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2018 年 5 月 9 日,07:2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給郭大維代理校長的建議】

對台大校長案,基於太多法律議題我沒有研究,也基於對大學自治以及發展中事情的尊重,我認為應該多聆聽台大校園裡老師、同學等各方當事人的討論,自己即使是校友,盡量避免發表意見。

現在教育部的決定出來,台大也即將在5月12日召開臨時校務會議。代理校長郭大維發表了公開信,呼籲大家要「討論大學自治範疇以凝聚共識」,並且「理性討論並避免簡單的污名化作為」。既然如此,我也想就事論事,談我的一個看法,希望給郭大維代理校長至少主持12日的會議做參考。

上次3月24日的臨時校務會議,當天有網路公開直播,事後許多人也指出會議主席那天立場和程序有問題之處,尤其是「擱置」5個議題的部份。我想再用一個常識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的本質。

這好比一家公司在聘任新總經理的過程中產生爭議,董事會少數成員有異議,要求召開臨時董事會來討論,等大家終於開會了,董事長卻因為有人說這個議題還是擱置吧就用表決來擱置。請問大家會怎麼看待這家公司?

既然應少數成員提出5個議題而召開了臨時會議,卻又在會議上擱置這些議題的討論,這違反了一個民主社會裡大家對會議程序的常識。

臨時會的議題經過討論之後,最後投票產生多數決,是一回事;討論都不討論就投票,多數決來擱置,是另一回事。兩者雖然都是多數決,但意義截然不同。提案要求召開臨時會的少數人心理感受不同,外界觀感也不同。

台大連一個有媒體在現場,又公開直播的會議都這樣開,有些關門會議會產生爭議,以及台大校園自治的能力會被質疑,不能說沒有原因。

台灣教育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許多老師不能以身作則,甚至親自造成不良影響。小學裡一些給學生補習卻又要學生配合撒謊的老師如此,大學裡一些教導學生卻又自己論文造假的教授也是如此。所以上次臨時校務會議之後,有學生說這次會議程序違背了他們從國高中公民課一直被教育的民主法治、議事規則,特別值得郭大維代理校長注意其影響之深遠。

現在台大再開一次臨時校務會議,郭大維代理校長也很有誠意地以公開信呼籲大家「理性討論」,那我也誠意地希望這次會議能避免上次的情形。不論這次校長案的結果如何,台大處理本身事務的過程,至少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

郝明義/出版人對台大校長案,基於太多法律議題我沒有研究,也基於對大學自治以及發展中事情的尊重,我認為應該多聆聽台大校園裡老師、同學等各方當事…
TW.NEWS.APPLEDAILY.COM

2018 年 4 月 25 日,10:04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坐視台電『無責任』狀態的後果】

今天在蘋果日報發表<能源政策要打破「兩迷一混」>之下篇。

原能會、經濟部這些上級單位混淆監督責任,使得台電為所欲為。

舉例來說,在用電尖峰時段,台電不但自己不思舒解壓力,還阻撓別人提供的協助:

『更誇張的是:明知用電壓力高,供電機組的更新又落後,台電本該在緊張時刻積極向汽電共生業者調度供電,但他們不但不做,還在業者主動願意供電時拒之於門外。去年815停電事件,中油董事長陳金德請辭後透露:中油有2座共0.2G 的汽電共生設備,「他擔心台電供電捉襟見肘,主動提議要租給台電使用,但2次主動徵詢都遭台電拒絕」。』

這是因為只有持續製造缺電的恐嚇,才符合台電的最大利益,他們也才有主張繼續蓋電廠,尤其核電廠的理由。

『而最新的狀況是,隨著台電不斷製造「不要空污,就要核電」的話題,現在連環保署長都提出「深澳和核四一起公投」的議題,完全入殼。如此下去,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喊得再響,都難免破局。外商的不樂觀,不是沒有原因。

『民進黨坐視問題惡化,將來可能因為能源政策的崩盤又丟掉政權是他們自己的事,但如果讓核電復辟,是我們所有人的事。因此還是要給民進黨政府幾個建議』。

本文之上篇請見:https://bit.ly/2qVvRX3

郝明義/「開放台電」聯絡及協調人和台電相關的第三個病根是:「混淆監…
TW.NEWS.APPLEDAILY.COM

2018 年 4 月 24 日,07:36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迷信供給與迷信核電這一對孿生兄弟】

