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2023 年 3 月 29 日,22:34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如今的世界,所有形式的個人承諾似乎都日漸崩壞,而愛情也成為得失隨便的玩意兒,因此他們倆都認為值得說出這段動人的故事。」
這是《麥迪遜之橋》開場的一段話。
今天晚上覺得,這段話也適合解釋為什麼要在時隔三十年之後復刻這部愛情經典的理由。
2.
《麥迪遜之橋》全球銷售六千萬冊,改編為電影也膾炙人口。
在原著和電影之間,我還是覺得原著比較好看。
因為克林伊斯威特再怎麼會演,也演不出那個浪跡天涯,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的中年攝影師。
你會怎麼形容一個有個性的攝影師呢?
在作者的筆下,他「發現自己拍攝的對象是光線而非物體,物體僅僅是反射光線的載體。如果光線很漂亮,就一定能夠找到值得拍攝的東西。」
在那個女人的心裡,「我想著他的時候,總會想像他是乘著彗星尾巴而來的某種花豹般的生物。」
而他形容自己是:「我是高速公路,我是遊隼,也是所有遨遊海上的帆。 」
3.
和所有好看的小說一樣,《麥迪遜之橋》拿起來就沒法放下。
作者羅伯.J.華勒(Robert James Waller)本來在北愛荷華大學任教,1990年代初要離開教職的時候,去麥迪遜郡攝影,在一座橋上有了靈感,據說花了十一天就寫好了這本書。
確實是一氣呵成。
一個帶著吉普賽氣息的攝影師要拍一座廊橋的照片,和一個農莊上的主婦相遇了四天。
這樣的故事能寫到令人迴腸盪氣,時隔三十年之後,都明知內容和結局之後還能看得拿不下手,作者實在太會寫了。
「我從過去的某一刻開始從某個廣闊的高處邊緣墜落,從這一世活過的年月更久以前。這麼多年來,我的墜落就是為了找到妳。」
「你就是道路,就在幻覺與現實交會的那道裂縫中,那就是你的所在。」
3.
《麥迪遜之橋》把愛情、等待、悵惘、渴望交織出一個有關永恒的故事。
「無論是神、是宇宙,或者任何你用來描述平衡與秩序的龐大體系,這些都不會理解地球上的時間。對宇宙而言,四天就和四十億光年沒什麼差別….」
對愛情也是。
麥迪遜之橋 博客來:http://bit.ly/3FvdzSx 誠 品:http://bit.ly/3FxB6lT 金石堂:https://bit.ly/3JLZYsx 讀 冊:http://bit.ly/42nSBiC MOMO:http://bit.ly/3mYqZ3f 大 塊:http://bit.ly/42kM4F9

 

 

2023 年 3 月 23 日,21:29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蔡志忠繼《禪畫冊》、《參禪步道》等後,又一本超脫漫畫風格的藝術作品:《圖繪道德經》。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忽然發現這是武功招術)

2023 年 3 月 4 日,21:49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昨天拿到剛出版的《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晚上也去出席了執筆者丘美珍的分享會。
美珍說,在她寫唐鳳的書裡,唐鳳是頭一次同意用第一人稱「我」來表述。我問美珍原因,她說可能是到這一本和唐鳳真正熟了,所以她談得最開放。
2.
唐鳳的99個私抽屜,歸納為五大類:思考的、學習的、網路的、工作的、人生的。
讀者可以按類打開,也可以從不同分類的抽屜打開一些組合起來發現有不同的作用。
舉例來說,很多關心子女教育的父母,好奇反體制而行的唐鳳怎麼走到今天,我看到有三個抽屜組合起來可以回答他們一些關鍵的問題。
第53個抽屜(工作分類)講的是:計算機科學領域裡,「所有邪惡的根源,都是因為在早期設計的時候,就執著於把某個小地方做好,過早的最佳化,結果反而犧牲了整體的品質。」
第13個抽屜(人生分類)說的是:她看破社會上許多競爭是人造的、虛幻的,像考試成績就是,所以國中之後就不參加。
第17個抽屜(學習分類)說的是:她認為自己的學習「可能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發生的,不論是在夜晚的做夢中,或是在白天的遐想( reverie ),大概這才是學習發生的地方。」
而這三個抽屜的內容和作用,其實是相互關聯並影響的。
所以如果父母真想從唐鳳的例子找到一些教育子女的參考,就不妨先問問自己做的事是否和這三個抽屜正好相反的事。
有沒有太早就執意讓孩子的教育最佳化?
有沒有讓孩子把考試成績當作競爭標的?
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睡眠或發呆時間?
3.
唐鳳說她求知的起點也是「關鍵字」,讀書也是讀「關鍵字」。所以這本書裡她寫99個抽屜藏的重點其實也是些「關鍵字」。
有一個關鍵字是 Swift Trust (快速信任 ),也就是在網路上如何和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快速一拍即合,不只彼此可以分享比較私人的事情,也能馬上就一起進行大規模的創作。
她說為了從學理上了解如何讓這件事情比較容易發生,所以就要去學習七到八種不同學門的知識。
而講到了「學門」,她說學門很像是「星座」。星星本身是實體,但是把星星連起來稱之為星座是虛幻的。只是大家講久了,就成了真的。
所以唐鳳提出了她對「星座」這個關鍵詞的解釋:「如果有一顆星星是你想要探索的方向,它旁邊的星星可以加起來,為你所用,這就變成你自己的星座。」
她還為新的星座畫了幅圖。
《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有許多她自己手繪的圖,也是一個特色。
大家就來打開她的私抽屜看看吧。:)
唐鳳 丘美珍 (Iris Chiu)

