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L 人物

2024年9月11日,20:28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今天金鼎獎頒獎,感謝評審對《種子和風》、《有蚱蜢跳》的肯定,得以❝ 榮獲圖書插畫獎 ❞
大大恭喜王妤璇和吳睿哲!也感謝楊士毅對《種子和風》的共同參與!
┈ ┈ ┈ ┈ ┈ ┈┈ ┈┈ ┈ ┈ ┈ ┈ ┈
🌱《種子和風》#王妤璇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曾經在探尋自我意念,身旁也會出現相伴旅程的其他角色,所以當我看見這文本的時候,也看到了一部份的自己。」

「跟著故事的發展,我試著用顏色以及造型來表達情感的流轉,書中可以看見隨著種子它的心境轉換、色彩是會不斷流動的,初期會有豐富多變的地景,也有幽暗的情感轉折,最後透過成長理解呈現出溫暖開朗的色調。」

「這對於繪畫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肯定。」

┈ ┈ ┈ ┈ ┈ ┈┈ ┈┈ ┈ ┈ ┈ ┈ ┈┈
🦗《有蚱蜢跳》#吳睿哲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從小到大身長在一個喜歡分類與定義的社會,但我認為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我很感謝每一個向我回饋的讀者,看懂的或看不懂的都好。」

「身為一個作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話說出來,交棒給讀者把話接下去。」

「在這個快速嘈雜的年代,能用自己的步調做一本書,是很不容易的。」
✰…✰…✰…✰…✰…✰…✰…✰…✰…✰
期盼大家都能持續透過閱讀,支持臺灣優秀的創作者✨✨✨

※ 圖片截自第48屆金鼎獎頒獎典禮 Live直播
🎖️📖 金鼎獎|#金鼎獎|#有蚱蜢跳|#種子和風|#大塊文化|#image3

2024年9月11日,14:3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各位朋友:
近年來,臺灣創作的Picture Books 和 Comics 在相關的國際大獎,及國際版權的銷售上,迭創佳績。
文化部今年起辦理 Books from Taiwan(BFT) 2.0 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計劃,劃分「文學/非文學」,及「漫畫/童書與繪本」兩大類來徵件,挑選具有國際版權銷售潛力之臺灣原創出版品,予以翻譯並加多方向推廣版權銷售。
現在2025年Books from Taiwan 2.0第一期的徵件期程自9月6日起開始,至10 月7日截止,也將在9月12日下午舉行徵件線上說明會,下午2點到3點是「文學/非文學」類,3點到4點是「漫畫/童書及繪本」類。
在3點開始的「漫畫/童書與繪本」類說明會上,除了解釋報名機制外,我也會整理最近訪問幾位國際專家的意見,請大家參考這些專家對臺灣 Picture Books 和 Comics 創作者如何更進一步打進國際市場的建議。
我訪問的人有:
Picture Books類
Grazia Gotti (波隆那兒童書展顧問),數十年觀察國際Picture Books創作趨勢,對臺灣的創作有特別的關心。
Davide Cali(圖際知名繪本編劇),與世界各國創作者有豐富的合作經驗,以及銷售國際版權的心得。
Comics類
Loo Hui Phang(布魯塞爾ESA Saint-Luc大學漫畫系教授),長期創作並評論,也是用兩年時間協助《OKEN:詩的端倪》成為今天面貌的重要推手。
Didier Pasamonik (法國著名漫畫評論家),長期觀察國際漫畫創作趨勢,也關注臺灣的漫畫創作環境。
希望這些建議對有興趣進軍國際市場的創作者有所助益,即使今年一時還沒有作品參加的人,也可以及早進行明年或未來的準備。
謝謝大家。
附註:明天線上說明會的報名方法: https://bit.ly/3XlIk4z
文化部的徵件說明,連結在這裡:https://bit.ly/47oVgLu
郝明義 謹啟

2024年9月8日,20:30

B 閱讀D 佛法E 人生回顧L 人物

地球禪師洪啟嵩今天有個幸福地球的無生壽宴,我去道賀。有整整一年沒有見到他,非常開心。
這兩天我在整理過去剛學佛的時候,想起很受惠於他的一點。
35年前同期學佛的人裡,不少人好奇神通,尤其想勾起前世的記憶。我當時也是其中之一。
那個時候洪啟嵩給了我一個提醒:六根圓通是修行到成熟的時候自然發生的事。所以除非是真的修行火候到了,六種神通一起發生、同時具備,否則修行不到,卻要追求神通,很容易走進邪道。他也說,前世那麼多,想記起前世,是記起哪一次的前世?
也就在那時,我在一部佛經裡讀到有一段故事,說目犍連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看到一隻鴿子,立刻就知道鴿子之前一千世的事情,之後一千世的故事。
而這麼厲害的神通能力,和佛的智慧相比又如何呢?
把這隻鴿子身上的一根羽手拔下來,切成一千段。用其中一段去沾大海裡的水,能沾到多少,就像目犍連的神通能力。而佛的智慧,就如同那大海。
我在那之後就徹底斷了對神通的任何想像。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隨時隨地看到這個那個,是多大的干擾?你如果真的能記憶起前世,很多前世,那些積累的遺憾和悔恨,哪是我們能承擔得起的?
之後也雖然總是看到很多人圍著些師父、大德,讚歎神通,但我很高興與神通絕緣。
很感謝洪啟嵩當年給我的提醒。

2024年9月7日,22:42

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名人書房」詹慶齡訪問了蘇經天博士,談他所寫的《新AI 與新人類》。
《新AI 與新人類》是我們去年九月出版的。這一年來,在我陸續接觸一些和AI相關的知識的過程裡,非常受惠於蘇博士寫這本書所提供的一些基礎。
蘇經天從腦神經科學的專業出發,不只從包含科技但不限於科技的層面透視了AI 核心觀念及作用,也回頭對人類可以如何審視自己、展望未來,有架構性的建議。
對我來說,在了解人類如何幫助AI 進行認知壓縮與知識還原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從出生到長大到今天,原來也無時無不刻不在進行認知壓縮與知識還原,充滿趣味及啟發。
謝謝慶齡的訪問。請大家看一下蘇博士現身說法,也推薦大家讀《新AI 與新人類》。
名人書房

2024年8月27日,22:56

L 人物

TC 20周年,音樂總監胡乃元邀請Robert Levin來台。Robert Levin是鋼琴家演奏,也是研究莫札特的權威學者、教授。
我聽焦元溥說Robert Levin的傳奇故事,一是當年他在哈佛畢業後,立即被Curtis 音樂學院請去當音樂理論系主任(head of the theory department);一是他彈莫札特已經不只有莫札特的曲風,而是可以化身莫札特,並天衣無縫地續成莫札特未完作品。
今天Robert Levin演講《Improvising Mozart——即興莫札特》,事前本來怕聽不懂,元溥大力邀請,說他「語言非常簡單生動,所有人都能聽懂,讓人大開眼界的那種。」
我去聽,果真如此。
他不只語言深入淺出,還隨講隨彈,談莫札特的Cadenza一氣呵成。
我可以想像讀音樂能被他教到的人能有多幸福。
這次Robert Levin 和胡乃元有兩場演奏。詳情看留言區。

Robert Levin 演講結束後,去向他致意。
與Robert Levin
與胡乃元。
與焦元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