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 文化相關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三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三】
1.
這次書展還有個話題是海神廣場的Giannino Stopanni 書店重新開業。
這家書店今年是40周年,可以說是波隆那書展的會外展場。每年書展開展前,各國畫家、出版人、編輯都會先來這家書店交流,甚至辦活動。
2021年疫情嚴重期間,他們遭受了雙重打擊,書店發生了火災,幾乎全毀。但因為書店的聲望和指標性意義,不只義大利政府,連許多國際友人都一起伸出援手重建。
書店重新整修好之後,今年疫情解封,大家都又來此重聚。
今年書展的主題國是西班牙,展前就在這裡辦西班之夜。
而臺灣雖然沒有當過主題國,但在2019年由於創辦人之一的Grazia Gotti協助,也難得地在這裡辦過臺灣之夜。
2.
今年波隆那書展的義大利參展者資料袋裡,都附送一本滿是各種活動的冊子,標題是 40+20 .
40 指的就是 Giannino Stopanni 書店的40年。當年是由Grazia Gotti、Silvana Sola 和另外三位朋友一起創立。現在書店主要由 Silvana Sola 負責經營。
20 指的是她們一起另外創立的繪本出版、兒童文學、書店經營的學會Accademia Drosselmeier今年滿 20周年。學會現在主要由 Grazia Gotti 負責。
這次 40+20 的手冊及其中所有活動,都是由 Grazia Gotti所規劃。我看從展前一直持續到十一月每個月都有的各種活動,還包括一本給兒童閱讀的詩刊的創刊,Grazia的能量實在驚人。
她翻譯手冊的內容給我聽,講到這個學會不只幫助了許多創作者和編輯等,還實際有五家出版社是因為上過她們的課後而誕生,說她非常開心。
3.
書展結束的當天晚上,Grazia Gotti 邀我去參加一個活動。我以為是個慶功Party,沒想到是 40+20 其中之一的活動。
他們在波隆那一家美術館 Plazzo Fava 裡舉辦接下來在許多美術館巡迴繪本美學教育的說明會。
Grazia 因為忙說明會,我又聽不懂義大利文,所以幫我和美術館溝通,開放當天Giovanni Fattori 的展廳給我參觀。
他們說Giovanni Fattori 在義大利家喻戶曉,但是在國際上知名度比較不夠,要我好好欣賞。
我就在那天晚上獨享了Giovanni Fattori 的畫作。
很榮幸。
和兩位創辦人 Grazia Gotti 與 Silvana Sola 合影。

 

臺灣雖然沒有當過波隆那書展主題國,但在2019年由於Grazia Gotti協助,也難得地在Giannino Stopanni 書店辦過臺灣之夜。

 

這次 40+20 的手冊及其中所有活動,都是由 Grazia Gotti所規劃。

 

繪本出版、兒童文學、書店經營的學會Accademia Drosselmeier今年滿 20周年。學會現在主要由 Grazia Gotti 負責。 20年來,這個學會不只幫助了許多創作者和編輯等,還實際有五家出版社是因為上過她們的課後而誕生。右頁五本書封面是五家出版社所出版。

 

