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沒有一面救火一面放火的三級管制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沒有一面救火一面放火的三級管制】
要平靜地請教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個問題。
攝影家陳愷巨在台北濱江市場拍了一張照片,很象徵性也很清楚地說明了我們現在的一個困境。
一方面日本飛機在送疫苗來救急,
一方面市場裡人群摩頂接踵,毫無保持安全距離可言。
這很像是一方面我們在請別人來幫忙救火,
一方面又同時在放火。
我們不是在全國都在三級管制嗎?
台北市和新北市疫情一直在悶燒,不是還在準備要進入四級管制嗎?
怎麼會放任傳統市場如此人擠人?
大家這樣子上菜市場,台北市說現在感染主要是同戶感染,有什麼奇怪嗎?對應之策,為什麼只要一家人不要同桌吃飯,卻不從根源整頓這個起火點呢?
到處都在提醒大家不要亂跑,要留在家裡,結果卻放任大家去市場裡擠來擠去,這是什麼道理?
全國的電影院、公共場所、藝術表演場所都早早就停業,連梅花座都說是危險不行,結果卻放任市場成為這麼大的可能傳染源,這是什麼道理?
地方政府注意不到這些,無法改善,中央政府的疫情指揮中心怎麼也都不出聲?
有這麼大的放火源,這叫什麼三級管制?全國三級管制再持續多久,又有什麼意義?
*陳愷巨(上報)的照片是6月2日拍的

2021 年 6 月 5 日,07:11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說的這番話,完全體現了 6 關懷的力量,「病毒阻擋不了朋友真誠的關心、支持鄰居的決心」,令人感動:
「日本傷心、痛苦的時候,台灣總是伸手陪伴,和我們並肩一起渡過。現在日台都面對疫情挑戰,但許多日本民眾在困難中一樣真心想要支持台灣,回報恩情。
「我們不認為世上有完美的報答,這次行動只是你們的海島鄰居真心真意的感情。日本希望幫助台灣,像台灣當年對我們做的一樣。
「現在我們之間被疫情阻隔,但病毒阻擋不了朋友真誠的關心、支持鄰居的決心。遇到困難一起面對,一起跨越每個考驗,這就是真朋友。台灣當年幫日本渡過難關的除了跨海送去資源,還有溫暖支持所產生的信心。現在,對抗病毒除了需要疫苗,日本也希望給台灣朋友帶來信心。」
【泉裕泰代表致全台灣朋友的心聲】
十年前那次地震海嘯無情奪走家園的時候,我們徬徨流淚,台灣朋友不問回報,同心全力扶持日本。一年前,台灣自己還要排隊買口罩的狀況下,看到日本有困難又二話不說,送200萬片口罩和很多物資,馬上想到要幫鄰居加油打氣。
日本傷心、痛苦的時候,台灣總是伸手陪伴,和我們並肩一起渡過。
現在日台都面……顯示更多

2021 年 6 月 3 日,19:01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劉黎兒今天發自東京的報導說:『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 (3日) 在日本參議院外交委會裡依然表示對台灣提供疫苗,因為台灣是有緊急迫切需要,而且台灣是在患難時必須互助的對象,因為這些都是在中國開始牽制日本之後的發言,顯見這次日硬起來了!』
給日本鼓掌!
但是同一篇報導說,『根據首相官邸高官表示「台灣是要求6月中旬之後再給,日本現在配合台灣要求在調整!」』
劉黎兒提出質疑:『AZ要給台灣,當然越多越好,而且也是越快越好,日本原本6月初就可送到台灣,不理解為何台灣要求「過了六月中旬」要延遲送台時間,差個10天或10幾天或許會差很多人命,可以減少確診者重症化及死亡,因此日本堅挺台灣,也希望台灣政府好好為台灣人爭取數量及時間!』
的確是。請政府說明一下為什麼要日本6月中旬之後再給疫苗的理由。
劉黎兒觀點》中國牽制無效 日本一心要給台灣AZ疫苗 不解為何要拖到六月中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在中國外交部大批日本給台灣疫苗是干涉內政後,不僅首相菅義偉昨天公開表明會直送AZ疫苗到台灣外,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 (3日) 在日本參議院外交委會裡依然表示對台灣提供疫苗,因為台灣是有緊急迫切需要,而且….

