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為什麼從二十歲就該開始思考如何死亡

B 閱讀C 出版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為什麼從二十歲就該開始思考如何死亡】
以《阿信》編劇而廣為人知的橋田壽賀子,今天去世了,九十五歲。
橋田在四十一歲才結婚,她先生去世後因為兩人沒有子女,就一直自己生活。九十歲的時候,她為了實踐自己的終活計劃,進一步在生活中進行各種斷捨離,並呼籲安樂死立法。
下午我把曾經出版過她的書找出來重讀一遍,感觸很多。
1.
橋田的晚婚,和她成長的階段是戰爭時期有相當關係:
『出生在大正年代、和我們同輩的男生,很多都死在戰場上了。活著回來的,則都娶了比我們年輕的女生。我們是遭受冷落的一個世代,甚至可以說一卡車的人當中,只有一個男生,其餘全是女生。我的大學朋友半數也都終生未婚。』
她少女時代受到軍國教育的洗腦,激情到一旦美軍登陸日本就要先自殺。
後來她覺醒之後,就認為『所有日本人都該為那場戰爭負責。除了主導戰爭的主事者之外,堅守後方的我們也有責任。』
也因此,她說『一般人都將《阿信》視為是一部忍受貧困與艱辛的成長勵志劇,但其實我想探討的重點之一,還有戰爭責任的問題。………..在《阿信》劇中,阿信的長子最後戰死沙場。先生也因為協助戰爭、加入滿蒙開拓團而感到自責,最後選擇自殺。這些劇情安排的背後意義,全是對過去為求生存而協助戰爭的阿信的「懲罰」。 』
2.
沒有子女,讓她雖然有遺憾,但也有收穫。
『我一直覺得正因為我沒有家人,所以才有辦法寫出這麼多家庭連續劇。畢竟如 果有小孩,就難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了。因為萬一孩子看到自己寫的台詞,難免會覺得「原來媽媽是這麼想的啊」。……正因為我沒有任何家人,才能毫無顧忌地任憑想像盡情發揮。 』
而她也觀察到一些女人,『對家人奉獻就是她的人生,所以她只會照顧孩子和孫子、做家事、為他人忙忙碌碌。為家人做了這麼多之後,一旦不再有自己可以做的事、只剩獨自一人時,卻找不到任何想為自己做的事了。 』
更有甚者,『如果心懷期待卻得不到孩子的回報,期待的心情將有可能轉變成恨意。對自己的孩子懷恨在心,難道不是很悲哀嗎? 』
3.
橋田說十分注意自己的健康,『因為我不斷告訴自己,如果沒了健康,就無法繼續寫出大家喜歡的東西。』
所以她五十歲時學會游泳,到了九十多歲還每周上三次健身房,每次一小時。每年定期體檢之外,每月驗血驗尿,注意癌症指數。
而她的樂趣是搭遊輪,不只環繞過日本和亞洲,還環遊過世界三次,去過兩次南極。
橋田注意怎麼活得健康,因而也注意怎麼走。
她從進入九十歲之後,實踐人生進一步的各種斷捨離,並呼籲安樂死的立法。安樂死的立法,不只對重症病人的生命尊嚴有價值,還有其他意義。
她在書裡舉了比利時女選手瑪瑞克.福沃特(Marieke Vervoort)的說法。
福沃特在十幾歲時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導致下半身不遂。2008年,她獲得安樂死的許可。到2016年里約殘障奧運時,新聞報導說,曾經在上一屆殘障奧運拿下一面金牌和一面銀牌的福沃特,『將以里約殘障奧運為最後的舞台,之後或許就會安樂死』。
然而福沃特在賽後召開記者會否認這項報導,並表示:
『假使我今天沒有獲得安樂死的許可,恐怕早就自殺了。安樂死不是一種殺人手段,而是會讓人活得更長久。 』
『當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靠自己決定時,我的心才獲得了平靜。 』
4.
橋田壽賀子說她一直到九十歲才開始準備自己如何善終這件事,但她覺得其實早一點進行會更好。最好趁年輕就開始思考,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萬一的時候,到底是要選擇『只要還有呼吸,就算沒有意識,我也想活下去』,還是『我想要安樂死』,並且每年針對內容再重新思考記錄。
橋田的建議是這樣的:
『思考自己的死亡,同時也是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畢竟沒有人知道災難何時會降臨。
『如果可以當場死亡最幸福,不需要參考每年生日寫下的死亡意願,也不用擔心是否能安樂死。
『不過,有人還年輕就發生腦中風,或者說不定只是走在人行道上,就被暴衝而來的車子撞飛,成了半身不遂。
『所以,最好還是利用每年生日的時候,好好回想這一年來生活的意義與歡樂, 思考自己的死亡。在自己出生的日子思考自己的死亡,這似乎是個不錯的習慣。』
5.
橋田壽賀子定義的『安樂死』,就是『請讓我安詳、快樂的死』,因而取了這個書名。
讀這本書,看了日本社會的變遷,一個女人的成長,她怎麼走上編劇,從電影轉到電視,以及她對感情、生命的思考。
在新聞裡看了太多和死亡相關的痛苦、憤怒的下午,讓我的心情有了轉換的機會。

