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你還是願意用「人」來稱呼已經變成鬼的對象啊?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你還是願意用「人」來稱呼已經變成鬼的對象啊?】
愛情小說裡,好看的場面往往是一個冷若冰霜的女人,突然因為男主角一個不經心或很尋常的動作,卻融化了。
《鬼滅之刃》好看,也是有許多類似的場面。最近我們出了一本《鬼滅的日本史》,一方面細數日本的鬼,和鬼滅的歷史源流,一方面也細部分解了《鬼滅之刃》的情節安排的巧妙之處。
譬如像這一篇的分析:
『《鬼滅之刃》中出現的鬼,之所以不設定為異於人類的別種生物,而是所有鬼原本都是人,應該跟日本古典文獻中所述「被當作鬼的人」不無關係。無論在哪個時代,鬼都是人視為「鬼」的「人」。
『象徵這一點的是第14話。炭治郎用力壓住突然被無慘變成鬼的人,大喊:「我不想讓這個人殺死任何人!!!」這時候,雖然變成鬼,卻與無慘反目的醫師—-珠世—-出現,有感而發:「你還是願意用『人』來稱呼已經變成鬼的對象啊?」 於是決定助他一臂之力。我們可以說,這段情節象徵性指出:是否把對方當作鬼,取決於你如何看待。…………….
『其實,頭上長角、身穿虎皮褲、手持金棒的鬼,是進入近世以後才出現的、 相對較新的鬼樣貌。這種鬼,在日本古典文獻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我們可以說,《鬼滅之刃》中這些被迫排除、或自己脫離在社會秩序之外的鬼之樣貌,才符合日本古典文獻中的鬼,也就是遭人類社會判定為「異質者」=「鬼」。』
所以,『你還是願意用「人」來稱呼已經變成鬼的對象啊?』這句話的設定還真是巧妙!
《鬼滅的日本史》從鬼之誕生與鬼的形象演變,追溯日本古書,說明妖魔精怪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泉源。也探討鬼怪從何而來 ? 如何害人 ?鬼是「異質他者」,還是我們自身 ?
《鬼滅的日本史》探尋《鬼滅之刃》背後的歷史根源與隱藏祕密,是《鬼滅之刃》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隨身書。
這本書的編輯江灝,譯者李欣怡,不只是對編這本書充滿了熱情,出書後更以他們近乎播音專業的聲音錄了一集podcast,歡迎大家收聽:https://bit.ly/39KaWgn
2月6日(六)15:00,在金石堂汀州店,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也有一場講座,歡迎大家參加:https://reurl.cc/AgRaLZ
在辦公室擺拍了鬼滅家族的產品,以及解釋鬼滅的《鬼滅的日本史》。

 

《鬼滅的日本史》內文的一篇。

 

【 編輯真心話 03 】- 鬼,真的滅了嗎?《鬼滅的日本史》責編江灝與譯者李欣怡,帶你迎向異質、擁抱鬼物,展露炭治郎的慈悲笑顏。 主持|江 灝・《鬼滅的日本史》責任編輯 與談|李欣怡・《鬼滅的日本史》譯者 收聽|https://sndn.link/locus/HXjWLk

 

蔡桑的滅鬼私塾——從民俗學踏查觀點重探《鬼滅之刃》 時間:2021年2月6日(六)15:00-17:00 地點:金石堂汀州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 講者: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江灝(網路與書資深編輯) 報名:https://reurl.cc/AgRaLZ

 

作者:小和田哲男(OWADA TETSUO) 現為靜岡大學榮譽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中世史。 譯者:李欣怡 名古屋大學日本言語文化専攻文學博士。 博客來 http://bit.ly/2Ym8tC5    誠 品 http://bit.ly/36bKSs8    金石堂 http://bit.ly/2KRXfSY    讀 冊 https://bit.ly/39hv5Ko     MoMo https://bit.ly/3sX75E5    大 塊 https://bit.ly/3a0p0Bg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036476643053177&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2 月 4 日,08:46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書能再版當然都很開心,但《植物情人》已經再版,還是要提一下。
業務同事跟我說:很意外,素人畫家,完全沒有人認識她,竟然第一本書就可以才一個月就再版。
也不是放馬後炮,我倒不意外。因為黃湘玲的畫,就是讓我第一眼就感受到其中的美麗和能量。這是超乎言語的。我會被打動,當然其他人也會。
感謝支持《植物情人》和黃湘玲的所有讀者。