我看從展前一直持續到十一月每個月都有的各種活動,還包括一本給兒童閱讀的詩刊的創刊,Grazia的能量實在驚人。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二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二】
1.
波隆書展的主廣場,今年有四個展,其中之一是Suzy Lee的。
他們的 Illustrators’ Cafe 可以類比為臺北書展的主題廣場,可以容納最多的聽眾。Suzy Lee 也有一場聽眾爆滿。
2001年,Suzy Lee在倫敦攻讀書籍裝幀藝術,帶了畢業作品第一次來波隆那書展。展後她留下來拿作品去拜訪了六家出版社,沒有人接受,直到第七家,Corraini 出版社的老闆看了決定出版,那就是《愛麗絲幻遊奇境》。她一鳴驚人。此後連續「邊界三部曲」成為紅遍國際的作家。
22年後Suzy Lee成為波隆那書展的焦點,是因為2022年她拿到安徒生大獎,也成為2023年波隆那書展畫家年鑑的封面創作者。
2.
演講先請Corraini 出版社的老闆Marzia 開場,問她22年前怎麼會接受那個年輕女孩作品。Marzia 說的很輕鬆,說一看就知道是特別的創作,根本沒有給什麼要改動的建議。
接著Suzy Lee 說起當年她對波隆那書展的印象。當時她所知不多,只是想來見識一下,覺得好玩,就留下來,發生了後面的事。
整場演講,她解釋了所有創作的脈絡。
《愛麗絲幻遊奇境》的緣起,是在她倫敦讀書的時候常去一家博物館,而有一天她在自己住處看到壁爐,突然從博物館給她的啟發聯想到那個壁爐其實是一個舞台。而所有的故事就由此而開始。
因為《愛麗絲幻遊奇境》裡有一個畫面是小女孩在書頁兩邊呈現對稱人像,她想到這不是鏡子的效果嗎?因而又有了下一部作品《鏡子》的發想。
《鏡子》是直式開本的故事對稱發展趣味,讓她又想到再發展一本橫式開本左右展開的故事,就是《海浪》。再又想到發展出橫式開本上下展開的故事,就是《影子》。這三本書就構成了膾炙人口的「邊界三部曲」。
而之後,她都是想嘗試跨越「邊界」,所以又創作了一本六公尺長的拉頁書,還有一本因為韋瓦第《四季》裡夏天而創作的書。
3.
講後她回答三位聽眾的提問。
一位問她一直不斷的創作靈感是哪裡來的。
Suzy 說她並不相信靈感是從天而降的。她說創作者的靈感總不免受其他創作的啟發。以她來說,她每一部作品都有受自己上一部作品「啟發」的脈絡。
一位(顯然也是畫家的女性)問她,創作者的待遇很微薄,經常免不了要兼差去做其他的事,還有日常瑣務,到底要如何繼續創作。
Suzy 回答說:她也經歷過這些。她自己也是每天都要分心去想很多其他的事:出門會想家裡的瓦斯關了沒,出差會想孩子現在怎麼了。身為女人的負擔特別多。
有一次她問一家出版社老闆,出版一些藝術書會賺錢嗎?老闆回答她:所以要做些賺錢的書來養這些不賺錢的書。
Suzy說,她覺得自己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裡,花了許多時間和心力,其實目的就是要能支持自己真正想創作的事情。
而她拿《海浪》裡一幅小女孩在戲水的畫面來形容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情。
還有一位問她的作品和兒童互動的情況如何。
Suzy 說她從孩子身上得到的啟發非常多。她的作品裡一向留白很多,希望讀者多一些自己發揮的想像空間。而孩子的想像,經常讓她驚奇。
不論從韓國或歐洲,她都收過孩子在書頁留白的地方或是自己寫上文字,或是自己加上一些圖像的回饋。
甚至有個孩子直接在書名頁上塗改作者的地方,寫成某某某文,Suzy Lee 圖。
有一次她和一些孩子互動,一起讀《影子》。讀完後問他們最喜歡哪一頁。
有個孩子說他最喜歡結尾全黑的兩頁。
Suzy 訝異地問他為什麼。
孩子說:因為那兩頁「影子裡有影子」。
Suzy 說哪裡影子裡有影子?
孩子說難道你看不到嗎?
這時 Suzy 才發現,原來她翻動書頁的時候,那兩頁全黑的頁面透著背後的光,真的可以看到前一頁圖像的影子。
孩子可以在那麼短的瞬間裡看到她看不到的東西,讓她驚奇。
4.
在她演講前一天,我在韓國館遇到Suzy Lee。
她說2020年本來準備好來台北國際書展,可惜疫情取消。她說她的作品目前在世界多個地方展出,等她調配得過來,也希望有機會來台灣展出。
她的英文很流利,全場絕大部份都用英文說。但最後有一段她特別說要用韓文表達,讓大家聽一下韓文的聲音,然後請一位韓國口譯幫她翻譯。
Suzy Lee 為亞洲、非歐洲地區的創作者,如何善用波隆那書展登上世界舞台,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身文化的示範。
我在韓國館遇到Suzy Lee。她說2020年本來準備好來台北國際書展,可惜疫情取消。她說她的作品目前在世界多個地方展出,等她調配得過來,也希望有機會來台灣展出。

 

波隆書展的主廣場,今年有四個展,其中之一是Suzy Lee的。

 

鏡子之一。

 

鏡子之二。

 

海浪。

 

影子。

 

六公尺長的拉頁書。

 

