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減0 與 加0 系列 – 下篇之三(結語)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三(結語)

朋友問我:你寫了這麼多,對這次選舉真的都不焦慮嗎?

我說不啊,焦慮的話就不這麼寫了。

她說:可我還是焦慮得很,你要說說有什麼秘方。

想一想,焦慮會造成緊張,容易出錯,是減0。焦慮到身體健康出問題的話,是加0。那這幾篇文章的結尾來談談我進入2019年之後摸索的一些讓自己比較安心的自處之道,不算離題。

——–野人獻曝——–

首先,我相信台灣是福地。台灣社會的民主制度發展到今天,我相信每次選舉都會有禍福相依的結果和意義,保持平靜去觀察、體會就好。

既然相信「民主」,也就應該相信從小時候課本就教我們的:政治人物是公僕。他們是僕人,人民是主人。

主人當然有自己重視的,覺得可以委以重任的僕人,因而相信他、支持他。
但再怎麼相信、支持,主人不會為僕人搖旗吶喊;主人之間也不該為了信任的僕人不同而勢不兩立。

僕人就是希望主人之間水火不容,這樣他們各自加0減0的問題就沒人會嚴格追究。

當家的僕人出了問題,一定要清楚地指出來,不要為之遮掩。越遮掩,就越愛之適足以害之。

任何有可能當家的新僕人出現,先別因為氣味不投,或看到他有什麼問題就否定他。多觀察他一段時間。觀察清楚了再批評,可以把問題講得更清楚。

實在不能不談論僕人們的時候,盡量平靜、柔和些。過去我覺得在這方面很容易激動,今年特別當個功課。雖然做得還是不夠,但是在努力。

批評僕人做得不好可以,但是不批評和自己立場不同的其他主人。所以我常批評政治人物,尤其高位政治人物,其他人則不談。

既然是民主社會,大家都是主人或股東,所以每次選舉,也就是股東大會出現什麼和自己期待不同的結果,就摸摸鼻子接收。

對於社交媒體上任何留言,都別當真。人家講你好聽的,是客氣。人家講你難聽的,有道理的回應;沒道理的就不理會。

——–整理被子和枕頭——–

世界的變動巨大又快速,過去即使累積再多的經驗,今天也沒有什麼事情真正在自己掌握之內。所以,盡量平心靜氣地把力所能及範圍之內最小的事情做好,讓自己心安一些。

因此,過去每天早上起床之後就忙,匆匆出門,晚上回家就倒回早上沒有收拾的被窩裡。

今年從年初開始,我則練習每天不論多麼忙亂,有多少急事,一定先把被子摺好、枕頭放好。然後拍一張照當個功課紀錄再出門,持續了半年。

當然,我也會和我的宗教信仰祈禱,希望佛菩薩護佑我減緩急躁和激動。

今天回家,我找了兩個多月的照片拚了個組圖,好像是在看成績單,覺得很開心,就在這個結尾處也貼出來和大家分享。

這一陣子寫了不少和社會、政治相關的貼文,接下來我要忙自己的兩件事。會再跟大家奉報。

颱風夜平安。(系列結束)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三 http://bit.ly/2TlueyL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二 http://bit.ly/2KyfJ6S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一 http://bit.ly/2YS9ujc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上篇 http://bit.ly/2M2hlJ3

好像有點看成績單的感覺。:)

 

減0 與 加0 系列 – 下篇之二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二

結構性的困境之二,是社會和生活價值觀的。

也就是世代之間的陸地思維與價值觀和海洋思維與價值觀之爭,被誤導為政黨之爭、統獨之爭。

政治人物會這麼做,是因為這是他們最便利或最便宜的一條路,但是如果我們人民跟著這麼認為,那當然就是鼓勵他們繼續玩自己減0 或加0的遊戲。

———-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相互關聯——–

用世代之間的思維和價值觀之爭,先來看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以及韓國瑜為什麼這麼愛玩加0 的遊戲。

根本原因,是陸地思維和價值觀,本來就是過去國民黨長期主政下所形成的。

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特質,就是重視「穩定、秩序、尊重權威、自上而下的分配」。