2021 年 4 月 4 日,21:47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霍普的畫中常出現窗戶,但它們是指向外頭還是指向裡頭?答案或許因人而異。只是,那些窗戶似乎都沒有玻璃, 因為沒有反射。它們也沒有單方面地阻止外頭的人 看進來,或阻止裡頭的人看出去。
「無論裡頭或外頭,在霍普作品中都是同樣不真實的生活空間,並散發出陌生的氛圍。那些窗戶往往都是開啟的,而我喜歡的畫作,通常是沒有什麼其他主題,而只是表現窗洞本身。例如霍普完成於一九六三年與一九五一年的晚期作品〈空房內的陽光〉(Sun in an Empty Room)與〈海邊的房間〉(Rooms by the Sea)。
「第一幅畫儘管充滿了陽光,但空蕩蕩的房間散發出了毛骨悚然的氛圍。窗外是一片森林;顯然有人被逼瘋了,因此從開啟的窗戶跳了出去。儘管陽光普照, 仍照不進那一片漆黑的自殺森林。
「從喬.霍普的日誌可以知道,第二幅畫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躍下之處〉 (The Jumping Off Place),原因可從畫中窺知一二, 亦即先前有人從敞開的大門跳入海中。大海延伸至房門前,使這間房子看起來就像是蓋在峭壁上,或孤立於海中央。不久之後,遠方的海面上可能會出現一艘船,但因距離實在太遠,便無法及時將跳海的人救起。儘管這幅畫中空蕩蕩的房間也曬進了明亮的午後陽光(喬於日誌中註記時間是十月初), 仍掩飾不了世界的敵意。 」

2021 年 4 月 3 日,23:48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他因此將外在的一切都壓縮到了畫裡頭,並扎扎實實地為畫中的世界鋪了石頭、 砌了牆壁、上了柏油,再用玻璃罐封裝起來。…….儘管霍普年輕時曾向印象派畫家學習,但之後的創作也不是走這個風格。他不想要溶解視覺印象,相反的他要強化視覺印象:不是流動的盛宴, 不,是永恆的確認。」

