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 文化相關

2021 年 1 月 29 日,10:31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剛發現今天下午有這個活動。封德屏那天參加文化部說要停辦台北書展的會,看她的心情都在臉上,而更多的背景她寫在這裡。
下午兩點半在紀州庵戶外庭園,有空的話請參加。
封德屏──和李金蓮及其他 8 人
1月20日 
【21世紀上升星座】頒獎典禮
時間1月29日星期五下午14:30~16:30
[ 因為光,宇宙不再幽黯 ]
今天一早九點多,同仁就把文泰和他的協力團隊——逢甲大學建築系同學們,忙碌近一個半月、即將完成的成果,【21世紀上升星座】的獎座側拍給我們看,他們忙著最後階段的檢查,核對,收尾,包括挑選木盒,提袋,約好這個周末星期六,由學生押車,從台中送60個獎座到文訊辦公室。看到照片中接近成品的獎座,十分激動,那是我夢幻中閃爍在無垠夜空下湛藍的獎座!
很難描述在這一個多月的焦慮、等待及期盼,經費不多,時間很趕,我們多麼想藉著台北國際書展將【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年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活動成果呈現給大家,2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60本文學作品,象徵著文學宇宙的巨大能量,也是20年來台灣文學的嶄新成果。破天荒的頭次租借書展主題廣場,我們要凸顯頒獎典禮的隆重珍貴,邀請函寄給57位得獎者,很開心有42位作家可以親自來領獎,我們歡欣鼓舞的等待著這一刻,寄送入場卷,安排座位,邀請頒獎人,排演流程,進書的同仁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進書,25家出版社60種書都已到位,大家開心的分工著。
下午知道書展取消那一刻,真的淚崩!但疫情如此,命運挑戰如此,馬上振作起來,想替代方案, 最後決定:
同樣時間,同批人馬,場地改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的戶外庭園。戶外通風,風景宜人,紀州庵經過一年的訓練,防疫措施在幾十位志工的協助下,熟練又到位, 請各位放心。
此刻,我想分享設計獎座謝文泰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對他的感謝及欣賞,無以言喻。
***********************************************************************
[ 因為光,宇宙不再幽黯 ]-21世紀上升星座獎座設計理念
建築師 謝文泰
對我來說,文學是看不到盡頭的浩瀚宇宙!
我在幽邃的宇宙中藉著繁浩的星光探索宇宙的幽邃,我自孩提便喜
愛仰望星空,在滿天星斗裡任想像力恣意地飛翔。
抬頭映入眼簾的幽微點點詩句,穿越了千億光年與我相會,我循著光的來路,伸手探尋這冰晶般文字的光芒,才明白每一顆星其實都是巨大熾熱的火球,在千萬度的熔漿中翻滾了千萬年,方能鍛煉出動人心魄的一字光陰一寸心。
我曾為七月一閃即逝的流火而錐心,也曾因著紅星漸黯而殤逝,而連那不成星的藍月啊,竟也時時刻刻擾亂著我的心緒;倒是天邊掛著些許陌生的新星,刹有活力地兀自閃呀閃的,不知道要成什麼氣候?唯有永懸暗夜的恆星群呀,總是微笑著在那兒釘著錨,永遠讓人放心不讓我迷失!
轉眼當年的那個男孩兒竟已鬢白,當知天命,卻仍愛時時仰望星辰,眷戀著那群恆星!而自孩提陪伴長大的新星們呀,早就躍然成為新一代的座標了!
21世紀最耀眼的星座上升了,繁浩的星空中有了自己的位置,終將成為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指路的那顆恆星!天行健,自強不息;星光燦爛,燦光益紛,僅以這個獎座設計,寄與我的憧憬與祝福!

2021 年 1 月 27 日,07:49

B 閱讀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蔡總統的書單裡,有大塊的三本書,剛好涵蓋了臺灣的陸、海、空。
女子山海|張卉君和劉崇鳳的這本自然與友情的書,從森林寫起,由山而海,由海而山。我寫過的介紹:https://bit.ly/2M6s7zI
大海的一天|徐至宏在台灣本島各地,以及離島各地遊走、駐點,每個地方都一駐幾個月,看到的大海。
我寫過的介紹:https://bit.ly/3iNIw7W
風起台灣 Be Sky Taiwan|小林賢伍以空拍視角拍攝臺灣。他希望藉由攝影與寫作,向世界傳達臺灣之美。我寫過的介紹:https://bit.ly/2YjFvCV
甘巴迭!臺灣!
1月26日 
我要發起一個挑戰!#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今天是

台北國際書展

原訂的開幕日,謝謝主辦單位體諒防疫需求,改成在線上舉辦書展。雖然連續兩年沒有實體書展可以逛,實在有點可惜,不過我們還是要買書、看書,一起來支持多元又自由的台灣出版業!

