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2024年9月21日 22:2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朱宥勳的《只能用4H鉛筆》副標是:「我因為討厭寫字,所以才喜歡文學的。」
可以再加一句:「因為兩條腿不太聽使喚,所以愛上了拳擊。」
2.
這本書並不是小說,但是朱宥勳應該是很想證實真實人生比虛構的小說還戲劇化。
開場是很有漫畫感的。
一個小學生在四個功課項目裡最討厭國語科,因為他超級討厭寫字。
討厭寫字不是因為跟「字」結仇,而是因為寫字太用力,就算是用軟軟的2B鉛筆也可以「力透紙背」透三層,「碳粉漫漶,把作業簿塗成煤田」,直到用4H才找到平衡。
寫字這麼用力,當然就寫得慢。這導致兩個結果。
一是對於上課愛講話、聽課不專心、偷偷在抽屜裡讀課外書的這個小學生來說,罰寫等於是體罰。中午十二點就該放學的他,經常罰寫到下午兩、三點甚至到放學鐘響。(幸好他媽媽與他同校當高年班老師。)
二是這個每星期從圖書館借三、五本書,圖書證有數以百計的借閱紀錄,並且常常因為上課讀這些書而受罰的小學生,和學校舉辦的「讀書心得比賽」永遠沾不上邊。因為他的讀書心得永遠只交最低規定篇數、每篇只寫到最低規定字數。
幸好,兩個結果之外還有一個副作用。
「因為討厭寫字,所以我比很多人更早養成了『落筆前先思考』的習慣,不會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因為想要省力,我也無意中讓自己理解了『一句話可以有很多種寫法』,並且能很快找到較精簡的寫法。」
這樣的他,到十六歲進入高中校刊社,正式接觸文學寫作之後,發現自己從小到大養成的那套寫作習慣,跟一些小說家、詩人教他寫作「少即是多」的減法美學正好相符。
所以他說:「我因為討厭寫字,所以才喜歡文學的。」
3.
《只能用4H鉛筆》,雖然朱宥勳自己可能只想強調這是「一個小說家的第一本散文」,但這是一本有多重面向的書。
相對應於最基本的面向:「一個小說家的誕生」,我覺得另一個極端的面向是:他可以應徵教育部長的履歷和政見書。
朱宥勳寫的是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一切。
一個兒童的成長。
進了一所「學生必須讀書,所以不能讀書」,限制一切課外讀物的私立中學,對考試教育的憤怒、反抗,與機智。
大學生的不健康生活和比較健康的生活。
愛情與飲食。
減肥的方法與「體重是身體的會計,是生活的帳本」的哲思。
人該如何平衡自己的頭腦和身體。
如何擁有「柔順而有用的肉體」,又如何與「身體」對話。
如何因為兩條腿不太聽使喚,不愛走路,所以愛上了拳擊。
人生可以如何由《新世紀福音戰士》時代進入《蒼穹之戰神》時代。
4.
朱宥勳畢業十年後,為了寫一份教育社會學報告重回那所中學:
「學校的作風幾乎沒變。那時候,該校正在擴建高中部,還沒完工的校舍外牆,同樣有著毫不掩飾的鐵窗;孤懸在半山腰的警衛室,和全校唯一帶點正氣的榕樹,也一如既往。」
而他訪問兩位學弟,發現這些少年在監獄型學校裡走上偷寫小說之路的過程和方法,是如此熟悉之後,不由得問了一個問題:「是誰教你們可以這樣弄的?」
困惑的少年回答:「沒有人教呀。自然而然就這樣了。」
他寫下了這一段:
「啊,原來如此。在我腦海裡,浮現了大學圖書館裡的一列書牆,那是叢書、文庫、文學史構成的世界。然而,在這所偏僻山村的私立學校裡,一代又一代坐監實習生,構築了我們旋生旋滅,沒有傳承卻不斷複現的文學史。沒有任何圖書館會收藏我們,我們也沒有想過這些勞作有何意義,始終停留在非常初階的手工藝階段。這看起來頗值得欣慰,這麼多自主創作的年輕人,願意將心力灌注在文字之上。然而,我也萬分酸楚,因為我知道,如此『自主』的『巧合』,實際上是在幾乎走投無路的環境裡,勉強能夠摸爬的窄徑。若要說我們共同承接了什麼,就是這十年如一日的鐵窗了。」
謝謝朱宥勳如此介紹了在臺灣一個(及許多個)小說家誕生的背景。我也衷心期待他有一天能當上教育部長,讓他的母校雙喜臨門:「他們一方面能死得其所,一方面也是育英有成。」