體現在社會各個層面,就是政治上的權威,透過教育上強調追求標準答案來壓抑,或至少不鼓勵有個性的異議者出現。

教育上追求標準答案,養成同質性高的人力資源,正好方便發展代工為主的製造業,出口賺取外匯。

長期國營、公家機關體制的台電,為了配合經濟上要提供給製造業和出口的助力,所以習慣於使用大機組的煤電、核電。

這種背景下的產業政策和能源政策,造成許多大企業發展習慣於不重視生態保護,甚至破壞生態。

偏重發展主義,再加上政治利益的考量,各級政府在土地政策上都習慣於掛著房地產結合的招牌,進行政商結合、利益交換。

最後,在兩岸關係(以及相關教育)上,過去長期的陸地思維,當然也強調和大陸聯結的中國記憶和關聯。

這是國民黨過去幾十年長期主政下,給整個社會建立起來的思維和價值觀。整體可以統稱為陸地思維和價值觀。

———-海洋思維和價值觀的相互關聯——–

過去幾十年,台灣社會在以上所說的政治、經濟、能源、生態、土地、教育、兩岸等各個領域,都有站在對立方的異議者。但是基本上彼此並沒有系統性、全面性串聯或匯流的機會。

然而,1987年解嚴,以那一年出生的年齡線為界,後來的年輕世代則很容易就形成普遍性的不同思維、不同價值觀。其特質就是重視「變動、自由、個人意志、公平透明的分配」,可以簡稱為海洋思維和價值觀。

在教育上,雖然考試的桎梏仍大,但是出生於網路時代的他們開始獨立思考,有自己的主張,反抗權威。

因此,在政治上,他們要求開放、參與、倡議。

在經濟上,他們更多參與服務業、不在乎被說成「小確幸」,也追求知識經濟、網路經濟。

在能源上,他們和全球重視的綠能、再生能源同步,尤其在311之後。

在生態上,他們反污染、反破壞,重視生態保護、健康。

在土地上,他們追求居住正義、國土規劃。

在兩岸關係上,他們有清楚的台灣主體意識。

過去幾十年間,陸地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雖然也因前後代年齡的不同而有些差異,但基本上就如同高山、丘陵、平原、窪地、峽谷,怎麼變化都還是在陸地,即使前後代之間有變化,產生的也是量變。

但是到了海洋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則是清楚地和陸地世代截然不同,產生的是質變。

———-把世代之爭轉為政黨之爭的背景——–

五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海洋世代第一次展現他們的力量。四年前的大選,是海洋思維和價值觀,和陸地思維和價值觀在選舉上的第一次交鋒。

當時國民黨不只在各個領域都是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代言人,更因為在經濟上急於透過服貿等取得中國的資源,格外主打兩岸牌。

當時我說:這很像是一個人到了海裡仍然要擲鉛球。

國民黨當時是把台灣的世代之爭打成了政黨之爭,並且在玩加 0 的遊戲,而其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

在談他們這次為什麼又要玩加0的遊戲,尤其是韓國瑜為什麼玩得這麼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民進黨這次為什麼會有減 0的現象,也不顧世代之爭而主打政黨之爭。

以四年前的大選為例,民進黨看起來很像是站在海洋世代的這一邊,全面支持海洋思維和價值觀。

但是他們全面執政之後,很快就露出事實上不是。

以我圖中畫的這些領域來說,民進黨政府的施政在兩岸關係、能源這兩塊,和國民黨區分得最清楚。但其他領域則不然,不是有樣學樣,就是面目模糊。

政治上,他們立法院掌握了多數後,不但忘了選前所說的要推動委員會主義,在前瞻計畫立法、勞基法修法等案上,也學起國民黨的半分忠惡例。前瞻條例漏了落日條款都堅決不彌補,比國民黨還鴨霸。本文上篇所言蔡英文遊走於憲政體制的漏洞,擴大自己恣意而為又不必負責的空間,更是表面上看來是「補藥」,實際上是他們施政的「毒藥」。

經濟上,仍然有小幅的推動新經濟的可能,但主要相信也支持傳統的製造業大企業、出口為主。前瞻計畫八年八千億計畫,本來應該是擘畫國家新的經濟遠景,啟動新產業的大好機會,但是其中有一半用到軌道計畫,被譏為「為舊有的工業生產模式打開國家資源的大門」。