2023 年 2 月 26 日,23:10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常說真實的人生故事要比虛構的戲劇還更離奇,鄒彤文也是一個例子。
她到二十八歲之前的人生,就像是八點檔連續劇裡灑狗血劇情的大集合:從小爸爸離家出走,媽媽車禍身亡,她跟著重男輕女的(沒有親生血緣的)阿嬤一起長大,當家裡的阿信,一起拾荒揀破爛….
她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在十八歲讀高職還沒畢業的時候,就懷孕結婚。只是沒想到自以為可以藉由婚姻離開牢籠,卻又進了另一個鳥籠。也總是遇上渣男。
之後這個戲碼就一再上演。
她不只兩次婚姻都以離婚告終,第三次愛上的更是一個地獄引路人,讓她決定同時以兩種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
三個月後,當她在療養院的床上醒過來的時候,看到床前的兒子和阿嬤,突然明白她的命可能真不好,但可以絕不認命!她一定要扛起自己,再也不要讓人看不起,也不准任何人欺負她的孩子。
2.
鄒彤文的書名是《絕不認命!痛苦的傷口會長出幸運的花》。
如果說書的前半,痛苦的傷口比八點檔還離奇,那書的後半,那個傷口如何長出幸運的花,也不遑多讓。
她決心重新開始自己的生命之後,從借錢在夜市地攤賣油飯開始,到PUB裡唱歌、當外拍模特兒、主持人,也開始各種學習,拿到AutoCAD 證照、廚師、健身教練等各種證照,加上她之前就曾經有過的證照合起來,總共擁有八張半證照。
非常戲劇化的還有:她在這個過程中從一個從未謀面的香港賭徒身上學到幸運的法則;她去基督教會認識了愛。
這樣,她在十二年時間裡達成對自己許下的諾言:在四十歲那年完全財務自主,買了兩棟房子,也開了一家餐廳,弱勢族群可以去吃免費的餐點。
而故事還沒結束:她終於找到自己的配偶,並且又成了泰國佛教的阿贊。
3.
最早我聽到彤文的故事受吸引的,不是劇情,而是她的學習能力。
一個好不容易讀完高職,就在各種人生循環裡辛苦掙扎的人,從加油站的女工到晶圓廠女工;從美髮師到美容師;從健保局公務員到股票分析師;從Pub歌手到外拍模特兒;從健身教練到高級潛水員;從地攤到餐廳,她總是在見招拆招,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而快速學習。
她之所以有八張半證照,那半張指的是地政士證照。因為想進入房地產行業,為了要搞明白相關法規,所以去上了所有相關的課,只是最後沒有去考。
大多數人的學習主要都是為了考試成績、為了學歷;而彤文卻一直是為了在家庭和社會的煎熬中掙扎出一條生路,真實地不斷學習對打。
《絕不認命!痛苦的傷口會長出幸運的花》書裡整理了她在各種工作和學習上的心得,還包括她學到的幸運法則,以及她自己特有的筆記整理法。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她在美髮和美體上的秘訣。
美髮,她說自己最善長的是從一根頭髮想像出一朵玫瑰的能力,但是一個成功的美髮師為了讓客人開心,必須放棄這種自我本位的能力。
美體,客人把自己不完美、醜陋的一面亮出來,所以成功的美體師為了讓客人放心,必須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房,讓客人看到自己心底的陰影。這就是坦誠相見。
讀她的書,可以看出她的求生和求知能力如何由這兩點逐漸一路展開。
而面對波折的人生,她說「我不樂觀,但我正面。」
4.
彤文在書的開頭說:
『我想在回顧的時候把傷口攤開來看。當傷口變成文字的時候,它們就不再是傷口,而是一份地圖…….指出一個人是如何誤入了悲傷、難過的角落,又如何走出谷底回到平地,甚至指出前往山上的路。……可以的話,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為別人生命裡開出一朵意外的鮮花。』
祝福彤文,也祝福所有在痛苦的傷口中掙扎的人都能開出幸運的花朵。
絕不認命!──痛苦的傷口會長出幸運的花 博客來:https://bit.ly/3IquNkM 誠品:http://bit.ly/3IQgw2f 金石堂:https://bit.ly/41lKSks 讀冊:http://bit.ly/3Kz9no7 MOMO:http://bit.ly/3m5yfK0 大塊:http://bit.ly/41oeb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