2024年9月20日,18:32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M 漫畫與小說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本周末活動】
𝟗/𝟐1(六) 國際和平日
一塊來聽小塊說故事 —《#小青鳥與茉莉花》
​ ⋯歌頌人們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勇氣 ⋯
《小青鳥與茉莉花》是一則以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為原型,充滿《一千零一夜》魅力的寓言故事。

阿奇生活在一個被貪婪統治者掌控的國家。國王和皇后下令抓捕所有青鳥,並將牠們關在皇宮庭院的大籠子裡。人民在痛苦和恐懼中度日,直到有一天,小青鳥帶領男孩做出行動,起身對抗不合理的霸權,共同拯救這片散發著茉莉花清香的月牙之地。

歡迎大小讀者在世界和平日,一起來認識來自北非突尼西亞、充滿異域風情的美麗寓言故事!​
𓂃 𓂃 𓂃𓂃 𓂃 𓂃𓂃 𓂃
#活動資訊

時間|09/21 (六) 15:00-15:30
報名|https://bit.ly/3W8f8iD
地點|誠品美麗華店(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20號3樓)
主講|小塊說故事團隊
適齡|3~8歲

————————————
𝟗/𝟐2(日) 一個太魯閣族女兒的故事

❝ 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是很難的問題。
當我們要介紹自己是誰的時候,你會怎麼介紹你自己?

我們總是會面對很多的疑問與挑戰,在當代社會與傳統價值之間,在不同且多層次的面向中,比如知識、記憶、歷史、經濟與生活等,總是可以有很多的發現與反思。我總在想「我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我」?

這是我仍持續在整理的問題。現階段我尚可以說,就是因為在二十幾歲的某一天,我意識到父親的某一面,那個正值意氣風發,卻又太早進入到承擔家庭的重擔,在承擔與不甘心之間的那個好像「長不大的父親」;僅是那種「視角翻轉」的瞬間,我就好像可以開始理解某些對於父親不明白的種種,也許就是從那時刻開啟了更多深刻的感知,尋找「為什麼」與「我是誰」的旅程。

邀請讀者一起與吳雅雯把會呼吸的歷史找回來。
𓂃 𓂃 𓂃𓂃 𓂃 𓂃𓂃 𓂃𓂃
❖ ⋯ #活動資訊 ⋯❖
▧ 時間|09/22(日) 14:30-16:00
▧ 報名|https://reurl.cc/VM136Z
▧ 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
▧ 主講|吳雅雯(本書作者)

————————————
𝟗/𝟐1(六)和𝟗/𝟐2(日)《寂寞的天才──黃土水》�
新書分享會 𝟗/𝟐𝟏 #新北場、𝟗/𝟐𝟐 #新竹場

❝ 繪本是許多孩童認識這個世界最初的方式,我希望透過繪本讓孩子們對這些臺灣歷史人物留下印象,開啟他們的好奇心,進而對這些人物有更深入的認識。

當然我希望讀者不限於兒童,也包括所有還沒機會認識他們的人,大家一起重新建構屬於臺灣的歷史和文化精神。❞

做伙來用這塊土地的語言來認捌黃土水
一同聆聽作者黃郁欽分享創作背後的心路歷程,拾回失落的臺灣史,記錄令人動容的時代現場,一窺黃土水雖短但璀燦動人的一生 .ᐟ.ᐟ.ᐟ
​𓂃 𓂃 𓂃𓂃 𓂃 𓂃𓂃 𓂃𓂃
✰ ⋯ #活動資訊 ⋯ ✰