土地和生態上,仍然偏向開發主義,各級政府的計劃都有政商結合的陰影或爭議,並且會讓亞泥展延二十年礦權這種事情發生。

正是因為上述這些情況和例子,使得民進黨執政這幾年雖然也有年金改革、通過同性婚姻等比較進步,也符合海洋思維和價值觀的情況,但是整體而言卻是製造了自己的矛盾:有些地方是站到了陸地世代的對立面,引發他們的反撲,但又有許多地方是自己就接手國民黨成了陸地世代的象徵。

就民進黨高層的年齡都是出生於陸地世代,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但結果是這種矛盾,這種兩頭不著村的情況,使得他們的施政產生我所說的不斷減 0 的情況,也導致去年1124選舉嘗到了苦果。

至於蔡英文如何由谷底復甦,逐漸又拉回到今天的局面,大家都看到。

以林飛帆為代表的學運世代願意放下過去幾年對民進黨的批評,加入民進黨幫他們打這場選戰,防止傾中的政權誕生,主要原因就是韓國瑜和其他一些人可能產生的 加0 風險太大了。

年輕世代都放下了原本應該繼續的世代之爭,民進黨當然更樂意主打政黨之爭。

———-被延後面對的現實和機會——–

至於國民黨和韓國瑜為什麼又全面打出陸地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旗號,在兩岸關係上也毫不顧忌給人 加0 的風險呢?

第一,集體展現陸地世代的思維和價值觀,是他們最拿手的。只要看國民黨參與初選的人都對重啟核四的支持,就知道那是多麼「一體成型」的事。

第二,民進黨許多背離海洋世代的施政,許多人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而產生外溢效果,讓他們覺得是陸地思維和價值觀捲土重來的機會。

第三,過去抱著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人,基本上是由國民黨動員的。但是手機和Line 的普及,改變了一切。所有抱著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人可以互相聯絡、集結,展現超越國民黨中央的熱情和力量。

韓國瑜趁勢而起,結合全力支持他的旺中集團,當然就會把他們相信的兩岸牌打滿打好。別人覺得韓國瑜怎麼成了習近平「定海神針」的傳聲筒,他自己則相信那就是「發大財」的通關密語。

也因此,對許多人來說,這次選舉又成了蔡英文的 減0 和韓國瑜的 加0 的比較取捨。

有可能,在中國繼續不斷「送槍」,加上韓國瑜和旺中集團給人的疑懼太大,蔡英文即使減了很多0 ,仍然會在這次選舉勝出。

但,即使支持蔡英文的人也要扣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又如何呢?如果民進黨本質上繼續傾向陸地思維和習慣,如果施政仍然像第一屆那樣不斷減0,又如何呢?

即使這一次防止了傾中政權的出現,接下去呢?

面臨著海洋世代,並且這是全世界的現象,民進黨繼續仗著有國民黨可以一起玩寄生遊戲,絲續 減0 ,那可是照樣使台灣油盡燈枯的。

而台灣年輕世代所代表的海洋思維和價值觀,以及可能形成的新世界觀,要被延後到何時才能真正面對其需要?

———-柯文哲和他的陸地思維——-

那柯文哲的情況呢?

柯文哲趁「白色力量」之便而起,起初、表面上做的事都像是在迎合海洋世代,但四年多時間看下來,顯然不是。

如本文上篇談到柯文哲時所言及的他那些行為,當然不折不扣是陸地的思維和價值觀。並且,還有許多不同於其他人惡劣的一面。從他屢屢口不擇言卻又不肯認錯,經常把他講話就是這樣,高不高興隨你這種口氣掛在嘴上,可見一斑。

柯文哲之前是以亞斯柏格掩飾他的粗魯不文,現在形同要取得他言行的法律豁免權了。

之前支持柯文哲的人看他不同於傳統陸地世代政治人物的言行,可能以為他就是海洋思維了。

事實證明他不跟傳統政治人物一樣丟鉛球,但他還是在砸玻璃,仍然是陸地的動物。

———-郭台銘和他的陸地思維——–

郭台銘?

