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2021 年 1 月 29 日,22:24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補充周末兩天的活動說明:
1/31(日) MOJO 1921(當代藝術館旁)
🕖 15:00-16:30
《貓非貓》新書分享會
講者|謝佩霓(本書作者、藝評人、策展人)
參加|https://reurl.cc/KxAG0e(免費入場,歡迎報名)
1/30(六) ~1/31(日)
🕖 12:00-17:30
台灣文學基地(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大辣書展
已舉辦:
1/30(六) 森大青鳥
🕐 13:00-16:00
李明璁《#物裡學》特企! 拾荒展×一日店長×DJ秀
講者∣李明璁(本書作者、作家、社會學家)
參加∣http://bit.ly/3qMIi3F(自由入場,無需報名)
🕔 17:00-18:00
再平凡的花,也有無可取代的美麗——《#植物情人》分享會
講者∣黃湘玲(本書作者)、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參加∣http://bit.ly/3o7HKnA(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 19:00-20:00
鐵男孩山寨城完結,但故事還沒結束!麥人杰X臥斧超合理對談!
講者∣麥人杰(本書作者)、臥斧(推理作家、讀墨總編輯)
參加∣http://bit.ly/3c0YcUb(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1/31(日) MOJO 1921(當代藝術館旁) 🕖 15:00-16:30 《貓非貓》新書分享會 講者|謝佩霓(本書作者、藝評人、策展人) 參加|https://reurl.cc/KxAG0e(免費入場,歡迎報名) 這幅字是詹獻坤送給謝佩霓的。

 

1/30(六) 森大青鳥 🕐 13:00-16:00 李明璁《#物裡學》特企! 拾荒展×一日店長×DJ秀 講者∣李明璁(本書作者、作家、社會學家) 參加∣http://bit.ly/3qMIi3F(自由入場,無需報名)   🕔 17:00-18:00 再平凡的花,也有無可取代的美麗——《#植物情人》分享會 講者∣黃湘玲(本書作者)、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參加∣http://bit.ly/3o7HKnA(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 19:00-20:00 鐵男孩山寨城完結,但故事還沒結束!麥人杰X臥斧超合理對談! 講者∣麥人杰(本書作者)、臥斧(推理作家、讀墨總編輯) 參加∣http://bit.ly/3c0YcUb(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早上起來,窗簾都擋不住的陽光,太好了。

 

1/30(六) ~1/31(日) 🕖 12:00-17:30 台灣文學基地(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大辣書展  https://www.facebook.com/dalapub.tw/posts/3728637947175680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4022146411152867

2021 年 1 月 29 日,08:17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幸運是可以擁有選擇。
幸運是跌倒了還爬得起來。
幸運是擁有不多還是樂於分享。
幸運是你的寵物好愛你。
幸運是厄運來了,有能力度過。
幸運是相信自己永遠幸運。
幸運是早早看透人生或永遠迷迷糊糊。
幸運是不用燃燒自己卻可照亮別人。
幸運是經歷創痛而依然熱愛生命。
幸運是狐假虎威馬上被拆穿。

