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2021 年 6 月 3 日,23:11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病毒與無常的意義】
1.
才一個月前,台灣還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而現在大不相同。感嘆無常的人很多。
無常是怎麼回事?
『無常本來就是隨時存在。從有宇宙以來就是如此, 從有人類以來就是如此。……
『光過去二十年間我們經歷過全球化帶來的財富、科技等的急劇變化,其實早已經是無常。 但很多人不會覺得那是「無常」。 因為他們覺得財富、科技的巨大變化是好事,那是時代的 「突飛猛進」,不會想到用「無常」來形容…….不覺得自己身處無常之中,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和過去 截然不同有什麼不好。 …….
『COVID-19 出現,無常換了個方向,全面撞擊。
『過去很多人看不到無常的 「正」面,現在終於看到無常的 「負」面。 』
這是洪啟嵩在《生命戰略之書》裡說的。
去年十一月出版這本書的時候,全世界都在為病毒帶來無常衝擊之時,台灣卻正在過著非常「有常」的日子。這本書所歸納和預言的,離台灣都很遙遠。
而現在,應該正是台灣人要讀這本書的時候了。
2.
《生命戰略之書》主要分三個部份:
第一部是指出時代的險境到底有哪些。
洪啟嵩指出:人類正在遭遇,也正在給自己製造前所未有的險惡狀態。
今天我們所遭遇的眞相是:人類借著科技之力,不斷把許多物 種逼入滅絕邊緣,又不斷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造成病毒的突變和易 於傳播。
也因此,這次固然可以說是瘟疫的反撲,但更切實地說,我 們根本就是在開發瘟疫,更新型、更強力的瘟疫,並提供方便瘟疫傳 染的各種途徑。
我們是不停地製造自己的困境和險境。 COVID-19,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而已。
而我們真正遭遇著四個無常的險境:
類健康:我們在看來是在努力維持健康中如何實際在不停地破壞健康;
類親密:如何在各種社交中陷入最大的孤寂;
類真實:在媒體和訊息中不斷追求真相卻被最多的虛假啓沒;
類出路:競爭資源尋找出路的同時卻斷絕了所有的出路。
洪啟嵩認為,如果要脫離險惡,必須進入前所未有的新的進化階段。而人類如果要進入新的進化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更多應對各個問題的戰術,而應該設定生命戰略。
3.
書的第二部份,談的是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命戰略。
生命戰略的核心就是不論外面有再多再大的變異,每個人要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動權。
生命戰略的目的,是不斷以自己的進化,來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不斷以自己面對的問題,來推動自己的進化。
洪啟嵩講了三個戰略,
一,保持並開發覺性。
二,不製造自己的失敗。
三,沒有敵者。
並各自說明了可以如何實現的步驟,如何應用這些戰略在面對類健康、類親密、類真實、類出路上。
這些戰略不只是用來面對疫情的衝擊,也是長期如何讓自己進化為更新的自己之路。
最後,在書的第三部份,他還把三十年前幫他在嚴重車禍的生死關頭前走回來的一套「放鬆禪法」寫給讀者。
這可以說是一套調理身體的方法,也是一種讓心理得以進入寧靜的禪觀。
疫情期間,不論是為了肉體的健康或心理的自在,都適合使用這套「放鬆禪法」。
洪啟嵩不只用文字,也用了生動的繪畫來解釋這本《生命戰略之書》。