如本文上篇所談,他不同於韓國瑜,有自己的一些新的主張。但是他對政治和兩岸關係的認識太不及格,加 0 的風險不小於韓國瑜。

而郭台銘在經濟和產業上的主張,雖然有許多不同於枱面上政治人物「切實」之處,但是像他賴以起家的製造業+代工模式,是典型陸地思維和價值觀的代表。

富士康頻頻有工作人員跳樓自殺的那年,我看過一篇報導,其中訪問不具名的一位富士康女工。那個女工說,他們在生產線上的工作流程安排得沒有任何空隙,所以如果有個什麼東西掉到地上,她彎腰去撿的時候會盡量拉長到三秒鐘。因為那三秒鐘對她就是天堂。

郭台銘能在代工模式微薄的利潤下,做出鴻海的規模,非比常人,表示他把陸地思維和價值觀做到頂峰了。但是要這樣一個人來帶引台灣開啟海洋思維和價值觀的新經濟,我是存疑的。

這不是郭台銘去向他嘲笑「小確幸」的那個年輕人改說「有眼不識泰山」就能釋疑的。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三 http://bit.ly/2TlueyL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二 http://bit.ly/2KyfJ6S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一 http://bit.ly/2YS9ujc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上篇 http://bit.ly/2M2hlJ3

 

減0 與 加0 系列 – 下篇之一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一

很多人問:那怎麼辦?

枱面上最重要的總統候選人各有減0 加0 的風險,要怎麼選擇?是否只剩下爛蘋果選擇的困境?

又有人問:說是民主社會可以用選票教訓,但為什麼政黨輪替都三次了,最後依然在無奈的漩渦裡打轉?

說來挺令人悲觀的。但是事情可以不只這麼看。

首先,如果換個角度看,我們還是應該樂觀。因為畢竟我們還是可以在民主的機制下用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對照香港今天的情況,就知道這是多麼值得珍惜的機會。

所以,只要我們還可以選擇蘋果,不管是否都是爛蘋果,都該好好選。更何況,正因為蘋果在比爛,本來就更該好好選。

第二,如果把精神拿來感嘆爛蘋果,可能會錯過重點。

事實上,今天我們置身於兩個結構性的困境之中。如果不面對這兩個困境的根源,而只想靠一個總統來解決問題,是緣木求魚。

——–憲政體制缺失造成的深遠影響——–

第一個結構性的困境,是憲政體制的。

2015年,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的時候,除了以「行政崩潰」的問題破題之外,還寫了經濟沒有出路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的問題、生態環境破壞到海中無魚的問題、 核廢料無處可去的問題、兩岸關係的問題、服貿未爆彈的問題、政黨拿統獨當提款機的問題,以及最後也最重要的,憲政體制缺失的問題。

四年後的今天來看,所有這些問題都在持續並繼續惡化中。其中,兩岸關係和服貿的未爆彈這兩點,因為增加了許多政治人物和媒體甘於成為對岸傳聲筒,給國家主權和安全造成新的巨大風險,成為許多人最立即關切的焦點。

但憲政體制的問題,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是這個問題惡化,物腐而蟲生,給人可趁之機。

憲政體制的缺失不修正,不只系統性地不斷地製造執政者失能,也系統性地縱容或甚至引誘執政者作惡。

首先,總統制或內閣制之不清,造成或謂總統有權無責,或謂總統有責無權的混亂,因而修憲是這幾年經常見諸於媒體的議題。

而修憲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不只如此。

凍省之後,銜接中央與地方的治理環節消失、中央與地方分工消失 、決策神經太長太慢等問題,不徹底重新修正、𨤳清各級政府之間的關係,所謂「政府」本身就容易成為失能的根源。

另外,由於憲法的凍結、地方自治條例的落伍,中央、地方政府之間的畸形財政關係,更是有嚴重的深遠影響。

因為憲法被凍結,現在只有一個地方自治條例。有地方選舉,而沒有地方立法,結果就是又要地方選舉,地方選出來的政府又不必負擔財政平衡的責任。

結果就是如前任行政院長林全所說:「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對地方政府舉債無感。倒了的話,中央政府要管。所以首長不是關心是否把錢用在刀口上,而都是看他是否有能耐向中央政府要錢。能要到越多的錢,地方上的老百姓越支持他。」