以下是我的新年購書清單: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衛城)
✅太平洋的多重歷史:大洋、土地與人群(原民會、文化部)
✅庫德的勇氣: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以及一段跨國界的台庫情緣(八旗)
✅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廖建華影像工作室)
✅老屋顏與鐵窗花(馬可孛羅)
✅台灣早餐地圖(聯經)
✅風起台灣 Be Sky Taiwan(大塊)
✅大海的一天(大塊)
✅女子山海(大塊)
✅通往世界的植物:台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春山)
✅採集人的野帳(第一集,蓋亞)
✅滬尾畫帖:淡水古蹟擬人誌(蓋亞)
✅大井頭放電影:台南全美戲院(遠足)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大寫)
我也要特別謝謝作家陳柔縉女士,前陣子寄來新出版的小說「大港的女兒」。這本小說以高雄港為舞台,透過女性的視角,細細刻劃出近代台灣的百年流轉。非常推薦大家讀讀看!
防疫期間,避免人潮群聚,買一本好書在家看,休閒又能充電,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下一棒請唐綺陽占星幫
接力。
📖買冊讀冊好過年

2021 年 1 月 26 日,07:57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天早上十點半,台北國際書展舉行線上開幕典禮。開幕典禮後,書展的韓國館特別企劃,以及線上活動就開始了。
如之前所說,韓國人以熱情和友誼連續第二年支持台北國際書展成為主題國,大家有空請參加。

2021 年 1 月 25 日,21:41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又停辦之後,我們陸續開始實體與網上的相關活動。
1 月30日,星期六,大塊文化在森大青鳥先來一日快閃。
▲李明璁破天荒進駐森大青鳥,擔任一日店長
▲植物情人畫家黃湘玲,到場分享她與植物的故事
▲鐵男孩山寨城完結,麥人杰×臥斧強強聯手對談
🕐 13:00-16:00
李明璁《#物裡學》特企! 拾荒展×一日店長×DJ秀
講者∣李明璁(本書作者、作家、社會學家)
參加∣http://bit.ly/3qMIi3F(自由入場,無需報名)
🕔 17:00-18:00
再平凡的花,也有無可取代的美麗——《#植物情人》分享會
講者∣黃湘玲(本書作者)、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參加∣http://bit.ly/3o7HKnA(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 19:00-20:00
鐵男孩山寨城完結,但故事還沒結束!麥人杰X臥斧超合理對談!
講者∣麥人杰(本書作者)、臥斧(推理作家、讀墨總編輯)
參加∣http://bit.ly/3c0YcUb(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2021 年 1 月 25 日,19:56