»» #新北場
時 ​ ​ ​ 間|9/21(六)15:00-16:00
報 ​ ​ ​ 名|https://reurl.cc/oy7453
地 ​ ​ ​ 點|誠品生活新店4F光合廣場(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70號4F)

»» #新竹場
▧ 時 ​ ​ ​ 間|9/22 (日) 14:30-16:00
▧ 報 ​ ​ ​ 名|https://reurl.cc/2jlj3v
▧ 地 ​ ​ ​ 點| 故事畔 (新竹縣竹北市勝利十二街276號一樓)

 

2024年9月15日,12:12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你看過《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嗎?這是亞洲第一部性治療影集,今天(9 月15日)晚上9點,播出第五集!
《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作者梁秀眉,是這個劇集的性治療顧問,但是在討論到自慰工作坊的劇本時,編劇和導演一致覺得演出專業的語氣和內容實在太難了,不如就讓梁秀眉自己上場!今天第五集就是她上場了!
2.
認識秀眉這幾年 ,深刻地體認到她在性治療投入的關懷熱情、專業研究,以及推廣的決心。
梁秀眉說,從十年前開始,台灣的社會就已經從過往大都是老公在抱怨老婆不和他做愛,轉化為幾乎都是女性在抱怨老公不和她做愛。
「有了A片的加持,男人打手槍比和老婆做愛還開心。做愛還需要顧及對方的感受,看片打手槍有效率又開心,只動手不用運動全身,射精完放鬆又不累。加上性工作者多樣化、外籍性工作者便宜又年輕,有方便的交友,約炮比以往容易,這年代的性選擇變多了,老婆獨守空閏的抱怨也比以往多更多。」她解釋。
但是,男人也有許多過去男人不曾遇過的新壓力和新挑戰。這是梁秀眉感到同情,也成為推動她成為性治療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梁秀眉認為臺灣進入需要「性智慧」的階段:「過去,許多人看重性在婚姻中的合法保障,但現在,隨著婚姻觀念的變化,人們更加看重性的享受和自由。這種轉變同時也意味著人們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性教育和性健康知識,更需要擁有『性智慧』,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傷害。」
為什麼我們社會對「性智慧」的認識還不足?
「性在房間裡,只是性;但出了房間,牽扯到的是社會觀感與性別期待與關係裡的義務、責任。如何平衡與拿捏,需要智慧,而智慧需要在『經驗』中產生,性別需要交流理解而不是對立。沒有交流就不會有經驗,但性議題太過敏感,根本沒有學習與『試錯』的條件,延伸出許多悲劇與衡突。」
都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到底有多麼不足?
梁秀眉說:雖然各種社交媒體和約砲工具前所未有的發達,但是「現代的男男女女大多在愛慾漂流、情海浮沉,想找個港口靠岸,似乎越來越難。」
對女人來說,「愈來愈多人了解到,你以為是和對方談戀愛結婚,其實你是在跟他的過往人生、原生家庭交往。」
對男人來說,「男人遇到各種人生難題,寧可忍耐也不想面對,直到屌不能隨心所欲了,他才會坐在我前面,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4.
性治療的需求雖然不斷增加,但是梁秀眉也觀察到性治療走向資本化的現象日益明顯。
因為與性治療相關的需求私密,醫病之間資訊不對等的情況格外嚴重,加上需要的專業與相關設備特殊,健保支付又有諸多限制,所以應運而生的許多民間自辦機機,不是收費高昂,就是良莠不齊。
而梁秀眉寫書,參與戲劇節目的製作,甚至親身上場演出,都是希望能從更接近大眾的立場來推動「性智慧」越來越普及。
祝秀眉的努力越來越見進展,也歡迎大家今晚9點收看節目:
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Us Without Sex
壹壹影業製作,楊𧙗寧監製、曾馨儀執行製作
→每週日晚間21:00――連播 二集
八大戲劇台
MyVideo
愛奇藝國際版
聯結見留言區
梁秀眉

