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4 年 4 月 2 日,23:23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每年波隆那書展的神奇書架(Amazing Bookshelf)上,除了公布拉加茲各個獎項的大獎得主之外,還會公布另外入選的100本神奇之書(Amazing Books)。剛才回到飯店得知今年的100種神奇之書剛公布。
《種子與風》也入選了!今年總申請書種有三千五百多種,能入選前一百,真是太開心了!
不過他們把編劇寫成 Ma Li Shi-yi Yang,也就是楊馬利士毅。:)
我要趕快寫信去請他們更正。
但總之,來到了波隆那在公布我們的計劃之前先收到這個好消息,真是太開心了!
Yeh!

Keep reading

2024 年 4 月 2 日,22:05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年從春節前就開始忙的一個計劃,春節持續忙,台北書展期間白天忙書展夜裡忙這個計劃,書展結束後又一路忙到前天上飛機。現在來到波隆那,見到 Grazia Gotti, 開始忙要揭幕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很高興我們合作的計劃即將要和大家見面了。
波隆那的四月,真是美好。

Keep reading

2024 年 3 月 22 日,22:19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八年前,第一次聽同事說起應該邀約楊士毅寫一本書的時候,我知道的他是一位剪紙藝術家。
所以最早的想法,是看如何出版一本他在剪紙上的思考,以及相關作品的書。
但是和士毅見面之後,就知道遠不只如此。
2.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很不會講話,一種很會講。
楊士毅是第二種人。
很會講的意思,不只是言詞便捷,還會有不斷有讓你印象深刻的金句;不但有金句,你還可以體會到那是和他內心深處的思索和整理有緊密的相聯。
譬如他會說:「每個人不必都發光。只要不遮擋住光就好。所以要讓自己鏤空。放空。」
這三者能一致呈現,不是容易的事。
3.
士毅說他不知道我為什麼願意花八年時間一直催他寫這本書,多次去台南訪談他。
最主要的就是好奇。好奇他怎麼那麼會講話。好奇他內心深處是如何思索的,把那些思索隨時提煉出金句,並搭配簡明言詞表達出來的機制和方法是什麼。
所以有一次他應我的要求把他寫了多年幾十本的日記拿出來給我看,告訴我每天花多少個小時不間斷地和自己對話時,我就覺得至少先得到一個答案。
一個人不斷地和自己對話,一層層扣問自己、剖析自己;一天幾小時,一寫就是好幾年,這種功夫非同小可。
一個人能長期和自己如此對話,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可想而知。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