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2025年6月8日22:50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創作出一本成功的繪本並沒有一套公式或是一份操作指南可供遵循。
幸好,有些創作者願意慷慨分享自身創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挑戰、中途失落疑惑的心路歷程。
2.
幸好,有一個叫作dPICTUS的繪本創作者平台,讓大家分享這些心路和心法。
《做繪本的人》,是dPICTUS 的主編山姆.麥卡倫(Sam McCullen)選編了十二位創作者,自己剖析他們的代表性作品。
他們是:陳志勇、阿雷馬娜、凱蒂.克羅瑟、雍.卡拉森、蘇西.李、馬努葉爾.馬爾索。
3.
每個人都說明自己發想的起源,拿出草稿,解釋困難、如何在各種奇異的因緣下,冒出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想法進行調整,從黑暗的隧道裡找出美妙的光亮前行。
像馬努葉爾.馬爾索的《亞哈與白鯨》,有一個夜裡亞哈在風浪拍岸的懸崖邊遠眺的場面,氣勢澎湃。但看他拿出自己原稿白天(或頂多黃昏)的畫面,真是難怪他說自己都被後來做的調整嚇了一跳。
4.
這本書的譯者顏銘新也寫了篇導讀。
他說願意把這本書推薦給兩類讀者:
「第一類是繪本愛好者……對於繪本愛好者而言,這本書可以視為是一本『賞花圖鑑』,因為這裡面不但有恣意燦爛的花蕊,還有盛開前的花苞、花芽、花穗和種子,甚至還有無緣綻放的花朵和花謝後的枯枝殘瓣。」
第二類是繪本創作者,因為「《做繪本的人》更是案頭必備的『偉人傳記』類參考書,除了創作技巧和
過程以外,這些繪本創作大師的精神和態度更加
值得效法。」
應該還有第三類:編輯。
編輯是幫助創作者的人。對編輯來說,這本書是各種創作迷宮的攻略本。多看、多體會,不知哪一天也許就可以一語驚醒夢中人。
推薦給大家。
@image3creative
Manuel 簡直把整本《亞哈與白鯨》的草圖都攤出來了。
記得右下那張跨頁吧?對比原來的草稿真是衝擊很大。
可以想到這是哪一張的草稿吧?
沒錯。
阿雷馬娜的《神奇的胖胖一蓬蓬一小小》
陳志勇的《夏天的誕生》。

做繪本的人:

2025年6月7日21:44

B 閱讀C 出版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
我們徵文「防護未來」及「超越未來」的活動,現在編好以電子書形式出版,免費讓大家下載。為了方便讓越多的人使用越好,現在先提供最方便下載的PDF版。接下來再提供其他形式。
1.
這本書,並不是針對竜樹諒所預言 7 月 5 日大災變的逃生之書。
預言固然有值得我們參考之處,但我們不該活在預言中。
活在預言中,那一天之前可能過於驚慌;那一天之後可能 可能過於鬆懈。
而這本書的重點是,我們該如何持續面對異常變化的地球 與氣候璄境,從政府到個人注意到容易忽視,但又刻不容緩的 防護意識,升級防護、彼此照拂!
2.
進入 2025 年之後,光是過去三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就看 到 3 月底緬甸、曼谷的 大地震、4 月下旬土耳其伊斯坦堡地震、 5 月初智利德雷克海峽地震,以及 6 月初日本北海道的地震。
至於異常的高、低溫,異常的冰雹、暴雨等情況,更不知 凡幾。
因此,我們希望大家的注意力與其放在 7 月 5 日到底是否會發生什麼事,不如在平日持續注意地球和氣候環境的變化, 以及做好如何應變的準備。
3.
本書共分三大部份。
�Part 1 專家訪談
有專研臺灣地震地質的專家陳文山教授談地震預防的重點,專研海嘯防災體系的吳祚任教授吳祚任教授談海嘯預防重點,以及曾經有 921 災後安置觀察經驗的吳崑玉先生談災後注意事項。
我們希望這些訪談能讓讀者看到一些該注意事項的大方向。
Part 2 預防與應變
這個部份我們希望能夠非常實用,談細節。共有
災前準備、
身邊環境安全檢查、
個人避難包準備、
個人防災卡準備,
以及地震應變重點。
我們是整合國內以衛福部為代表的各政府部門的防災手冊內容,並參考日本東京都「災害時需特別關懷者防災行動手冊 製作指針」(2022 年 1 月修訂版),整理出來的。
其實,任何災變發生時,最需要協助的還是各種身障者、 重病或特殊疾病者,以及需要照顧的孕婦及嬰兒等。所以這個 部份也有各類災變時需要特別照顧的特殊族群避難要點。
Part 3 徵文
徵文的源起,在於想請社會大眾提供值得參考的個人觀點。
收錄在本書中的分兩個部份,一個是談如何防護未來的觀點,選了林政宏、阮茗鈺兩位的投稿。
一個是如何超越未來的觀點,選了林子豪、于翎、Wolke Lin、橘君四位的投稿。
他們各從不同角度,說明了自己的省思,提供參考。
4.
最後,我們在書後附錄也整理了國內各政府機關的防災避 難相關參考資料網站,請讀者也各就自己縣市去查看。所有行 動準則還是以政府公布的為準,本書的內容,包括我們所訪問、 編輯的,或徵文來稿的,僅供參考。
歡迎大家下載。https://bit.ly/3Tbd9qT
歡迎大家讀後提供回饋意見到0705Beyond@gmail.com

