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 文化相關

2021 年 3 月 4 日,12:25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詹宏志感動表示,「誰說台灣人不讀書?台灣真是一個不斷創造驚奇之地。如果我們有一個理由和機會,我們確實有能力展現台灣最不功利的一面。我自己充滿對各方朋友的感激,但也感到惶恐,這12本帶著私人情感所選擇的小說,真的能符合眾人殷切的期待嗎?我已經把各種筆記、圖書攤在桌上,希望和大家一起創造一場讀書盛會。」
只有帶著私人情感所選擇的小說才符合期待啊。
還有幾天可以報名,大家把握機會:https://bit.ly/3e5FXOr
CNA.COM.TW | 作者: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週三讀書會募資破百萬 詹宏志:誰說台灣人不讀書 | 文化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將於台中中央書局辦理連續12週的週三讀書會,目前線上化募資已破百萬元,詹宏志驚喜表示,「誰說台灣人不讀書?台灣真是一個不斷創造驚奇之地。」

長期耕耘與推手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M 漫畫與小說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長期耕耘與推手】
1.
近一個星期,得知法文版《刺客列傳》有好消息。
先是法國三大報之一的《世界報 Le Monde》報導介紹了七本亞洲漫畫,六本書的創作者來自日本,一本是鄭問的《刺客列傳》。
France Culture的法國電台 Radio France 也報導了鄭問和《刺客列傳》。
今天的消息則是三大報之一的另一家 費加洛報 Figaro刊出報導。
終於為鄭問作品找到法國出版社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一位推手@Laurent Mélikian。
Laurent Mélikian是法國一位活躍的漫畫評論家,他長期關注台灣漫畫,也因為金漫獎的邀請來過台灣,喜愛鄭問的作品。照他自己說,他想把鄭問作品介紹到法國,都有二十年的時間了。
關鍵在2019年。那一年年初的安古蘭漫畫展,台灣館的主題是台灣漫畫三重奏,其中的經典主題就是鄭問,所以大會官方安排了座談活動,另外我也接受了Laurent Mélikian的採訪。
那次採訪快結束時,Laurent 很堅決地說,這次他一定要努力促成鄭問作品在法國出版,也提了一家出版可能有希望。
我說我四月還要去巴黎,就約了到時見面,再聽他消息。
2.
那年 4月到巴黎時,Laurent 告訴我一個壞消息,說先前談的那家出版社還是沒有成,但是那天他幫我引見一位女士,名字是 @Soline le Seaux,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翻譯鄭問作品的人才。
Laurent也跟我說他夏天要去美國德州居住一年,不過期間還是會努力尋找可能的出版社,會保持聯絡。
我謝謝他,但是心想他去美國居住卻要在法國尋找出版社,覺得是很困難的挑戰。
所以那趟巴黎之行,我還另外和兩個對鄭問作品感興趣的人談過,也同時做其他準備。
但是真沒想到:過了大半年後,到了2020年一月底的安古蘭漫畫展,其他兩家沒消息,Laurent 卻帶了一個人來台灣館,說他找到一家新成立的出版社 @Patayo 。Patayo這家出版社有初生之犢的勇氣,Laurent 介紹的創辦人 Federic 願意長期規劃出版鄭問作品。
而他們選擇先出版《刺客列傳》。
其後,雖然去年疫情嚴重,但我們的阿和跟維奈兒等持續努力,和他們保持密切聯絡,到年底,《刺客列傳》的法文版當真出版了。譯者也就是 Soline 。
過去,幾度似乎就要談成卻又沒成的鄭問創作法文版,當真向巴黎進軍了。
出書後,Laurent也繼續發揮各種推力。而最近一個星期的媒體報導正是其中之一。
3.
推動國際版權的銷售,固然特殊情況會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但絕大多數還是就要長期耕種,點點滴滴地消除文化、語言、市場上的疑慮和障礙。
以鄭問的圖像魅力如此鮮活、知名度如此大,打進法國市場都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就可以了解。
這是從2012年第一次台灣館在安古蘭參展之前就在做,參展之後更逐年推,又包括金漫獎等活動邀請過Laurent,巴文中心的協力等等,才堆積出來的成果。
其中有創作者與民間出版公司的企圖,有文化部等政府部門重視漫畫的政策支持,有長期在安古蘭持續耕耘的努力。各方交互的努力。
現在鄭問的第一部法文版作品問世,接下來大家再一起努力下一步事情的發生。
最後,再次感謝Soline的翻譯 及 Federic 出版的眼光,以及最關鍵的推手 Laurent。這位關鍵的推手,臨門一腳的作用。
Le Monde的報導: https://bit.ly/2NKGQBd
Radio France的報導 https://bit.ly/3dQp6PC
昨天費加洛報的報導。