《愛麗絲幻遊奇境》的緣起,是在她倫敦讀書的時候常去一家博物館,而有一天她在自己住處看到壁爐,突然從博物館給她的啟發聯想到那個壁爐其實是一個舞台。而所有的故事就由此而開始。

 

因為《愛麗絲幻遊奇境》裡有一個畫面是小女孩在書頁兩邊呈現對稱人像,她想到這不是鏡子的效果嗎?因而又有了下一部作品《鏡子》的發想。

 

《鏡子》是直式開本的故事對稱發展趣味,讓她又想到再發展一本橫式開本左右展開的故事,就是《海浪》。

 

《海浪》。

 

再又想到發展出橫式開本上下展開的故事,就是《影子》。這三本書就構成了膾炙人口的「邊界三部曲」。

 

她都是想嘗試跨越「邊界」,所以又創作了一本六公尺長的拉頁書,還有一本因為韋瓦第《四季》裡夏天而創作的書。

 

她拿《海浪》裡一幅小女孩在戲水的畫面來形容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情。

 

不論從韓國或歐洲,她都收過孩子在書頁留白的地方或是自己寫上文字,或是自己加上一些圖像。

 

甚至有個孩子直接在書名頁上塗改作者的地方,寫成某某某文,Suzy Lee 圖。

 

有一次她和一些孩子互動,一起讀《影子》。讀完後問他們最喜歡哪一頁。 有個孩子說他最喜歡結尾全黑的兩頁。 Suzy 訝異地問他為什麼。 孩子說:因為那兩頁「影子裡有影子」。 Suzy 說哪裡影子裡有影子? 孩子說難道你看不到嗎?

 

這時 Suzy 才發現,原來她翻動書頁的時候,那兩頁全黑的頁面透著背後的光,真的可以看到前一頁圖像的影子。 孩子可以在那麼短的瞬間裡看到她看不到的東西,讓她驚奇。

 

波隆那書展的Illustrators’ Cafe 可以類比為臺北書展的主題廣場,可以容納最多的聽眾。Suzy Lee 這一場聽眾爆滿。 今年Suzy Lee成為波隆那書展的焦點,是因為2022年她拿到安徒生大獎,也成為2023年波隆那書展畫家年鑑的封面創作者。 她真是非歐洲地區的創作者,如何善用波隆那書展登上世界舞台,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身文化的示範。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一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2023年波隆那書展之一】
去年10月參加法蘭克福書展的時候,感覺雖然很多人已經不戴口罩,仍然戴的人也不少。並且參展者、參觀者雖然都恢復不少,但是離疫情之前還有一些距離。
這次來義大利參加波隆那書展,則從第一天起就看到人潮洶湧,戴口罩的人也幾乎完全看不到。和疫情之前的情景沒有差別了。
我問波隆那書展主席Elena Pasoli,她說展位數已經回到疫情之前,但參展者人數還沒有。一來今年不設俄羅斯館,二來中國館可能因為解封得晚,只有零星的參展者。
今年書展標示出很多重要日子的里程,包括波隆那書展六十周年、卡爾維諾百歲紀念、Quintin Blake 90歲、有波隆那書展展前展之稱的Gianni Stopanni 書店40 周年,所以不只活動、特展很多,書展本身新規劃了一些區域之外,在市區也有其他相關的活動。
最開心的還是和許多作者、同業朋友重逢。
《山中》、《巨人的時間》等作品的 Manuel Marsol才剛新添了寶貝。波隆那書展邀請他來演講,就和他太太Carmen Chica一起來波隆那。Manuel 把他寶寶抱給我,能有寶寶在身上抓你眼鏡的感覺真好。
也遇見創作《白鯨記》、《如同此石》的Alessandro Sanna。2020年他本來預定來台北國際書展,因為疫情爆發,加上當時他新生寶貝,就臨時取消。再見面已經是三年後,當年的新生兒已經長大,感觸很多。
義大利許多出版社都受到疫情衝擊,但一方面政府的補助措施有助益,另一方面也各自努力開拓出新的自救方法。
出版《沒有名字的老人》、《鱷魚的一天》的Topipittori 老闆Paulo,出身印刷家族。當年他看到我們臺灣版《沒有名字的老人》,告訴我沒想到竟然可以印得比原版好,因而刺激他後來把義大利版也重新改了一版。這次我們交換三年來的經驗,他說疫情三年反而使他們業績翻倍。因為沒路找路,他們想出了一些特別作法,譬如把藥店當作提取書籍的通路(封城期間只有藥店准許營業),方便讀者買書。
出版《皮諾丘前傳》的Orecchio Acerbo 老闆Fausta 一向平靜、優雅,但掩飾不住內心的熱情。2021年,大塊25周年時,她特地率同仁錄了一段幽默、溫暖的祝賀影片。這次她也特地擠出時間,給我看一些即使在疫情影響嚴重的三年間,也每年堅持推出的少量限印的前沿實驗性出版品。
雖然每年參加書展都見到朋友很開心,今年的波隆那書展特別如此。
還有些活動,再繼續整理。