這件事情影響的,不只是「地方政府大部份債務都嚴重,少數有改善的,卻只是給下一任造成更大的揮霍空間」;還連帶影響地方議會的墮落。

以歷任政府都發生的蚊子館來說。因為本來縣市議會的責任應該是監督當地政府的預算,避免蚊子建設的出現,但是在目前的政府體制下,縣市議員不敢被戴上「阻礙地方建設」的罪名,拿不到下次選票,當然也就放棄了自己理當扮演的監督者角色。

於是縣市議會成為製造更多不被監督的黑箱的來源,甚至透過一些聰明的「下水道設計」,形成往上連結中央的立法院,在地方上則形成長期盤踞,甚至世襲的利益集團。

其結果,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下樑不正也使得上樑邪。從國民黨政府時期開始,地方派系被養成「樁腳」,民進黨政府上台也趨之若鶩。不論中央政府如何政黨輪替,都只能或是被要脅,或是想討好他們而墮落。

不修憲,不重新針對台灣的現實界定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這些病灶永遠無法去除。

不去除這些根本病灶,卻只是企盼換一個政黨執政,換一個總統來執政就改好,正像是面對一棟樑斜柱爛的房子,以為換了屋頂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民主機制的重點本來就不在追求救世主——–

如果我們願意正視憲法的缺失所造成的政府體制的混亂,以及上下各級政府的困境和墮落,那就會發現對選擇「爛蘋果」的苦惱有另一個思考角度。

苦惱於「爛蘋果」,是因為我們苦惱於為什麼沒有「好蘋果」出現。

常常會聽到人說:台灣的運氣不好,都沒有政治人物真心想為國家和人民做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可以信任的人。

其實,民主體制本來就是倚靠行政與立法的分工,倚靠代議的民意代表,來著手監督與制衡政府部門的機制。

只想期待有「好蘋果」出現,只想期待有一個救世主型的人物改變一切,那不如相信威權體制了。

民主體制如果運作不順暢,產生糾結,我們與其追究政府部門為什麼沒出現能者、強者,不如檢討民意代表的代議機制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選出代議的民意代表,本來就該由他們來監督執政者不要由好蘋果變爛蘋果,或者,由他們督促爛蘋果差堪人意。

現在如果我們坐視憲政體制的缺失一方面癱瘓行政系統的運作機能,二方面又成為各級民意代表腐敗的根源,卻一直感嘆怎麼只有爛蘋果可選,我們是否應該扣問自己:會不會搞錯了重點?

明天再發表「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二

相關閱讀:

<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縣市議員選舉> http://bit.ly/2PFLyvD

<如何打破這麼聰明的三個設計>
http://bit.ly/2QjDHEm

 

減0 與 加0 系列 – 上篇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上篇

人生為了財富奮鬥,是在追求數字後面加0,或者說,避免減0的遊戲。

健康,則是決定數字前面有沒有0。保持健康,數字前面沒有0,那麼所有的財富都是真實存在的。失去健康,數字前面多一個0,那麼不管你擁有的財富有多少,就一律歸零。

這次總統大選,怎麼觀察蔡英文、韓國瑜、柯文哲、郭台銘四個人,也可以使用這減0與加0的比喻。

——–蔡英文的情況——–

蔡英文政府被抨擊的問題,可以說主要都在減0。

以進入2019年的三件事情為例。
葉俊榮身為教育部長在不當時刻對台大校長案放水,總統和行政院長都坐視不顧,事後裝「錯愕」,是在破壞文官體制的運作。

中華郵政園區標案的高層關說爭議,是利益團體在行政和立法體系橫行,腐敗不堪。

總統府出現集體走私香菸案,不只是涉及公務員的貪凟,也說明國安系統的崩壞。而蔡英文一度還想以「超買」來模糊焦點。

這許多黑箱和爭議行為,是在破壞政府運作的體制和基礎。用前面的比喻來說,很像是給財富減0,讓財富縮水。

但,有一點必須說的是,政府運作的體制和基礎之遭到破壞,並不是始自蔡英文。早在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就開始了。

要說香菸走私,馬英九時代就開始。利益團體的關說,立法院有史以來最大的「喬王」是國民黨養出來的。國安系統出問題,馬英九執政的時候總統府被一個瘋女人連闖五樓過。

四年前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第一章就是「救世主改善不了的行政崩壞」,描述的就是當時就已經形同癱瘓的政府運作。

