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J 核電與能源

2018 年 4 月 25 日,10:04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坐視台電『無責任』狀態的後果】

今天在蘋果日報發表<能源政策要打破「兩迷一混」>之下篇。

原能會、經濟部這些上級單位混淆監督責任,使得台電為所欲為。

舉例來說,在用電尖峰時段,台電不但自己不思舒解壓力,還阻撓別人提供的協助:

『更誇張的是:明知用電壓力高,供電機組的更新又落後,台電本該在緊張時刻積極向汽電共生業者調度供電,但他們不但不做,還在業者主動願意供電時拒之於門外。去年815停電事件,中油董事長陳金德請辭後透露:中油有2座共0.2G 的汽電共生設備,「他擔心台電供電捉襟見肘,主動提議要租給台電使用,但2次主動徵詢都遭台電拒絕」。』

這是因為只有持續製造缺電的恐嚇,才符合台電的最大利益,他們也才有主張繼續蓋電廠,尤其核電廠的理由。

『而最新的狀況是,隨著台電不斷製造「不要空污,就要核電」的話題,現在連環保署長都提出「深澳和核四一起公投」的議題,完全入殼。如此下去,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喊得再響,都難免破局。外商的不樂觀,不是沒有原因。

『民進黨坐視問題惡化,將來可能因為能源政策的崩盤又丟掉政權是他們自己的事,但如果讓核電復辟,是我們所有人的事。因此還是要給民進黨政府幾個建議』。

本文之上篇請見:https://bit.ly/2qVvRX3

郝明義/「開放台電」聯絡及協調人和台電相關的第三個病根是:「混淆監…
TW.NEWS.APPLEDAILY.COM

2017 年 8 月 30 日,12:19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又一個賞罰不明的例子】

我本來一直不明白林院長為什麼對台電如此賞罰不明,今天看公孫策的這一篇文章,他賞罰不明的例子又多了一個。難道賞罰不明是他慣常的管理風格?

摘該文結語如下:

『毒雞蛋事件還沒處理完畢,林全卻急著說「政府作得迅速且進步」,這不但是粉飾太平的心態,更無助於事件處理:衛福部將繼續混日子,農委會將以現狀為以足(請參考前述舉重選手例子)。作為一個行政院長,如此「無賞無罰」的作風是不行的。』

毒雞蛋風暴已經席捲西部13縣市(僅新竹市尚未淪陷),波及面包括蛋…
STORM.MG

2017 年 8 月 29 日,16:37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目的與方法斷裂的林全院長】

看了林全院長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電力之後,昨天我向自由時報做了些回應,並舉了三個應追究的事情為例來佐證。今天他們刊出了我說的結論,但可惜要追究的事只刊出一件。如果能多有一些例子,大家應該可以把問題看得更清楚。

我跟自由時報說的結論是:林院長的目的和方法之間有很大的斷裂,甚至背道而行。他一再坐視台電犯下的重大錯誤而不全盤檢討台電在經營管理上的禍根,會離蔡政府的「非核家園」越來越遠。

底下是自由時報的報導:
———————————————–

對於行政院長林全接受本報專訪,談及如何化解電力結構性危機等內容,公民團體「開放台電」聯絡人與協調人郝明義昨質疑,林揆的目的和方法之間有很大的斷裂,甚至背道而行。林揆的目的是要實踐「非核家園」,並減輕過程中的麻煩與痛苦,但他的方法卻是坐視麻煩與痛苦一再重複發生,結果可能危及「非核家園」的實現。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回應表示,已經聽到郝先生的發言內容,發言是民眾的權利,這部分予以尊重。

郝明義表示,現在台電所呈現的電力問題有很多,但根源只有一個:「台電的營運管理有很大的問題」。要改善營運管理的可能有很多,但是根本只有一個「賞罰分明」;賞罰不明,是所有管理的大忌,也是任憑問題存在並蔓延的禍源。

郝明義舉例,林揆在專訪中雖然承認台電幾個重大的機組更新啟用都延後的問題,但是卻避重就輕。例如今年花了六十六億元買來要應急用的大潭電廠七號機組,竟然再次拖延啟用,這件事最該立即追究卻隻字不提,請問接下來如何警惕台電不要再明知故犯?

