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

一個年輕公務員的勇氣和行動

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P 隨筆

一位署名「魚凱」的公務員,寫了一封題為「公務員也想實踐夢想」的信,給準行政院長林全。他說:
 
『身在公部門中,看到一些行政制度、行政文化上的問題,讓跟我同時期進入公部門的年輕人們,對於政治改革不敢期待。這種狀況下,現在每年,卻有超過10萬的年輕人,以進入政府為人生目標。
 
『因此,冒著被標記的風險,我想提出一些這幾年來的觀察讓您了解,也希望未來進公部門的年輕人,能夠有一個更好、能夠發揮的公務環境。』
 
昨天,新聞說,『準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說,林全與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都看到了,也希望所有閣員要讀。』

年輕公務員拿出勇氣來建言了,希望新政府不只是讀,還能在讀了之後有行動。
 
給林全院長的一封信——公務員也想實踐夢想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718/1668883
 
公務員寫的一封信 蔡英文林全都看到了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605060443-1.aspx

是鬧劇、悲劇,還是喜劇?

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

林濁水寫一篇文章,談民進黨在國會裡繼續力護「朝野協商制度」造成的種種怪異現象和結果。真不知道到底該以鬧劇、悲劇,還是喜劇稱之:

『民進黨立委在柯總召領導之下,抵制國會改革並強力捍衛朝野協商制度,說「這制度太好了,柯就是靠著操作這機制,使馬總統的政策寸步難行,把國民黨打垮了,所以不能廢」,只是現在看來,國民黨用來對付民進黨和時代力量果然真是好用得很,這樣下去,將來會有一天輪到賴士葆倒過來說,「我就是靠這一招把民進黨搞倒的」嗎?也許不會,但是才兩個月已經證明要搞得綠營改革舉步維艱綽綽有餘。看來,這就不只是民進黨團的尷尬,更是執政黨和支持民進黨上台的多數民眾的悲哀了。」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683168

《日本如何面對爆買的陸客》

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

這一篇《日本如何面對爆買的陸客》,值得推薦。作者劉世琿針對台灣又愛又怕的來觀光的陸客,寫出經常被形容惡形惡狀的這些人,到了日本怎麼變了個樣子:
 
「筆者在日本所見到的是:在近乎無聲的火車或巴士中手機突然響了,中國遊客會壓低音量或趕緊關機;又如在萬頭攢動的淺草觀音寺雷門前,所有人只能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前進別無其他插隊的可能,而隊伍也安全有序前進。……除了美食、美景,學習各樣的文化與禮儀(道)更是中國遊客到日本的重要旅遊體驗。」
 
再指出日本人怎麼感動這些有錢的大爺:
 
「在日本沒聽過甚麼類似日月潭發生的假高山茶、饒河夜市專賣陸客的高貴水果、阿里山小火車搶座互毆、遊覽車司機放陸客鴿子以及花蓮店家小老闆罵客人滾回中國還儼然成為台灣之光這樣的事。在日本,以客為尊的文化絕不只是口號,對待再怎麼不理性的客人都不可能粗魯無理回應。 」
 
最後提出他對台灣的建議:
 
「對來訪的中國人友善不等於親中媚共;口口聲聲中國人滾回去的人也不見得真正愛台。面對陸客的態度不妨引用高雄市長陳菊幾年前在深圳訪問時所說:『用友善營造更多的友善。』採取理性開放的態度,善用台灣豐富的旅遊資源、轉變低價團及採購團的遊覽模式、營造更好的旅遊環境與市場機制以吸引中國高所得、高消費的人群來台自由行,並用更好的管理措施取代抵制。」

http://bit.ly/1QTA7bQ

吳典蓉專欄:蔡總統,這無關性別,而是關乎進步

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

『當蔡英文或林全等相關人士回以「性別不重要,能力才重要」時,這是誤解而且傷害了追求兩性平權的理想……
 
『面對只有10分之1女性閣員這樣的事實,如果輕描淡寫的以「能力」問題視之,這其實比反動修辭還糟,這是既得利益修辭,而且,連女性也身陷其中不自知,因為,如果不是昧於時代的現實,怎麼可能接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內閣找不到比10分之1更多的女性人才。』
 
吳典蓉這一篇很深刻。

http://www.storm.mg/article/11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