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3 年 5 月 12 日,22:57

F 文化相關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台灣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3月底在中國大陸失聯,迄今超過50天。由文化界人士自發組成的「聲援富察連署⼯作⼩組」1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來自出版、學術、文化及媒體工作者聲援連署名單,包括多位日本重量級學者及美國知名記者在內,超過350人連署聲援,並且向中國當局提出兩項訴求:
1. 北京當局應妥善尊重富察根據中國法律應當享有的權利,包括能與家⼈和律師聯繫,並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2. 北京當局應謹慎處理本案,以免在台灣出版界造成寒蟬效應,傷害兩岸之間正常的⽂化交流活動。

2023 年 5 月 11 日,19:51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今天早上,我們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甘迺迪:美國願景》新書發表會。
本書共同主編,甘迺迪的外甥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Stephen Kennedy Smith)以跨國連線出席,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與前監察院院長錢復特別錄製影片致詞,美國在臺協會政治組組長饒昌明,台南市長同時為哈佛校友身分的黃偉哲市長,亦到場支持此出版外交創舉,而參與過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菁英領導班,最近又以「林月真總統」走紅的賴佩霞也出席,有一段精彩致詞。
2.
我開場的時候,先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從《甘迺迪:美國願景》這個書名說起,在2023年今天,台灣人為什麼需要閱讀一本六十年前美國總統和他的願景的書。
我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今天動盪的世局和甘迺迪置身的時代相仿,我們面對諸多挑戰,不論是如何捍衛民主、如何面對政黨之爭、如何在戰爭邊緣維護和平、如何保護人權和環境、如何務實地邁向美好的未來,都可以參考甘迺迪總統當年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候所堅持並實踐的信念。」
另一個則是,甘迺迪有關戰爭與和平的觀點,尤其值得今天台灣的讀者參考。我選了甘迺迪談和平的三篇演講來談。其中最精彩的是他認為「真正的和平一定是很多國家的產物、很多行動的總和。它一定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隨著每一代人所面臨的挑戰而不斷變化。因為和平是一個過程,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3.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尹麗喬,是催生這本書中文版的關鍵人物。他今天也擔任主持人引言。他說:「狄更斯曾說,有些時代既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醜惡的時代。甘迺迪所處的美國六○年代,正是如此。今日的台灣,何嘗又不是處在一個美好又醜惡的時代呢?
「面對這樣的時代,是最困難的事情。我們既不能因為時代的美好而盲目樂觀,也不能因為時代的醜惡懷憂喪志。甘迺迪總統不僅是美國自由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沒有理想,我們就會被時代的醜惡蒙蔽、陷入絕望;沒有務實,我們就會被時代的美好所麻痺,無法面對挑戰。」
4.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跨國連線致詞時,介紹甘迺迪總統曾在年輕時參戰,自己也受了嚴重的傷。他做為總統時期面臨嚴重的核武戰爭,所處的世界幾乎在崩潰邊緣。但也因為這些過程與經歷,讓他成為一名堅毅有決心的樂觀主義者,所以引用他說的話,「沒有什麼問題是人類無法解決的。過去的人類總能解決不可能的事情,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再次做到。」
他說如果大家去參觀甘迺迪圖書館,會看到一句話:「人總有一死,國家也會興衰,但是一個思想卻會永久不滅。」所以無論是戰役或政治經歷的勝利或是失敗,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對於人類精神的貢獻。
也因此,他希望台灣讀者能從甘迺迪總統這本書裡的這些話語感受一些啟發,也很實用,希望能夠協助應對台灣現今面臨的困難。
5.
美國在臺協會政治組組長饒昌明說:他個人之所以加入國務院,報效國家,是受到甘迺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一句話的激勵。「甘迺迪總統因為他激勵了幾代美國人追求夢想並實現更遠大的目標,包括登上月球,而被人們所銘記….這本書讓我們明白領導力及做出艱難決定的能力多麼重要。不只美國,甚至可說甘迺迪為全世界留下了重要遺產。」
6.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影片致詞表示:36年前他在台大就讀,發起自由之愛運動;今天為保衛台灣的自由民主而努力。所以他「向甘迺迪前美國總統所開創的美國願景,自由平等的精神表達最高的致意,相信臺灣也能用甘迺迪精神勇敢向前,捍衛民主!」
7.
前監察院院長錢復影片致詞表示:「我想很多人也許不一定記得甘迺迪,但是他這一句名言,相信沒有人會不記得:『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甘迺迪在那個美國遭遇各種挑戰的年代,「提出來new frontier『新邊界』政策,改善人民的生活,讓窮人生病有醫療的服務,年紀大的可以有安養的等等,到今天還是被大家稱道。」
8.
黃偉哲市長呼應甘迺迪總統提醒大家需要深入思考「和平」是什麼,並表示:「很謝謝大塊能出這樣一本書,能在年輕人對甘迺迪的印象漸漸淡去時,提醒大家在六十年前有這樣一位世界領袖,不管對美國或是世界局勢有著極大影響。他治國的智慧也深深影響後人,並讓六十年後的我們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和現在的局勢及所要面對的狀況有所共鳴、得到啟示。」
9.
賴佩霞致詞表示:「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研究領導力時,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我在台灣的教課基本概念就是甘迺迪的一句話:”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我希望學生在課業之間要瞭解,『理想』對一個人的一生規劃有多麼重要。『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這句話不只是對美國人說,我認為更是對全球的人說。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懂得領導力的重要與珍貴。不只是傾聽、溝通,而且要理性,要有愛心,還要有能共同達到目標的行動力。」」
10.
《甘迺迪:美國願景》是甘迺迪家族在他百年誕辰的時候主編的書。
他們按甘迺迪生命各個階段,以及相關重要事件和議題,邀請以卡特總統、伊麗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參議員為代表的美國及世界各國重要人士撰文,包括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為藝文界代表之一,共四十四位執筆。
這些作者不只各自評述甘迺迪在各個領域的事蹟,並且以互不重複的角度串連起一部甘迺迪的傳記。
這樣再搭配精選的三十一篇甘迺迪總統關鍵時刻的精彩演講,加上重現當年時空的大事年表,還有六百張珍貴的紀實照片和歷史文件,完整呈現甘迺迪總統的傳奇一生,以及他的美國願景,可視為甘迺迪紀念出版中最完整全面之作,甘迺迪家族並特別邀請達賴喇嘛為本書著序。《甘迺迪:美國願景》是甘迺迪家族授權大塊文化以唯一的繁體字版和中文世界的讀者見面。
11.
最後,我問了史蒂芬當這本書的主編的一個問題:在44篇文章之中,為什麼選擇Conan O’brien的<喜劇世界觀>這篇 文章做為第一篇呢?
史蒂芬回答:美國歷史上兩名大家公認最幽默的總統是林肯與甘迺迪。但這兩個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經歷過許多悲劇與不幸,因此,幽默就是他們能夠面對、處理這些悲劇的方式。所以,他希望這本書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要用幽默來看待這個世界。甘迺迪一生不斷倡議和平,但他也說,「你可以原諒你的敵人,但別忘記他們的名字。」
感謝所有支持、協助這本書出版的人。也感謝今天的發表會能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而進行。饒昌明組長、鄭文燦副院長、錢復先生、黃偉哲市長、賴佩霞女士到場致詞,洪奇昌委員、何志偉委員的協助,以及林濁水先生、于北辰議員、鄭秀玲教授及其他許多朋友到場支持,以及介紹我認識尹麗喬博士的閻紀宇,還有尹麗喬開始工作之後始終的支持,都在此深深致謝。
銀幕上方為Stephen Kennedy Smith. 左起:林濁水前立法委員、于北辰議員、賴佩霞女士、尹麗喬博士、黃偉哲市長、洪奇昌委員、饒昌明組長、引介我認識尹麗喬的風傳媒前副總編輯閻紀宇。

