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不明白他為什麼好意思叫人投他政黨票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不明白他為什麼好意思叫人投他政黨票】

台灣民眾黨一直在跟時代力量競爭政黨票。上星期我寫了篇文章,說這兩者是無法相提並論的。http://bit.ly/2MPPhr0

今天來圖解一下。

政黨票比的就是哪個黨推出的不分區立委人選的能力和形象,以便選民判斷要不要支持這個政黨進國會去發揮力量。

比較一下時代力量和台灣民眾黨的FB粉絲頁,兩者的Banner都在訴求政黨票。可時代力量清楚地列出他們的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是哪些人,台灣民眾黨卻只有柯文哲一個人。

這不只是人才多寡的比較,還有兩個問題:
一,柯文哲如果自己參選,倒也罷了,他根本並不參選。他是繼續當台北市長來遙控。

二,台灣民眾黨推出的人選,主要是柯文哲的隨從、跟班,這倒也罷了,他連這些跟班的臉都不肯讓他們露一下。

一如林濁水所言:「凡民眾黨黨員經過提名當選的立委,問政時,一切要以柯的意志為意志…….這實在太怪了,太扭曲了,從政黨員不應服從由黨的公意支持的黨紀,卻必須百分百服從柯一人的鋼鐵意志,這不只怪而己,而是任何人要和柯或民眾黨在政治上合作肯定都會怕怕。」http://bit.ly/2rOgmDN

看台灣民眾黨FB粉絲頁Banner,真是把林濁水的文字給具象化了。

台灣民主發展了幾十年,哪需要再出現一個自以為是太上皇來主宰黨員的政黨?

台灣的立法院需要大力改革,民進黨需要有力制衡,哪能靠一些不見面目的跟班來聽他們主子的遙控?

真不明白柯文哲為什麼好意思叫人投他政黨票。

參閱
台灣民眾黨 http://bit.ly/2Fp9gsQ
時代力量 http://bit.ly/37GIqZb

圖像裡可能有7 個人、文字
郝明義Rex How
作者

一個發生在花壇的故事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一個發生在花壇的故事】

昨天下午蔡志忠要到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演講,早上我就先陪他回彰化老家看看。那是花壇鄉,從歌劇院四十分鐘左右的距離。

我們到了花壇,看他住到十四歲去台北的老厝。也去和他的四位小學同學一起午餐。一路聽他講很多小時候的故事,其中有些他也在下午的演講裡有提到。很動人。

他說他很小就對學校和老師失望,是因為小學和中學各發生了一件事。
小學時候,是有一天班上同學都買了字典,男同學藍色封面女同學粉紅色的字典後,其中有一人的字典丟了。並且當天下午發現被人撕了之後丟到田裡。顯然是有人為了什麼事報復。

第二天早上,老師跟他們全班同學說:請大家都閉上眼睛,不能看別人,然後請那位作了這件事的同學自己舉手。老師知道是誰做的就好,不會告訴別人。蔡志忠說他也閉上了眼睛。

可是過了兩天,老師叫蔡志忠和另一位同學一起去某某某家。去告訴那個同學的爸爸,他家孩子做了撕人家字典的事,要他爸爸好好管教。

蔡志忠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那個同學乖得不得了,一定是被另外那個人霸凌,所以想到這個報復方法。哪想到和老師自首之後,卻被出賣。

蔡志忠說,如果老師只叫他一個人去通知,他一定就不去,然後回去跟老師說已經去過了。但是因為還有另一個同學一起去,那也是個聽話得不得了的同學,他們就還是去了。

蔡志忠說,他到現在都記得那天下午他們去找那個同學的時候,那個同學看到他們來,老遠就嚇得哆嗦的樣子;也記得他們離開之後,那個同學被父親追打的慘叫聲。

他永遠沒法原諒那個老師,不但出賣自首的學生,還叫另兩個學生去人家裡扮演告發的角色。

到中學的時候,他因為寫字工整秀麗,被指定寫班誌,每天記上課的情況。他寫完班誌,每天要給導師簽名,然後去掛到校長室門口。

有一天,他怎麼找導師都找不到。他如果不管導師有沒有簽名,直接掛到校長室門口的話,第二天校長找導師問,會責怪老師,所以他就為了導師著想,直接代老師簽了名。因為那個老師的簽名很簡單,好摹仿。

