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是個忙到上洗手間沒時間沖馬桶的人。」
賈伯斯有個長大後才相認的小說家妹妹。這是她以賈伯斯為原型寫的一本小說的開場。
喜歡工作的人總會把自己搞得很忙,但是會忙到這種境地還是很誇張。過去我這麼想。
但是去年最後兩個月,我終於體會到實際為什麼可以忙成那樣子。所以等年前終於把所有工作告一段落,我決定趁春節假期無論如何要出國休息一下。
但是,沒有我預期那麼順利。
2.
主要原因是手機。
雖然到了有陽光,有海灘,可以游泳的地方,開始的幾天我沒有享受多少。
說是放鬆了嘛,但也花很多時間在看手機,看影片、看北極熊和企鵝、看大衛.林區相關的講話、看AI相關的新聞,直到我警覺到忘了這次休假最重要的事情——運動和休息。
2024年是我終於走出自己低潮的一年,尤其下半年。但也因為走出低潮,這一忙就不可收拾,而相對地,除了少了休息,就是少了運動。所以這次出國前告訴自己,無論如何就是要運動,並且因為運動而產生自然的休息。
但結果竟然因為耽溺於手機而浪費了好幾天大好假期。
3.
所以,春節假期我還是要推薦大家讀《失控的焦慮世代》。
這本書談的實在不只是成長期的孩童和少年要注意的課題。成年人也一點不少。
我整理了一下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對比。
未成年人因手機而陷入失控的焦慮,主要是因為三個因素的交互作用。
一是父母過度保護而封閉了孩子在真實世界裡成長的機會。
二是父母過度放縱孩子在虛擬世界裡的活動,導致他們遭遇許多意料不到的危險。全球性青少年大幅上升的自殘與自殺比率,只是例證之一。
以台灣來說,還有三,就是考試教育的壓力太大,學生不可避免地把手機當作考試監獄中最渴盼的放封出口,和第二點相互滾動加大。
我拿自己來分析成年人的情況,也是受到三個因素的交互作用。
一是太重視因為手機而產生的諸多聯絡、溝通機能。
二是太忙碌,所以沒有時間去進行實體世界該做的許多事情,不只是人際的互動,甚至連自己的運動和休息都大量減少。
三是工作的壓力大,手機成了要放封、舒壓的時候,下意識就拿起來了。像我前幾天就是。
成年人這樣下去的危機是什麼?當然也是焦慮世代這本書裡的四個癥狀:社交障礙(同溫層)、睡眠剝奪 、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我曾經自以為這四個癥狀並不嚴重,但是細想一下,光是上癮這件事就夠可怕。
在它面前,我已經不自覺地把這個假期本來放在最上位的「運動」和「休息」自動降級了。
4.
COVID-19是帶來人類生理疾病的瘟疫,手機和社群媒體則帶來我們心理疾病的瘟疫。
《失控的焦慮世代》不只是幫我們關心子女和下一代如何避免這場心理疾病的瘟疫,也可以幫每一個成年人都檢視自己為什麼比過去更難以思考、不容易專心,過度看重自己而忘了關心他人並建立親密關係。
《失控的焦慮世代》是協助各個世代重新找回正常人類生活的書。
我們也在準備一個大家可以如何一起行動的網站,會再跟大家分享。
很高興有這些體會之後,我開始把握這個難得的假期和機會。
今天小年夜,祝大家新年每個人都能當手機的主人(而不是讓手機當自己的主人),並能給自己補充好休息和養分。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