今天在蘋果日報發表<能源政策要打破「兩迷一混」>之上篇。

因為深澳煤電廠和核二廠2號機重啟的爭議,賴清德院長要到立法院報告能源政策。但是民進黨執政兩年來,在能源政策上始終有個盲點,就是逃避面對台電應有的改革。事實上,不改革台電,卻想有新的能源政策,是緣木求魚。

任何事情都要先面對過去的病根,才可能思考未來的解方,面對台電也是。

台電的病根有三。

第一個是:「迷信供給」。

寫台電如何「迷信供給」,我是用一個問題開頭的:

「每逢清明、春節的連假期,高速公路都會有頭尾兩天的高峰塞爆期。請問我們是要設法疏散這兩天的交通流量,還是因而就要多蓋幾條高速公路?」

第二個是:「迷信核電」。

台電不但迷信供給,還特別迷信核電的供給。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時候,台電在預期核四可以啟用,全台已有八部核電機組的前提下,還估計「未來至少可以再增加十部核電機組」,相當於再增加五座核電廠。

台電對核電有這麼大的雄心壯志,本身就站在「非核家園」的對立面,也站在全球性綠能潮流的對立面。

「迷信核電」和「迷信供給」是台電的孿生兄弟。只要這一對孿生兄弟在,不論要推動「非核家園」或再生能源,台電的陽奉陰違都可以想像。

郝明義/「開放台電」聯絡及協調人因為深澳煤電廠和核二廠2號機重啟的爭…
TW.NEWS.APPLEDAILY.COM

2018 年 4 月 16 日,16:18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請馬英九前總統慎言】

馬英九先生即使現在不在總統之位,以他身為前總統的身分,仍然動見觀瞻,講話應該注意其影響。

看今天的新聞,馬前總統又要為核四起死回生,並且說:「全世界都沒有在反核了,我們反核,五年內全世界的核能機組要增加到五百個,是越來越多,不是越來越少,我們仍活在世界以外,不曉得這世界發生什麼事。」

馬前總統如果不想多花精神多了解世界到底在發生什麼事,起碼應該聽聽才不過一個多月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也是前美國能源部長,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朱棣文來台灣演講,講過下面的話:

「對於核電在替代能源所扮演角色,朱棣文在中研院的演講上則有所保留,朱表示,目前核能發電即使在反核聲浪較小的美國,核電廠興建與維運過程,經費嚴重超支的現象,目前也引起美國學界重視,核電廠運轉一段期間,反應爐的內壁會產生裂縫,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安排歲修,部分美國媒體甚至形容,核電廠興建是財務上的災難。」

朱棣文並不是沒有研究核能或反核的人,他都這麼說了,核能的現況如何應該很清楚了。

別忘了,他說的還只是財務上的災難而已,台灣再搞核能的災難則遠不只如此。

馬英九前總統請慎言。

相關閱讀:

深澳電廠興建惹議 馬英九:核四啟動就沒問題了
https://bit.ly/2H3EjJT

全球空污問題,讓歐美國家紛紛投入電動車科技發展,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台…
STORM.MG

2018 年 4 月 15 日,20:4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謝曉星和張景森的問題】

昨天全國 NGOs 環境會議在立法院舉行,早上我下高雄之前先應邀去講了一個題目「能源政策必須有轉型正義」。

開頭我就以謝曉星和張景森最近的說話當引子。

核二廠2號機重啟前,那麼多人提出各種提醒,以及違法的問題,原能會仍然核准其通過,等到重啟第二天就跳機,大家謝曉星負責的時候,他說「沒有核安問題,不曉得要負什麼責任」。

我說這就像是逮到酒駕的人,他卻說,「我又沒撞死人,不曉得要負什麼責任。」要到撞死人之後才抓酒駕的話,根本就不必抓酒駕了啊。

張景森說的,核二廠2號機重啟問題都是反核人員過分的推動,「提前除役不是民進黨的立場,如期除役才是」也是不知核安為何物。你家汽車引擎在差幾天就報廢之前如果才大修了一次第二天就爆發問題的話,你還會說還有幾天可以用就硬開上高速公路嗎?

謝曉星和張景森都是一來看錯了自己要負責任的時機,二來也完全不知道要負責任的大小。

真要等到出了核安才要負責,你們負得起嗎?

核二廠二號機3月底重起不到24小時又跳機。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說,「沒有發生核安問題,不曉得要負什麼責任?」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14日批,核安問題不像酒駕或車禍,真到出了問題時,誰能負責?
EPOCH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