2024年9月14日,21:53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M 漫畫與小說

1.
趁著這個周末比較空閒,又有窗外的雨聲助興,我賴在床上看完了《潮浪群雄》的三部曲。
畫這三本漫畫,耗費了小莊四年多的時間。如他自己在第三集序言裡所說:「作為一個稍有年紀的大叔,除了要擔憂大環境的變化對生計帶來的挑戰之外,還有因為久坐常常造成的痠痛,視力減退,血糖飆升等健康問題」……
此外,他還要追問自己:這部以臺灣上世紀80年代電影新浪潮為主題的作品,對年輕人來說會不會太老了?會不會有世代的隔閡?加上網路世代紙本漫畫成本飆漲、銷量下滑,一本本超過五百元的全彩漫畫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
其實,小莊沒問,我還可以替他再加問一個問題:有關臺灣電影新浪潮,當事人的小野自己就寫過至少兩本書,還有蕭菊貞拍過一部紀錄片,到底為什麼還需要讀小莊用漫畫來呈現的這個故事?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潮浪群雄》裡找到,尤其在一口氣讀完的過程裡找到。
2.
小莊把綜觀的時代氛圍和微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用漫畫說故事的功力,在他之前的《80年代事件簿》裡就大展身手;這次《潮浪群雄》三部曲又更上層樓。
用漫畫來呈現前後八年時間的事情,小莊至少做到了四點:
用圖像來表現那個國民黨威權體制下的時代氛圍,讓人在容易體會一種真實的同時,又方便進行想像。
用流暢的分鏡,他把多軸並行的故事化繁為簡,整理得行雲流水,一頁頁讀下去欲罷不能。
用漫畫來呈現事件,一個跨頁或連續幾個跨頁安排的大小分鏡,把事件的戲劇性張力放大到飽滿。
用漫畫來人物,生動的地方讓人不時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不能不好奇為什麼不是攝影卻能如此維妙維肖。
3.
小莊願意花四年多時間做這件事的理由,他也寫在序裡:
「所謂『太老了』、『沒人看過』、『不曉得這些人是誰』正是創作 《潮浪群雄》的起心動念,1980年代的「台灣電影新浪潮」是讓世界各國真正 可以透過電影來認識台灣的開始,也影響了後世整個台灣電影的走向。」
他也描述了自己的心境:
「諸多的挑戰,讓我這幾年一直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除了得儘速把計畫完成,以免消耗太多資源,還得思索如何幫助出版社別賠了老本,想起來心情很像小野老師當年夾在中影與創作者之間,越來越能理解書中這些理想青年逆風的壓力。」
可能因為他體會到那些壓力有多大,小莊在呈現當年那些青年如何逆風而上的勇氣和創意上,也完全發揮了漫畫所能呈現的魅力。
謝謝小莊這四年多時間的付出。
現在就跟我瀏覽一些我拍下的精彩畫面吧。
莊永新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小莊花四年時間完成的三部曲。

 

當年中影總經理明驥第一次見到小野的場面:「宵夜?」

 

明驥聘用小野和吳念真要衝撞陳舊的中影體制,在兩個年輕人覺得浪費生命的時候……. 「搞革命是要流血的,不是花拳繡腿的!」

 

明驥要拍恐龍電影,卻激發小野、吳念真、陶德辰、段鍾沂四個人轉化出拍《光陰的故事》四段故事,真是腦筋急轉彎,創意發想的典範。

 

海選之後,《光陰的故事》決定找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位來執導的時刻。

 

侯孝贀和陳坤厚在陽台上決定侯孝賢賣房子,陳坤厚抵押房子來拍《小畢的故事》的時刻。畫面外聽到要賣房子的侯孝賢的太太喊話的聲音,如在耳邊。

 

美麗島事件後,1983年國民黨文工會宴請文化界人士,有一桌唱起台語歌<望君早歸>的時候,吳念真和小野被點名也唱唱<梅花>的場面。

 

侯孝賢從曾壯祥說明的Master Shot準則,得到靈感的時刻。

 

國民黨威權時代的後期,文工會舉辦試片審查大會來決定《兒子的大玩偶》的命運。大老們座位都放著一片西瓜和一瓶可樂。這是很特別的飲食口味。

 

