸也很開心地和林明賢也合拍了一張照片。

謝謝劉嘉明前後十年拍了這兩部紀錄片。謝謝李家驊導演。
謝謝鄭榮和教授和他的弟子們。

明年四月間這部電影會正式公映,在此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