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2021 年 4 月 30 日,22:17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今年年初有一天早上起來,突然覺得有點坐不起來,一坐直,胸腰之間隱隱作痛,好像切成兩半,躺下就又沒事。
我心想壞了,難道是我脊椎彎曲之處出了問題?
那前幾天陰冷不堪,當天冬陽很晴朗,我卻差點冷汗都要流下來了。
好不容易撐著身子,去泡了好一陣熱水澡。
出來後,好一點,又休息了幾個小時,到中午左右好多了。
以前我都是去一個推拿的地方,但那天是星期天他們不開,所以就等星期一再說。
第二天早上,又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輕微一些,但還是有點發毛。
這時突然想到那天我們的編輯要去採訪一位中醫師,和他整理一本書的書稿,
就想那我去插一下隊請教看看。
我去了之後講了情況,問他是否需要幫我把把脈。
他說不用,先問我幾個問題。
他問我昨天是否到了中午之後就比較好,我說對。
他問我今天是否比昨天情況比較好一些,我說對。
他跟我說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是那兩天高氣壓來台灣,天氣晴朗,大地的陽氣上升,但是我因為小兒痲痺,下半身血夜循環不良,所以陽氣上不來,正好到橫隔膜的地方擋住,因此胸腰之間像是被切成兩半。
而到了中午,陽氣更盛,就整個打通,所以我會覺得舒服多了。
因為第一天已經通了,所以第二天再有這種情況,也就比較輕微。
「不用緊張,沒事。」他說。「高氣壓的影響。」
2.
說話的人,是杜李威醫師。
我認識他很晚,去年九月才初見。
他清潔、明亮的診所放著古典音樂,寬敞的診間,乾淨沒有任何雜物的書桌,若不是空氣中飄著些中藥香氣,實在怎麼都和通常中醫診所的印象連不到一起。
所以我想,請這位醫師寫一本醫病的書,必定有特色。
也因此,雖然聽說杜醫師從不接受採訪,也不接受任何寫書的邀請,那天見後我還是寫信給他。結果,很開心他破例接受了。
不但接受,他還親自動筆,每個星期都準時地交出一篇篇文章,要我形容的話,簡直像沉寂多年的火山爆發。
他求學的背景、師承的啟發、豐富的醫病故事、獨到的處方,以及對社會的觀察,對中醫的期許,都載著滿滿的熱情爆發。
因為熱情,他一篇篇文章取的篇名也很生動。
<錯將民俗當中醫>,這是在講台灣社會對中醫許多迷思之一。
<今昔學醫大不同>,這是在講他對中醫價值的肯定卻又對許多中醫界的現象不以為然。
<醫家風範>,講他從海派中醫得到的傳承。
<重新定位中醫>,講他的眼界。
<臨床病案理法方藥>,講他毫不藏私地要把金針度與人。
但也因為如此,有陣子我們最傷腦筋的事,反而是書名。
他寫的面向很多,到底該如何總括呢?
我們建議了一些,顯然他不喜歡。
他又擬了一些,我們又覺得沒法呈現他整體的面貌。
直到我看了他的一篇文章後,覺得一切都清楚了。
3.
那篇是在寫一個習慣性流產的病例。
那個女的三十二歲,之前生過一個小孩,但接著連續流產三次,所以來看杜醫師的診。
而她在三年時間裡,屢屢來看診,中間卻又流產了兩次。這兩次流產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有遵從醫囑,中斷吃藥;而每次流產之後,她又還是要來找杜醫師。
其中有一次兩人對話是這樣的:
杜醫師:「這樣已經第五次流產了!我不是跟妳說了嗎?驗到有孕,請妳趕快回來。為什麼妳不肯接受我的建議?」
女人:「我婆婆就很反對我吃中藥,怕吃中藥會生出畸形兒。」
杜醫師:「我記得妳婆婆去年有讓我看過。當時她腰椎長骨刺,我兩個月就把她看好了不是嗎?」