世界不是習以為常的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世界不是習以為常的】
爸爸媽媽和兒子牽手散步。但這到底是誰在受誰的牽制?
很詭異嗎?但這不就是今天世界的實情?
《顛狂世界》這本書在我桌子上擺了一陣子,一方面覺得這本書有種野性與狂想的力量很吸引人,另一方面又為了是否可以出版而猶豫。後來進入新的一年之際,回顧過去2020年發生的事,為這一年種種事情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有天翻開這本書看到這一張圖,突然覺得猶豫消失了。
人類是習以為常,先入為主觀念的動物。而習以為常、先入為主久了,就會僵化,就會造成問題。結果到問題爆發,就覺得天翻地覆,就發現世界無常得不可思議。
德國藝術家阿塔克 ATAK 的《顛狂世界》正是一本挑戰也要打破我們對世界慣常認知與想像的作品。他在紙上舖展開顛覆常理的荒誕劇場,刺激讀者的想像力狂飆,兒子牽制老子、乞丐施捨富人、老鼠追貓、火槍滅水…..現實主義就再見吧!
後來拿給同事再討論一下,大家幾乎立馬就達成共識:「出版吧!這很好看!」
行銷說:「這賣相很好,很有觀眾緣。」
業務說:「這要送選書。」
而編輯則為這本書的迷人之處找出了以下的理論根據:
✶ 率真 ▎粗獷的輪廓線條、滿版的全景物件、充滿童趣的繪畫手法。自發、#自由、直覺、奔放!
✶ 混種 ▎繽紛童稚的色彩、自由變換的形式、意涵豐富的形象,再現 #眼鏡蛇畫派 (Ecole de Cobra)、 #生率藝術 (Art brut) 和龐克精神。
✶ 創舊 ▎改造既有概念,顛覆原有建制,傳達相異、相反、新型態的訊息,呈現 #創舊(détournement) 手法。
✶ 民俗 ▎沿襲十八世紀德國圖畫書 (bilderbogen) 概念,手工上色、裝飾性強烈,#一頁就是一個完整敘事
✶ 跨齡 ▎對多元圖像敘事接受度高的兒童讀者,可從中獲得指認荒謬的樂趣和成就感;成人讀者則可從中判讀各式有趣的文化符號, 是一本不分大人小孩,任何性別都能從中找到樂趣的一本無字繪本。
✶ 必藏 ▎版權銷售英、法、西、義、葡、荷、挪威、捷克和巴西多國,繁體中文版增製前後蝴蝶頁。
現在就請大家看一下ATAK怎麼刺激我們的想像力吧。
世界不是習以為常的。
之一。

 

之二。

 

之三。

 

顛狂世界 。博客來 http://bit.ly/2QFOnlV 。誠 品 http://bit.ly/3vYOuJu 。金石堂 https://bit.ly/3w16h2P 。讀 冊 http://bit.ly/2PwNpIg 。MOMO http://bit.ly/39hlR0e 。大 塊 http://bit.ly/3w1LE6n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201690093198497&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3 月 27 日,21:54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我們家「臉書小編」的貼文,轉發一下。
這位同事去年有一天走在路上被車撞了一下,拄了一個月拐杖。我問大家怎麼回事,聽說她講自己那天穿了件黑白條紋的褲子,可能是被那個開車的人錯以為是看到斑馬線。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我就一直記得她的英文名字以斑馬同樣的 Z字母開頭。
想起已經是快滿周年的事了。剛才問她,她說都恢復得很好。
甘巴迭!Z!
也請大家注意她提醒大家要把握的機會喔。:)
大塊4月重點好書,快趁3/27-3/28博客來讀書日一網打盡! 

 

#溫德斯談藝術 #塞尚的畫素與觀看藝術家的眼光 #文溫德斯 「唯有寫作,能讓我徹底釐清事物。凝視著眼前寫下的文字,我的思緒會逐漸清晰。」—✍️文・溫德斯 本書是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談論藝術家的散文集。 這些專業背景不同、特質迥異的藝術家們,深切影響、塑造和啟發了文・溫德斯關於創作的概念,甚至成為他的靈感來源。    ░░☛芭芭拉.克雷姆、詹姆斯・納赫特韋與彼得・林德柏格的攝影作品有什麼過人之處? ░░☛保羅・塞尚尺寸不大的水彩畫與愛德華・霍普的畫作有什麼特點? ░░☛安東尼・曼與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為什麼引人入勝? ░░☛碧娜・鮑許的舞蹈與山本耀司的服裝為什麼受人喜愛、讓人感動? 隨著溫德斯簡潔扼要的觀察與省思,讀者領會到溫德斯創作的核心的同時,也將透過溫德斯之筆,領略藝術家們看待世界的嶄新視野。 博客來預購Go➤ http://bit.ly/38WwV2S