郝明義強調,林揆如果不從根本追究台電這些營運管理上的禍根,那就是捨本逐末。而要追究這些營運管理上的禍根,首要之務就是賞罰分明,務必讓該負責任的人受到應有的懲處。否則,一年後我們還是會在原地打轉不說,離「非核家園」也只會更遠。

2017 年 8 月 23 日,07:27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Q 前瞻條例

【從台電到前瞻所顯示的問題—以及立法院該做的事】下篇

相對於台電的例子,前瞻是另一個極端:蔡政府抗拒不了權力的誘惑,玩了一場自以為聰明的權力遊戲,並且因權力而生傲慢,一意孤行。

佔了前瞻計畫一半預算的軌道建設,是這個遊戲最聰明之處。看到配合各個地方政府建設的旗號,本來應該對行政部門嚴格把關的立法委員自動繳械,就算看出計畫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阻攔。甚至,還會有人想要分一杯羹。 

前瞻條例在立法院審查的時候,誓言把關的國民黨立委最後關頭突然棄守,同意了民進黨朝三暮四的條件,引起支持者大嘩。國民黨立委眼看無法交待,到審查前瞻計畫的時候,忽焉拒審,忽焉爭搶召委,但是負責搶召委的羅明才立委當天卻又神隱不見踪影,令人不解。

如果看看立法院審查前瞻條例的那一期公報,會發現那次黨團協商結論中有33項附帶決議,其中有8項是國民黨立委提案爭取把軌道建設延伸到自己希望的區域,大部份是羅明才和林德福兩位立委領銜。

在野的國民黨立委都如此,同屬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當然更順水推舟,沒有認真阻攔的理由。因此,在種種因素的配合下,一個原來八年八千億預算,說是要擘畫未來三十年的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竟然不論是條例還是預算,在立法院都是在沒經行政院長報告,也沒經隻字討論隻字修改的情況下就送出了委員會。

前瞻計畫,尤其主要軌道建設部份的種種不合理、草率、浪費及未來後遺症等問題,民間已經有大量的討論及披露,這裡不多贅言。

但我一直認為,比起前瞻計畫本身的問題,更嚴重的是蔡政府急著推這個計畫的過程,給原來就已經崩壞的政府運作又加上沉重的兩擊。

第一擊,是給了全國所有行政部門很壞的示範。

示範之一,是破壞規矩。第一版前瞻計畫首開沒有主辦單位的先例,並且是經行政院「會」而不是行政院「會議」通過,是代表性的例子。

示範之二,是草率與浪費。第一版前瞻計畫已經因為只有三個月準備時間而受詬病,新版前瞻計畫更在增加了少子化、食安、人才培育三大領域後,五天之內就送進立法院,結果計畫內容照抄國民黨政府者有之,先前預算被刪除卻借屍還魂者有之,有了食安大樓還要再花50億另建食安大樓有之。

示範之三,是破壞政府自己的機制。當「全面檢視『前瞻計畫』」的連署成功立案之後,按法規要最晚在六十天內回覆訴求,但是我們一再要求政府積極回應後,最後等到的只是國發會要我們去看行政院送給立法院的計畫書,對我們提出的實質要求沒有任何回覆。這種傲慢,不只摧毀「開放政府」的機制和努力,也形同鼓勵所有公務人員不需要重視民意。至於對民意還有惡意回應的例子,就更等而下之,在此不提。

第二擊,是破壞立法院的功能。立法院功能之受到破壞,本來是國民黨威權時代為了擴大行政權所致。民進黨好不容易首次在國會過半,選前也強調要回歸委員會中心主義,結果這次以前瞻計畫為代表,反而更進一步惡化。

在蔡總統要求限期達標之下,前瞻條例和前瞻計畫都未經行政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充分說明並進行詢答就出了委員會;立法院身為民意代表,對政府如此重大施政計畫不但沒檢視藍圖,也沒檢查施工計畫和預算,執政黨立委沒有任何人出聲表示不安。

更離譜的是:前瞻條例漏了落日條款,如此重大的立法瑕疵,柯建銘總召不但不思如何趕快補救,還口不擇言地要堅持一路錯到底

蔡總統說是要重視法治社會,召開司法國是會議。但如果連立法出現如此重大瑕疵都不求彌補,由民進黨的立法院黨鞭帶頭狡言強辯,這有什麼重視法治社會的誠意?

在行政崩壞的現實下,今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施政,充滿荒腔走板的戲碼。而蔡政府推動前瞻計畫的過程所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勢必使情勢更加惡化。

所以,在立法院即將對前瞻計畫進行二讀審查的時刻,不論民進黨還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都該在最後關頭提醒自己身為立法委員的職責,進行應有的監督。這不只是對計畫本身應有的作為,也可以借此提醒行政部門調整傲慢的心態,注意他們應該把持的施政準則,在混亂的時刻再多維持一些治理國家的立場和基礎

郝明義/「全面檢視『前瞻計畫』」連署發起人之一相對於台電的例子,前瞻是另一個極端:蔡政府抗拒不了權力的誘惑,玩了一場自以為聰明的權力遊…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Keep reading

2017 年 8 月 22 日,07:25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Q 前瞻條例

【從台電到前瞻所顯示的問題—以及立法院該做的事】上篇

兩年前我寫一本書,開頭是:「會計法送進立法院發現漏字、總統府讓一個精神失常的女人走上五樓、塑化劑與食用油延燒的風暴、桃園機場讓活貓夾帶出境、貴婦團阿帕契事件、跨部會拚經濟卻越拚越糟……這許多新聞共同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時間過去了兩年,現在可以替換一些例子再問一遍:「前瞻條例送進立法院漏了落日條款、總統府被人闖進砍了憲兵、桃園機場讓韓國小偷說溜就溜、小兵按錯雄風飛彈鈕、中油按錯鈕讓台灣大停電……這許多新聞共同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不論兩年前或現在,我的回答都是:「政府的運作已經癱瘓,行政已經崩壞。對現在的台灣,這是個難以寄望救世主改善的難題。」