十八個面向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十八個面向】
對我來說,《仁慈的吸引力》是一本很意外的書。
雖然這是一本我們公司多次再版的書,之前印象並不深。
但前兩天時候到了。這次讀很有感受,一口氣看完,也給我的佛法信仰補足了一塊。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慈悲心兼備。但是多年來我對「悲心」比較多注意和體會,但是對「慈心」則總覺得朦朧。對人和氣、喜樂….等等說法,我都覺得有些老生常談,也難以說明清楚。
這一本《仁慈的吸引力》卻給了我新的角度。
作者Piero Ferrucci是義大利知名心理治療師兼哲學家・當代歐洲靈性心理學導師之一。他強調仁慈是一種無須大費力氣的處世之道,也是至為經濟實惠的生活態度,所以提出生活裡十八種可以實踐仁慈的面向,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因而變得更加富足。
他說的十八個面向聽來數量不少,本來我記不住。但是我重新整理了一下順序,就方便記住了:
1. 所有的仁慈要先對自己,所以首要是「真誠」地面對自己及一切;
2. 如果真誠地面對自己,會感到「溫暖」;
3. 因此會對自己在人生路上怎麼來到這裡「感恩」;
4. 也因而會記得一切不分大小來自別人幫助的「記憶」;
5. 所以樂意和別人「接觸」;
6. 這種接觸需要很有「同理心」;
7. 需要很「專心」;
8. 需要很有「耐心」;
9. 因而知道如何「尊重」別人;
10. 如何「信任」別人;
11. 也因此會「慷慨」;
12. 所以願意提供「服務」;
13. 服務中有願意配合別人的「彈性」;
14. 因而樂意讓別人享受到「歸屬感」;
15. 知道彼此可以相互「忠誠」;
16. 如果有一天當別人對自己不忠誠的時候,會知道如何「寬恕」;
17. 這樣才可能時時產生「喜樂」並和別人分享;
18. 不過,即使擁有喜樂,自己要隨時記得「謙虛」。
至於每個面向的實際說明,還是要看書的體會最大。
譬如,「專心」和仁慈有什麼關係呢?他這麼說:
「專心是一種仁慈。欠缺專心是粗魯的極致。有時候,它也是一種隱而不顯的暴力,尤其對孩童而言。令人難以承受的忽視被視為是虐待固然沒錯,可是一點一滴的漠視卻是最常見的兒童傷害之一。當著別人的面,我們常把『馬上回來』的牌子高高掛起,自顧自地想著心事…….不專心是冷酷的行為,專心則窩心而溫暖。」
現在我每天早上做功課,就把這十八個面向和另外的十五種心並行。也介紹給大家分享。(十五種心 https://bit.ly/36mgX0x

歷史中的鬼滅傳奇,鬼滅中的歷史軼聞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歷史中的鬼滅傳奇,鬼滅中的歷史軼聞】
解碼「鬼滅」,先從日本史出發!
在日本古書中,妖魔精怪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泉源。鬼怪從何而來?如何害人?鬼是「異質他者」,還是我們自身?
日本知名歷史學者小和田哲男,帶我們從鬼之誕生與鬼的形象演變,探尋《鬼滅之刃》背後的歷史根源與隱藏祕密。
●「真實版黑死牟」役小角
●「真實版猗窩座」鬼童丸
●「真實版無慘」酒吞童子
●從主角炭治郎看賣藝「傀儡師」
●從岩柱.悲鳴嶼行冥看享有優遇制度的「盲人」
●從蛇柱.伊黑小芭內看被囚禁的「特殊兒童」
●從鱗瀧左近次看會抓走小孩的「天狗」
●從嘴平伊之助看五千個「棄兒」
●「鬼」(如鬼之人)是被社會排除的「異質之物」
●誰才是鬼?人心所在之處,你有把握不會變成鬼嗎?
●以慈悲與寬容面對世界上可能「化為鬼」的群體與個體
●以日本史代代相傳的妖異傳說,串連《鬼滅之刃》故事情節與角色呈現。
●引領大眾省思社會面對「異質者=鬼」時應懷抱的寬容態度。
●由日本知名歷史學者、多部大河劇時代考證專家小和田哲男教授,擔任本書總監修。
●全書收錄五十餘幅彩色+黑白古典圖繪,盡覽日本歷史傳說中的鬼魅靈物形象演變。
——
✍ 購書‧鬼滅的日本史
——
✍ 《鬼滅的日本史》#系列講座
🎎 蔡桑的滅鬼私塾——從民俗學踏查觀點重探《鬼滅之刃》
時間|2/6 (六) 15:00-17:00
地點|金石堂KingStone汀州店
講者|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江灝(本書責任編輯)
🎎鬼滅日文小學堂&直擊編譯後台
時間|農曆年前上線,敬請期待
收聽|大塊朵翼https://reurl.cc/Q765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