結果第二天導師找他,問他這是誰簽的。蔡志忠就一五一十說了。
老師拉著臉說:你不知道這是不該做的事嗎?然後說:要打十下手心,伸手出來。

蔡志忠伸出兩隻手。那個老師就狠狠地用力抽了十下,使他手心腫得老高。

所以,等他因為熱愛漫畫,自己修練出功力,投槁台北一家漫畫社得以錄取後,他就毫不猶豫地決定離開家鄉了。

他說得知錄取的那一天,他先去找媽媽說。他媽媽說好啊,你要去跟你爸爸說。
蔡志忠又去找他爸爸。他爸爸是花壇鄉書法寫最好的人。

他爸爸在客廳裡看報。蔡志忠走到他爸爸身後,說他要去台北畫漫畫,他爸爸問他何時去,他說明天,他爸爸就說好。蔡志忠說他說了十四個字,他爸爸說了十三個字,一直頭也沒回。

第二天他就拎著皮箱搭火車去台北了。
他跑到最後面那一節車廂外頭,坐在火車地板上,兩隻腳盪在外頭,看著鐵軌在眼前離家鄉越來越遠,「我心裡一直在叫,再也不回來了,再也不回來了。」

後來我問他:你第二天就走,都沒有辦什麼休學手續嗎?

「我才不管哩。」蔡志忠說。

真是個動人的故事。
一個傳奇也就如此開始。

昨天他講的主題是:「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每個人都能厲害100倍,只是自己不相信。」而他說他媽媽是最了解他的。

他的總結是:永遠要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做他們想做的。

 

蔡志忠的房間,就在這張小窗子後面。

 

蔡志忠和小他三歲的妺妺。 「修身齊家」這一間屋子,是他爸爸為了他娶親成家而建的。

 

我們到花壇鄉公所。環境很好。

 

中午,蔡志忠和他四位小學同學。 「這都是我們班上的菁英。」他說。

 

和小學同學說話,蔡志忠七情上面。

 

下午到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演講,和現場聽眾互動熱烈。

 

他不能沒有咖啡。

 

會後,他為我們空間手繪帆布袋,留給日後讀者購買。

 

我們要回去之前合照。

 

在這次台中六位圖像創作者特展的前方。

 

2020大選前夕,與中間選民分享的想法——四年後仍然存在的三個需要,以及為什麼值得支持時代力量的理由(更新版)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2020大選前夕,與中間選民分享的想法——四年後仍然存在的三個需要,以及為什麼值得支持時代力量的理由】(更新版)

我心目中的「中間選民」是:相信民主政治裡,自己是主人,政治人物是僕人。所以會挑選自己可以信任的政治人物,有自己支持的政黨,但不會因而追捧他們,更不會因而盲目,只見其美,不見其惡。

我一直在努力練習當一個中間選民。在這次大選前夕,也想把一些觀察和其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分享。

1.
對於這次選舉,我主要想說的話,其實都寫在去年的兩個系列文章裡。尤其是8月份的「減0 與 加0」 系列。http://bit.ly/2M2hlJ3

所謂「減0」,是我看到民進黨的問題。蔡英文完全執政之後,不但坐視許多改革機會流失,造成新的貪腐,還經常利用憲政體制的漏洞,擴大自己恣意而為又不必負責的空間,造成許多病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因為破壞國家治理基礎很像是在破敗家產,減少財富數字後面的0,所以比喻為「減0」 。

所謂「加0」 ,是國民黨的問題。國民黨太多人向對岸傾斜,把國家主權與安全毫不放在心上。許多檯面上人物不只成了對岸的買辦,更成了對方的傳聲筒。守不住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底線,卻喊發大財,好像在財富數字前頭加0,不管財富多少,都會因為前頭「加0」而一切歸零。

所以,起碼對許多中間選民而言,這次總統大選就是在「減0 」與「加0」 之間做比較和選擇。而這種比較的贏面勢必會向民進黨傾斜,因為畢竟民進黨「減0」再嚴重,還有些東西剩下來;國民黨搞「加0」,卻會把所有東西奉送他人,一切歸零。

2.
對這次總統大選的落後,國民黨一直以為是香港「反送中」讓民進黨撿到槍,從沒反省過根本原因是他們的「加0」 問題。

也因為沒有這種反省,所以會在提出不分區名單之後,結果連國會選舉的部份也不被信任。民進黨又再度完全執政的機會極高。

而回顧過去四年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經過,這裡有極大的風險。

四年前的一月,同樣在大選前夕,當時民進黨在總統和立委選舉都將勝出的態勢明顯,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民進黨國會不單獨過半比較好〉。http://bit.ly/2SKFgiG