 

#夜巡貓6 #深谷薫 「誰要是哭了的話,我就會來喔~」 本書是號稱「貓界深夜食堂」的夜巡貓系列最新一集!夜巡貓遠藤平藏,抱著獨眼小貓重郎,有時還有可愛的實習生阿了,每晚走在街上,一聞到「眼淚的味道」,就會過去看看是誰在夜半睡不著,有著無處可訴說的心事。 本集收錄作者深谷薰2019年受邀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後繪製的三篇「謝謝台灣」漫畫、中篇漫畫〈遠藤咖啡館〉、六篇阿了和家族「抹布阿飛」遇上河神的爆笑小故事,展現深谷薰老師不為人知的幽默感。最後,更特別收錄台灣讀者寫給作者的感人小故事,值得珍藏。 博客來預購Go➤http://bit.ly/3s1lRsL

 

#跟著浮世繪去旅行 #與歌川廣重探訪江戶日本絕景 從東北到九州,從春櫻到秋楓,快跟著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看遍日本各地絕美風景!本書完整收錄歌川廣重晚年名作《六十余州名所圖會》全系列70幅作品,搭配今昔名勝導覽與賞析重點,讓你體會不受時空限制的美學深度之旅~ 博客來.獨家限量「雨、雁、雪、月」明信片組珍藏版 預購Go➤http://bit.ly/3s2ocUi

 

大塊文化

【大塊4月新書📚 博客來預購開跑🏃‍♀
不知不覺,今年就度過四分之一了。
用年終獎金或是壓歲錢買的書,你讀完了嗎?🙃(你問小編?小編當然是還沒~😭
大塊文化已經準備好推出各類優質好書,跟🌼春天一起來迎接你囉🤗
還不趁 #博客來讀書日 3/27-3/28買千送百的良辰吉時,快點下單😤
🌺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透過詩意書寫,試圖發掘深刻影響他的眾多藝術家所見的世界:
#舞蹈|碧娜・鮑許
#繪畫|保羅・塞尚、愛德華・霍普、安德魯・魏斯
#電影|柏格曼、安東尼奧尼、小津安二郎、安東尼・曼、道格拉斯・瑟克、塞繆爾・富勒、曼諾・迪・奧利維拉
#攝影|詹姆斯・納赫特韋、彼得・林德柏格、芭芭拉・克雷姆
#時尚|山本耀司
每篇簡潔扼要的觀察,都能讓讀者沐浴在溫德斯觀賞藝術的獨到眼光,開啟全新視野。
博客來預購Go➤ http://bit.ly/38WwV2S
🌺
「誰要是哭了的話,我就會來喔~」
本書是號稱「貓界深夜食堂」的夜巡貓系列最新一集!夜巡貓遠藤平藏,抱著獨眼小貓重郎,有時還有可愛的實習生阿了,每晚走在街上,一聞到「眼淚的味道」,就會過去看看是誰在夜半睡不著,有著無處可訴說的心事。
本集收錄作者深谷薰2019年受邀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後繪製的三篇「謝謝台灣」漫畫、中篇漫畫〈遠藤咖啡館〉、六篇阿了和家族「抹布阿飛」遇上河神的爆笑小故事,展現深谷薰老師不為人知的幽默感。最後,更特別收錄台灣讀者寫給作者的感人小故事,值得珍藏。
博客來預購Go➤ http://bit.ly/3s1lRsL
🌺
從東北到九州,從春櫻到秋楓,快跟著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看遍日本各地絕美風景!本書完整收錄歌川廣重晚年名作《六十余州名所圖會》全系列70幅作品,搭配今昔名勝導覽與賞析重點,讓你體會不受時空限制的美學深度之旅~
博客來.獨家限量「雨、雁、雪、月」明信片組珍藏版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客來網路書局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2927968688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