2023 年 3 月 8 日,19:37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這次來波隆那書展,手機在會場訊號很差,每天忙到回去就躺平,好多想發的貼文還沒整理。
今天趁手機訊號終於改善,先貼一則3月8日婦女節特別文。
過去波隆那書展都是三月底舉行,今年疫情後算是正式回復,時間則改為三月初。波隆那書展的顧問 Grazia Gotti 說,去年當她看到展期裡有一天是3月8日,就向書展主席Elena Pasolli 建議做個特別活動,因而有了「 PublishHER:Empower Women in Publishing 」(在出版中強化女性力量)的策展,並且特別強調和阿拉伯世界的女性合作。
今天早上我應邀去參加這個展的開幕,很榮幸地發現我是在場唯一的男性。
阿拉伯世界方面的發言人是阿聯酋聯合大公國的一位女性貴族兼該國一個出版集團的主席。她說對女性來說,3月8日不該是一天的節日,而應該是365天每天都是的節日。所以她向Grazia Gotti 策展的100種書致謝,並且說會全部譯為阿拉伯文出版。
Grazia 致詞的時候,說她完全同意,所以她還戴了一個有「9」字的胸章,提醒9號及之後的每一天女性都有自己要改變的事情。所以她希望這將是一場演化(evolution),也是革命(revolution)。她說這一百本書都是她多年來閱讀、購買的,希望書展之後阿拉伯世界的女性也都能看到。
Grazia 長期貫注閱讀、出版、女性的熱情,真是熊熊燃燒。我也要了一個粉紅色提袋,分燃熱情。
三八婦女節快樂!
向全世界女性致謝也致敬!
 
 
 
 
 
 
 
 
 
 
 
 
 
 
 
 
 
 
 
 

2023 年 2 月 6 日,23:56

B 閱讀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終於把書展期間所有活動的照片都整理好了。感謝所有參與的作者與講者。
也把最後一天下午鄭文燦副院長和潘孟安前屏東縣長來訪的照片一併整理出來。
等明天再寫其他回顧。

和苗博雅談從澤倫斯基看和平要件,及對臺灣的啟示,全場聽眾反應熱烈。結束後留下來一起合影。

 

從二樓拍大塊的展位。右上方的大塊沙龍拍不到。

 

第一天第一場就是和鄧小樺談那城。

 

那城之二。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洪美蘭教授談「膨脹的帝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糾結——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與《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

 

洪美蘭教授

 

謝佩霓講了兩場。一場是談辛波絲卡《拼貼人生》。

 

謝佩霓另一場在黃沙龍談波蘭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的作品

 

黃婷、五月天 瑪莎:「迷途中唯一的導航 ,是對自己誠實——《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新書分享會 」

 

會後黃婷來展位簽名。

 

朱宥勳講兩場。一場是在大塊沙龍講「把文學史料讀成BL小說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沒收錄的軼事」。這一場是在迷你沙龍講「連導讀都是小說的一部分?!——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的戰爭設想與文學設計」

 

兩場都爆滿。

 

黃心健講「我,「 X 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新浪潮——
《黃心健XR 聖經》分享會」

 

會後來展位簽名。

 

陳沛珛和、Elainee藍尼談「我畫圖像小說,聊聊我們的台北生活——從《暫時先這樣》到《彩虹公寓》」

 

作家蔣安妮:「時間,書寫者的手術刀:談安妮艾諾 ——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

 

