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管中閔也是媒體黨同伐異的煉金石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管中閔也是媒體黨同伐異的煉金石】

風傳媒前天有一篇社評:「管中閔成了政治與司法的煉金石」,主要質疑『對比眾多前例,「管案」被公懲會列為「指標性案件」,破天荒公開審理,很難不啓人疑竇,甚至認為別有居心。』

然後結論是:『民進黨蔡政府或許看不起大學校長,或許視奪了他們口中肉的管中閔為寇讎,但是,站上合議庭的不只是管中閔個人,更是代表台灣最高學府的台大校長,代表知識份子在「這個時代(民進黨主政)」的艱難處境,公懲會「公審」的不是管中閔,而是司法的良心。』

我在台大校長案的爭議過程中,只寫過兩三篇針對體制不合理的文章,對管中閔個人從沒寫過一個字。甚至沒提過他的名字。

我當然聽到對管中閔各種質疑的聲音,也認為有些質疑的焦點是十分嚴重的,但我一直沒有發言的原因,是因為我期待聽到管中閔自己的回答。

在這個過程中,管中閔持續選擇沉默,我也決定就繼續等待。

直到監察院三次約詢他的時候,我以為是個機會,但他都以眼疾等各種理由推拖不到。

他當上台大校長的時候,如果夠坦蕩,我認為那是公開說明的最好時機,但他沒有。

監察院以七比四通過對他違法兼職的彈劾,管中閔自己回應說『有需要時候自然會回應』,可他顯然至今也沒覺得到了需要的時候。

那麼,對這麼一個眾所注目的指標性案件而言,管中閔就以為船過水無㾗,可以永遠不面對嗎?我相信社會上不只我一個一直沒開口但不表示沒有疑問的人。

所以,不談他其他爭議,至少光以他目前已知的違法兼職這件事來說,公懲會公開審理管中閔,是再合理不過的事。因為這是唯一一個讓管中閔知道自己該說明的事還是得面對的機會,這是唯一一個透過公開審理讓關心此事的社會大眾明白情況的機會。

如果說台大校長「被」站上了公懲會的合議庭是什麼恥辱,那是管中閔自己選擇的。他一路放棄了所有為自己說明的機會,當然只能被公開審理。

公懲會審如果不公開審理此案,才是沒有司法的良心。

硬要把管中閔逃避問題說成是他「不想再蹚政治混水」,硬要把好不容易可以透過公開審理的司法程序來𨤳清事實的機會說成是民進黨政府操縱,不是媒體該做的事。

台大校長案爆發爭議的過程中,有些媒體傾向於從寬解釋管中閔的行為,如果在一定範圍之內的取捨倒罷,但是一味把管中閔的問題視而不見,凡有對他看來不利的情況都解釋為民進黨政府的操縱,則自失立場,形同成為管中閔個人的貼身護衛。

所以,管中閔不只成了政治與司法的煉金石,也是媒體黨同伐異的煉金石。

相關閱讀

風評:管中閔成了政治與司法的煉金石 http://bit.ly/2Rly0Hw

 

Spot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Spot】

昨天晚上, 我打了電話給溫妮。

溫妮是2001年「網路與書」剛出版專輯不久,從香港寫信給我說希望來工作。我在去歐洲出差路上,過境香港約了她在機場一談,她就來台灣工作了。

期間有一段很短的時間她回過香港,整個說起來,和我一起工作了十多年。

溫妮一向話不多,說話的時候,音調和音量也永遠不見起伏。

她個子小小的,留一頭短髮,活脫脫是幾米《我不是完美小孩》的模特兒。她高興的時候只是淺淺地笑,對任何人不滿意的時候,就是不出聲。動作也是保持一種恒常的速度,很少快跑快走。

開始的時候,溫妮不知道怎麼和我的急燥脾氣相處, 帶廣東腔的國語又不很靈光,被我說急了, 經常蹩得一臉通紅。

雖然這麼說,溫妮可不是沒個性的人。 有陣子, 她有個奇特的習慣,就是十個指甲塗指甲油都只塗中間一點,伸出手來,十根指頭好像都褪了色一樣。

她整個人圓圓的。冬天常穿一件彩色大圓點的毛衣,自己設計的一個書系也叫Spot. Spot 選的都是很奇特,很有個性的書。 像《 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就是代表。

