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2 月 25 日,10:00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台灣的核廢料一直找不到最終儲存場,核電廠的燃料池是用來(暫時)儲存核電運轉所產生的核廢料棒。核二廠的燃料池早在民國106年時已接近滿池,為了讓核二廠能於役期內順利運轉,台電將燃料護箱裝載池改裝為用過核燃料貯存空間,兩部機組各增加440束的貯存空間;但即使如此,核二廠的一號機也到了滿載的窘況,無法再更換燃料,必須在今年六月提先停機,早於法定除役年限約半年。…..
『核四是個老議題,「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公投案在性質上傾向《公投法》裡的重大政策的複決,不過,蓋好核四跟讓核四運轉是兩回事,核四商轉必須符合安全標準,也必須經專業評估符合發電效益,這又接近重大政策之創制。一個創制案,一個複決案,兩案併成一案大雜燴,不但可能窒礙難行,甚至違反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對核安的要求。
『尤其,核四的燃料棒從三年前已陸續運出國,當年的專案團隊已經解散,許多設備還是20年前的設計,原廠已停工或破產,如今要求啟封商轉,根據台電的評估光是測試時間就至少7年以上,橫跨兩屆總統任期,其中還要面對立法院的攻防與核電廠所在地的強烈抗爭等不確定的因素,耗費經費達至少達六、七百億元。……
『核電一年,核廢萬年,核能發電根本就是這一代人預先跟子孫提款,厚道的台灣人如何能這麼自私?」
緊急最後五天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緊急最後五天】
這兩天經臉書上朋友提醒,才注意到18日中央社報導,護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到2月28日截止,只剩十天卻還差27萬份。
昨天新聞,護藻礁公投連署中區負責人、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惠真講的一段話:「當一千年的阿里山檜木被稱為神木,7千6百年的藻礁卻要被當作30年的天然氣接收站,這根本說不過去!」林惠真強調:藻礁公投連署活動是台灣公投史上第一件對於生態保育的公投案,過去大家常說生態與經濟的發展如何平衡,但最終總是生態被犧牲,這次不要歷史重演。
請大家趕快把握最後五天機會。相關網址如下:
護藻礁大事紀:http://algalreef.weebly.com
連署書下載與注意事項 http://bit.ly/3cAK7gC
全臺各地連署據點 http://bit.ly/2YCELJo
連署據點登錄表單 http://bit.ly/3rgkvte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algalreefs
珍愛桃園藻礁官方網站 http://algalreef.weebly.com/
2020 年 9 月 19 日,17:59
J 核電與能源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過去人們對能源的印象是火力發電一肩扛,可再生能源只是點綴,但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成本快速下降,如今轉變的時刻已經到來,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9 年,風能與太陽能合計占了全球新增發電容量的三分之二…….再加上水力發電以後,可再生能源占 2019 年全球總新增發電容量高達四分之三。」

TECHNEWS.TW | 作者:TECHNEWS 科技新報
2019 年全球 2/3 新增發電容量,都來自風能與太陽能
「過去人們對能源的印象是火力發電一肩扛,可再生能源只是點綴,但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成熟、成本快速下降,如今轉變的時刻已經到來,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9 年,風能與太陽能合計占了全球新增發電容量的三分之二…….再加上水力發電以後,可再生能源占 2019 年全球總新增發電容量高達四分之三。」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20
說他是沒用的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說他是沒用的】
胡采蘋在貼文裡說:
「臉書因為供電問題棄台灣選新加坡,蔡政府阻礙經濟」,這種話你說得出來,你知道新加坡資料中心是100%再生能源嗎,馬克桑自己在臉書上說他要100%再生能源啦你拿得出來嗎。
為什麼馬總統有資格講這種話,你執政八年,你要啟用核四你怎麼不啟用呢,你執政八年,就是全台灣外商投資的低谷,陳水扁、蔡英文任內都比你好太多了,你到底有什麼臉指責蔡英文在吸引外資上的成就啊。
真是夠了,你不要再說蔡英文運氣好。真的就是你做最差。
——-
但馬總統是不會理會,還是會繼續說他那一套。
有關第胡采蘋指出的外商投資那一點,我去年就在一篇文章裡說馬先生的記憶力顯然不好:
「他執政的時期,台灣吸引外國的投資就在全球末端。2011年,台灣連北韓都輸,只贏非洲的安哥拉,全球排名倒數第二;2013年,台灣只贏北韓和巴基斯坦,全球排名倒數第三。他執政的時候也是因為台灣缺電而交出這種成績單嗎?何況,2017年的外國人直接投資還是近十年來的第三高?
「台灣吸引外商投資不足,有長期的根源性問題。把這和缺電扯在一起,是危言聳聽。」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