政府運作癱瘓的問題,有多重長期累積的病灶,相互糾結,一路蔓延。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已經看到一個高峰,到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一年,證明這些行政崩壞的問題不但難以改善,還在繼續惡化。

台電與前瞻兩個例子,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說明何以致此。

先講台電的例子。這是蔡政府面對積弊重重的老舊官僚體制,手中空有完全執政的權力,卻不知道如何行使改革。

昨天林全院長到立法院報告815停電始末,接受質詢,也提出了許多確保供電的方案。但給人留下的最大的疑問是:台電如何執行?政府會如何監督台電執行?

譬如,林院長在報告裡提到一點,說要「積極落實智慧電表建置」、「擴大時間電價」等,來「降低尖峰負載」。

這的確是個重點。因為要解決缺電的風險,光走台電過去只求增加供電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必須從電力的供需兩端進行雙向管理。但是台灣的一般電用戶,都是兩個月才查一次電表,台電根本無從管理需求。只有當大家使用智慧電表,用戶可以即時看到不同時間段用電有不同價格的好處,才會自行調整用電習慣,達到「降低尖峰負載」的效果。

可是台電始終不肯積極推動「智慧電表」。因此去年的「開放台電」結案報告,當我們發現台電有「缺電十匹狼」作祟的時候,排名第一的就是這頭「落伍狼」。

「開放台電」結案後的去年十月,行政院推出一個計畫,要推動「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逐年設定目標,到2024年完成300萬戶佈建。

這個目標,其實已經很慢了,因為全台灣共有1,300萬低壓電用戶。但是昨天聽黃國昌委員質詢,發現「落伍狼」在蔡政府上台之前惡形惡狀,蔡政府上台之後更變本加厲。馬英九總統任內,要台電推廣100萬戶智慧電表,台電到2015年只做到1萬戶已經夠誇張,結果從2015年到現在,儘管有去年十月行政院特別再強調的新計畫,台電在兩年裡竟然只新加了351戶。

昨天林院長答詢時說:智慧電表要在今年年底前佈建2,000戶,2018年底完成20萬戶。但是看他和經濟部次長在現場回答的內容,看不出他曾經追究過去推動不力的真相和責任,以及他對自己做出的這個承諾有把握的基礎何在。

蔡政府還有一個對台電不知如何行使權力,進行改革的例子。本來,為了淘汰老舊的核電廠,又不要發生青黃不接的情況,其他重大機組的更新和商轉時間應該是最值得重視的。然而,台電在這方面始終漫不經心,有一匹「懶惰狼」作祟。「懶惰狼」也是在過去就惡形惡狀,到蔡政府更變本加厲。

去年,我們就發現「懶惰狼」導致台電林口、大林、通霄等電廠的新機組啟用時間一再拖延。但是今年花了66億元買來的大潭電廠7-1機組又歷史重演,為了夏天救急用的機組,照樣又沒法在預定時間啟用,泡了湯。但,同樣的,蔡政府看不出任何人要追究這些拖延的真相和責任。

也因此,我相信林院長一定忘了:要改革台電還有兩匹更可怕的狼。

一是經濟部和原能會這些單位破壞與台電的上下倫理,結果督導單位和被督導單位沆瀣一氣,形成一匹「被寵壞的狼」。

二是台電長期受核電利益集團控制、影響,因此有一隻「被綁架的狼」。

台電無心推動智慧電表的「落伍狼」,以及輕忽重大機組更新和商轉時間的「懶惰狼」,必須要跟「被寵壞的狼」和「被綁架的狼」一起檢視,才能知道它們之間的關聯,如何一併解決。但是林院長從去年更換了經濟部所轄中興工程顧問社的董事長,並要求「必需重新檢討過去中興工程顧問社及其子公司與台電之間在核電資源利益分配上的從屬關係,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之後,沒再看到任何後續追擊動作。

林院長既然沒準備全面檢查台電問題,進行徹底改革,那麼不論是為了長期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還是短期為了解決台灣繼續遭受缺電恐嚇的風險,我們都應該贊成由立法院設立調閱委員會,並行使調查之實。這樣,由立法院來補強行政部門的不足,讓台電的一些黑箱得以曝光,並要求行政部門進行應有的大刀濶斧的改革。

郝明義/「開放台電」聯絡及協調人兩年前我寫一本書,開頭是:「會計法送進立法院發現漏字、總統府讓一個精神失常的女人走上五樓、塑化劑與食用…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