 

我開場的時候,先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從《甘迺迪:美國願景》這個書名說起,在2023年今天,台灣人為什麼需要閱讀一本六十年前美國總統和他的願景的書。 我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今天動盪的世局和甘迺迪置身的時代相仿,我們面對諸多挑戰,不論是如何捍衛民主、如何面對政黨之爭、如何在戰爭邊緣維護和平、如何保護人權和環境、如何務實地邁向美好的未來,都可以參考甘迺迪總統當年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候所堅持並實踐的信念。」 另一個則是,甘迺迪有關戰爭與和平的觀點,尤其值得今天台灣的讀者參考。我選了甘迺迪談和平的三篇演講來談。其中最精彩的是他認為「真正的和平一定是很多國家的產物、很多行動的總和。它一定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隨著每一代人所面臨的挑戰而不斷變化。因為和平是一個過程,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尹麗喬,是催生這本書中文版的關鍵人物。他今天也擔任主持人引言。他說:「狄更斯曾說,有些時代既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醜惡的時代。甘迺迪所處的美國六○年代,正是如此。今日的台灣,何嘗又不是處在一個美好又醜惡的時代呢? 「面對這樣的時代,是最困難的事情。我們既不能因為時代的美好而盲目樂觀,也不能因為時代的醜惡懷憂喪志。甘迺迪總統不僅是美國自由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沒有理想,我們就會被時代的醜惡蒙蔽、陷入絕望;沒有務實,我們就會被時代的美好所麻痺,無法面對挑戰。」