2025年6月1日22:20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吳明益是個固執的人。
儘管他因為辨色力弱,小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說他的畫圖配色「不正常」、「不對」;儘管他用文字就可以講他任何想說的故事,但是他堅持要進行一部圖像創作,並且期許「至少要讓那個(圖像閱讀)領域的讀者覺得,你的作品有存在那個領域的充分理由。」
現在,吳明益的《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出版了。
他說自己是一個先有畫面,才有文字的作者。
所以,他《海風酒店》寫到小鷗進入「巨人之心」的那一 刻,就注定了小說裡的小鷗必然成為一個繪本作家。他也想要把小說裡提到的那本圖畫書畫出來。
而打開書,第一句話是他小說家筆寫下的:「在一個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不是秋天也不是冬天的季節⋯⋯」
在那旁邊,是他畫家筆下波光粼粼的溪面。
2.
《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不只有他用文字、圖像二刀流說的故事,還有他一篇題目是「甜根子花謝的季節」的文章。
文章裡寫他如何同時受圖畫書和文字書餵養長大;如何嘗試向那些曾經影響過他的視覺作家(他對插畫家、漫畫家、繪本作家的統稱)致敬;如何從一個寫作者的桌子,變成一個畫圖者的桌子;如何一面失去信心,一面又激勵自己。
也寫了他為什麼要堅持對書的製作、行銷、定價的一些堅持,以及他把這本書的「初版版稅」全數捐出的心意。
他說:「因為這既是小說裡角色小鷗的心意,也是這些圖畫的心意、 故事的心意。我畫的每一筆都來自花蓮,理所當然應該成為花蓮海灘上一枚固執的卵石。」
也是因為這份固執,他怕水泥廠文化挪用後的巨人神話成為定論,所以決定「我得畫一個故事來挑戰、抵抗他們的故事,我得畫一個故事來挽回故事。」
3.
「如果你願意打開這本,不是小說作者,不是散文作者,不是課堂的 老師,而是圖畫書作者的我所創作的《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我會感謝你們收容了我的新身分。」
謝謝吳明益由大塊文化來為讀者介紹了他的新身分。

2025年5月18日20:1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1.
韓非的《韓非子》,是從東方的帝王學分析權力的「法」、「術」、「勢」。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是從西方宮廷政治談論君王對於「美德」和「惡行」該如何保持與一般人不同的觀點。
李宗吾的《厚黑學》,講的是成大事的人如何在「(臉皮)厚(心腸)黑上面,要糊上一層仁義道德。」
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是西方講歷史人物成敗故事的典範。
如果有人能秉持上面這四本書的精神,用橫跨東西(包括日本)的故事來分析案例,整理出權力的原則,再加上17世紀哲學家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和19世紀哲學家尼采的結語提點,他會寫出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那就是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所著的《權力的48法則》。
 