給大人看的漫畫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給大人看的漫畫】
1.
前年還沒疫情之前,連續幾個月我們每個星期在臺中的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辦活動,我注意到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士經常出現。我看她的衣著和神態,和我心目中的目標讀者有些距離,有一天就忍不住找了個機會和她聊一下。
真不出我所料,也很出乎我所料。
她是一位會計師。都活了這麼久了,她說從來沒看過漫畫。
有一天,她說是在歌劇院偶然路過五樓我們的非常圖像空間,聽到一位漫畫家談自己的創作,就停下腳步聽了一會兒。
我問她是哪本書,她說是《上海大少爺》。
她頭一次聽人家談漫畫,也在現場看了些漫畫、繪本,從那之後就常來聽我們的講座了。
我實在覺得很驚訝。雖然料到她可能並不是常看圖像書的人,但要說是到了四、五十歲還一本漫畫都沒看過,還真沒想到。
我問她怎麼會。
她說就這樣啊。小的時候父母不讓看,然後讀書、考試,又出來工作(我不太記得她是否有談自己的家庭),一路就從沒機會,也沒想過要看圖像類的書。
我一方面大驚,也一方面大喜。
這簡直是我做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最想看到會發生的事當真發生了。
因為不停地說圖像閱讀有多有趣,多麼重要,而能夠使得從不看的人開始注意了。
我問她是否可以合照一張。
她說不行,但她會再來。
後來,可惜Covid-19 發生,有幾個月活動中斷也減少,我也沒再看到她。
我很希望有機會再見到她。見到她的話,一定要推薦她讀《幸福路上》。
2.
簡單說,《幸福路上》是一套給大人看的漫畫,一如2018年上演的同名電影,是一部給大人看的卡通。
《幸福路上》的故事,是宋欣穎發想的。
宋欣穎原來在台灣讀政治;後來去京都大學讀電影理論,生活了兩年;再去美國攻讀電影碩士,主攻編導,然後回台灣之後籌備拍攝《幸福路上》動畫長片。
之前我們就出版過宋欣穎的《京都寂寞》,所以認識她,也一路看到她籌拍《幸福路上》的經過。
欣穎想講一個叫小琪」的女孩,長大出國留學,並在國外結婚生活後,因為阿嬤去世而回來台灣,與過去的朋友重逢,回憶童年,對照自己迷惘的人生,重新思考「幸福」的意義。
我們聽宋欣穎講她從一開始拍了短片就吸引到很多投資可能,而她又如何為了堅持原則,走一條難走的路,堅持到最後拍出了動畫長片,也拿到國內外眾多影展的最佳動畫長片。
而電影上映後三年所出版的《幸福路上》漫畫兩集,更詳細地講小琪童年的故事,一方面像是電影人物的前傳,另一方面也才知道這才是宋欣穎構思的原型。
因為她原來就想製作一部像是台灣版《櫻桃小丸子》的動畫影集,講小學一年級的小琪每天經歷的稀奇古怪、荒謬好笑的故事。只是後來種種原因,反而使她拍了電影版的故事。
電影上演成功、獲獎,只是宋欣穎忘不了她曾經設計過的種種連自己想到都覺得好笑的故事,所以就又想轉化為漫畫,於是找了同樣是動畫系畢業,主要做動畫製作、插畫的羅荷合作。
我看過最原始她們試做的幾頁作品,當時覺得可以,但是對實際真正要畫成兩本每集各200頁左右的漫畫會如何,也覺得好奇。
而現在書出來,看了一個下午,非常好看。
漫畫最難的是分鏡。羅荷的分鏡不只流暢,筆觸也生動又恰如其分,把輕重大小的韻律掌握到位,可以看出創作的用心又自然。
宋欣穎說「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是她認為好故事所必須具備的渲染能力, 也是她作為一個創作者,希望帶給讀者的故事。 她選擇羅荷一起合作確實是好眼光。
在疫情中,大家大多隔離的狀況中,讀《幸福路上》讓人可以回憶起童年,也回想起生命中諸多美好。
也期待看到小琪在參加完「六燈獎」之後的故事。
有阿美族血統的阿嬤,被小琪的同學說是「番仔」。 阿嬤和她的這一段對話,很美好。很感人。

 

小琪上過「保密防諜」的課,回家發現家裡有「匪諜」這一段,好笑又沉重。

 

圖像畫出了小琪所有的聲音。分鏡流暢。

 

表情、分鏡和狀聲字搭配恰好,也聽得到她的歌聲。

 

 

2021 年 5 月 28 日,22:02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看到《成為洞穴》,川貝母的文字與圖,本身就迷人,又加了紙上行旅的裝幀設計。
今早才說星期5的特點,那這本書也是道地一本星期5的書,結合了浪漫、直覺、華麗、遊戲,又很迷離的書。
我想那就不用文字來介紹了,就做一部短片吧。
用了 riverex 三年前做的一首曲子。

2021 年 5 月 28 日,14:48

C 出版P 隨筆
《中醫到底行不行》登上了誠品健康生活類的排行榜榜首,本來應該和杜醫師去現場慶賀他一下。
現在先在空中向杜醫師祝賀,也和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只說消息,沒說喜悅,是想到此刻所有實體書店承受的壓力,心情也實在沉重。
向誠品,及所有經營實體書店的朋友道謝,並擁抱一下。
在底下留言區也貼一則我們同事做的《中醫到底行不行》短片。

2021 年 5 月 26 日,21:30

C 出版F 文化相關P 隨筆
聽說今晚有月全蝕。月全蝕之後,一切就會變好。
半小時前,義大利波隆那書展主席Elena Pasoli 通知我,說2021年拉加茲獎年度主題「詩類別」公布,評審優選獎得主是阿尼默的《情批》!
她在電話裡一直跟我說:「太難得了!太難得了!阿尼默連續兩年拿大獎!」
2020年阿尼默以《小輓》拿到當年「漫畫類別」首獎(青少年組),今年再以《情批》拿到「詩類別」評審優選獎,真是太好了!
今天星期3,觀看力量的日子,本來我就打算晚上介紹一本圖像類的書,這個好消息就這樣到來,實在美好。
恭喜阿尼默!
相信阿尼默一定樂意把得這個獎的喜悅和全台灣正籠罩在疫情低氣壓中的人分享!
過了今晚月全蝕之後,一切會變好的。
——–
評審評語:「這首由台灣插畫家暨作家阿尼默創作的詩,既溫柔又充滿張力,且帶著些許神祕氣息,搭配了極其優美的畫作。在文字開始之前,本作先以數張驚人的連續跨頁地景開場,有山、樹、海和屋舍。接下來,每一頁的詩都搭著一幅引人入勝的絕美插畫──畫面不僅僅是文字的映照,更能夠激發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索。本書畫作之美讓人為之屏息。而整首詩文帶著日式俳句/短歌的謎樣氣質,沒有明確的敘事線。當書末揭露令人驚訝的結局,讀者的期待也將受到挑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的原文是以台語寫就,也是台灣大多數人的母語,但是並未被當地列為官方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