和角斯首次合作出版的新神怪繪本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和角斯首次合作出版的新神怪繪本】
從2018年此時推出image3品牌,轉眼三年了。
這三年裡,我們引進國外許多各有不同風格,但都具備獨特美學的創作者作品,希望台灣的青少年與成人能填補繪本閱讀的空白,享受圖像語言的盛宴。
同時,我們也努力設法開發能面向國際市場的台灣自製圖像語言作品。
在non-fiction的領域,今年一月我們出版了黃湘玲自具一格的《植物情人》;在fiction的領域,我們則在二月份端出一鍋燉熬了三年的好湯。那就是角斯的《牟吉》。
#角斯,2012年踏入妖怪的創作世界,開啓了他對在地故事的興趣和想像。
2018年,他第一次向我們提出《牟吉》的故事,然後經過三年不斷的溝通與討論,現在他完成了創作,終於可以和讀者見面了。
這是一本以台灣原住民 #追日 傳說為基底的繪本。本來我就知道這是角斯以氣勢磅礡的圖像,搭以動人的文字,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宇宙觀!但等到書完成後,看到角斯還指出另一個更普世的問題:「如果你有力量在手,你會希望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非常動人!
《牟吉》本來是我們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展位的重點設計之一,和大家盛大見見。現在雖然可惜因為書展停辦,但我們還提供實體空間與線上並行的和讀者見面機會。
☀在台中,《牟吉》是2月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視覺焦點。請看一下附圖中牟吉的氣派。現場並有角斯的複製畫展。
2月7日,這個星期天下午2點,我會到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做2月份導覽,打頭陣的重點就是《牟吉》。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asDE4s
2月27日(周六)下午3點,角斯會到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和何敬堯對談,主題是「經典傳說新詮釋——從《牟吉》看神怪力量的光明與黑暗」https://bit.ly/3oFvdYx
☀在台北,角斯則有以下活動。
02/06( 周六)下午2點半,在漫畫漫畫基地,有一場「 目擊角斯創作現場——《牟吉》作品揭密」。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atOuqP
02/19( 周五)晚上七點半,在小小書房,有一場「從神怪圖像到故事繪本的創作轉向——角斯新書分享會」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6h6WBU
☀在網上,則有角斯談《牟吉》的系列影片。第一支影片請看這裡:
☀《牟吉》・追日熱賣中
|磅礡推薦|
何敬堯 奇幻作家、《妖怪臺灣地圖》作者
吳俞萱 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亞榮隆•撒可努 獵人學校創辦人 、作家
幾 米 繪本作家
游珮芸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鄒駿昇 視覺藝術家、繪本插畫家
瞿友寧 導演
瀟湘神 作家
(以上以姓氏筆畫排序)
二月的掛軸海報牆。

 

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正面看。

 

牟吉複製畫展售區。

 

當力量握在手裡,你想讓你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非常有力的一句話。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035098619857646&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2 月 1 日,07:41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2021年2月1日,是個好日子。今天早上六點十五分,我遇見了幸運。
其實,後來想想,遇見幸運也並沒有那麼難。在自己最頭痛或苦惱的事情上放鬆一下,平和一下,或者耐心一下,也就會看到幸運就在身邊。
祝大家今天也都能在今天遇見幸運。
萬一到了晚上還沒覺得自己遇到幸運,不妨讀一下幾米這一本《幸運遇見你》。
幾米在這本新書裡整理了他所體會到的幸運,可以給自己覺得還沒遇上幸運的人一些參考和線索。
再一次大家今天能遇見幸運,天天都能遇見幸運。

2021 年 1 月 31 日,21:15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周末兩天的活動,感謝所有參與的讀者朋友。我也收穫很多。詳情請看圖說。

 

李明璁昨天在森大青鳥當一日店長,並講《物裡學》。 大家熱情回應,昨天帶去的書都賣光了。

 

李明璁帶來陳列的各種「物」。 除了書,我本來很少shopping,看了他的書,聽他說的,讓我有了想去購物網站的念頭。 這張照片取自他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ee.mingtsung.1/posts/1324720107897920

 

這是啟動他寫這本書的那個鐵皮玩具。 下週六(2/6)下午,會在「文房」日式老屋,辦第二場新書分享會,以及「一日限定拾荒展:玩具篇」。同時也特別邀請李惠貞與李明璁一起對談。歡迎大家再參加。(免費但座位有限,請快登記報名:https://fb.me/e/1udFEq71f)

 

昨天接著是黃湘玲講《植物情人》。她第二場演講已經不只是金句連連,而是妙語如珠了。

 

黃湘玲會後和讀者的合影。

 

有一位朋友,曾經也聲明過自己要在退休後畫植物,因而她的朋友送了她一本17世紀 Besler 的經典植物畫集。Besler的畫法影響深遠。但這位朋友後來沒有著手畫,所以她就把書轉送了黃湘玲。 湘玲收到書一再要我向贈書的朋友致謝。

 

李明璁也很喜歡《植物情人》。他編的最新一期《屏東本事》就請湘玲授權使用了一些圖,並當作封底圖。

 

昨天晚上場是麥人杰和臥斧一起談《鐵男孩2》。

 

麥人杰談他畫《鐵男孩》的源起,如何投入製作一部動畫,其後暫停,再著手畫漫畫版,接下來再準備繼續努力動畫。 動畫即將完工的預告片昨晚首次向在座讀者展示一下,很快會正式公布。

 

今天下午是謝佩霓講《貓非貓》。她一如往常準備了非常豐富的內容要和大家分享,欲罷不能,我本來準備讓她超時一個小時,她只用了半小時。:)

 

和現場聽眾的合照要分左右兩邊拍。這是右邊。

 

這是左邊。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40271207673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