 

《世界報》和 Radio France 兩家媒體的報導,都選了同一幅圖。

 

2019年,台灣館在安古蘭漫畫展的台灣漫畫三重奏,Laurent Mélikian採訪我談鄭問後合照。

 

2020年安古蘭漫畫展台灣館,Laurent (右) 從美國飛來參展,並介紹他終於找到要出版鄭問作品的Patayo出版社創辦人 Federic.

 

刺客列傳法文版出版後,Laurent在他自己臉書上的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laurent.melikian

 

刺客列傳法文版內文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02059446494896&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2 月 26 日,10:46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早上一位朋友寄來一張我登陸火星的照片,有興趣也去的人請來這裡:https://mars.nasa.gov/mars2020/participate/photo-booth/
這張照片出自前陣子天下雜誌40周年活動的「好好說那年」系列podcast,我談的是1988年韓國。有興趣的人請看這裡:

呼喚每個人心底那個對世界無所疑懼的孩子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P 隨筆
【呼喚每個人心底那個對世界無所疑懼的孩子】
1.
2019年波隆那書展的插畫精選,台灣有9人入選,義大利才6人,唯一比我們多的是日本,10人。
2020年,台灣入選的人有6人,仍然很多。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光是畫一張圖或一組圖(波隆那插畫是要五張),台灣的畫家水準已經是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創作一本完整的繪本,和畫一張圖或一組圖的創作,是有不同的挑戰和難度。
這也是為什麼image3品牌雖然推出已經三年,但是直到滿第三年的時候才出版了第一本本土創作的故事(fiction)繪本,角斯畫的《牟吉》。
2.
就我個人來說,一本精彩的故事繪本,需要四個因素的聚合。
吸引人讀下的故事情節。
情節中有一個動人的主題。
可以表達這些情節與主題的畫面節奏。
創作者獨特的畫風與人物造型。
這四者的組合沒有一定順序,但缺一不可。
這也是我們當編輯的需要一再和創作者磨合的地方。
所以非常高興看到角斯的《牟吉》終於完成、出版。
3.
從某個角度來說,角斯創作《牟吉》,即使也花了三年時間,還算是順利的。
因為他一開始就有了相當完整的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裡已經有了他當時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我相信已經有了的主題。
剩下的是實際啟動時候的畫面節奏,以及怎麼畫的風格。
後兩者,在聽角斯分析自己創作的過程時,發現是他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點。
因為角斯本來就很清楚地意識到:他想從一些單幅或組圖的神怪圖像的創作,跨越到創作一本故事繪本。
4.
對於角斯想做的這次跨越,以及實際的結果,小小書房的沙貓有很到位的觀察和歸納:
「角斯向來就非常擅長描繪傳說、神話、妖怪、神明等非人形象。能將非人角色具象化的臺灣優秀漫畫家、插畫家很多,不過,角斯不只是如此,對於神怪主題,他有一貫的延續性與持續度。」
也因此,沙貓說她看到《牟吉》,發現「從他過往的作品到《牟吉》,整體作品成熟度的躍進幅度非常大,簡直就像是吃了神奇創意丸一樣,讓我恍惚,怎麼認識了這麼多年的繪師,突然間就變身了似的!」
5.
角斯怎麼會在《牟吉》裡吃了神奇創意丸大變身,用我上述那四個因素來看,就是把精彩繪本的條件都具足了。
故事的靈感來自於原住民鄒族的神話,講的是哈莫大神搖樹造人,落下的葉子變成人,而一顆最後落下的葉子,成為一個具備非凡能力,可以連太陽都毀滅的孩子。
故事的主題,是「當力量握在手裡,你想讓你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畫面,角斯主要控制收斂與奔放交互變化的節奏,並動用遠景、近景、摺頁、拉頁的切換,讓人不由自主地一口氣看下去。
而為了突顯他這次的繪畫風格,角斯更是從一開始就決定使用俄羅斯椴木當畫板來創作,盡量善用也突顯本頭上的紋路。
6.
這本書該怎麼介紹給讀者?
我先借用一下沙貓說的這段話:「《牟吉》無論是圖像的精緻度、圖文之間的呼吸、節奏,故事的展開與收束,故事背後所蘊含的世界觀、人文關注、象徵與寓意……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細細地、慢慢的,一看再看。我想,如果我有孩子,我會欣喜地跟他一起翻開書頁,探索故事裡的光與暗的存在;我想將這樣的故事,分享給所有經常徘徊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的人們。」
我再加一句話:這本書在呼喚每個人心底那個對世界無所疑懼的孩子。
7.
2月份,牟吉是臺中國家歌劇院五樓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主視覺牆,並且也舉辦牟吉的畫展。
這個星期六,2月27日下午3 點,角斯和奇幻作家何敬堯,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一場對談,主題是「經典傳說新詮釋——從《牟吉》看神怪力量的光明與黑暗」。歡迎大家參加,報名連結請看:https://www.accupass.com/go/MOU-JI0227
到不了現場的人,可以看我們拍的角斯影片:
Ep.1 角斯與牟吉的源起:https://youtu.be/CRfoeJuau9Q
Ep.2 角斯談牟吉的天賦異稟:https://youtu.be/OYsKmGov10c
Ep.3 角斯談《牟吉》的創作技法與畫面佈局:https://youtu.be/HQGpoDuFGzU
Ep.4 角斯談故事性繪本的要件:https://youtu.be/CqqAr_Rf25k
也推薦這本繪本《牟吉》・追日熱賣中
在角斯大稻埕的工作室裡,牟吉正在誕生中。

