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前言:從一艘新奇的太空船談起

B 閱讀

這是個越界的時代。人類和動物的器官在越界,太空探索和旅行在越界,所有夢想在越界。
而越界的起因,在於知識與閱讀的越界。

2007年1月,報紙上有一則小小的新聞,談的是一種有別於美國航太總署(NASA),由私人發展的新太空船概念。我循著線索,上網去了那個新聞焦點的源頭「藍色原點」(Blue Origin),看到主事者以這樣的開頭寫了一封信:

我們正在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地,設法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以便可以讓許多人都可以使用,並且可以讓我們人類更盡情地繼續探索太陽系。

因此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發展一種雖然裝載人數不多,進入太空也只能到「次軌道」(suborbital)的太空船,但這種太空船的突破性在於,可以垂直發射,又垂直著陸。

2006年11月13日,這個名為「新謝帕德」(New Shepard)的太空計畫,第一次發射了這種新奇的太空船,雖然最高飛行高度只有285呎(87公尺),但是垂直起降的模式實驗成功。因此接下來你可以看到從2003年開始很神祕地進行這個計劃的主事者,在德州買下一塊670平方公里太空基地,同時網羅美國許多航太專家來進行這件事情的貝佐斯(Jeff Bezos),像個快樂的孩在一樣在開香檳慶祝。

是的,就是那位創立亞瑪遜網路書店的貝佐斯。他離那艘太空船可以每年發射52次,為太空旅遊展開新頁的未來,更接近了一步。

Keep reading

兩個人的經驗

B 閱讀

為什麼一個整天和書為伍的人,要到四十四歲才明白閱讀是怎麼一回事?

有時候,談話延長那麼一點,是好的。

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譯者,在來來飯店的咖啡廳討論一份書稿。熬過了漫長的一個下午,我們的話題有機會轉到一個輕鬆的方向,聊起一部叫作《益智遊戲》( Quiz Show)的電影。

195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英姿煥發的年輕教授,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參加一個叫作《21點》(Twenty One)的對決型益智獎金節目,連續拿下十四週冠軍,創下五千萬人收視的紀錄,轟動全美。他不但累積了驚人的獎金,上了《時代》雜誌封面,還在固定節目裡談十七世紀的詩、談幾何學,成為風靡大眾的媒體明星。然而兩年後,有人開始檢舉《21點》作弊,節目內容事先有套招。主辦單位和范多倫先是都否認,但隨著司法單位的調查節節升級,最後連國會都召開了聽證會,范多倫終於承認他「介入此事甚深」,無數支持他的觀眾,為之嘩然。

Keep reading

中學的「我考故我在」

B 閱讀

一個國三學生自殺的背後

2004年有一則新聞報導。

有一家父親在營造業工作,母親在當教師,國三的獨子在學校品學兼優。一天父親看到兒子在屋子裡看小說,把他訓斥一頓。兒子受不了訓斥要出去,父親不准,要他打電話給母親。母親在電話裡說了幾句,兒子在電話這頭回嘴,說父母的要求太高了,為何不能讓他有自己的讀書方式。父親認為小孩講話沒禮貌,打了他兩個耳光。兒子隨即進了屋子甩上門。等父親聽到外面碰的一聲,兒子已經跳樓了。

Keep reading

潘朵拉盒子裡的最後一個禮物

B 閱讀

我們可以畫個門,開了門就回到家了。

看了前面談的這些困惑,尤其這些困惑對我們後續路程的影響與耽擱,很少人能輕鬆得起來。
但是,噓,說一個秘密,我們一定可以輕鬆得起來。

有一次我看一齣卡通。
卡通的主角,一定要在一段時間裡完成一個任務回到家。但是他遭遇的危險越來越多,越走越遠,最後時間只剩三秒鐘的時候,他人在千里之外。任務,是絕對達不到了。

Keep reading

不值得付出那麼多時間的書

B 閱讀

也許,它們也沒什麼不好,不過,就是不值得你付出那麼多時間。

有些時刻,讓我很頭痛。譬如年底,有人要我跟讀者推薦一下這一年裡讀了哪些好書。或者,有人問你對你生命影響最大的書有哪些。

我很同意林語堂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是人人所必須閱讀的,只有在某時某地,某個環境或某個年齡中一個人所必讀的書。」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