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2024年9月8日,21:4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最近在整修辦公室,正想應該學點煮茶或咖啡招待來開會的同事或來訪的客人,哇,給我這個咖啡白目的人看的書來了!
2.
《咖啡小學堂寶典》作者粕谷哲 Tetsu Kasuya,今年40歲。他原來在一家新創的科技公司上班,因為過勞的關係罹患了第一型糖尿病住院治療。因為這種病治不好。他不希望病情惡化,買了咖啡器材來自己沖泡飲用。
剛開始他什麼都不懂,但是從住院那一天算起,粕谷哲只花了一年就改行當咖啡師。兩年後,他成了咖啡界的日本第一。又過一年,他參加2016年「World Brewers Cup」手沖咖啡世界大賽,成為第一位拿到冠軍的亞洲人。
3.
回憶他之前對咖啡的印象,粕谷哲說,「或許是那些偉大的專家寫的入門書太過艱澀,或是咖啡店的店主對咖啡太過講究,把咖啡講得太過複雜難解的緣故 吧。再加上,有的賣場放的解說牌也不太好懂,因此咖啡才給人望而生畏的感覺。」
而這位手沖咖啡世界大賽冠軍先生說,「其實真的要理解咖啡,你需要的不是正確的解說或歷史知識,而是 『敢放手賞玩』的心態。我就是用抓昆蟲和做實驗的態度,來研究咖啡的。」
所以他寫《咖啡小學堂寶典》這本 書,「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如何賞玩咖啡』。」
4.
粕谷哲說,要了解咖啡的味道差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他也說,只要你抓住「咖啡的要角」和「襯托咖啡魅力的方法」,任何人都能理解咖啡味道的差異。
他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就好像你支持某個偶像團體,當中一定有你特別喜歡的偶像,漸漸地你會了解那個偶像在團體中的地位、角色,以及他們彼此的關係好壞。」
粕谷哲想表達的是:「咖啡的世界裡也有所謂的要角,這些要角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磨豆法和沖泡法,也能增進那些要角的特性。」
他說,有了這種認知之後,當你買到自己喜歡的咖啡,一定希望靠自己的本事,把咖啡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你再也不會說:『反正咖啡都嘛差不多,不就是又黑又苦的飲料嗎?』每喝一口咖啡,你都會感受到無限的真情。」
5.
也從這一點出發,可以了解粕谷哲當年怎麼會那跳躍地從人生的谷底絕地大反攻,拿下手沖咖啡世界冠軍。
「我認為咖啡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味道完全反映了人生的無常。」他說。
他剛開始學泡咖啡的時候,因為什麼都不懂,泡出來的咖啡有夠難喝。但是他心有不甘,每天都研究怎麼泡出更好喝的咖啡,逐漸改進挑選豆子和沖泡的技術,總算可以泡出好喝的咖啡了。
「每當我泡出『更好喝的咖啡』,我的信心也增強了,感覺連人生都開始走運了。」
粕谷哲說他能拿下世界冠軍固然跟運氣也有關係,但他一開始只是想泡出好喝的咖啡,「這種慢慢進步的感受,對我的心靈大有益處。很多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且當你從中找到樂趣,你的人生也會變得很愉快,享受咖啡同樣如此。」
然後他講了個金句:「自己沖泡的咖啡,才是最棒的精神安定劑。」
6.
《咖啡小學堂寶典》以漫畫為主軸,加上文字、圖表、插畫多線並進,帶領讀者進入咖啡的世界,在日本引發熱烈好評,被喻為「新世代的咖啡寶典」!
在台灣,也有眾多咖啡達人熱情推薦:
AD Cafe(咖啡自媒體)
dato(旅行生活作家)
Hally Chen(咖啡文化作家)
Frank Yang (維堤咖啡創辦人 )
林姐(臉書社團「手沖咖啡有意思」版主)
林哲豪(台灣咖啡研究室計畫主持人)
吳怡玲(社團法人台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
陳秉超(咖啡師的咖啡師)
劉邦禹(咖啡杯測師大賽世界冠軍)
臧芮萱(演員)
學長(vvcafe創辦人)
韓懷宗(咖啡學系列作家)
書裡除了有粕谷哲協助的許多基礎認知和心理建設之外,還可以幫助
★買豆不踩雷
★圖像化認識咖啡風味
★王牌沖煮法——簡單美味咖啡產出公式「4比6法則」
最後一點最重要,世界沖煮咖啡大賽冠軍無私傳授得獎的王道沖煮法,照著比例沖,簡簡單單沖出美味咖啡。
7.
我問同事,我要照粕谷哲的建議開始學的話,需要準備多少錢來買設備。這本書的主編秀娟和沖咖啡很拿手的晁銘都說,應該不用一千元就可以開始了。
粕谷哲說:其實喝什麼咖啡都無所謂。他平常喝便宜的配方咖啡或即溶咖啡,還有那些別緻的小咖啡館賣的咖啡,都各有各的滋味。
「有些人可能只去超市買咖啡豆,也有人都去連鎖大賣場買一樣的咖啡豆,或者你對精品咖啡有興趣,卻遲遲不敢出手。無論你是哪一種,都可以深入探索咖啡的世界。你只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再加上一點繁瑣的步驟,每天就會過得愉快又自在。」
粕谷哲,我來吔!