 

分鏡草圖。

 

畫在俄羅斯椴木上。

 

原畫的展示。

 

在台北漫畫基地的發表會。

 

在台北小小書房的分享會。

 

2月份,牟吉是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主視覺。

 

近距離看主視覺海報牆。

 

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牟吉畫展。

 

時間|2021/2/27(六)15:00-16:30 地點|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5樓 主題|經典傳說新詮釋——從《牟吉》看神怪力量的光明與黑暗 主講者|《牟吉》作者 角斯v.s 奇幻作家 何敬堯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MOU-JI0227 ✦此活動為付費活動,敬請預先網路報名,線上付款 ✦活動當天可報名憑發票全額抵扣,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購買《牟吉》與售價150元以上的周邊商品。 ✦講座現場購買《牟吉》者,即可獲得《牟吉》限量口罩夾一個。 ✦線上付款,恕不退款。因故無出席者,主辦單位會聯絡後續寄送發票事宜。

 

《牟吉》・追日熱賣中 博客來☞http://bit.ly/3pjEsis   誠品☞http://bit.ly/3oeGjUg   金石堂☞http://bit.ly/3sRJO6y   讀冊☞https://bit.ly/2Mqf1Ns   MOMO☞https://bit.ly/2MotkSH   大塊☞https://bit.ly/2Yj5iLH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084939621540212&id=272264852807727

2021 年 2 月 20 日,21:46

F 文化相關P 隨筆
村上春樹說:
#寫小說就是在等待腹部的水位一點點漲到胸口,如果不是有非常想寫的主題,很難下定那個決心。
「所謂小說家,等待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等待水位的時候,就像是農家那些打發空閒會做些麥稈工藝品的人們一樣,而在這種等待時候,就寫寫散文,做做翻譯。」
安藤忠雄說:
「被摘除了五個臟器的人還能活下去嗎?
我問醫生。
醫生說,能活下去,但是沒人活得有精神。
手術之後,我每天走很多路,
每餐飯吃40分鐘,吃飯後不休息也不行。
但是,用這段時間想事情,讀讀書,
時間也變得很充實。
大家都說,
沒見過被摘除了內臟還那麽元氣的人。」
連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