 

4. 史蒂芬.甘迺迪.史密斯跨國連線致詞時,介紹甘迺迪總統曾在年輕時參戰,自己也受了嚴重的傷。他做為總統時期面臨嚴重的核武戰爭,所處的世界幾乎在崩潰邊緣。但也因為這些過程與經歷,讓他成為一名堅毅有決心的樂觀主義者,所以引用他說的話,「沒有什麼問題是人類無法解決的。過去的人類總能解決不可能的事情,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再次做到。」 他說如果大家去參觀甘迺迪圖書館,會看到一句話:「人總有一死,國家也會興衰,但是一個思想卻會永久不滅。」所以無論是戰役或政治經歷的勝利或是失敗,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對於人類精神的貢獻。 也因此,他希望台灣讀者能從甘迺迪總統這本書裡的這些話語感受一些啟發,也很實用,希望能夠協助應對台灣現今面臨的困難。

 

美國在臺協會政治組組長饒昌明說:他個人之所以加入國務院,報效國家,是受到甘迺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一句話的激勵。 「甘迺迪總統因為他激勵了幾代美國人追求夢想並實現更遠大的目標,包括登上月球,而被人們所銘記….這本書讓我們明白領導力及做出艱難決定的能力多麼重要。不只美國,甚至可說甘迺迪為全世界留下了重要遺產。」

 

前監察院院長錢復影片致詞表示: 「我想很多人也許不一定記得甘迺迪,但是他這一句名言,相信沒有人會不記得:『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甘迺迪在那個美國遭遇各種挑戰的年代,「提出來new frontier『新邊界』政策,改善人民的生活,讓窮人生病有醫療的服務,年紀大的可以有安養的等等,到今天還是被大家稱道。」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影片致詞表示:36年前他在台大就讀,發起自由之愛運動;今天為保衛台灣的自由民主而努力。所以他「向甘迺迪前美國總統所開創的美國願景,自由平等的精神表達最高的致意,相信臺灣也能用甘迺迪精神勇敢向前,捍衛民主!」

 

黃偉哲市長呼應甘迺迪總統提醒大家需要深入思考「和平」是什麼,並表示: 「很謝謝大塊能出這樣一本書,能在年輕人對甘迺迪的印象漸漸淡去時,提醒大家在六十年前有這樣一位世界領袖,不管對美國或是世界局勢有著極大影響。他治國的智慧也深深影響後人,並讓六十年後的我們看到這本書時,覺得和現在的局勢及所要面對的狀況有所共鳴、得到啟示。」

 

9. 賴佩霞致詞表示:「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研究領導力時,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我在台灣的教課基本概念就是甘迺迪的一句話:”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我希望學生在課業之間要瞭解,『理想』對一個人的一生規劃有多麼重要。『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這句話不只是對美國人說,我認為更是對全球的人說。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懂得領導力的重要與珍貴。不只是傾聽、溝通,而且要理性,要有愛心,還要有能共同達到目標的行動力。」

 

《甘迺迪:美國願景》是甘迺迪家族在他百年誕辰的時候主編的書。 他們按甘迺迪生命各個階段,以及相關重要事件和議題,邀請以卡特總統、伊麗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參議員為代表的美國及世界各國重要人士撰文,包括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為藝文界代表之一,共四十四位執筆。

 

這些作者不只各自評述甘迺迪在各個領域的事蹟,並且以互不重複的角度串連起一部甘迺迪的傳記。 這樣再搭配精選的三十一篇甘迺迪總統關鍵時刻的精彩演講

 

六百張珍貴的紀實照片和歷史文件。                                           這樣再搭配精選的三十一篇甘迺迪總統關鍵時刻的精彩演講,加上重現當年時空的大事年表,還有六百張珍貴的紀實照片和歷史文件,完整呈現甘迺迪總統的傳奇一生,以及他的美國願景,可視為甘迺迪紀念出版中最完整全面之作,甘迺迪家族並特別邀請達賴喇嘛為本書著序。《甘迺迪:美國願景》是甘迺迪家族授權大塊文化以唯一的繁體字版和中文世界的讀者見面。

