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 25 日

P 隨筆

令人感到希望和光亮的一則新聞和一封信

大家都把平面報紙的價值說得越來越低,甚至沒什麼價值的時候,1876 創辦的《日經新聞》投資買下 1888 年創辦的《金融時報》,不只是震撼,真讓人大長見識。

看《日經新聞》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和社長 岡田直敏共同具名寫給《金融時報》全體員工的這一封信,絕非一般購併所能解釋。

這封信誠懇而坦白地說出了他們的動機、目的、實力、價值觀與視野,清楚地表達了堅定卻又溫暖、擴張而又容納的訊息,
也展示了什麼才是立足於傳統上起飛的真義。

就日本人來說,這封信唯一沒提到的是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發生於 1860 年,創辦於 1876 的《日經新聞》是不折不扣的明治維新產物。
明治維新二十年,就讓日本在經濟與軍事上得以和西方列強並稱。
在文化上,《日經新聞》經過 140 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在雄厚的財力之外)因為長期堅持和西方同樣的價值觀而得到購併《金融時報》的機會,進而獲得擴長全球版圖的可能。
這一方面說明文化之不同於其他,也說明文化之獨特力量,以及其需要堅持的原因。
雖然不是當事人,也不是當事國,但是這一則新聞和這一封信真令人感到一種希望和光亮。
很感動,也很受激勵。

<日經給FT的一封信>日經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日經社長 岡田直敏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3184

Comments

Previous
2015 年 7 月 24 日
Next
2015 年 7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