她在台灣的生活全部就是環繞著工作。做出版工作的人,都是因為熱愛,而她一個人在台灣這麼久的時間就是要做出版,那是更特別的熱愛。她整個人小,唯一顯得大的是她的背包,裡面有電腦有這有那的,不論大小或重量都不成比例。

在台灣, 很少聽她談香港的事。有些新聞問她意見, 就只是撇撇嘴。前幾年香港佔中的時候,她也只說一句「很生氣」,其他就不多話。唯一看得出她情緒的,只有那時她臉書上的大頭貼換了個黑底的雨傘。

去年因為要照顧家人,她要回香港工作。我唯一能做的,是把她推薦給我相信她可以工作愉快的一家公司。我沒有女兒,不知那像不像嫁女兒的心情。

她回去了之後,這一年多,我們都沒什麼聯絡。

前幾天香港百萬人上街大遊行的時候,我想她一定有去,只是想到她小小的樣子夾在人潮裡,實在有點擔心。

昨天打電話給她,開始沒通。後來她傳回簡訊,我又打給她。

她在地鐵站裡。四周有些吵。

我問候她和家人之後,問她九號有沒有上街。她說:「有。」

我問她特首說要暫緩送中條例,有什麼看法?她說:我們還是要她撤回。所以明天還是會上街。然後有一句話:我很生氣。

我說你那麼小不嚨冬的,上街在人潮裡要小心啊。她說有,「好在有驚無險。」

我聽她說著,不由自己地拉大了嗓門說:溫妮, I miss you! 快!我要聽你也說一遍!快!

她說:我在地鐵站,很多人…

我說:我不管,快說。

我聽她嘟嘟噥噥地說了什麼,就跟她說:快去趕車吧!

今天傍晚收到她一張照片。
她在200萬+1人群中的。
比周圍人都矮了一截的小不嚨咚,很好認。

加油,溫妮 the Spot!

 

祝成功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 祝成功】

今天下午新聞說:『林鄭月娥今日宣布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工作。民主派隨即開記者會回應,表明若林鄭不撤回修例,「香港人不撤退」。他們亦要求林鄭收回將示威定性「暴動」,並釋放所有相關被捕人士。』

所以他們原定明天的抗議和周一的罷工都照原定計畫進行。

看朋友去香港,傳來一張照片。設計真是有力!!

說616 父親節上街,是因為香港比照英美,6月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

祝香港成功!

相關新聞 http://bit.ly/2WLKePr

謝謝蝦蝦的照片。

 

617能—-香港罷工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617能—-香港罷工】

職工盟今日(14日)呼籲全港下周一(17日)「罷工、罷市、罷課」,到金鐘參與由民陣發起的「反送中」集會。職工盟主席吳敏兒呼籲僱主體諒員工參與罷工,不要「秋後算帳」,甚至考慮參與罷市一日,「今次很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次,勞資雙方必須共坐一條船,去力抗《逃犯條例》修訂的機會。」

THESTANDNEWS.COM
職工盟今日(14日)呼籲全港下周一(17日)「罷工、罷市、罷課」,到金鐘參與由民陣發起的「反送…

祝福香港,香港加油!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祝福香港,香港加油!】

WOW! 香港朋友!反送中遊行又創了紀錄!

二○○三年的香港七一大遊行。那場針對《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五十萬人遊行,隔海給我很大的震撼。 香港不像台灣,沒有那麼多主導力很強的政黨可以動員支持者,而香港又是一般人對政治如此冷漠的社會。

在這種情況下,六百萬人口的香港,光憑一些民間團體聯合主辦,就能有十分之 一的五十萬人走上街頭,成果驚人。那場公民行動又進行得乾淨利落。五十萬人全程高度自制, 散場不見垃圾,讓我對公民行動開展了許多想像和信心,也啟發了我後來參與各種公民行動。

祝福香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