 

會後的合照之一。

 

會後的合照之二。

 

會後的合照之三。

 

會後的合照之四。

 

最後,我問了史蒂芬當這本書的主編的一個問題:在44篇文章之中,為什麼選擇Conan O’brien的<喜劇世界觀>這篇 文章做為第一篇呢? 史蒂芬回答:美國歷史上兩名大家公認最幽默的總統是林肯與甘迺迪。但這兩個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經歷過許多悲劇與不幸,因此,幽默就是他們能夠面對、處理這些悲劇的方式。所以,他希望這本書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要用幽默來看待這個世界。甘迺迪一生不斷倡議和平,但他也說,「你可以原諒你的敵人,但別忘記他們的名字。」

 

 

2023 年 5 月 10 日,21:21

B 閱讀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有兩個女人,從中學開始,到大學,再到畢業之後,生命一直對照著走不同的路。
一個從海濱的家鄉走進了山;一個從山城的家鄉走向了海。
然後在漫長的遊歷之後,又各自再度見山是山,見海是海。
在思考5月14日女性生命力講座的人選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子山海》兩位作者張卉君和劉崇鳳。
我相信她們一山一海的路程,足以呈現女人兼有纖細又堅靱的生命力。
2.
而和她們討論之後,我發現她們在探索和思考的,遠比我想像的更遼闊也更深刻。
她們認為女人的生命力還需要有對外、對內的雙重定位。
對外,是在戰爭、疫情、氣候劇變之下,如何重新面對地球這個大地之母。
對內,是在新時代裡,重新思考母性的位置和角色,打破傳統框架,讓自己擁有新的女性力量。
至於女性力量怎麼展現,她們也提出兩個路徑。
一個是讓自己繁華盛開,一個是成為別人的山海花樹。
而卉君和崇鳳在這兩條路徑上,又對照著走了不同的方向和順序。
走進山中的崇鳳先讓自己繁華盛開,再成為別人生命的山海花樹。
走向海的卉君先惦念著成為別人的山海花樹,後來才想到盛開自己的繁華。
3.
讀《女子山海》的時候,我看到崇鳳在美濃辦一個「溪女」 的工作坊,很受感動。
二十個來自島嶼四面八方的女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背景、搭不同的交通工具而來。然後幾個晚上互相訴說彼此的故事,最後在溪邊圍著生起來的火,終於奔放。
我問她是否可能在台北的101大樓,最現代化的空間裡,設法大家體會「溪女」 工作坊的一些要素。
她說很難,因為那就是要在野地,也要好幾天時間的蘊釀。
「不過,」她說,「我可以設法帶大家體會一下如何喚醒內心力量的舞動。」
4.
5月14日母親節下午三點,歡迎大家來參加張卉君和劉崇鳳對談,我主持的女性生命力講座:「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
可以聽她們的生命對談,並且體會劉崇鳳帶動的喚醒內在心力量的舞動練習。此外還可以免費體驗「花艷・花宴」沉浸式動畫。
為了向天下的女性致敬,當天凡是女性可以免費入場。請每個女人都給自己一個假期,連結大地母親,也盛開自己的山海花樹。
「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認識女性的生命力」
▌講座日期:2023/5/14(日)15:00~17:00
▌票價:350元。母親節當日凡女性可免費入場。其他人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亦可現場購票。網路購票資訊請見留言區。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2023 年 5 月 8 日,20:51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近日來臺北市議會部分議員意圖透過修法放寬「山限區」建築高度管制,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等 12 個專業團體、14 個大學專業學系以及三位都市發展、防災和地質專家,因感於事態重大,恐導致市民居住安全受到威脅與自然生態景觀受到破壞,遂發起連署反對放寬「山限區」 建築高度管制,希望臺北市政府與市議會信任專業,以更全面角度思考山坡地 安全,以免釀成重大災害,造成無法挽回之悲劇!』
曾成德教授的原貼:https://bit.ly/3LHf3LV