韓國巫女洪承喜和演員鄧九雲在主題廣場:「據說巫女跟演員的八字是一樣的——韓國巫女訪台《神明在看著呢》新書對談」

 

洪承喜第二天還接受預約和一些讀者深談。

 

古碧玲和胖胖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不知道的都叫樹》分享會」

 

現場之二。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龔卓軍和攝影家沈昭良談「庶民文化與影像生產:交陪美學之路——《交陪美學論》分享會」。龔教授。

 

左為攝影家沈昭良。

 

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和 廖鴻基談「海洋、垃圾與後疫情時代的生態視野:一則關於廢棄物的啟示錄——來自波蘭的《垃圾之書》」

 

感謝現場有這麼多人關心生態環境的課題。

 

星期天早上,盧賓斯基還和一些人去觀看了大安公園。

 

書展最後一天,波蘭館再為盧賓斯基辦了一場說明會。

 

黃健和談「世界上最漆黑的『黑』,岸邊露伴在羅浮—–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喀飛與小杜談「我們都是愛滋關係人:第一本記錄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的生命故事—–《愛人的樣子》主題座談」

 

現場之二。

 

登曼波(右)與阿尼默談「藝術家生的天才藝術家——藝術家生的天才藝術家
登曼波作品《父親的錄影帶》」

 

現場之二。

 

Kenny(AV經紀人、作者)、管明美(AV女優)對談「A片是如何拍攝的?來自AV經紀人的第一手情報——《叫我AV經紀人》分享會」。

 

現場之二。

 

麥人杰與手槍女王涼圓談「臺灣第一位情色漫畫家遇見前八大小姐——
從《九真陰經》到《手槍女王》」

 

現場水泄不通。

 

沈邑穎醫師:「破解腎經蘊藏的終極生命力——《經絡解密》講座」。

 

會後與沈醫師及蕭菊貞導演。

 

江佩津(左)與吳曉樂:「不好意思,我就是需要這麼久——《修復事典》主題對談」

 

德叔與Carly、London、Millie(動物明星們),在「《德叔寵物聯合國》新書分享暨動物明星見面會」後。

 

接著來大塊展位簽書。

 

狐獴Millie….

 

幾米每年在書展上都和讀者見面,但疫情三年中斷。今年重開,就辦了兩場,兩場都爆滿。

 

人氣大爆發。

 

第二天的簽了快三個小時。我向排隊的讀者一再為他們的等待致謝。

 

幾米簽書

 

柯倩華:「現實與幻想的界線——書籍藝術家Suzy Lee的邊界三部曲」

 

與柯倩華。

 

感謝謝哲青經過一場身體折騰後,願意來講「關於信念的消失與重塑——《救生艇上的陌生人》新書分享會」。

 

現場爆滿。

 

楊啟巽和廖志峰(允晨出版發行人)、黃健和:「認識裝幀設計——《素直設計:楊啟巽作品集》新書分享會 」

 

會後簽名。

 

黃鴻硯(Mangasick 副店長、文字工作者) 和小說家黃崇凱:「無意義的意義——遁入前衛漫畫始祖『柘植義春』的異色世界」

 

黃鴻硯(Mangasick 副店長、文字工作者) 和小說家黃崇凱

 

小莊和陳懷恩導演:「與漫畫家一起回首80年代 / 台灣電影新浪潮、和40年前的金馬獎——《潮浪群雄》系列」。

 

小莊會後來展位簽書之後。

 

劉君祖:「劉君祖的易經世界:談新年情勢演變——劉君祖作品系列」

 

現場之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姜冠宇醫師談「後疫情共存展望:解鎖長新冠與流行病科學—— 從《長新冠自救手冊》談起」

 

沈伯洋(左)與林秉宥談「從直播抖內到國防改革——《阿共打來怎麼辦》的實務趨勢與演變」

 

現場之二。

 

月翔談「從平家物語到犬王之卷,從小說到動畫——從古川日出男到松本大洋」

 

和常勝在閻鐵花的海報牆前。

 

常勝和廖明毅導演談「屬於台灣的科幻想像:閻鐵花IP電影改編的國際可能性」。

 

星期天下午,潘孟安前屏東縣長來參觀。

 

稍晚,鄭文燦副院長在史哲部長的陪同下來參觀大塊展位。

 

鄭文燦副院長選購了多元類型的書,一大疊。

 

周六、周日人潮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