當時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蔡英文身上,希望再一次政黨輪替可以改善。我在書裡要提醒的則是:這需要憲政體制的整體改革,不是寄望於個別救世主的事。

可惜蔡英文完全執政之後,不但坐視改革的機會流失,還經常利用憲政體制的漏洞,擴大自己恣意而為又不必負責的空間,結果造成許多病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況。http://bit.ly/2SHxJyf

——–韓國瑜的情況——–

韓國瑜是另一種情況。

韓國瑜喊著「發大財」,以不斷更新的口號來抨擊蔡英文,卻從來沒有反省今天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崩壞的根源、腐壞的陋習,多是從國民黨來的。國民黨是祖師爺。

韓國瑜把自己當成救世主,國民黨忙著喊讓民進黨下架,卻從不反省憑什麼下架之後要由國民黨來再上架?

韓國瑜其他種種荒謬的言行,各方談論已多,這裡不贅述。
但嚴重的是,韓國瑜還有極大的數字前頭加0的風險。

對一個總統候選人來說,什麼是加0的風險?

就是在兩岸問題上,守不住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底線。守不住這一點,不管你發了什麼大財,都等同於在財富數字前頭加了一個0,於是一切歸零。

國民黨太多人向對岸傾斜,傾斜到把國家主權與安全毫不放在心上。

他們抨擊民進黨在鎖國,自己則毫無忌憚地想把台灣鎖進中國。馬英九強推服貿,已經是個代表;現在韓國瑜則更把風險推到一個新的高峰。

韓國瑜造成的風險比馬英九還嚴重的原因,在於他更沒有國家主權與安全的中心思想,所以人云亦云,見風倒。

不少人批評韓國瑜去香港進了中聯辦的事。但真正嚴重的是,他去中聯辦出來,就把習近平在幾年前說的「定海神針」當成自己的話說了。

馬英九見到習近平的時候,囁嚅地在「九二共識」之後講不出「一中各表」四個字,已經形同割地讓城;韓國瑜則更毫不設防,輕鬆自然地讓習近平的用詞穿音入腦,原封不動地從自己嘴裡轉述一遍。

這樣一個沒有國家主權與安全概念的人,加上在他背後全力支持的旺中集團的主張和背景,讓許多人感到疑懼不是沒有原因。

且不說「發大財」是多空洞的口號,一旦讓對岸兵不血刃地有一個成為他們傳聲筒的中華民國總統,那就是國家主權與安全前面多了個0,什麼都沒有了。

——–國、民兩黨相互寄生的原因——–

這麼看,就知道民進黨和國民黨是多麼好的共同寄生搭檔。

正因為韓國瑜和國民黨一直給人在國家主權與安全前面可能多個0的疑懼,所以蔡英文和民進黨可以有恃無恐地繼續做他們減0的事。

畢竟,對很多人來說,一個把財富搞得再縮水的總統,總比把一切歸零的總統好吧。

以林飛帆為代表的許多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人,過去幾年儘管也批評民進黨的施政,最近卻紛紛以防止傾中的政權誕生為由而加入民進黨,要幫民進黨打這場選戰,相信主要和這個原因有關。

而國民黨也希望民進黨政府繼續讓那些腐敗減0的事情發生。
只有民進黨減0的事情讓人繼續讓人憤慨,他們才可能轉移焦點,讓大家忽略他們繼續傾中,給國家主權和安全前面加0的風險。

民進黨敢於一直減0,和國民黨敢於繼續加0,是相互寄生的。

——–柯文哲的情況——–

那麼柯文哲呢?

柯文哲一直想要趁大家對民進黨的減0和國民黨的加0都不滿,找自己選總統,或者擴大政治上發展空間的機會。

他借由「白色」力量的加持而登場,但是四年多時間下來,證明他只是一個「混色」。

對外,柯文哲能講出「中國現在不是朝北韓,而是朝新加坡方向移動」這種話,證明他對中國的認識是零。這樣的人還敢一直對兩岸關係放言,形同胡言。這樣的人想參選總統,對外,在國家主權和安全前面加0的風險和韓國瑜沒什麼不同。

對內,柯文哲這兩天頻頻攻擊蔡英文政府的腐敗,但他主政了四年的台北市政府呢?

