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9 月 28 日,11:44
P 隨筆
這幾天忙,昨天有颱風假,好不容易趁機把要回應端傳媒上的一篇文章寫好,剛給了柏文 Albert Tzeng.
交稿後看新聞,才發現這次胖颱梅姬竟然造成這麼大的傷害。驚人。柏文說他也忙了一夜,才剛以為可以休息,引收到我的稿子。我跟他說,我的就不勞他再費神編輯,文責自負。
現在出門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吃的。

這幾天忙,昨天有颱風假,好不容易趁機把要回應端傳媒上的一篇文章寫好,剛給了柏文 Albert Tzeng.
交稿後看新聞,才發現這次胖颱梅姬竟然造成這麼大的傷害。驚人。柏文說他也忙了一夜,才剛以為可以休息,引收到我的稿子。我跟他說,我的就不勞他再費神編輯,文責自負。
現在出門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吃的。
由於台電迴避我們的問題,沒有提供這些數據,所以陳謨星博士對台電的回應也提出了他的意見,只不過到8月31日才傳來,我們也在9月1日特地寄信給台電朱文成董事長,請台電再繼續回覆。但時間因素,來不及寫進結案報告。
以下是9月1日當天給朱董事長的信,以及陳謨星回應的內容。
朱董事長:
我25日請教為何台電網站上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為何再度有頁面的數據不一致,多謝台電已經回覆我作了修正,之後再生能源占比統一為9.8%。
我也已經把這一段寫進結案報告的修訂版。再請指教。
另,有關台電回覆V接變壓器的說明,我已轉交陳謨星博士。
http://data.taipower.com.tw/opendata02/apply/file/d051001/0809/%E7%B7%A8%E8%99%9F8-1%E9%99%84%E4%BB%B6R0.pdf
他也要我轉交他的回應意見如附件。想您與他很熟,可請直接聯絡。
由於我們開放台電的工作到9月1日也全都完成,所以在此向您致謝。這段時間和台電同事一起工作,受益很多。
如有什麼事情,再請寫信給我。
感謝,並祝
如意
Rex
附件:陳謨星對台電回覆V接變壓器說明的回應
陳謨星對台灣電力公司配電部門的回答,有六點。
第一點,真理是,一個完全平衡的電力系統,如果裝上VV連接的變壓器,這個系統就完全變成不平衡了。
台電說,裝VV連接變壓器,和系統平衡與否無關,請他們拿出證據來。 也許我可以解釋他們是怎麼回事。台電根本從來不考慮平衡與否,因為從我所知,台電對於 ABC 三線上,哪一個用戶接在哪一條線,根本沒有資料。台灣的配電線路,在作業時,哪條線方便,就接哪一條線,每月收了電費也無法知道哪一條線路是成長或減少。所以,一個不平衡的系統再加VV連接,也不過是更加不平衡,當然就不算一回事。
第二,看台電的說明,好像知道他們配電損失是多少。如果是,請他們拿出證據。如果算出來的,請把詳細計算辦法交出來。如果是量出來的,請告訴我們如何測量出來。基本上,要算一個不平衡的電力系統的系統損失的話,不但要算 ABC 三線,每一條線的損失,並且必須算到地線與地上漏電的損失、變壓器的「鐵損」,還有至少三次的「斜坡損失」。至於如果是量出來的話,那請詳細告訴我是怎麼量出來的。
第三,配電線路的不平衡集合起來,會影響高壓線路的不平衡,高低壓線路,所有三相馬達會因而多耗電。要知道,三相馬達會耗多少電,不是台電講的那麼小。每一個馬達因為負序所多耗的電,完全要看馬達是用在什麼地方,譬如風扇、抽水、壓縮,constant torque,variable torque 等等,都不同。同時,馬達是在full load、overload、light load等等,也不同。再者,台電配電部門所量的電壓只有長度,沒有角度,並且,那些電壓是經過變壓器 tap 調整以後的電壓 。照我看,配電部門全是外行。
第四,台電一方面說缺電,其實一方面又在丟電。尖峰時缺電最多,但尖峰時丟電也最多。但台電從不承認。如果台電真不承認他們有丟電,請他們書面寫下他們從不丟電。我看到他們書面後,會設法提出反證,讓他們無話可說。
第五,2001年的核三廠事件,差一點使南台灣全部報銷。核三事件第一警報,是負序電驛(relay) 的動作,但台電說與負序無關,完全是開關毛病。最近的核二廠事件,是因為零序電驛 動作,但台電又說與零序無關,完全是避雷器毛病。台電不但丟電,還要玩命,現在是不是要仔細看看,台電不平衡對於台灣老百姓的安全與經濟。
第六點,台電的VV連接,當然不是台電發明的。我可以告訴大家,美國德州人口和台灣相同,面積比台灣大五十倍,像德州的西瓜田需要抽水灌溉,為了經濟,其配電線,二十英哩到五十英哩常見,最長的配電線路有七十英哩。在這種不得已情況下,所以德州也有用VV連接。阿拉斯加面積比台灣大百倍,人口僅三十萬,那個地方的配電,更是不得已要用VV連接的送電辦法,即使線路損失高達50%也得忍受。而台電說,日本人有用,所以台灣就可以用,我覺得有點肉麻。
http://opentaipower.net/?p=511#more-511
大自然創作,畫筆的焦點來到了台灣。真是很有「梅姬」feel 的一個颱風。
看來明天是不用上班了。我跟司機說的時候,他告訴我:「所以你可以休息兩天了。」
我這才知道後天有一個全國老師不放假,可是其他人放假的教師節。真是後知後覺。教師節這種特別的放法,又是誰的創作?
https://earth.nullschool.net/…
「新政百日,迫遷依舊」。
今天 新政百日、迫遷依舊、土地正義、重返凱道! 「全台反迫遷」來到凱道,提出他們的主張:
「新政府上任已屆滿百日,原本期待新政府在執政時能從過去各個土地議題的抗爭經驗中發現問題,並進行實質改革的作為,落實保障人民的居住權以及正當程序。然而,時過百日,在民進黨的全面執政下,前朝延續至今的爭議迫遷案不但沒有因此而獲得重審爭議之機會。各地的迫遷議題如同過往爭取不到真誠協商、公開資訊、有效參與等正當程序保障的基本權利,有些甚至已直接面臨迫遷威脅。
「因此,多個民間團體以及數十個受強制驅逐問題所苦的自救會集結上凱道,我們要求蔡英文政府具體回應五項訴求:
「1. 針對都市計畫法、土地徵收條例、都市更新條例、市地重劃法規、國土活化相關政策進行通盤檢討、全面修法,落實「居住權」為核心原則的修法方向。
「2. 嚴格檢視所有開發計畫之公益性及必要性,落實資訊公開、民眾參與,納入無產權者參與機制,透過聽證嚴格檢視。
「3. 暫停所有爭議個案的執行程序,進行爭議處理機制、替代方案之研擬。
「4. 行政院成立專案小組檢視所有個案,並每季或每半年向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報告檢視與改進成果,要求政府確實遵循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落實正當程序保障,停止侵害人民居住權。
「5. 具體承諾重建大埔張藥房及黃福記二戶。」
我知道這一陣子 陳季芳 在台中忙著了解一些反迫遷的聲音,還寫了一連串報導。我最近忙,都沒見到他,就從其中挑了一篇轉貼在這裡,略表聲援。看完「全台反迫遷」的訴求之後,再讀陳季芳這個系列報導的近距離觀察實例,可以相互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