 
2.
《權力的48法則》從1998年出版之後,授權24種語言,光英語版就賣了120萬冊,不只登過《紐約時報》的暢銷榜首,到今天還在亞馬遜的暢銷榜上。
只是除了像流行音樂創作者 Jay Z 、Kanye West等直接把這本書寫進他們的作品裡,美國企業界和華盛頓政治圈裡很少有人公開承認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為什麼?
這本書從長達三千年的時間裡挑出各種案例,整理出觀察權力、擁有權力,以及防禦權力的48條法則。
而有關權力,正如「法則3 隱藏你的意圖」前言所說:
「不要輕易透露自身行為背後的目的,最好讓他 人摸不著頭腦,當他們不知道你想攻擊哪裡, 就不知道該如何防禦。要引導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要故布疑陣,等他們發現你的真實動機,一切都為時已晚。」
 
 
3.
《權力的48法則》的每則法則都有反面案例,哪些人違反這條法則因而失敗,以及正面案例,哪些人因為遵行這條法則因而成功。並加詳細的重點分析,以及相關精要的哲學思想的提點。
書的邊欄裡,還另有生動的歷史故事。
我想以「法則34 以王者之姿行事,方能享王者之尊」為例,來說明這本書的內容特色。
先說為什麼挑這一則。
在許多政治人物帶頭的影響下,今天很多人以為成功就是要追求網路聲量,自己今天說的話和昨天說的話可以完全相反也沒關係。很多人都會以為:權力者,就是要不擇手段。
 
但是在這一條權力法則裡,作者說:「在某些情況下,粗俗和下流反而能讓你獲得權力,因為這種極端的言行舉止其實頗具娛樂性。但如果你想靠極端的方式(比更低俗的人還低俗)勝出,那你就要小心了,因為這世上永遠不乏比你更惡俗的人,而你很快就會被這些更年輕、更沒有底線的人取代。」
 
而對應這種想法,作者引述葛拉西安的金句是:
「你的行為和國王的行為當然不一樣,即便如此,你都要盡力讓自身言行在自身所處的環境內展現出帝王風範。你的舉止要尊貴,想法要崇高,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人覺得你雖然不是國王,但卻像極了國王。」
他舉的反面例子是1830年7月,七月革命在巴黎爆發,查理十世被迫退位後,各界權威人士組成了一個委員會,選出奧爾良公爵路易腓力出任新國王。
路易腓力看不起華而不實的象徵主義,刻意摘下國王和領導者的光環,他深信世界即將改頭換面,在這個新世界裡,統治者的言行舉止應該和普通人一樣。所以他時常頭戴灰色帽子,拿著雨傘漫步於巴黎街道,活像是一個外出散步的中產階級。他請富豪到宮中進見,則讓對方和自己平起平坐,大聊經商之道,只談怎麼賺錢,完全不碰其他議題。
 
作者說,路易腓力的想法是對的,君主體制即將成為歷史,但是路易腓力也錯得離譜,因為他認為權力的運作機制會因此改變。
人民開始的時候雖然對這位「中產階級國王」覺得很新奇,但是沒過久就越來越瞧不起他,受不了這個既不像國王也無心治國的男人。越來越受
國王青睞的銀行家很快意識到自己才是實際掌權的人,態度變得越發傲慢。等最後人民受不了貧富差距更拉大起來反抗,路易腓力只得遜位,出逃英國。
作者對他的形容是:「試圖透過虛假的親密感來消除那種距離的領導者,最終將逐漸失去激發忠誠、畏懼或愛的能力。相反地,他們引來的只會是輕蔑。就像路易腓力一樣,他們平庸得甚至不值得上斷頭台——他們最好的結局也只是悄然消失在黑夜裡,彷彿從未存在過。」
 