我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現實的。不論從中央到地方,民進黨不是沒輪替過政權,而他們換了位置就換腦袋,主政了就換邊站到了人民對立面的例子不少。所以,民進黨在國會不要單獨過半,在一些新的、進步的年輕力量的制衡下,他們才可能更謙虛地聆聽人民的聲音,推動些真正不同於之前的改革。

一個是理論的。「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絕對的權力」就是個魔戒。代價就是「絕對的腐化」。所以,民進黨國會不過半,可以及早預防這支魔戒致命的誘惑力,對自己也有好處。

當時民進黨的回應說法是:只有讓他們國會單獨過半,完全執政,才能實踐他們的政治理念。最後,許多人也真的還是願意相信他們,讓他們單獨國會過半了。

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也完全忘記了事前所說的謙卑再謙卑。施政上出現種種破壞體制、新的貪腐,固不在話下,讓民進黨過半的國會,更成了給行政院圍事的小弟。

不只選前高呼的「國會改革」早就九霄雲外,許多立法過程對程序正義的踐踏,比國民黨有過之而不及。

所以,四年後,眼看民進黨又因為國民黨「加0」 的加持而不但極可能繼續執政,還極可能再度國會單獨過半,中間選民如果不想再看過去四年的歷史重演,必須思考如何在立法院給予民進黨制衡的力量。

只有在立法院讓民進黨不得為所欲為,民進黨在施政上才可能比較謙卑,真正聆聽人民的聲音。這樣對人民好,對民進黨也才比較好。

3.
那應該如何在立法院給予民進黨制衡?

國民黨在立法院長期的懦弱,加上這次不分區立委名單所透露的「加0」 思路,顯然已經不足以被賦與這種信任。

目前中間選民談論比較多的可能在時代力量和台灣民眾黨。
我認為台灣民眾黨是無法與時代力量相提並論的。
理由有三:

一,眾所周知,台灣民眾黨只是柯文哲想要參選2024總統而臨時急就章成立的工具,推出來參選的人物主要是柯文哲個人的隨從。

二,要在立法院制衡民進黨,不可能靠一個柯文哲坐在台北市長的位置上遙控一些唯他命是從的台灣民眾黨員。

三,我在「減0 與 加0」那篇文章裡寫過, 柯文哲借由「白色」力量的加持而登場,但是四年多時間下來,證明他只是藍綠兩邊各種習氣都兼而染之的一個「混色」。

不只如此的,是柯文哲雖然在口頭上時有言人不敢言的衝撞,但他的政治觀念卻極為封建又扭曲。林濁水最近分析他說的很清楚:http://bit.ly/2rOgmDN

「柯文哲一方面認為其他政黨以黨紀約束從政黨員是不對的,所以強調他的黨成員可以和其他任何政黨重疊,這完全是類歷史經驗之外的超級柔性政黨了;但是他又強調,凡民眾黨黨員經過提名當選的立委,問政時,一切要以柯的意志為意志,這不是又是存在超級鋼性的,由柯一人發號施令的黨紀?這實在太怪了,太扭曲了,從政黨員不應服從由黨的公意支持的黨紀,卻必須百分百服從柯一人的鋼鐵意志,這不只怪而己,而是任何人要和柯或民眾黨在政治上合作肯定都會怕怕。」

4.
接下來我來談一下,為什麼我還是願意選擇支持時代力量來扮演這個制衡角色,請大家參考。

和台灣民眾黨相對照,也是三個理由。

一,時代力量,至少是早在太陽花運動之前就參與社會改革,太陽花之後又凝聚起來的一群人成立的。

四年前大選的時候,我發起「年輕的力量進國會」,訪問過時代力量十名參選人,知道他們想要推動國會改革,為年輕世代價值觀代言的理想。

四年後,我訪問過的時代力量十個人裡,雖然去年有幾位離開而有不小風波,但是仍然有五個人還堅守著,並且還能新吸引到見識、形象俱佳的社會人士願意投入,成為這次各黨不分區參選人裡的亮點。