女人:「對啊。但是因為你的藥太有效了,我婆婆認為你一定有偷摻西藥,所以叫我不要給你看。」
這樣,這個女人反反覆覆地來看了杜醫師十四診。直到她最後她下定決心要聽杜醫師的話,乖乖接受治療之後,才在看了第十五診之後終於懷孕生下了寶寶。
我看完這一篇之後發訊給杜醫師,建議書名就叫《中醫到底行不行》。
因為這本書在寫的,就是台灣社會上對中醫到底行不行的種種反來覆去、左右矛盾的觀念和現象;以及杜醫師自己回答中醫到底什麼行,什麼不行的專業觀點和剖析。
並且,以這個醫案為例,他慷慨地把前後十五診的癥狀和他的處方,都完全公布。
4.
所以《中醫到底行不行》適合的讀者有兩種人。
一種是一般對中醫有些相信,又其實不信;有些好奇,又不知怎麼好奇的讀者。
杜醫師以生動的文筆和豐富的案例,來為我們打開一扇一篇門。
另外,則是學習中醫的人。
杜醫師不只整理出許多個案並且把珍貴的處方都公諸於世,也把學醫之道,及開業之道都講得非常深刻又生動。
他寫自己要開業之前,去拜別恩師朱士宗的時候,朱師母把他叫過去講的一段話,非常有意思:「因為學醫這條路很艱辛漫長,學出來以後,你還要熬過很長一段沒有病患 的日子。沒有病患的時候,你可以寫字作畫自娛,但一定要坐得住,不能到處亂跑。否則,等了一整天都沒有病患上門,你一跑出去閒逛,病患來了又撲空。……..出道第一年,以一天看一個病患作為目標。第二年一天看兩個、第三年一天三個、第五年一天五個。如果你可以堅持十年,你一定會聲名大噪,生活也就能安定下來。」
這段話裡的智慧,不只是給要開業的醫師看的,也是給所有人看的。
5.
我自己看這本書,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
身為佛教徒,我每天早上都要誦念「普賢十願」。
普賢十願裡,第九願是「隨順眾生」。
而多年來,我對這一句話始終沒法完全掌握。
到底要如何隨順?隨順到什麼程度?
在讀杜醫師治療那個前後來看診十五次的女人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
我一面看著書稿感嘆,一面心裡在想:「咦,杜醫師怎麼會還一直幫她看診呢?」
如果我是他,應該早就不接受這個女人的掛號了。
一來會覺得不耐煩,你不相信我,又要來看我,這不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二來會擔心這個病人如此反覆來反覆去,看了十四診,中間又流產兩次,再看下去,萬一出個狀況豈不是搞不好連自己也要背黑鍋?
顯然和我同樣想法的人不只一個。杜醫師在書裡說他有個跟診的小學妹這麼問過他:「學長。剛剛那個病患講成那樣,為什麼你都不會生氣?」
而杜醫師的回答是:「當妳心裡知道,妳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僅剩的極少數,或許有機會可以救她的人,為她擔憂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生氣。」
一個人如果當真有見識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有能力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想幫助別人又一再被拒絕,他絕不會因而感到不耐煩,甚至憤世嫉俗。
他不會勉強別人相信他,但他持續關懷別人,並且永遠等候別人無路可走來找他的時候提供解方。即使反覆了十五次。
我曾經擔心「隨順眾生」會淪於隨波逐流,也曾經擔心「隨順眾生」會淪於被動,直到我讀完那篇文章,才體會到「隨順眾生」的面貌可以是慈悲和積極的完整展現。
很榮幸能出版《中醫到底行不行》。