 
4.
在這條法則裡,作者舉的正面案例是哥倫布。
當哥倫布四處找人贊助自己的遠洋航行時,許多人都以為他是義大利貴族,後來又有人謠傳哥倫布是羅馬大將軍科洛尼烏斯(Colonius)的後人,還說他的兩個表兄弟可能是君士坦丁堡某任皇帝的子孫,家世背景顯赫。
事實上,哥倫布的父親多米尼克.哥倫布(Domenico Colombo)只是一名織工,他後來開了一間賣酒的店鋪,最後又改行販售起士。
哥倫布在商船上當過貿易商,但是他個人對航海一竅不通,不會使用四分儀,也無法查出島嶼的經緯度,所以會錯把海島當成大陸。總之,他的航海知識甚至比不上最普通的船員,也沒有領導團隊的經驗,只是個半吊子的探險家。
然而,哥倫布從第一次靠人引介得見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提出他往亞洲的大航海方案開始,不只侃侃而談,還毫不客氣地提出自己的三個要求:一,他要有海軍大元帥的頭銜;二,如果途中發現了新的領地,自己必須出任該地的總督;三,此地與葡萄牙貿易所得的一成歸自己所有,以上條件的有效期是永久,而且是可以繼承的。
約翰二世耐心地聽哥倫布把話說完,並婉拒。但哥倫布注意到一件讓他永生難忘的事,「那就是國王雖然拒絕了他的請求,但卻沒有懷疑他說的內容是否合理,也沒有取笑自己,更沒有要求自己提出背景和資歷證明。」
而哥倫布也再接再勵,幾年後終於說服了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Queen Isabella)支持他。(雖然女王沒有同意他第三條。)
作者對這個正面案例的歸納是:「哥倫布擁有吸引貴族的超能力,而這都要歸功於他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氣質,無論他提出的方法有多糟糕,哥倫布都能用無與倫比的自信心包裝自己。他的自信可不是自負,也不像暴發戶自吹自擂那般醜陋,而是一種沉著冷靜的自我肯定。哥倫布透露出的自信和貴族身上散發出的自信是相同的,這些作風老派的貴族中不乏手握大權之人,他們根本不需要證明自己。貴族成員認為自己理應得到更多資源,也敢於開口索討資源,這就是他們和哥倫布一見如故的原因,因為他散發的氣質和自己如出一轍,一樣高高在上、一樣偉大。」
 
 
5.
《權力的48法則》的確是給在政壇上打滾的人看的書,因為對他們而言,權力是一切生死存亡所繫。
也是給在商場上拚博的人看的書,因為善用權力可以幫他們把財富最大化。
而《權力的48法則》也是給每一個人看的書,即使是剛出社會的人也該看的書。
就在這「法則34 以王者之姿行事,方能享王者之尊」裡,作者說: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飛揚的神采誕生到這個世上,我們期待得到一切,也敢於開口要求一 切,這種態度在我們初次踏入社會(即職場)後還會存在。然而,隨著我們年歲漸長,被拒絕和失敗的經歷會形成一道道只會越變越深的界線。我們對世界的期望會越變越少,並接受各種使人故步自封的限制,到了最後,即便只是提出最簡單的要求,我們也會卑躬屈膝,最 後還不忘向對方道歉。當你的眼界越變越狹隘,解決之道就是反其道而行,別把失敗看得那麼嚴重,並忽視生活中的諸多限制,像個孩子般去期待一切、要求一切。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使用王冠策略。」
 
所以,作者提出一個建議:
「請了解一個道理,那就是人可以決定自己的身價,你的言行舉止會反映出你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畏畏縮縮,只敢低著頭要求旁人施捨一點點,那對方就會認為你的個性就是如此。但這種行為並不能代表你,而是你選擇用這種形象示人,你當然也可以用哥倫布的形象示人:華麗、自信、自詡為天生的王者。」
 
 
6.
《權力的48法則》內容十分豐富。我以上摘錄的,也只不過是「法則34 以王者之姿行事,方能享王者之尊」的一部份而已。
讀完整本書的48個法則。一定會大有收穫。
這本書的英文版從1998年出版後,這次我們很榮幸有機會為臺灣讀者引進。出版後,很高興上市後也不過十天左右就已經再刷。
感謝本書辛勞的編輯小歐。
感謝讀者。
 
 
 
《權力的48法則》
《權力的48法則》博客來獨家典藏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