他們顯然有經過考驗的政黨理念。

二,以黃國昌為代表,時代力量過去四年證明,他們不只在立法院親自問政,不是等另有一個人遙控指示;並且有人願意在第一線對民進黨發出不同的聲音,不惜產生衝突。

四年前,我訪問黃國昌的時候,問了他時代力量進了立法院會不會成為民進黨幫聲筒。他沒有直接回答,但他說了一句:「未來,蔡英文要做的事,如果理念符合,我們會支持。如果他們濫用行政權力,我們就理性監督。」http://bit.ly/2MT70y6

這四年來,時代力量內部對如何保持與民進黨的距離,顯然有不同的意見,去年才有一些人離開。但起碼以留下來的黃國昌而言,他始終守住了四年前的承諾。

三,黃國昌個人,是時代力量的焦點人物。批評他的人,多說他霸道,把時代力量變成了一言堂,逼得許多人離開時代力量,說這個政黨度量有限,不值得支持。

但是離開時代力量的吳崢,在他的系列文章裡有一段話說得很清楚:http://bit.ly/36lS570

『過去時代力量屢次流出內部分歧的消息,媒體常以「分裂」、「派系鬥爭」下標解讀,事實上並不正確,因為時力內部從未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政治鬥爭,頂多「不和」,這代表黨本身沒有堅硬的外部框架,主要成員間缺乏明確的共同利益約束,致使各方都不願花費撕破臉翻桌的成本在內部收攏意見。黨內部無法透過衝突解決問題,導致當核心政治判斷出現分歧時,往往流於議而不決,甚至不議讓問題擱置,或索性各幹各的,多頭馬車。』

這樣看,就知道時代力量近年來紛擾的根,其實並不是因為「一言堂」,而是「多言堂」了。

最少,時代力量近年來離開許多人,難以說是因為黃國昌個人的霸道。

我從吳崢的分析,加上看黃國昌從未公開議論任何離開的人;再加上社會上仍然有這麼多出色的公眾人士願意加入時代力量,成為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所以相信時代力量的度量,完全不是台灣民眾黨所能比的。

5.
四年前的大選,我之所以提出「年輕的力量進國會」,就是因為看到社會上三個需求:國民黨需要教訓、民進黨需要制衡、代表年輕世代的第三力量要展現。

四年後,這三個需要仍然存在。並且在國民黨「加0」問題的變本加厲之下,大家對第一個需要固然看得更清楚,但相形之下後面兩個需要反而被模糊,或容易忽略。

基本上,時代力量在過去四年,並沒有忽視這些需要。他們在做的過程中,產生許多摩擦、發生許多風波,甚至也不免有時會有令人看不明白地方,我相信都主要是太年輕,力量和經驗不足而發生的。

他們當然不免有些錯誤之處,但是他們能挺住風雨,堅持下來,這本身就充滿意義和價值。

只要看看同樣四年前和他們一起出發,也曾經以國會改革為號召的綠社盟今日安在;再看看太陽花的代表人物紛紛投入民進黨的核心陣營,就不難體會其珍貴。

現在,時代力量經過新的整合,要在新的國會出發。
就一個中間選民而言,我相信再給他們多一些支持,讓時代力量留在國會,讓黃國昌留在國會,讓他們發展得更茁壯一些,是值得的。

在選舉的最後關頭,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想法。

郝明義Rex How
作者

2020 年 1 月 2 日,20:28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面對中國吞併的威脅,「抗中」以「維持台灣自由民主與主權不隸屬中國的現狀」,應該是當前多數台灣人的共識。中國對台併吞野心,除了以武力為手段之外,更處心積慮地利用台灣的民主與自由人權體制,反過來瓦解台灣民主,威脅改變台灣的自由與獨立現狀。因此,建構足以抵抗中國威脅的民主防衛,不僅是執政者無從推諉的責任,更應該是一個需要透過公民思辯與專業參與,探索自由與確保國家安全合理邊界,以凝聚社會團結共識的全民政治工程。…….

『然而,小英政府對「民主防衛」的法制化雖然早前以「國安五條法」的修正、「代理人法」的立法等形式,展開與全民的對話溝通,但這部「反滲透法」草案,卻約末是一個月前才由民進黨團突然丟出的震撼彈。少了與社會充分對話的結果,也導致這部法律存在幾個不易為一般人察覺,但實質上卻將可能侵蝕台灣自由民主之地景地貌的問題。』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

[聲明稿]

台灣人民值得一套更好的反滲透法制
—「臺灣守護民主平台」針對立法院審議「反滲透法」的聲明

⋯⋯更多