2024年9月7日,22:42

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名人書房」詹慶齡訪問了蘇經天博士,談他所寫的《新AI 與新人類》。
《新AI 與新人類》是我們去年九月出版的。這一年來,在我陸續接觸一些和AI相關的知識的過程裡,非常受惠於蘇博士寫這本書所提供的一些基礎。
蘇經天從腦神經科學的專業出發,不只從包含科技但不限於科技的層面透視了AI 核心觀念及作用,也回頭對人類可以如何審視自己、展望未來,有架構性的建議。
對我來說,在了解人類如何幫助AI 進行認知壓縮與知識還原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從出生到長大到今天,原來也無時無不刻不在進行認知壓縮與知識還原,充滿趣味及啟發。
謝謝慶齡的訪問。請大家看一下蘇博士現身說法,也推薦大家讀《新AI 與新人類》。
名人書房

2024年9月2日,20:32

B 閱讀C 出版

1.
「金繼」(Kintsugi/金継ぎ)是一種日本工藝,利用樹脂和貴金屬混合物來修復破損的陶瓷器物,碎片連接後,裂痕轉化為獨一無二的特徵,讓器物獲得新生。
2.
那如果支離破碎的是人、是家,又或是⋯⋯心呢?
我們——是否也有「金繼」的可能?
3.
渡邊依莎以《遷徙者》獨樹一格的視覺美學廣受世界注目之後,再度以黑色背景,襯以色彩繽紛的物件及動植物,創作了新著《金繼》。
4.
一張長長的餐桌上長出掛滿美麗愉悅之日常事物之林。
一隻兔子與紅鳥正要進行一場宛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下午茶會。
然而紅鳥的色彩褪去,轉為一片慘白,鳥兒轉身飛去。隨著鳥兒的離去,兔子的日常開始失衡、往日的幸福碎了一地……
5.
希望身擁毛羽——
於靈魂安棲——
吟唱無字天籟——
不曾——他從未歇息——
…………
我聽聞他深海遠洋——
我聽聞他冰天雪地——
就算——即使饑寒交迫,
不曾——他從未要我點滴。
———愛彌麗.狄瑾蓀 Emily Dickinson /林則良 譯
6.
「作者以獨特而優雅的風格構築出一則全新敘事,透過極度溫柔和深刻的圖像來鋪陳故事。同時提供讀者一個充滿詩意的寓言,以單純而自信的方式引導人們走過失落之旅的各個階段,從完全迷失到重生的可能。……..
我們可以穿越黑暗,找到新的道路和新的起點,並從倖存的殘骸中建構出新型態的新生活。」
《金繼》榮獲2024年義大利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Fiction)首獎。上述文字摘自評審評語。

2024年8月30日,22:55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小青鳥為什麼會遇上小男孩?
1.
黃沙。棕櫚。
國王和皇后住在塔樓上有新月標誌的城裡。
駱駝在幫他們運送各種食物、寶物。因為國王和皇后越吃越大,想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包含「手工編織的床單與地毯,刻有魚和星星圖案的銀器,用琥珀和石榴石製作的首飾,長長的綢緞,彩繪過的鍋碗瓢盆,薰香,用上等的椰棗釀成的好酒」。
國王和皇后要每一戶人家牆上都掛上他們兩個人的肖像,讓大家知道隔牆有耳。
他們也在城裡建了一座巨大無比的白色籠子,裡面關著全國上下所有的青鳥。國王和皇后要把「每一隻青色的鳥」都抓進這裡。
有一天,當士兵把一批新捉來的青鳥關進籠子的時候,有一隻小小的青鳥逃了出去。
牠飛到了阿奇家。
阿奇家門口,有一棵美麗又清香的茉莉花樹。
2.
《小青鳥與茉莉花》是比利時童書作家萊拉.庫巴(Laila Koubaa)的作品。萊拉父親家族是北非的突尼西亞人,小時候常去突尼西亞渡暑假。
1987 年的時候,班.阿里在突尼西亞發動一場政變,推翻前任總統上台,從此長期掌權。但他治理無能又貪腐,家族裙帶把持國政,不許言論自由,成為警察國家。
到 2010 年末至 2011 年初的時候,通貨膨漲、高失業等各種經濟指標都惡劣之際,一個攤販青年因為沒有攤販證照被警察沒收車子之後,投議自焚。從此引發一連串街頭示威遊行,爭取民主的運動,最後導致班.阿里倒台,是為「茉莉花運動」。
茉莉花是突尼西亞國花。
諷刺的是,班.阿里當年發動政變上台時,也是叫「茉莉花運動」。
新的茉莉花運動不只是在阿拉伯世界開了民主運動的第一槍,後來許多阿拉伯國家都接連引發人民走上街頭,更幸過的是,突尼西亞也是其中唯一和平過渡,完成民主轉型的國家。
萊拉也是受到這場運動的啟發,和插畫家馬蒂亞斯.德列歐(Mattias De Leeuw)創作了《小青鳥與茉莉花》。
3.
用繪本三十二頁的篇幅,怎麼講一個背景和涵意如此遼濶的故事?
怎樣用寓言風格的文字,結合簡單但豐富的線條和色彩,講一個讓孩子看到雖然是發生在遙遠的國度和文化中,但是卻和自己的世界也密切相關,是自己也要關心的故事?
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是:用一隻小青鳥逃出那個巨大的白色牢籠,用一隻小青鳥和一
個小男孩聯手的安排。
一隻小青鳥提醒我們:有時候,儘管只是一句話,都不要小看它的力量。
一隻小青鳥和一個小男孩聯手提醒我們:再怎麼激勵人心的話,最終需要行動來實踐。
對抗極權政府固然如此,對抗國家、社會裡發生的任何不合理現象,也都如此。
小塊 Pezzett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