《兒子的大玩偶》可能被禁,《聯合報》楊士琪率先兩篇報導發動批判火力之後,《中國時報》系也接力聲援。當時陳雨航和詹宏志討論的場面。小莊把兩個人畫得真是傳神。

2024年9月13日,22:12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精神上的不朽。」
三十六歲就去世,死後超過一甲子被人刻意遺忘的黃土水,終究證明自己的先知。
黃土水(1895-1930)是第一位留學日本學習美術的臺灣學生,也是第一次有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藝術家(前後共入選過四次!),被譽為「點亮臺灣現代美術曙光的天才」。
黃土水留下來的雕塑作品雖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深深體現著他所說的:「雖然講藝術無國境的差別,佇任何所在攏會當創作,毋過終其尾猶是會懷念家⼰出世的⼟地。咱臺灣是美麗的島嶼,閣較予⼈懷念。」
他英年早逝,二戰之後臺灣又因為在國民黨主政之下對本土意識的壓抑,所以黃土水這個名字就長期湮沒於種種政治禁忌之中。直到近四年來北師美術館和國立臺灣美術館接續三場展覽,才讓許多臺灣人再度或首度認識這位活躍於百年前的藝術先驅,也重新被他所留下來的雕塑作品所震撼。其中〈甘露水〉得以重見天日的過程和背後的故事,尤其震動人心。
去年黃郁欽創作了「日治時代臺灣人物」繪本系列第一本書:《兩撇喙鬚醫生——賴和》。《寂寞的天才—黃土水》則是黃郁欽的最新著作。
黃郁欽說他有感於百年來重要的臺灣人物,史料佚失多,傳承傳頌少,使得當代臺灣人、新生臺灣學子都不熟悉我們自己的先人和我們自己的歷史。因此他創作本系列皆以臺文書寫,同時附上臺語朗讀音檔以及全書華文翻譯。不管成人、兒童,或親子共讀,都是非常適合的讀物,可以一窺黃土水雖短但璀燦動人的一生。
此外,在美術畫面表現上,為呼應黃土水的雕塑家身分,作者全書採用採拼貼技法來組織畫面。塊狀的紙張顏色,剪貼的樸拙邊緣和線條——這些拼貼的畫作經過照相掃描後,不管是人物或是場景,邊緣多了一點陰影,更具立體感,讓全書視覺上呈現不同於手繪的趣味。
黃郁欽表示:「繪本是許多孩童認識這個世界最初的方式,我希望透過繪本讓孩子們對這些臺灣歷史人物留下印象,開啟他們的好奇心,進而對這些人物有更深入的認識。」
他說也說,「我希望讀者不限於兒童,也包括所有還沒機會認識他們的人,大家一起重新建構屬於臺灣的歷史和文化精神。」
是臺灣人,攏應該知影黃土水是啥人;做伙來用這塊土地的語言來認捌黃土水!
—————————
《寂寞的天才──黃土水》各地新書分享會
💁‍♂️ 主 ​ 講 »» 黃郁欽

#宜蘭場|9/14(六)14:30-16:00
地 ​ ​ ​ 點|嶼伴書間(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335號2F)
報 ​ ​ ​ 名|https://reurl.cc/OrvDZD

#新北場|9/21(六)15:00-16:00
地 ​ ​ ​ 點|誠品生活新店4F光合廣場(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70號4F)
報 ​ ​ ​ 名|https://reurl.cc/oy7453

#新竹場|9/22(日)14:30-16:00
地 ​ ​ ​ 點|故事畔(新竹縣竹北市勝利十二街276號1樓)
報 ​ ​ ​ 名|https://reurl.cc/RezDpg

#高雄場|10/05(六)16:00-17:30
地 ​ ​ ​ 點|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高雄市苓雅區林南街16號)
報 ​ ​ ​ 名|建置中,敬請期待

#臺中場|10/19(六)14:30-16:00
地 ​ ​ ​ 點|梓書房(臺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
報 ​ ​ ​ 名|建置中,敬請期待
黃郁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