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2019 年 10 月 4 日,16:14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國民黨在10月1日發國慶文,實在挺超越的。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呢?這篇文章的作者說得很好:

『現在沒了黨產與糧草,只好去靠又大又硬的中共,把對岸當成大哥,一樣吹捧大哥、聽從大哥,複誦大哥的語言,「大哥永遠是對的」,求大哥賞點地盤,賞點小費,賞門生意,這就是「經濟靠對岸」的論述來源。

『理所當然,當大哥過生日,形勢再不利,也得表個態。』

結語也很扼要:

「去年底的一片形勢大好,10個月內被玩到碎裂殘局,不是那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政黨組織文化已經爛到根部所造成的惡果。相信家世、相信金錢、相信關係、相信對岸,就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中華民國,才是國民黨現在最大的問題。」

關於這個網站
CW.COM.TW
對岸慶祝建國70週年,國民黨官網也出現國慶祝賀文,說的雖然是中華民國,日期卻完全兜不攏。一連串的錯誤,加上總統選戰將一盤好棋打到壞,百年大黨國民黨出了什麼事?作者認為從紅樓夢或許可以讀出點端倪。

2019 年 10 月 3 日,16:00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馬英九可以尊孔,可以批判民進黨切斷台灣與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源流關係,可以遺憾總統府不再紀念孔子誕辰,可以批評蔡英文年年缺席祭孔儀典;但以「中國重新重視孔子,30年來大陸改邪歸正,重視儒學」而為對照反觀,簡直是找了個最羞辱孔子的人來挺孔子。的確,中共不再以文革那一套批判孔子,他們只是發現更好的做法,就是利用孔子來愚弄別人,甚且藉由儒家思想,只為美化共產專制。一如趙紫陽秘書鮑彤針對孔子學院曾在推特上說的「現在遍及全球的孔子學院,都是糟蹋這位先哲及其學說的屠宰場,」「它們全姓共,不姓孔。」』

關於這個網站
UPMEDIA.MG
選在教師節,前總統馬英九參加完祭孔典禮後在臉書上貼出一文,說:「中國大陸在文革時期嚴厲批判孔子&helli……

歡迎銅鑼灣書店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歡迎銅鑼灣書店】

最近沒什麼時間看新聞,今天才看到這個。媒體說,群募不到一天就達標。

『香港的民主自由已經破碎,我不是第一個受迫的香港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銅鑼灣書店事件後,我可以選擇飄飄蕩蕩度過餘生,但我仍想把書店重開,我自年輕就進圖書業,看書是我的最愛,販書是我所能做的事,我相信書中的知識能帶我們探討現實的狀況,只有讀書,能讀懂「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

歡迎銅鑼灣書店!
還有51天,大家還可以繼續支持。

關於這個網站

 

FLYINGV.CC
銅鑼灣書店在香港做不到的事,或被禁止的事,將在自由的台灣,進行下去。

和李嘉誠有關的新聞與聯想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和李嘉誠有關的新聞與聯想】

在香港這幾個月的事情上,李嘉誠是可以和其他香港的有錢人一樣,不表態的。或者,像他在八月十五日報刊上刊登「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任不同立場的人解釋,也就可以。http://bit.ly/2kJ1XW0

但是他卻進一步在九月八日出席公開活動時又提到『希望年輕人能夠體諒大局,而執政者「都能夠對我們未來主人翁, 亦都能夠網開一面。」』

結果昨天中共中央政法委的微信公眾號「長安劍」發文,指李嘉誠有關言論是「縱容犯罪」,不是「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淵。」

今天官方《人民日報》也發表文章<解決住房問題,香港不能再等了〉,『更映射李嘉誠的「網開一面」論,指「什麼才是對香港未來負責?什麼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這才是」。』

而今天,李嘉誠也透過他的基金會發表了這麼一篇回應:

『對於李嘉誠先生於九月八日在慈山寺的言論被曲解,李先生透過發言人表示十分遺憾,並指多年已習慣了那些莫須有的指責,永遠會虛心接受批評,但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序」。李先生重申對任何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對任何衝擊法治的行為都不能接受。李先生由衷希望,各方能尋求空間,而非挑動矛盾,讓香港局勢降溫,社會才可展開對話。』http://bit.ly/2kL0Vsr

所謂不卑不亢,就是這樣吧。

而李嘉誠之所以能如此,讓我想起2015年一則新聞,說他自2011年以來拋售中國資產的行動就沒有停止,到2015年更達到高潮,因此當年九月新華社的《瞭望智庫》發表了一篇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引起網上熱議。http://bit.ly/2masaNr

而這又我想起1990年代初去北京,在長安街上看到興建起來的東方廣場。當時北京東單到了夜裡大部份街道上的商店一片黑漆的時候,李嘉誠卻在精華中的精華地段興建起總建築面積達80萬平米,打破北京建築種種限制與紀錄的東方廣場。

李嘉誠能在別人未進之際先進,別人未退之際先退,別人緘默不語時表態,別人指責時不卑不亢地回應,在在都是示範。

 

 

2019 年 9 月 10 日,21:27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今天讀到吳明益寫的這一篇,很有力,摘最後結語:

『這次「反送中」最引人關注的是「be water」的運動方式來對抗規律性的體制,這個意象卻讓我想起近期所讀法國作家費德雷.帕雅克(Frédéric Pajak)在《班雅明與他的時代》一書裡所說的一段,關於「火」這個相反意象的描述——請容我些微改寫,做為這段文字的結束——你們要追求的事之艱難,就像是用潮濕的木材起火,那微小的星火總帶著黑色的煙霧,且不穩定,你們務必要用心保護它,把它放進燈籠裡,朝地的深處前進。

『Be water, be fire.』

 

按:本文乃作者為中大中文系罷課關注組公民講堂撰寫,並准以刊載。 各位好。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好到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客座,那是我第一次長時間留住香港,於是起了一個念頭:我要住遍香港十八個區,並且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