2021 年 4 月 18 日,11:09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奈良美智轉發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裡他的大書。星期天有空的人,去看一下。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大きな絵本みたいになってるやつ!(作品ではなくディスプレイです)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253442721356567&id=27226485280

2021 年 4 月 9 日,23:42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痛苦的人之所以不說話,並不是因為無話可說。
他們只是努力找尋不是謊話的語詞而已。」
這麼充滿睿智的話,會是誰說的呢?當然是夜巡貓。
一個被霸凌要自殺的女孩子被攔住,「從那天晚上起, 我開始寫遺書。 很不可思議地, 心情竟然逐漸平靜下來了。 因為沒寫完, 第二天就繼續寫。 隔天也是,再隔天也是……………終於寫完的時候, 我已經長大成人了。 而且, 成了作家。」
會是誰讓這麼神奇的事發生呢?當然是夜巡貓。
夜巡貓第六集裡特別的,不只有一向的八格漫畫,還有一篇長達21頁的《夜巡貓咖啡館》,讓人看到溫暖和陽光,也同時有一點細微的雨絲。
還特別的,有深谷薰2019年來台灣參加台北國際書展的實錄(把我們同事都畫得很傳神),說了她為什麼要謝謝台灣的理由。
周五夜裡,真是看《夜巡貓》的好時候啊。
第一次出現的21頁中篇漫畫《夜巡貓咖啡館》裡,出現了一位美形女郎噢。

 

深谷薰記她2019年來台北國際書展的經過,以及她為什麼要向台灣致謝。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227612017272971&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4 月 9 日,10:00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四月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裡,和圖像有關的關鍵字是:ATAK / 創作的秘密 / 夜巡貓 / 童年情書 / 歌川廣重 。
☞ATAK ,是德國鬼才畫家阿塔克,我們出版了他顛覆常理的紙上荒誕劇場《顛狂世界》。這本純手繪的繪本,也是想像力的狂飆運動。
☞創作的秘密,是德國導演溫德斯,解讀他眼中許多藝術家、無蹈家、攝影家、電影導演、服裝設計師是如何做出他們各自令人驚豔的作品。
☞夜巡貓,第 6 集來了。收錄作者深谷薰2019年初受邀來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之後所繪製的三篇特別篇漫畫,仔細又可愛地描繪了她首次應邀出國的緊張心情、受訪和參觀發生的趣事,以及她對台灣讀者們的滿滿感動和感謝。
☞童年情書,是法日混血畫家卡蜜兒・華耶以黑白鉛筆稿漫畫與彩色繪本交雜的敘事方式,寫給童年的一封情書。
☞歌川廣重,是日本浮世繪大師。《跟著浮世繪去旅行》完整收錄歌川廣重晚年名作《六十余州名所圖會》全系列70幅作品,是獻給後疫情時代的紙上旅遊提案。
明天,4月10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我會為大家做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四月特展導覽,歡迎參加。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五樓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奪回想像力的主導權

B 閱讀C 出版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奪回想像力的主導權】
「老實說,這是多年來我寫繪本推薦時,第一次在心裡激動地大喊:『相見恨晚!這根本太適合我啦!』」
說話的人是 #蘇仰志
大學他在台灣讀造型藝術,再去美國讀了繪畫與影像科技,之後創業六次失敗依然堅持做夢,先開了一家策展公司,再創立了一所不太乖的全民社會學校–「雜學校」。
蘇仰志說的繪本是《顛狂世界》。這是德國鬼才藝術家阿塔克(ATAK)的作品。如果用一句話來說明這本書的特色,那就是「如果達利做繪本,大概會跟這本很像。」
老鼠追貓、人跳火圈、嬰孩餵食媽媽、白領向龐克乞討、童話裡的野狼遭到徹底逆襲…….這本無字書是在紙上演出顛覆常理的荒誕劇場,展現狂歡節般的顛倒和踰越。
阿塔克鼓動了 想像力的狂飆運動,讓秩序、階層、鐵律另顯延展性和開放性。
蘇仰志則一直在透過斜槓人生做一些解構行動,顛覆現有社會的制式現象。
所以,由蘇仰志來分解《顛狂世界》,迸出的火花想必不同。
這個星期天,4月11日下午三點,在

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

,蘇仰志的《顛狂世界》新書分享會,令人期待。

付費活動,報名費可全額抵扣現場購買《顛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