以藍綠政治領袖都是涉及「土地開發」、「建商利益」就有換位置就換腦袋的問題來看,柯文哲一點也沒好到哪裡。

柯文哲打著要揭穿遠雄大巨蛋弊案、和大巨蛋解約的旗號上台,後來諸多髮夾彎可以表列不說,監督了大巨蛋四年的都發局長林洲民被調任而辭職之後,還指出了柯文哲身邊「趙友友」的身影。

四年前上台時強調公開透明的柯文哲,當台北市政府官員召開「喬蛋」會議的關鍵紀錄曝光後,以「被竊聽」為由而發怒來模糊焦點,簡直是國民黨威權時代的行徑。

再看看他在社子島「區段徵收」案上做了些什麼事情,引起什麼樣的抗議。

去年七月,柯文哲得意地說,在地居民i-Voting選出了「生態社子島」開發計畫等等。

而今年六月,社子島自救會屢次抗議都沒得到北市府任何回應之後,居民去柯文哲演講的地方攔路抗議,「希望市府推動社子島開發應把居民利益放在最優先考量,而不是把財團利益放到最大。」他們卑微地希望柯文哲至少下車一分鐘,聽聽在地居民的需求,不一定要承諾,但柯文哲完全沒有下車。http://bit.ly/2Zy4QIk

所以,對內,柯文哲可能造成減0的爭議,也不小於民進黨。

柯文哲最近敢拳打蔡英文,腳踢韓國瑜,還敢出來組黨,不過是因為他對「羞恥」的感受比別人更遲鈍一些。

——–郭台銘的情況——–

郭台銘呢?

對內,郭台銘提出不少經濟和社會福利的新規劃,也曾經在直播節目裡找人大談民進黨政府對中華郵政園區標案的關說爭議。

可是他也應該回答黃國昌所質疑他的:

「在中科弊案,自家人透過裙帶關係、與中科高層密會,讓官員違法幫旗下永齡基金會與睿綸生技,量身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特殊規格時,是不是『破壞遊戲規則?』這破壞的,不僅是政府標案的公正公平,更是年青新創人的理想熱情,如此臭不可聞的弊案,為何郭台銘董事長沒有給個交代?」http://bit.ly/2MHmd66

對外,郭台銘在兩岸關係上,有確實不同於國民黨任何人(不只總統候選人)的新主張。他不但堅持「一中各表」,還敢於表達那就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然而,這樣一個敢於提出「兩國論」的郭台銘,對於政治的本質,以及對兩岸關係的認識,顯然是不及格的。

別人質疑他鴻海有偌大營運和資產在中國,有一天中國要挾他怎麼辦,郭台銘反過頭來說是中國需要他,說大陸需要的「五個穩」裡,「有四個穩需要我」。這是用生意人的邏輯,去揣摩政治人物的思路。http://bit.ly/2YMnURY

郭台銘接受《時代》雜誌訪問,談到中國持續以武力威脅台灣時,「郭台銘強調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私人交情,可以發揮緩解兩岸緊張關係的作用。」http://bit.ly/2M1UPQv

但古人說:「大夫無私交」。官員都如此,更何況國家的領導人?把兩岸關係的緩解寄望於領導人之間的私人交情,是郭台銘對政治和兩岸關係不及格的另一個證明。

習近平是文革世代。文革之發動,最初的原因是年輕人看到所有的「豐功偉業」(解放、抗美援朝)都被上一代完成,所以要另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

而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建立自己功業的中國領導人而言,把台灣併入中國版圖是無與倫比的「聖杯」。何況是出身於文革的習近平?