2021 年 6 月 3 日,08:35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日本打算把不打的1億2千萬劑AZ疫苗提供給亞洲各國,尤其是一直患難與共的台灣,這會是解決台灣疫苗荒最大的及時雨。
現在中國公開發言「反對日本借疫情搞政治作秀甚至干涉中國內政!」
這可能耽誤多少台灣人命呢?
我們除了繼續督促政府盡快取得足夠的疫苗之外,也該不分藍綠,一起向中國說一句話,請他們不要阻撓日本吧?
但該怎麼說呢?
不要太激動,也不能不關痛癢。
大家一起想一下。

政府「疫苗採購捐贈」政策出了2個問題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政府「疫苗採購捐贈」政策出了2個問題】
繼一些地方政府要自行採購疫苗之後,這兩天有企業和宗教慈善團體要採購疫苗捐贈政府。而昨天陳時中公布政府的政策,說「疫苗採購應由政府出面簽約、出資,並由政府統籌分配執行」,又引起很大爭議。
我認為這是因為政府在這個政策上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該分開講的話,卻混著講」。
地方政府去國外申購疫苗,當然應該由中央政府出面簽約、出資,在這件事情上中央地方一體,如果多頭馬車會天下大亂。(請參閱我前幾天寫的相關文章。)
但是企業或民間團體去國外申購疫苗捐贈政府,在只要是經由合法管道,並且是值得信賴的「原廠」、「直接來台」、「交由政府統籌分配執行」三個前提都能滿足的前提下,政府沒必要堅持還必須「由政府出面簽約、出資」。
所以,這個政策如果把「地方政府」和「企業或民間團體」分開處理,對「地方政府」就強調「由政府出面簽約、出資」,對企業或民間團體就不必提這句話,就沒事了。但因為把兩者混在一起,所以這個政策裡就少不了「由政府出面簽約、出資」這句話,結果徒增困擾。
另外,這個政策的第二個問題,是「該明講的話,卻隱藏不提」。
該明講的話,就是不論企業或民間團體,要採購並捐贈經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政府都很歡迎,但排除中國製造的。
整個COVID-19 疫情,從開始爆發,我們一路看過世界衛生組織幫中國遮掩、拖延了多少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到今天都還在持續。而中國國藥疫苗提供海外施打,造成的爭議也已經很多。
所以我們在同是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中,要對中國製造的疫苗保持警戒,是合理的。不要忘記,台灣去年能有那麼好的防疫佳績,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是全世界最早對中國警戒的。
何況,還有台海特殊的情況。
近年來中國一直升高武統壓力,不只長期以一千四百枚飛彈瞄準台灣、頻頻以空中及海上武力脅迫,最近還強調要「掌握打贏各種形式生物戰的主動權」。世界其他各國也許只須擔心中國疫苗的品質問題,但我們在台灣不能不提防中國提供台灣疫苗有成為「木馬」的危險。
所以政府在歡迎企業、民間團體採購捐贈疫苗的同時,必須在政策和辦法中清楚地註明不能只是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要把中國疫苗排除在外。這樣清楚宣示才是合理的。
因為沒有把這一點講明白,所以只好想用「由政府出面簽約、出資」這句話來把關,結果又是徒增困擾。
這就是「該講的話,卻隱藏不提」的問題。
這些該講的話,越早講越好,越晚講越難講,越沒得講。
那最後要問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要排除中國疫苗這麼一個簡單易懂的道理,民進黨政府卻遮掩不提,寧可給自己製造這麼多麻煩也要迴避不清呢?
往好處推測:有可能是他們自己又怕戴上「反中」的帽子。
但偏偏他們「反中」的話並不少講。如果在其他地方都不怕「反中」的帽子,沒有任何理由在這個真正需要對中國警戒的地方卻連話都講不清。
否則,別怪自己把火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