F 文化相關L 人物P 隨筆
前些日子聽說簡公去世,本來想打聽何時有告別式,這個星期一忙,剛才看

李金蓮

的臉書,才知道今天早上已經舉辦了。

在時報的時候,我沒有和簡公直接共事過,大多是在一些會議上見面。他和十二年前去世的高信疆,都是時報的風雲人物,去世都讓人想起一種時代的結束。
金蓮寫簡公寫得十分生動。不認識的人也可以讀了有所想像。
今天沒能去致意,在此為簡公上一支心香。
起個早,参加前長官簡志信先生(人稱簡公)的告別式。簡公是大老級的老派媒體人,時報周刊大八開開本,是他領軍打開了市場。他身上有著叱咤江湖的氣質,交遊廣闊,言談豪邁,跟我熟悉的優雅文士大不同。蒙他晉用,我得以進入豪門大戶中國時報,雖然跟他關係疏遠,他高高遠遠的在天邊,我是渺小的螺絲釘。但光是他願意晉用我,我都該向他敬禮道謝。
於我,與他相關的記憶,於簡公都是大半生藝文江湖數之不盡的擦身小事。在他遠行之日,容我說說古,紀念他、也紀念屬於他的時代。
解嚴後,正等著報禁解除,我跟著鄭林鐘先生,從時報出版公司調到中國時報,籌備報禁解除後將推出的新版面。籌備期約半年,剛開始寄居在時報周刊編輯部,工作十分輕鬆,有塊小田,操刀練習。家人不太知道我在做什麼事,媽媽常說我像出門看場電影就回家,怎麼有這麽好康的工作。籌備後期就不ㄧ樣了,一次次的試版,給老闆余紀忠先生過目。當時領軍的是我的直屬主管鄭林鐘先生和再高一層的簡公。試版時經常忙到深更半夜,忙完簡公還慰勞大家請吃消夜,回到家已是半夜兩三點。這時換我爹不高興了,指責我什麼了不得的工作,要做到半夜三更。我爹不懂,報禁要解除了,這的的確確是件了不得的大事。而那年代的時報人,過的都是這種日夜顛倒的生活。
新的版面開張了,我正式進入名為文化中心的單位,中心裡有影劇家庭文化等版面,以及數月後創立的開卷。中心主任是簡公。有件事開了我的眼界。某日,簡公率隊,帶著主編記者攝影編輯,開車下中部,浩浩蕩蕩,宣揚國威。我忝為小編,跟著去。那次的一日旅程,除了南投縣長吳敦義恭敬開門迎迓,中部地區的藝術家也紛紛來跟簡公熱情問候。甚至有人半途攔截搶人,硬拉著簡公到他家觀賞自己的作品。我見識到簡公的人脈,以及那年代媒體人的風光。拜訪多位藝術家後,我發現中部人家中必備一張長型的木桌,桌上擺置茶具,客人來,吆喝一陣,便開始泡茶。當日想跟簡公套交情的藝術家實在太多,我們在每個人家中停留的時間,也就是一泡茶。
簡公擔任文化中心主任的時間不長,半年或一年,不記得了。之後就交棒給莊展信先生(人稱莊子)。印象裡,莊子接任後,辦公室還放著簡公的辦公桌,平日沒見他人影,大概幕後還罩著這個新創的部門。有一日,辦公室遭老鼠,攝影記者追著打。親近的朋友都知道老鼠是我的罩門,人性意識最底層的恐懼,有人投射到蛇或蟑螂,我則是老鼠。辦公室出現老鼠已夠噁心,竟然還有人打老鼠,實在太可怕了。一時間我不知如何閃躲,看見同事謝淑惠匆匆往前跑,就跟著跑,跑著跑著,未料她竟然大不敬地爬上了簡公的辦公桌,不管了,我也跟著爬,兩個小女子就站在簡公大人的桌子上,其中一人還拉著嗓門尖叫。怕老鼠的人通常會在恐懼的當下,想辦法脫離地面,往高處爬,這樣才感到安全。日後我長了點見識,得知老鼠在臨終前也會拼了命的爬向高處。不知兩者間有何隱喻?總之,謝謝簡公救命的桌子。
還有一事。過了這一事,簡公就離我更遠了。簡公愛熱鬧,每年過完舊曆年,他會在家裡辦趴,邀請同事喝春酒。這個習慣從時報周刊轉進文化中心。據說派對當夜,美食美酒無限供應,眾人高聲談笑,牌桌一枱又一枱,猶如一座歡樂不夜城。我年輕時內向拘謹,可能因為家教嚴格,自小媽媽就嚴禁我們到鄰居家串門,在我們家裡,串門是很負面的用語。所以,光是想到熱鬧的派對裡,兩隻手不知如何安放,我就滿心的畏怯,好像這毛病至今未改。因為這層原因,我沒有参加簡公的春酒會。簡公召我到他桌前,先是說明同事聚會多麽重要多麽有趣,接著問我為何不参加。我一時無語,就回答自己不會打麻將。簡公則說,不打麻將可以下象棋啊,接下來,證明了沒見過多少世面的蠢蛋能達到的愚蠢的程度,我竟然回曰,「我不會下象棋,只會下跳棋。」碰到我這種不長眼的屬下,還能不沉下臉來的,那肯定是大肚能撐船的大人物了。記得簡公揮揮手,意思是不為難妳了,妳走吧!
如今,我長了點眼,懂得體會他人的好意,人生倏忽,卻已到了告別的時候。簡公的人生裡並不存在著我這顆小螺絲釘,我是懷著歉意,前去向他致敬送行,向他道謝。也彷彿告別了某個風聲起雲飛揚的大時代。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40104170223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