郭台銘敢勇於提出「兩國論」,卻又以為自己和習近平的私人交情有助於緩解兩岸關係,讓「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那是對兩岸關係和習近平都沒有認識。

郭台銘如果抱著這種認知出來選總統,在國家主權和安全上可能產生加0的風險機率,毫不小於習近平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的韓國瑜。

四個枱面上的人物都如此,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明天發表「減0與加0」 系列下篇。

 

一位前支持者的觀點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一位前支持者的觀點 】

四年前此時,因為要做「年輕力量進國會」的網站,Tonyq 願意拔刀相助,因而結識。

那之前的一年,他參與柯文哲競選市長的團隊,甚受注目。我們認識的時候,Tonyq 雖然已經離開,但是對柯文哲的觀察很不同於一般。到去年六合一選前我們碰到的時候,他的觀察還是很深刻。

所以今天出來有人組黨的新聞之後,我就想到應該去看看Tonyq Wang這位「前支持者」的觀點。這裡也推介給大家。

摘一段話:「等事過境遷,有天柯文哲他們回來檢討時,應該會哭吧。特別是那些忘記自己怎麼拿到權力的那些人。」

結語也簡單明了。

王景弘

柯文哲要上位是肯定要組黨的,這次他至少得搶下一定比例的不分區。看起來這就是他想完的答案。

會走到這步的意思是,他沒招了。因為,誰會真的願意當他的立委,沒有朋友的人在這點就最可憐。名單上如果都是老弱殘兵也是會很尷尬。

本來柯在這種時候就正該展現實力,秀一秀結盟名單以利擴大政黨基礎,結果展現出來的實力都只剩柯文哲吃正在縮小的老本。他要組黨,再來就看這三天誰要跟他組黨,這就是他的實力名單。

我聽過無數流言,也有些有經過內部驗證,組黨這件事情,以前也曾經有朋友來跟我推敲如果柯有天組黨,要不要列不分區一起拚一拚。

我說,如果柯真的有想清楚在幹嘛,市政也有好好做,這是可以討論的事情。

不過後來柯文哲從我的角度來看無心市政快一整年,政策好幾個幾乎都可以用倒行逆施來形容,所以後來我自己都已經忍無可忍的開砲。

而且柯文哲支持者的實力也比以前大不如前了,就算像我這樣的前支持者,這樣對著幹其實也完全感覺不到他全盛時期的壓力了。想想真是讓人心酸。柯文哲計算到最後,只剩過去積累的殘餘流量。

等事過境遷,有天柯文哲他們回來檢討時,應該會哭吧。特別是那些忘記自己怎麼拿到權力的那些人。

回到市政,重點是內部訊息傳遞跟政策執行的方式,雜亂無章。凡事只求追求更多支持,不講政策一致性跟政治價值,這樣再交換下去我們還支持就真的是精神分裂了。

有多少內部人士現在在煩惱要回頭去解釋,自己去年幫他選舉時,怎麼跟自己拉來的支持者交代,柯文哲今年這些磨刀想選總統的動作。為了這件事情多少人跟柯文哲衝突,自己知道的就知道。

我跟你說啦,長官有心市政,下面自己會把事情做好。長官帶頭在亂要政績要考慮選總統的政策攻防,下面沒辦法專心做事,早晚是要出事的。

另外網路上有些人說,我知道的只有 2014 的柯文哲。

我想說,笑話,身為2015-2018 應該是北市府市政顧問出席記錄應該有前三名,幫過他們無數案件的技術專家,擔任過至少兩次廠商評選委員。

你們連我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在那邊靠北我不知道什麼。

柯文哲如果有做得好的事情,我們還是拍拍手給他掌聲,但最近一年,他有什麼是做的好的?

還有些什麼被媒體洗腦,靠北咧,我手上的訊息都是第一手跟第二手的,有什麼好媒體洗腦的。媒體的訊息其實都是第四手的,很多時候還是陣營內不同立場的人拿來報派測風向用的。

至於王王冷那套瞎話不要再講了,王王冷如果不知道這一切,那他就真的是太圈外了。

知道這一切還那樣講話,那已經是赤裸裸的欺騙跟邪惡了。我生平最痛恨這種只為勝選,不擇手段的作為。

反正這一趟看下來,該看得看了,該做的做了,該說的也都說了,最後就拿爆米花站旁邊看戲怎麼落幕。

我個人對這國家社會,該做的能做的我自認都做了。沒欠誰什麼。

我不是誰的人,也沒什麼計畫,今年也沒跟任何人結盟,待在民間做我的事情。我就是看到多少事情說多少話,但這樣的自走砲,今年看到柯文哲陣營在亂搞的次數已經夠多了。

I dont bu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