2023 年 5 月 6 日,22:21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天在101双融域辦「在樹與花之間——植物的生命力講座」,第一次使用9公尺寬銀幕,非常開心效果一如當初第一眼看到這個場地時候的設想。可以使語言和圖像要傳達的訊息相互加乘!許多聽眾會後都告訴我:這是全新的聆聽演講經驗!
感謝古碧玲事先和我一再討論內容,使得內容豐富飽滿又節奏快速。我們會儘快剪一些短片出來。在那之前,請先看今天現場的一些照片,可以大略體會一下。
今天沒來得及參加的人,請不要錯過下個星期天5月14日母親節那天下午三點場的講座:「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
曾獲蔡英文總統收藏並推薦的《女子山海》一書兩位作者張卉君、劉崇鳳,回應地球給每個人的召喚,每個人重新認識、尊重大地之母的探索;女性為自己的生命,也是為下一代的未來,必須重新認識自我位置和力量的探索。這場講座也會邀請聽眾一起進行喚醒內在心力量的舞動練習。
因為是母親節,這一天凡是女性都免費入場,同時免費觀賞「花艷.花宴」沉浸式動畫體驗!那天和母親一起用過午餐之後,請不要忘了下午3點來「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大家一起體會新的演講經驗,也一起釋放女性的生命力!
————
「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認識女性的生命力」
▌講座日期:2023/5/14(日)15:00~17:00
▌票價:350元。母親節當日凡女性可免費入場。其他人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亦可現場購票。網路購票資訊請見留言區。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疫情三年,許多人開始親近植物,陽台上多了植物,甚至自己栽種食用植物。 我也是其中之一。 古碧玲也因而體會出植物對人類提醒的三個去中心化。

 

樹木。是人類各種創作中最常用來代表生命力、茁壯、希望的象徵。 伊朗畫家 Amin Hassanzadeh Sharif 的《藍色大樹》正是一個代表。

 

花朵。人類最常和愛情聯想,也用來象徵愛情的故事。 義大利大衛.卡利 Davide Calì及莫妮卡.巴倫可 Monica Barengo創作的《白花之愛》正是一個代表。

 

古碧玲談植物提醒人類的三個去中心化,首先是去「人類的中心化」。

 

植物提醒人類的第二個去中心化,是去「植物的中心化」,也就是不要只知道熱門的植物,只種大家耳熟能詳的植物。多認識植物,會有無用之用。 古碧玲講了她喜歡的六種「邊緣」植物。 其中一種叫作「小花十萬錯」。 真是邊緣的花名。

 

會場一角。

 

老友台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也來出席。感謝。

 

家鐘在會場問一個和「尋找母樹」相關的問題。

 

我和古碧玲相識三十多年,有許多共同的興趣,但植物原本根本不在內。 我是城市土包子,出了城凡看到綠的東西都以為是「草」。(包括稻子)古碧玲說她也遇見很多人凡看到不認識的植物都叫樹。

 

古碧玲說的第三個去中心化,是去「掌控的中心化」,父母應該體會植物與後代的關係,以新的視野看待子女的養育。�子女不是盆栽,而是自有生命的樹木。 我想到皮諾丘是用植物來講一個兒子的故事的代表。也因此用《皮諾丘前傳》來講那個打破傳統木偶兒子的路數,而用孩子充滿生命活力來講的故事。 義大利 《皮諾丘前傳》是義大利亞歷山卓・桑納Alessandro Sanna的作品。我放了一部我做的短片。

 

《尋找母樹》透露的植物世界的奇妙,遠非人類智力所能想像。

 

今天沒來得及參加的人,請不要錯過下個星期天5月14日母親節那天下午三點場的講座:「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 曾獲蔡英文總統收藏並推薦的《女子山海》一書兩位作者張卉君、劉崇鳳,回應地球給每個人的召喚,每個人重新認識、尊重大地之母的探索;女性為自己的生命,也是為下一代的未來,必須重新認識自我位置和力量的探索。這場講座也會邀請聽眾一起進行喚醒內在心力量的舞動練習。 因為是母親節,這一天凡是女性都免費入場,同時免費觀賞「花艷.花宴」沉浸式動畫體驗!那天和母親一起用過午餐之後,請不要忘了下午3點來「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女性的生命力講座」,大家一起體會新的演講經驗,也一起釋放女性的生命力! ———— 「每個女人心中的山海花樹—-認識女性的生命力」 ▌講座日期:2023/5/14(日)15:00~17:00 ▌票價:350元。母親節當日凡女性可免費入場。其他人用101大樓當日消費發票可折抵100元。亦可現場購票。網路購票資訊請見留言區。 ▌地點:双融域AMBI SPACE ONE(台北101五樓 觀景台售票口旁-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樓) ▌主辦單位:大塊文化、科文双融、双融域AMBI SPACE ONE *歡迎企業、團體、旅行社洽談專屬優惠方案或團購需求,即刻電洽双融域:02-2700-2118分機305或307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